標籤:

直腸滴注 內病外治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蘇寶鋒   口服湯劑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給藥方式。由於傳統中藥煎劑口感差,患兒不易接受,不僅影響中藥煎劑在兒科疾病治療方面的效果,而且在兒科急、危重症搶救治療中,中藥煎劑口服也難以實現。採用固定劑型藥物搶救治療,用藥與患兒病情病證的貼合度有限,不能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同時小兒中藥湯劑口服過程中藥物浪費較大,投藥量不夠準確。直腸滴注療法克服了口服湯劑的不足,且吸收快,根據病情可隨時加減,更好地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徵。   直腸滴注療法是中醫內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據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臨床給葯技術,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種重要給葯途徑。直腸滴注療法即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指導下,選擇適當的中藥水煎後裝入輸液瓶,接上輸液管,拔去頭皮針,接上一次性導尿管(PVC管),通過直腸滴注給葯來達到治療小兒疾病的目的。   中醫學認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大腸有傳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在吸收水液的同時,大腸也可以將藥物吸收入體內。因此,大腸吸收藥物後可由經脈上達於肺,而肺有「朝百脈」的功能,便可以將藥物輸布全身,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直腸給葯最早見於漢代。上世紀80年代,保留灌腸改進成為直腸滴注,也是對傳統外治的一種改革創新。其方法具有安全、速效、高效、低毒等特點,凡能口服的中藥均可應用於直腸滴注療法。   中藥直腸滴注主要是利用輸液管點滴中藥於直腸內,通過黏膜吸收。藥物傳輸途徑有三:一是由直腸中靜脈、下靜脈和肛管靜脈進入下腔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血液循環,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從而可以提高血葯濃度。二是由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由肝臟代謝後再進入大循環。三是經直腸淋巴系統吸收後,通過乳糜池、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直腸淋巴系統吸收部分藥物。但因淋巴流量很低,故經其吸收的藥量實際上很少。   直腸滴注療法主要有以下優點:治療過程方便快捷,減少了患兒的痛苦,減輕了家長的心理負擔,依從性良好。藥物不經過胃和小腸,避免了酸、鹼、消化酶對藥物的影響和破壞作用,減輕了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同時也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大大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明,直腸滴注與靜脈輸入給葯療效及顯效速度無明顯差異,而直腸滴注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給葯的兩倍。直腸滴注可以將中西藥同時應用,既增強了治療效果,又避免了多種藥物同時應用所產生的副作用。   通過臨床觀察,我們認為直腸滴注藥物的溫度宜應控制在36℃~38℃之間,過低、過高都會刺激直腸黏膜,使迷走神經興奮,導致排便,不利於藥物的吸收。溫度過高會燙傷直腸黏膜,引起黏膜損傷。治療時還要注意給葯深度。正常成人的直腸長度為長約12cm~15cm,小兒的直腸長度為6cm~15cm。所以選擇的直腸給葯深度應為6cm~12cm。給葯過淺藥液容易外泄,且直腸下部感受器最多,上部較少,所以深度一般以直腸下部6cm以上為宜。給藥劑量則應按年齡段有所不同:1歲以內50ml/次;1~3歲100ml/次;4~6歲以上150ml/次,每日1~2次。滴速控制在20~30滴/分鐘,以患兒舒適為度。   直腸滴注療法可用於小兒不同系統疾病的治療。如小兒發熱、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小兒支氣管炎、肺炎、小兒支氣管哮喘、小兒腹瀉、胃腸炎,細菌性痢疾、過敏性紫癜、腎病綜合征等多種疾病。臨床應注意,心功能衰竭患者及嚴重肛門疾病者不宜使用直腸滴注療法
推薦閱讀:

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23例臨床分析
警惕!八成以上直腸癌初期易被誤診
直腸癌
中國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與診治

TAG: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