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胭脂痕迹——觸摸歷史上命運多舛的紅顏背後(二)

董小宛——艷艷風塵,多情名姬

 生平簡介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本名董白,字小宛,號青蓮,是明末「秦淮八艷」之一。她聰明靈秀、神姿艷發、窈窕嬋娟,為秦淮舊院第一流人物,有「針神曲聖」的稱號,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廚。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明朝滅亡後,小宛也隨夫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千百年來,關於她的故事出現了眾多不同的版本,成為了一個纏綿悱惻的美艷傳奇。另有人認為董小宛與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鄂妃實為一人,且順治出家也是因為她。不過,此系誤傳,順治皇帝生於1638年,董小宛長他十四歲,董小宛去世時順治皇帝僅十四歲,況且董小宛從未去過北方。  幾經周折終相遇  董家是蘇綉世家,到董小宛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因其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十分興隆。小宛母親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白氏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託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小宛不僅模樣俊秀,而且腦子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在母親的教導下,小宛出落成了一個才德俱全的姑娘。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她十三歲那年,不幸父親暴病身亡。又過兩年,已至明末,天下動亂,亂象迫近蘇州,小宛和母親也打算逃難。這時卻發現家裡已無分文,並且還欠了上千兩銀子的賬。她的母親知道是夥計從中搗鬼,因氣急過度而病倒了。生活重擔一下落到了年僅十五的董小宛身上。龐大的債務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再加上母親的醫藥費用卻迫在眉睫。一向性格孤傲的小宛,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貸。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董小宛不得不使出下策,通過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以此來維持生計。  董小宛雖是風塵之人,但性如鐵火金石,質似冰壺玉月。在其從藝過程中,因其極富才氣,聰明靈秀,贏得了不少人的愛慕之情,很快便在秦淮河畔出了名。但她對於那些玉箸舉饌、金爐飄香的豪門權貴,鬥雞走狗、尋花問柳的紈絝子弟生性厭惡,對他們都冷眼相待,更不想和這些豪門子弟來往。但是,她卻對當時聚匯南京,評議朝政,憤世憂國,傲嘯文壇的復社名流文士的態度截然不同。她還常與他們一起品茗清談,評文論畫,溫酒吟詩,填詞譜曲,無所拘泥,盡得其樂。因此得到了文人雅客的賞識。不久,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尋訪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冒辟疆來南京參加鄉試期間,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年少而才色雙絕的董小宛,他的朋友侯方域等人也向辟疆稱道小宛。因此冒辟疆特意前往造訪,不料董小宛卻已賭氣離開了秦淮河。之後,冒辟疆仍對董小宛念念不忘。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蘇州訪董小宛,卻又聽說她陪錢謙益遊覽西湖去了,而且準備游完西湖再轉道黃山觀賞奇峰蒼松,不知何時方能歸來。老天好像是故意捉弄這對有情人,這次冒辟疆又在失望中悻悻地回去了。崇禎十二年鄉試落第後,冒辟疆終與董小宛初會,由於小宛喝醉辟疆不便多加逗留,告辭而去。  幾經周折,崇禎十五年春冒辟疆和小宛再次相聚。當時小宛因母親去世,又受到驚嚇,所以得了重病,在家閉門不出。後來冒辟疆好不容易找到她時,人已奄奄一息。冒辟疆告訴小宛,自己是三年前與她醉中在曲欄相見的那個人。小宛勉強地支撐著起身審視辟疆,牽著他的手說:「我十八天來,昏沉沉宛如夢中。今天一見到你,便覺得神怡氣旺。」她吩咐家人置辦酒菜,與辟疆在床前對飲,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往。後來在交往中,二人互生情誼,互許終身。  於是冒辟疆來到蘇州為董小宛贖身,但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氣太大,不論出多少銀子鴇母都不想放走這棵搖錢樹。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錢謙益偕同柳如是來游蘇州。雖然當時他免官閑居,但在江南一帶名望甚高,經他出面調解,董小宛贖身之事迎刃而解。幾經周折後,董小宛由錢謙益做媒嫁給冒辟疆做偏室,兩個有情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飄逝的紅顏  婚後,董小婉更是處處體現出一種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良好風範。董小宛並未因地位偏低而抱怨什麼,而是把日常瑣碎的生活過得很有情致。冒辟疆的原配妻子蘇氏體弱多病,董小宛便毫無怨言地承擔起理家主事的擔子來,恭敬柔順地侍奉公婆,悉心照料蘇氏所生二男一女。在以知書達理、精通琴棋書畫而聞名於鄉里的同時,她對丈夫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

小宛這樣做完全是出於對冒辟疆的愛戀。他們二人有許多共同的嗜好,閑暇時小宛與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鑒別金石。平時,小宛也喜歡練字,每天寫幾千字,還代替辟疆給親戚朋友書寫小楷扇面。後來逃難途中,小宛寧肯丟棄胭脂水粉,也要把書畫藏品捆紮起來,隨身帶走。  小宛不僅是一個才色雙絕的美人,同時還是一個賢惠的好妻子。小宛經常研究一些食譜,燒得一手好菜,其名列於「歷代十大名廚」之列。小宛自己生性淡泊,每次吃飯只要一小壺茶泡飯,加上幾根青菜幾粒豆豉就行了。但是當她聽說哪裡有奇珍異味時,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來。據說現在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發明的。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除此之外,她還能把甘甜的食物釀成香露,中間加上鹽和酸梅,將色香俱全的花朵採下來腌漬。一年後顏色、香味不變,入口香味撲鼻,奇香異艷,不是尋常食品可比。  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之餘,小宛更喜愛夏夜納涼,聞香賞月。小宛喜歡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几榻。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緻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這種夫唱婦隨的日子,也是董小宛一生夢想的生活。  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小宛在過了數年安樂日子後,國破家亡、戰亂流離的苦難接連落到這個弱女子身上。戰亂再起,李自成攻佔北京,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瞬間時局動蕩,兵荒馬亂。冒辟疆舉家逃避戰亂,輾轉深林僻路,風餐露宿,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在他們途經安徽馬鞍山時,行李和財物遭亂兵搶劫,家丁奴僕二十餘人被殺,董小宛回到水繪園時,冒家已一落千丈。經不起逃難艱辛的生活,冒辟疆終於病倒了,下痢兼瘧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樣。瘧疾發作寒熱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幾乎沒有一刻能得安寧。為了方便照顧他,董小宛不離不棄,與丈夫同睡一張破草席。只要丈夫半夜一有動靜,她便馬上起來察看,為他清洗污物,毫無怨言。惡寒發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裡;發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就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在小宛的悉心照料下,冒辟疆的病情終於好轉。然而,日子剛剛安穩不久,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藥煎湯,時時守在他的身邊,整整伺候了六十個日日夜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著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而她則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冒辟疆病癒後,小宛卻已骨瘦如柴,彷彿也曾大病了一場。由此可見,董小宛對冒辟疆的愛真是海枯石爛、至死不渝。  在逃難艱辛的生活下,小宛經常食不果腹。本來虛弱的身體,再加上對冒辟疆的悉心照顧、操勞過度,使得小宛的身體垮了下來。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年僅二十七歲。四十一歲的冒辟疆痛不欲生,含淚寫下了《亡妾董小宛辭》和《影梅庵憶語》,說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董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盡。  看歷史,評「胭脂」  在男權主義凜冽肆虐的時代,女性如同鮮花一樣無法逃避憔悴凋零的命運。男性社會按照他們的需要,野蠻地肢解了女人的天性,這是一種目的和手段都極其野蠻的手術。生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董小宛雖嫁得冒辟疆,掙得了一個三貞九烈之名,卻也是燈枯油盡而死,這真是一個令人可悲的結局。小宛的一生鬱結著很多「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痴情。在她身上也有愛國的情懷,卻不似李香君那般彰顯,她更多地保留著一顆多情的女兒心,更多的是為愛尋覓,並堅定地守候一生。  冒辟疆歷盡千險萬苦納青樓女子董小宛為妾,看似又是一段有名的才子佳人組合,可實際上呢?董小宛在冒辟疆眼裡,也不過就是任打任罵之物而已。李自成進京後,在清兵入關的戰亂中冒家舉家逃難,冒辟疆攙母扶妻,卻斥罵董小宛拖他後腿,就是一個明證。小宛生來苦命伴隨,眼裡含悲,心裡藏卑,風塵嬌艷命薄微。她心地善良,厭惡權勢,追求自己嚮往的幸福生活,留下的卻是串串心酸與懷念的淚水,是一個重情有義的哀怨女。  「紅顏自古皆薄命,青史誰人鑒曲衷。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做鬼雄。」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小宛悲苦的命運。而她這種無怨無悔的付出,能得到她期望的幸福嗎?在董小宛活著的時候,冒辟疆對她的感情遠遠比不上他在《影梅庵憶語》中寫得那麼動人。溫婉如玉的董小宛,風神俊秀的冒辟疆,在他擁有她的時候,他忽略了她的深情,辜負了她的愛意,而她卻默默地用一生的守候來回報。當有一天,他終於在回眸間明白了她的好,無涯的人生卻如一把銳利的刀,只在瞬間就讓她清麗絕倫的笑容永遠地停滯。一個女子一生的痴愛以及伴隨而來的苦難,換來的不過是一些微薄的記憶。她為自己的愛而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價,  並且她對愛情是那麼的堅定執著,就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她也從沒有動搖過,這對於一個風塵女子來說是多麼的難得啊。  董小宛時為天下名妓,然而她的處境和結局卻是如此的凄涼。她從名妓到賢妾,仍沒能改變自己悲苦的生活。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董小宛與冒辟疆的愛情雖然是浪漫的,但這種浪漫的愛情卻無法在國破家亡的現實中生根,被國變、兵變、疾病折磨的董小宛和她的愛情,最後只能陷入「冷月葬花魂」的悲劇。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

生平簡介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因家境貧寒,流落蘇州為妓,其善歌舞,名列「江南八艷」之一。後來被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時,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擄走了陳圓圓。吳三桂為此「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了滿清。後清軍攻陷北京,陳圓圓又回到了吳三桂身邊,從至雲南。晚年在五華山華國寺削髮為尼,改名寂靜,字玉庵,直到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紅顏禍水非本願  美人,永遠是歷史上亮麗的風景線。她們或是亂世中的點綴,或是萬綠叢中的那一抹粉紅;她們或是被眾人吹捧上天,或是被人萬分羨慕,可誰又曾了解紅顏的悲哀?在戰亂的歷史發展中,做個女人已是不幸,而做個美麗的女人更是難上加難。陳圓圓,這個亂世中的美麗女子,註定要遭受命運的蹂躪。  輾轉飄零的身世  陳圓圓原名邢沅,是常州奔牛鎮人。她的父母早亡,陳圓圓是與祖母相依長大的。在陳圓圓十四歲那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沒有了收入。為給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貸,終致負債纍纍。有一個商販找到陳圓圓,表示願意幫助她。年幼無知的她信以為真,於是跟隨著商販去了蘇州。但是,到了那兒之後她才發現,原來自己被商販賣到了教坊中做歌伎。雖然萬般不願,但是已經沒有掙扎的餘地,陳圓圓只能聽從了命運的安排。在教坊,由於陳圓圓非常聰慧,不久歌舞琴畫就在教坊中佔了魁首。鴇母將其藝名取名為陳圓圓,高張艷幟,招攬貴客。由於陳圓圓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於聲律,書棋琴畫也很嫻熟,不久就艷冠群芳,成了蜚聲江南的絕代佳人,傾倒了無數王孫公子。  但是,平靜的日子並沒有過太久。明朝末年,內有起義軍風起雲湧,外有滿人虎視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搖搖欲墜,崇禎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而在後宮之中,嬪妃之間的爭鬥也很激烈,當時最得聖上青睞的乃是田貴妃。田妃自幼好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兼之為人聰慧,善於揣摩聖意,因此得到了崇禎帝的寵愛。而且她的地位日盛,不免恃寵而驕,大有取代周后之意。周后雖生性大度,然她執掌鳳印,號令六宮,因為曾對田妃的逾越之舉大加干涉,所以二人漸生芥蒂。周后的地位岌岌可危,就請國丈周奎想一個主意來轉移皇帝對田妃的寵愛。於是周奎便盤算著趁回蘇州辦喪事的機會,找一位才貌俱佳的美女安插到皇帝身邊,作為周皇后的心腹與田貴妃一爭高低。他聽說陳圓圓艷冠群芳,於是便花重金將她買來,欲送宮中聽命於周后以迷惑皇帝。  崇禎十五年春天,陳圓圓隨周奎北上京城。周奎先將陳圓圓收為義女,經過悉心調教之後,伺機送入了周皇后的宮中。周后見了貌美的陳圓圓後十分滿意,遂將她送往後宮。有一天,陳圓圓在周后旁邊侍候時被皇帝看見了,就問:「這姑娘是哪裡來的?」周后回答:「服侍我的沒有一個南方人,都不合心意。圓圓是蘇州來的,崑曲唱得好,我就讓她來侍候我了。」但此時的明朝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咄咄逼人,地方官員又剿辦不力,以致禍患愈演愈烈,赤地千里;而外有清兵的鐵蹄已經踏入了明朝的國土,明政權已經風雨飄搖,崇禎終日忙於政事,克勤克儉、自律甚嚴,後宮風氣也清靜樸素,絲毫沒有臨近亡國的那種醉生夢死的頹廢情景。因此,雖然陳圓圓的美色引起了崇禎帝的注意,卻始終沒有再進一步發展關係。當田妃知道周后找來一絕色女子以分己之聖寵時,也不失時機地說陳圓圓乃是紅顏禍水。從此「越女如花看不足」的陳圓圓開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道路,她在宮中盤桓了兩三個月,終於沒有得到皇帝的青睞,周皇后只好打發她返回了周府。  本來對陳圓圓滿懷希望的周奎看到陳圓圓一無所獲地回來了,心中自然不快,陳圓圓在周府的地位一落千丈,被貶到歌舞班中充當了歌舞伎。  衝冠一怒為紅顏  明朝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李自成的勢力已越過寧武關、居庸關,直逼京師;滿清軍隊也從東北面發起進攻。危急關頭,崇禎帝下令讓吳三桂以總兵的身份鎮守明朝的門戶山海關。周奎也對明朝的內憂外患憂心忡忡,於是想為自己找一個有力的靠山。他選中了吳三桂,在吳三桂去山海關之前設盛筵為其餞行,並命陳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一見陳圓圓,疑為天仙,又驚嘆她的才藝便向周奎索要,並對周國舅允下:「倘以圓圓相送,戰亂之時,定會先保貴府,再保大明江山!」並親自帶著千兩黃金去提親。周奎想要依靠吳三桂的勢力來保護自己的身家性命,於是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喜得陳圓圓,無奈前方軍情緊急,他只好先將陳圓圓安置京城,自己返回山海關。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攻進了北京。明朝滅亡,崇禎帝也自縊於煤山。吳三桂立即撤兵回山海關,觀望局勢的變化。李自成和滿清都看上了吳三桂的才能。李自成派了原居庸關總兵唐通前去招降,不僅給吳三桂送去了四個月軍糧和白銀四萬兩,並許諾只要吳三桂投降大順,一定會對他列土封侯。面對李自成開出的條件,吳三桂決定投降。但是就在這時,吳三桂突然接到了一封密信,告訴他李自成進京後斬殺了吳家三十八口人,陳圓圓也被李闖王的部下劉宗敏奪進府中。當吳三桂知道陳圓圓也被人擄走時,衝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隨後吳三桂斬掉了李自成派來的使者,聲言與其不共戴天。吳三桂的決定嚴重威脅到了李自成的統治,於是他決定親征吳三桂。不久,李自成率兵十萬,號稱二十萬東出京師,浩浩蕩蕩地開往山海關。吳三桂聽到消息後,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力敵李自成。於是在無奈之下,決定投降滿清。  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打開了山海關,拱手讓出大明江山。後來,吳三桂晝夜追殺李自成的農民軍,誓要報殺父奪妻之仇。當得知陳圓圓在京城時,又命人晝夜不停地接其趕到絳州相會。吳三桂親自戎裝騎馬出迎,在大營前搭起五彩牌樓,旌旗簫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  清軍入關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由陝進川入滇為雲南藩鎮,奉命肅清朱明殘餘勢力。吳三桂征戰的十餘年裡,陳圓圓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柱。然而,他與陳圓圓的感情似乎也是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吳三桂進昆明後,在昆明五華山大修寶殿,圍九龍池入禁苑之中。清康熙十年,吳三桂重建昆明金殿,想借神道為自己祈福,還重金網羅天下勇士,到處選美享樂,如聲色艷壓群芳的「八面觀音」、「四面觀音」等。天下人對他大失所望,陳圓圓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萬劫難復的地步。於是決定遠離塵世,隱入凈修庵中,日夜與古經為伴,不再為凡塵世事而煩心,吳三桂也對她的選擇無可奈何。  康熙十二年,康熙下令削藩,命令吳三桂鎮守關東。關東是不毛之地,吳三桂不從,而且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了。行前告知陳圓圓說帶她北還,陳圓圓不願隨他而去,寧願留在昆明蓮花池畔了此殘生。後來,吳三桂失敗的消息傳來,總督蔡毓榮帶兵查抄吳氏財產,陳圓圓在誦經聲中安詳地跳進了昆明蓮花池。  也許,當時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真的只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但是他打開山海關,引領清軍進北京,致使闖王李自成歷盡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大順王朝」,就因為搶了一個陳圓圓,觸怒了邊關守將吳三桂而在頃刻之間化為灰燼,並且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陳圓圓的確是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看歷史,評「胭脂」  陳圓圓,一個推動了歷史,卻又被歷史批判湮沒的苦情女子。眾所周知,陳圓圓憑藉她絕美的姿色與技藝,成了享譽江南的一代名妓,吸引無數公子哥兒和騷人墨客。其實,陳圓圓只是個低調而圓滑的美女,卻不想一個不小心竟讓自己成為了改朝換代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陳圓圓雖然薄命,但她無時無刻不在跟命運搏鬥。然而個人的力量終窮阻止不了歷史前進的車輪。卿本佳人,卻偏偏蹚了這池禍水,以致背負上千古怨名。  在歷史上,對於如陳圓圓之流的紅顏似乎從未留下正面的評說。一個出生青樓的女子,在其命運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註定是低賤的了。她們根本無法掌握命運,就像是山野的桃花,固然艷麗卻帶著股宿命的悲哀。說她是禍水,衝冠一怒為紅顏,痛哭六軍,那實在太抬舉她了,亂世中的一個弱女子何來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西施、貂禪尚且背負著復國亂君的使命,而陳圓圓卻只是完全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不論是高貴的將軍夫人還是低下的歌伎,她都如同一件物品,從一個人手裡轉給另一個人,從來沒有人問過她真正的意願。她隨波逐流,只因為被時代巨浪裹脅著,自己做不了主。直到吳三桂兵敗,陳圓圓才真正為自己的命運做了最後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抉擇:自沉蓮花池。這樣的人生實在可悲。  拋卻古人的偏見,站在歷史的角度分析,陳圓圓固然是吳三桂為清兵大開城門的原因之一,但絕不是唯一。她只是被一幫好色之徒推到了歷史的浪尖上。陳圓圓的愛情已經不再單純,她站在三個男人的岔口上,而這三個男人分別代表了一個國家三種不同的命運。她的愛情決定蒼生社稷的命運,而她也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眾矢之的。其實,陳圓圓也不過是一介平凡女子,但是她被政治一層層地包裹了起來,讓人們看不到她的真顏。  陳圓圓的感情是悲哀的。她一直渴望擁有愛情,而不是如吳三桂一樣的政治動物。儘管後來她沒有名分,但還是心滿意足,被吳三桂擁有後就沒有什麼更長遠的想法了。據說,在陳圓圓受寵時吳三桂一度想將她扶為正妻,但都被她拒絕了。後來吳三桂的正妻容不下她,陳圓圓遂提出出家為尼,得以自保。但也有史載,陳圓圓漸漸老去,美顏不在、漸不得寵,於是她審時度勢,出家為尼自保。不管真實情況到底如何,總之,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傾城之戀」亦逃不出這樣灰暗的結尾,任她擁有過怎樣的痴戀恩寵,說到底也不過是個戰利品。歷史實在不該高估古代女子的能力,她們即使再聰明也只是一顆任人擺弄的棋子。  世界是很微妙的,無意間的一個決定卻會造成天翻地覆的大變化。站在歷史變革的岔口,引來了幾個男人代表的一場關於政治的紛爭,這該是陳圓圓應該承擔的責任嗎?不管她是否一直處於被動,是否成了改朝換代的犧牲品,她最終還是背著「禍水」的罪名被歲月碾過。當政治的紛爭得出了結果,她卻沒有了結局。或者說,這就是結局,縱是吳三桂與李自成爭得江河震動,她仍然只能活在宿命的簾後……的確,歷史是人家的,傳奇是人家的,世間隱隱的耳語是人們自己的臆想與揣測。而她這樣一個絕代紅顏,一生只不過做了一件事,就是將生命向前推進。家仇國恨,怎是這樣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可以挑起的?虞姬——霸王別姬,自刎烏江

生平簡介  虞姬(?~公元前202年),秦末人,項羽寵姬,史稱名虞。虞姬出生於秦末江蘇省,是今沭陽縣顏集鄉人,不僅貌美,而且好武,常隨項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項羽自陳郡兵退垓下,劉邦、韓信、彭越等合兵圍之,此時,項羽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自知眾寡懸殊,心中惶恐不安,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隨侍在側的虞姬獻舞敬酒,以歌相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此詞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歌罷刎頸以別,項羽將其葬於敗軍途中,今靈璧城東虞姬鄉境內八里村。  據說宋詞詞牌《虞美人》就得名於虞姬。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雲:「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虞姬)。」認為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拔劍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項王戰敗,也不願獨活世上,歌罷自刎於烏江,虞姬此舉意在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或許這樣的愛情現在太稀少了。從一而終,人雖未合一,精神卻早已渾然,這樣的人有幾個?虞姬與項羽的愛情雖然成了流傳後世的佳話,但虞姬的一生卻是凄婉的。  煙花落寞烏江水  關於虞姬,中國的史書里記載甚少,有也不過是寥寥幾筆。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原文是: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對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做了補充: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壯觀!  公元前209年,叔父項梁反秦,項羽幫之,虞子期是項羽軍中的一名戰將,他有一個妹妹叫虞姬,虞姬不僅貌美,而且好武,從小就十分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項羽在家操槍弄棒時,虞姬還是個未成年的小丫頭,那時的她就願嫁給項羽做妾。項羽逐鹿中原時,她,一個還未成年的少女,在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毅然背著家人,隻身跑到百里外項羽的大營,用萬千柔情去陪伴、輔佐這個錚錚鐵漢。以後,她時常陪項羽出征,後來項梁戰死,項羽升為上將軍,經過巨鹿一戰,項羽聲名遠播。很快,項羽就入駐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連年的征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很深。  直到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命手下人大聲唱楚歌,從而迷亂楚兵軍心。所以項羽軍中的士兵聽到後,都以為楚地也已被人佔去,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於是,拿酒入帳中,面對虞姬,訴說自己心中的悲傷和痛苦,不由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時,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齣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  聽罷,虞姬抽出大王腰間的湛瀘劍,凄然起舞,忍著眼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她輕闔上眼,任淚水在眼眶裡充盈。她煙青的裙裾翻飛在空中,與風沙交錯,成為了最後的風景,風起,裙揚。虞姬仿若化作了玉蝴蝶,在風中飛舞,她手中的湛瀘劍彷彿化為劍氣,隨著她輕盈的舞步靈動……劍本凡鐵,因為執拿而通靈,因為心而動,因為血而活,因為非念而死。虞姬唱罷,拔劍自刎。虞姬留下的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

 這個絕代風華、清麗脫俗的虞姬,天下女子稱羨的一切已是信手拈來,只是她自己知道幸福已離她遠去,遙不可及。這裡註定成為英雄美人的宿命之地。垓下!四面楚歌!野風四起,秋涼驚石,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倖免,虞姬在這個關頭,什麼也不怕,她想著:死亡算什麼,面對死亡,她可以笑著跳舞給項王看,面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她可以先死給項王看,死給她的英雄看,這就是美人虞姬!她為英雄而死的死法是浪漫而凄美的。  後來人們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像京劇《霸王別姬》里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虞姬形象究竟如何,我們誰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擁有美貌、才藝與風情三大優勢,使霸王項羽深深地為她著迷。  英雄淚,美人血  這個流血不流淚的蓋世英雄,抱著虞姬的屍體,百感交集,頓時淚如泉湧,悲聲大慟。虞姬盈盈轉身,一枝驕花……獨獨只在夢魘中才可尋覓的影蹤如今已是笙歌付盡了流水。項羽想及此時,心中悲痛萬分,但大事在即,只好在倉促間草草掩埋了虞姬。  當天夜裡,項羽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拚死突破重圍,向南逃去。最後身邊只剩二十八名騎兵,而追來的漢軍有好幾千人。項羽率剩餘楚軍往南撤退至烏江,過河便是他的故鄉會稽。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在那裡,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稱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這是此地僅有的船隻,追兵想要渡河必須要花費一番工夫和時間,大王的安全將沒有問題!」然而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亡我,我還渡烏江幹什麼!況且當年我率領江東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西向爭霸天下,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就算他們都不出言批評,我難道就不感到慚愧嗎?」於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著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是匹少見的名駒,我不忍殺之,現在就贈送給您,希望您好好地對待它,這樣我再也沒有什麼牽掛的了。」於是他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他們很快被諸侯兵重重包圍了,士兵們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光項羽一個人就殺掉漢軍幾百人。他回頭看到漢軍的騎司馬呂、馬童,就大聲喊道:「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徵求我的腦袋,我就把這份好禮送你吧!」由於無人敢再接近項羽,項羽大笑後,便舉劍自刎而死。  一個落寞於定遠荒冢,一個遺恨於烏江故渡。項羽與虞姬,他們的愛情,在鮮血處處的垓下,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也終於在秦漢之間的烏江里,滾滾向東流。曾經的楚河漢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滅了,只有這英雄美人的故事,還時時令人挂念。歷史不再給他們重生的機會,但他們感天動地的不朽愛情和虞姬纏綿紅塵的一絕舞劍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歷史之痛和痛吟了千年的四面楚歌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虞姬是個聰慧的女子,她還懂武功,如果能騎上稀世珍馬的話,她逃走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她卻沒有走,因為當她第一次看到項羽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個男人便是她心中的「真命天子」,她就知道這個男人一定會成為濟世的才俊和歷史的英雄。只有項羽才能帶走她的心,只有項羽才能佔有她生命的全部。項羽的敗局已定,他們都清楚。她不能再讓他分心,她拔出佩劍,隨著項羽的歌聲起舞,一個高歌,一個酣舞。歌的壯烈、悲涼;舞的柔曼、凄愴;他的歌,只唱給她一個人聽,她的舞,只讓他一個人看,歌住了,舞畢了。於是,虞姬把自己的身體,獻給這支起義軍的力拔蓋世者。她用劍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鋒利的吳越薄鋼鍛劍,就那麼輕輕一飄,便帶走了虞姬的萬千柔情、麗魂倩魄。  霸王別姬,這是一種殘忍的愛情結局。項羽雖被奉為人傑,卻在四面楚歌時,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註定了這朵美人花將與劍為伴終結宿命。但何謂英雄?英雄不盡在於沙場的縱橫馳騁,也在於有一副真實的性情。或許在玩弄權力和智謀方面,項羽不及劉邦,但「霸王別姬」這一千古絕唱卻能悲壯地演繹至今,英雄淚、美人血,千年傳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堅貞的愛情,不僅驅逐了對死亡的恐懼,且將人生的千種煩惱、萬重愁緒都凈化了,項羽的生命因為有了虞姬,多了生活中的百味,而從虞姬的身上看出一個女子的悲慘離世,看到女子對一個心愛男人的生命相約,即虞姬為霸王為愛情的詠嘆,聲聲淚。  看歷史,評「胭脂」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是一段纏綿悱惻的千年愛情悲劇,他們演繹了一段千年的姻緣和一段生死茫茫的愛情悲歌,霸王別姬更是千年絕唱的漢曲。他們的愛情是一段穿越垓下的亂世情緣,最終成了向東流的烏江情愁。虞姬忠於愛情,深愛項羽,為了使他儘早逃生,拔劍自刎,其情其義,驚天地,泣鬼神!提到霸王別姬,故事的悲壯凄惻和虞姬的美艷剛烈,打動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一個蓋世英雄,一個楚漢美女,真是所謂的英雄配美人!雖然結局很凄慘,但也不失為一種「美」,他們的愛情穿越了歷史的時空,成為兩千多年裡千古絕唱的古典愛情,他們之間的愛情,在歷史的紅地毯中,早已成了一段生死相依的鴛鴦夫妻。項羽與虞姬,早已不分彼此,成為生命的整體,誰也不能離開誰。有了虞姬的出現,項羽才會成為亂世中挽救秦末天下百姓的匡時濟世的大英雄。虞姬本是一名弱小的女子,在屍骸遍野、孤鴻哀鳴的夜裡,用自己的英氣、自己的柔情,給了自己心愛的男子最後的溫情與慰藉。面對著生死的別離,虞姬勇敢地拿起了屬於英雄的劍。項羽是位英雄,英雄的別離不能屬於淚水,應是浸著淚水的劍。  虞姬又是悲哀的,生在那個戰亂的時代,她為了不拖累項羽,捨棄自己,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做到的悲壯決定,這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卓文君——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

生平簡介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她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文采亦非凡,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就有文字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她本已被許配給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卓文君在家守寡。司馬相如則應王孫之邀來府做客,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馳歸成都。因家貧,復回臨邛,盡賣其車騎,置酒舍賣酒。相如身穿犢鼻褌,與奴婢雜作﹑滌器於市中,而使文君當壚。此事傳出,卓王孫深以為恥,於是被迫分了家財與夫婦倆,讓他們重回成都,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又據《西京雜記》載,文君做《司馬相如誄》一文傳於世;又載相如將聘茂陵人之女為妾,卓文君做《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後世常將卓文君事用為典故,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  文君久慕相如才名,而司馬相如彈一曲《鳳求凰》表達對文君的愛慕之情,於是,相愛的兩人在古老封建的年代毅然私奔。然而,司馬相如在長安為官時,卻見異思遷,愛上了一女子,欲納她為妾。文君為了挽回夫妻之情,寫下了《白頭吟》:「……聞君有二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一個女子的堅定和堅韌盡在其中,這句「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不僅表達了對相如的心意,也為他們的故事平添了幾分美麗的憂傷。卓文君是我國第一個勇敢衝破封建禮教藩籬的女性。卓文君為了愛情,敢於違抗父命,在相如納妾時,堅持愛情專一,反對一夫多妻制,這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她是從古到今所有女性學習的典範。  一曲定情,為愛私奔  生於富貴之家的卓文君,是漢代的才女,貌美且有才氣,她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有名的大富豪。卓家祖居趙國,趙國的邯鄲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就是以冶鐵起家的。不久,趙國被滅,秦始皇統一全國,卓家也隨著輾轉遷到蜀地的偏僻小邑臨邛定居,仍以冶鐵為業。到漢代文景之治,卓家傳到卓王孫這一代,由於社會安定,經營得法,已成巨富,擁有千頃的良田,富麗堂皇的住宅,出外都是高車駟馬,至於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勝數。卓文君平日穿金戴銀,長得美貌非凡,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男子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女子。在卓文君十七歲時,她的父母就把她許配給某一皇孫,還沒來得及拜堂,這一皇孫就因病而去世了,所以才貌雙全的卓文君帶著婆家「終身守節」的囑命回到了娘家,過著寡居生活,時常撫琴抒發內心的憤懣和憂傷。當時雖有很多名流向她求婚,但都被她一一拒絕了。  景帝中元六年,卓王孫在家備了宴席請客,邀請當時的縣令王吉和一些文雅學士,而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正當酒酣耳熱的時候,王吉請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卓文君很久以前就仰慕相如的才名,今日有幸一見很是開心,又聽他要彈奏一曲,於是便悄悄地躲在簾後。而司馬相如推辭了一番,便彈奏起來,先彈了一支短曲,後來他發現竹簾後面有一個影影綽綽穿白衣服的女子在聽琴,知道是卓文君,心中很是歡喜,因為他知道卓文君是才貌兼得的女子,於是暗地裡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趁機彈起了一曲《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通過琴聲,向卓文君表達他的愛慕之情和自己求愛的心情。原來,卓文君本來就喜愛音樂,又是司馬相如這位大才子彈奏,所以就很想見識一下,卓文君深懂琴理,聽出了琴聲中的意思,而宴席上的賓客,當然聽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為了恭維司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司馬相如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鍾情。  司馬相如親眼見過卓文君之後,更是對她念念不忘,大腦里始終揮之不去卓文君的影子。為了和卓文君見上一面,他用錢買通了卓文君身邊的僕人,通過僕人送給卓文君一封求愛信,在信中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及想見她一面的急切心情。卓文君接到求愛信後激動不已,便讓他託人前來求親。於是,司馬相如便托王吉向卓府求親,但遭到趨炎附勢的卓王孫的拒絕,他要把女兒嫁給臨邛富商程鄭之子,文君堅決不從。於是,兩人決定離家私奔,在漆黑之夜,文君在僕人阿依的幫助下逃出卓府,兩人連夜乘車回到司馬相如的家鄉成都。

 司馬相如此時離開家鄉已有好幾年,回到成都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雙亡,家裡只有幾間破屋,什麼財物也沒有,可謂是到了家徒四壁的境地。雖然司馬相如家境如此貧寒,可文君並沒有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卓文君雖有一些私房錢,但由於夜逃倉促,根本沒有帶多少銀兩,為了維持兩個人的生計,文君只好把隨身的金飾賣了,買些米面度日。就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後,卓文君所有值錢的首飾已賣盡,家裡的米面也所剩無幾。在飯間,卓文君與相如商量道:「咱們這樣長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不如回家問父親借貸,做些生意如何?」相如雖不情願,但他也不願意文君和自己吃苦,於是含糊答應,第二天即與文君啟程。  兩人到了臨邛以後,直奔文君的家,由於卓王孫對卓文君的私奔十分惱火,根本不肯周濟他們。他們索性賣掉車馬,開了個小酒鋪,卓文君親自當掌柜,淡妝素抹,當瀘沽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與保佣雜作,滌器於市中,忙裡忙外擔任跑堂工作,不怕人譏笑。由於文君姿色出眾,並在店內忙裡忙外,所以引來了很多客戶的同時,也很快招來了一班酒色之徒。臨邛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司馬相如店中有一個美女,都來店中飲酒,實際是想看文君美色。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竟傳到了卓王孫的耳中。卓王孫使人探聽,果真如人們所傳那樣。對卓文君的如此行徑,卓王孫真是又氣、又羞、又恥,直嘆家裡怎麼出了如此的不孝之女?卓王孫為了避免人們的指指點點,連門都不敢出了。有許多親戚朋友都勸說卓王孫:你只有一男二女,何苦令文君出醜,況文君已失身相如,往事何須追究。況且司馬也曾做過貴官,又是縣令門客,現在只是暫時落魄。家況雖貧,但卻是個人才,日後一定顯貴,你不如接濟他們,好反辱為榮。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從小到大沒吃過一點苦,卓王孫很是心疼,只好聽從,於是被迫分了家財與夫婦倆,即撥家童百名,錢百萬貫,並將文君嫁時的財物一齊交到相如店中,讓他們重回成都。至於後來司馬相如一朝飛黃騰達,受到漢武帝重用,任中郎將則更是為這一故事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千古傳唱《白頭吟》  在中國的歷史上,才子總是風流成性,一夫總要納幾個妻,而美麗多才的卓文君也未能倖免。在司馬相如的心游移到別的女子的身上的時候,她用一首《白頭吟》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嚮往和執著,相如乃止,所以,後人常將卓文君事用為典故。  漢朝的漢武帝是一代英皇,他不但治國有方,而且還是一個愛好文學、喜歡辭賦的皇帝。一天,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被賦中華美的文辭與磅礴的氣勢所吸引,不由拍手叫好。他以為做賦的是前朝人,已經作古了。所以當他讀完這首《子虛賦》,便連聲嘆息說:「寫這篇賦的人,真是個才子,可惜我沒有和這個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這時,他身邊的一個小太監楊德意笑著說:「陛下,寫這篇賦的人小臣知道,他是小臣的同鄉司馬相如,現在成都閑居。」聞言,漢武帝又驚又喜,問道:「你說的可是真實情況嗎?」「是的,司馬相如曾經對我說過,是他寫的《子虛賦》。」楊德意回答說。「那簡直太好了!這樣我就可以見到他了,這麼有才華的人怎麼沒有人對我說過。」漢武帝有點惋惜地說。於是,他馬上派人召司馬相如來京。  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他們相約以書信來傳達彼此的思念之情。司馬相如進京之後,由於他才華出眾,很得武帝的賞識。進京不久,他寫出了一篇《上林賦》,呈給漢武帝。漢武帝讀了《上林賦》,感到十分滿意,心中高興,就封了司馬相如一個郎官(帝王的侍從官)。他曾經作為漢武帝的專使招撫了夜郎歸順漢朝,邛、鮉、冉、鮉一帶地區的首領見夜郎歸順了漢朝,也表示願意歸順漢朝。於是漢武帝就封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手持皇帝的旄節,去招撫這些地區的部族。司馬相如每次都能順利完成漢武帝交給他的使命,這讓漢武帝非常滿意,重重的賞了他。歲月如流水,不知不覺中過了五年,司馬相如在事業上如日中天,略顯鋒芒,做上了大官。而他久居京城,與妻長期分離,又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司馬相如的愛再次迷離,他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他與文君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也不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思念著他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對相如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字的家書。聰明的文君怎麼能不懂得丈夫的語意呢,她反覆看信,數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無「意」,只不過不好明說罷了。此時的文君傷心欲絕,就回了司馬相如一首《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文君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又附了一首千古絕唱《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終老不相負。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細細品讀,其愛恨交織之情躍然紙上,有卓文君對負心丈夫的決絕,有責備無情丈夫的不講情義,不重感情。也就是這麼一首詩,挽救了一段瀕臨死亡的愛情。  讀完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凄怨的《怨郎詩》,司馬相如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又羞愧萬分。司馬相如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對自己納妾之事深覺對不起文君,辜負了妻子對自己的一片痴情。於是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把文君接往長安(今陝西西安)。  看歷史,評「胭脂」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地與自己所愛的人私奔。面對困難處境,她沒有退縮,而是堅強地守候著這份愛情。第一次婚姻的失敗,使她在深深的痛苦與絕望中,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去爭取。她對愛情有理想,對愛情不盲目,所以當機會降臨時,她沒有猶疑,而是勇敢地向前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他們的愛情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也一度出現過危機。但卓文君是聰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苦盡甘來。在封建社會裡,男子是允許納妾的,而卓文君卻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不與他人分享愛情。她所寫的《白頭吟》,一開始就把愛情比喻為純白的雪、皎潔的月,不容摻有一粒砂子。僅因得知丈夫懷有二心,就要與之決裂,這是何等的自尊與高尚!讓司馬相如自愧不如,最終他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卓文君的一生,是值得的。比如充滿浪漫色彩的私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見鍾情,比如與愛人攜手終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復何求?一首《望江亭》,句首的四字「當不負卿」將卓文君當時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壚卓女艷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負卻今宵花底約,卿須憐我尚無家。唐琬——愛戀悲歌千古恨

 生平簡介  唐琬,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是南宋著名的才女,越州山陰人,她是陸遊的表妹,與陸遊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結為夫婦。  兩人婚後的生活非常幸福。後因陸母的反對,陸遊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不久,陸遊被母逼迫只得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至此這一對年輕人就這樣被拆散了。  唐琬留在世上的詩詞很多,其中以《釵頭鳳》最為有名。據說當時只留下「世情薄,人情惡」兩句,其餘為後人補上。  世情薄,人情惡  唐琬的愛情雖是「有緣無分」的典型,但她留有一首誰讀誰落淚的《釵頭鳳》,使她得以流芳千古,這完全是藉助了愛情的力量。她與陸遊本是兩情相悅,卻因陸母的反對,最終釀成了一場愛情悲劇。唐琬的一滴清淚,纏綿悱惻了整個南宋文學史。  陸遊唐琬情意長  唐琬,是我國歷史上常被人們提起的美麗多情的才女之一,她與大詩人陸遊喜結良緣,夫婦之間伉儷相得,琴瑟甚和,實為人間美事。但好景不常在,在陸母的威逼下,兩人被迫分開,其愛情故事頗為曲折。  陸遊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因此常隨家人四處逃難。此時,與陸家交往最深的就是他的母舅唐誠一家。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唐琬與陸遊年齡相仿,情意十分相投,耳鬢廝磨,很談得來。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青梅竹馬、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瑕的美好時光。她能識得陸遊的愁中滋味,於是能攜酒伴他郊外賞梅,抒遣愁懷;她能解得陸遊的寂寞,願與他一道「展翅遠飛開」。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也慢慢地長大了,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開始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陸遊與唐琬都擅長詩詞,又正值青春年華,兩人常結伴出遊,用詩詞來傾訴對彼此的心意,花前月下,二人吟詩做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在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看來,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做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此後,陸遊、唐琬更是情愛彌深,兩人詩書唱和,繡花撲蝶,就像小說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故事。  和陸遊結為夫婦,是唐琬夢寐以求的,聽到父母雙方確定他們結合的良辰,她喜極而泣。洞房花燭夜那天,唐琬剪下自己的一小撮髮絲,又剪下陸遊的一小撮髮絲,用一塊錦帕把它們包在了一起,然後將兩隻菊花枕頭放在了床頭,這菊花枕頭是她用放在太陽底下晒乾的菊花一針一線的縫製而成,他們兩人要永遠在一起,不離不棄。  婚後,兩人更是相濡以沫,十分恩愛。有空的時候,他們就去沈園散步,走在用鵝卵石鋪成的花園小徑上,唐琬挽著陸遊的胳膊,把頭靠在他的肩上,幸福得連樹上的鳥兒都羨慕不已,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不料唐琬的才華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她的不滿擾亂了陸遊和唐琬平靜而幸福的生活。陸遊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遊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看他們兩個如此,便幾次對唐琬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這引起陸母對唐琬的反感,認為她不但沒生得一子,還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陸母是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人,一天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琬與陸遊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聽後,馬上趕回家,把陸遊叫來,待陸母將唐琬的種種不是曆數一遍,然後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琬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遊不知所以。他當然不肯照母親所說的做,但陸母使出殺手鐧,逼迫陸遊只能從妻子與娘中二擇其一,這是世界上最難的選擇題。陸遊是個孝子,縱然千般不願,縱然心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迫於母命難違,陸遊只得答應把唐琬送回娘家。在封建禮教的淫威下,陸遊被迫寫了一張休書,把心愛的人逼出了家門。可陸遊和唐琬本是恩愛夫妻,哪裡捨得?二人暗地在外租了房子,私下約會。不幸的是,陸母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採取了斷然措施,終於把這對有情人拆散了。

兩年後,兩個都找到了歸宿,唐琬再嫁趙士程,而陸遊娶王氏為妻。但是,雖然兩人不相見,但是對於彼此的記憶與思念依然深植在腦海里無法忘卻。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  兩人這一別就是十年,紹興二十年,也就是十年後的一個春天,禮部會試失利後,陸遊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琬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此時他雖已與唐琬分離多年,但內心對她的感情一直沒有改變。看此情景,他想到自己以前和唐琬也曾一起來過這裡遊玩,可如今,物是人非,唐琬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不由地悲從中來。  於是,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琬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遊看到唐琬這一舉動,感念舊情,就著兩行凄然而下的熱淚,一揚頭,喝下了唐琬送來的這杯苦酒。他悵恨不已之時,在粉牆之上奮筆寫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以致意: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遊題的詞交織著十分複雜的感情內容,宣洩了對於封建禮教的深惡痛絕之情,暗喻了自己備受摧殘的悲慘處境,還有對唐琬難捨的感情。陸遊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悵然而去。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覆看了幾遍,便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於是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  「世情惡,人情薄,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人成個,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在這首詩文中,唐琬盡情地訴說自己對陸遊的無限思念,哭訴自己幽思成疾的境況,在此番精神刺激下,她的身心再也無法承受,不久就在憂鬱中去世。因此,這首詩也成了唐琬短暫一生中決絕的分割線。這兩顆相愛的心,兩首相輔的詞,此時此刻,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他們的婚姻雖然不在了,愛情卻還是一樣的固執。唐琬的那雙痴痴的大眼睛,帶著無窮的心事和幽怨,還有無盡的不舍,最終還是閉上了。而沈園,成了一個象徵,永遠蕩漾在陸遊的心間,承載了對唐琬的思念,晚年入城,凡逢沈園開放之日,必入園中憑弔。  1192年,六十八歲的陸遊回沈園時寫下了「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的詩句,表達的仍是他對唐琬無邊無際的思念之情。  1199年,陸遊已經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陸遊再一次來到沈園是在唐琬去世四十年之後的一天,「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沈園》:「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此情一直延續到陸遊去世。寫詩懷念成了他生活的一種支柱:「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做土,不堪幽夢太匆匆!」抒發的是一種多麼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啊!唐琬是幸福的,在她死後的四十年里仍然有人這樣真心地悼念和懷念著她,若真九泉有知,也能瞑目了。年邁的老人,腦海里閃現的仍是「她」的驚鴻倩影!  1205年的一個夜晚,年過八十的老陸遊又一次夢遊沈園了:「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兩人最後雖然沒在一起,但他們始終相愛。冬末月冷花殘,人自天各一方。煞風寒湖孤影,心回往日惆悵。月涼涼,影成雙,獨自江邊憶腸斷。生命可以結束,愛卻沒有盡頭,能千古傳唱的,都是愛情的神話。  看歷史,評「胭脂」  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再回首,同樣的江南細雨,同樣的落紅紛飛,同樣的沈家花園,卻因為有了陸遊與唐琬這對苦命的鴛鴦,因為有了《釵頭鳳》,而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深處。  很難想像,當兩個相愛的人被父母之命、世俗的功名利祿、無由的忠孝之道所生生分離時的傷痛,還有唐琬被趕出陸家大門時的那種哀怨、惆悵和戀戀不捨的眼神,更無法想像當他們聽說對方又走進婚姻殿堂時怨恨、無助和落寞的心情。封建的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情侶。多情自古傷離別,然而命運在兩人的愛情花凄凄慘慘地凋零十年後,又再度安排了陸遊和唐琬沈園的邂逅。眼前的好景佳色,誰也無心欣賞,三杯兩盞淡酒,一首《釵頭鳳》,讓原來的比翼鴛鴦已化作分飛的勞燕,他們也頓然發覺對彼此的感情從來不曾丟掉過,而且還是如此的在意。  一個名垂千古,一個流芳百世。對於他們來說,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幸福的是他們的愛情已沒有什麼可以阻隔的了,已經超越了時空,實現了升華並得到了永恆,讓人由衷地表示敬仰並為之唏噓。不幸的是,一首《釵頭鳳》挽回不了他們已斷的感情線,但也因這凄美悲慘的愛情成了千古絕唱,在後人中間長久流傳不衰。

明德馬皇后——出身名門的「布衣皇后」

生平簡介  明德皇后馬氏(公元39年~公元79年),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是東漢初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名字已失傳,謚號明德皇后。見其謚號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皇后。馬家祖先趙奢為趙將,號馬服君,後代便以馬為姓。東漢末馬騰、馬超即為馬援的後人。建武二十八年,她被選入太子宮,當時她只有十三歲。由於她生性謙恭和順,對太子的母親陰皇后服侍體貼,對其他妃嬪誠摯熱情,宮中無人不對她稱讚,太子對她也是另眼相待。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病逝,劉庄即位,謂漢明帝。她即被封為貴人。永平三年(60年)春,她毫無爭議地被立為皇后。她一生以儉樸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約束外家著稱,死後縊號明德,為後漢一代賢后。  美於色,厚於德  很多人對封建時代的后妃們沒什麼好印象。的確,歷史上很多后妃們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做出過很多禍國殃民的事情。可其中,也有一些后妃,賢惠有德,深明大義,為清明政治、穩定社會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明德馬皇后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在漢顯宗時被立為後,她賢淑大方、寬厚仁愛、秉公辦事、不徇私情、育人有方。在歷朝後宮出現很多排擠、行賄的情況下,這樣的賢內助讓我們看到歷史上鮮亮的一點!  馬家衰敗  明德皇后的父親馬援不僅是一代名將,更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智者。在當時最有勢力的三股力量中,割據隴西的隗囂是他的同鄉,對他簡直是言聽計從;佔據蜀中的公孫述又是他的同學,待他也是殷勤無比,許以封王。可他卻不賞識這兩個人的才能,認為他們是不會成什麼氣候的,於是投向了素不相識的劉秀。  劉秀第一次見他就說:「卿位於二帝之間,見到你真是令我自愧不如。」馬援則說了一句很有份量的話:「當今之時,並不只是君選擇臣,而臣也要選擇君。」他隨劉秀征戰,立下大功,被封為新息侯。馬援不僅為人正直,而且為官清廉,他從來不會討好皇親國戚,為此還得罪了光武帝劉秀的女婿梁松和竇固等。這些權貴子弟耿耿於懷,趁馬援病亡時,向劉秀告了一狀,說他擄奪民間珍寶。劉秀得知此事後很是憤怒,追繳馬援的新息侯印綬,還不許他入葬祖墳。後來,馬夫人為亡夫申辯,劉秀才得以讓他葬回祖墳,但是馬家的地位也因此一落千丈。  因為馬援生前做人過於正直,得罪的人太多,很多人都趁機報仇,受害人就是馬援的妻兒。當時,明德皇后只有十歲,母親因為過度悲傷而成疾,年幼懂事的她就能像成年人那樣操持家務,其才幹超過了她的兩位姐姐。馬援在世時把最為聰明靈秀的三女兒,許婚竇家。但是由於竇家也參與了謀害馬援的事,於是馬夫人便解除了婚約。建武二十八年,馬援的侄子馬嚴上書光武帝,請求讓馬援的女兒入宮做王妃,想藉此改變馬家的境況。或許是因為光武帝念著馬援的舊情,便選了馬援的小女兒入太子宮,就是後來的明德皇后。  宮中生活  十三歲的她就被選入太子宮,入太子宮後不久便被封為貴人。她品行高尚,孝順溫和,立刻獲得了太子劉庄的專寵。她雖然身為貴人,可還是穿著一些粗劣的衣服,可見她的節儉。她從不陪同明帝宴遊,還常常委婉地勸阻明帝。有時,她還幫助明帝處理政務,其學識和才幹使明帝深為嘆服。最值得一提的是她從不利用自己的權勢來提拔與賜封她的親屬。永平三年,皇太后陰麗華下旨,說馬貴人德冠後宮,宜立為後,於是,她從馬貴人變為了馬皇后,養子也隨之成為太子。由於馬皇后性格節儉,有美德,明帝十分敬重。馬皇后雖然無子,但與明帝始終恩愛,皇后之位坐得穩穩噹噹的。  遺憾的是她始終沒有生育,為此她特意找年輕的侍女侍奉太子的起居。她沒有嫉妒,反而對那些女子噓寒問暖,照顧備至。顯宗因皇后無子,便下令把賈貴人所生之子讓她養之,並對她說,人並非要自己生的孩子才好,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愛心養孩子,皇后深表贊同並付諸行動。  此後,皇后視他(即漢肅宗)為己出,對他疼愛有加,而孩子與她也毫無間隙,因此,後宮的嬪妃對她備加仰視。馬皇后性情嫻靜、待人寬和、通達明禮,又愛好讀書,明帝與之相處,覺得有共同語言。明帝深知她的品性,所以常與她論及大臣們議而不決的朝廷政事,每逢這時,她都會皺眉考慮片刻,然後一一分析,明帝聽後常頻頻頷首表示讚許!她常以正統的儒家思想規範自己的行為,並影響漢明帝和其他嬪妃。為了表彰中興功臣,明帝特圖繪二十八位名將於南宮雲台中以垂千秋,而冤情已白的馬援卻仍然未被列入。一日,明帝與皇后觀覽那二十八將畫像時,笑問皇后道:「卿父功大,冤情已白,今因卿故,避嫌不列,卿有意見嗎?」皇后笑答道:「陛下聖明!對外戚嚴格些是應該的!功勞有無與立畫像關係不大!」

母儀天下  永平十八年,明帝崩,太子劉炟即位,為漢章帝,馬皇后被尊稱為皇太后,賈貴人身為生母卻未得尊封。章帝一即位就要為馬太后的三個兄弟馬廖、馬防、馬光提升職務和封爵,但太后(即馬皇后)堅決不聽。  次年,出現了大旱之災,趨炎附勢的大臣認為是不封外戚之故,久旱不雨是天神警示,他們大力支持典封外戚。馬太后知道後還是堅決反對,並下詔說,過去王氏同時有五人為侯,也沒出現過天災之禍,只是恃寵而驕,恣意橫行,才有滅族之災,為後世不齒。所以先帝謹慎,不讓外戚入主機要部門。她身為天下之母,能衣著帛布,無香熏首飾之類,衣食起居不講究排場,只求夠用而已,只是想以身作則,但願起表率作用。以為外戚見了必傷心自責,埋怨自己太過奢侈。前幾日,居然見到他們衣著鮮亮,門前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再看周圍的宮人,比起他們來甚是差遠。之所以沒有遷怒於他們,只是免了他們的年俸,是希望他們能悔過自新,不要懈怠憂國憂家的思想。都說知臣莫若君,更何況他們是我的親戚!她勸導漢章帝要遵守漢高祖時所制定的無軍功不封侯的規定,牢記西漢政權因為外戚弄權而滅亡的教訓,並說,如今災害連連,百姓安危才是當前要考慮的問題,立封外戚之事就不要提了。  馬皇后還堅持以節儉的風氣化行天下,有三個親王車馬衣服很樸素。太后知道此事後,很是讚賞,並賜給每人五百萬。她親族中有簡樸、謙讓義行的,她就加以勉勵,而對那些衣服車馬奢侈過度的,就開除他們入宮的門籍,遣送回家。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全國上上下下都以她為榮。後來,她母親太夫人去世,家中人把墳塋砌得高一些,超過了國家制度的規定,馬太后立即命馬廖將高出的部分削去。她還下令外戚們,賞罰分明,如有罪者,決不徇私情。就在馬太后去世前不久,漢章帝背著她將馬廖三兄弟一併封侯。  建初四年六月癸丑,四十一歲的馬太后病逝於長樂宮,謚曰明德皇后。同年七月壬戌,她與明帝合葬於顯節陵。由於太后遺愛在人,宮中哭聲一片,章帝垂淚,更是哭泣不已!  看歷史,評「胭脂」  馬皇后的一生謙遜樸實、知書識禮、明理達義。由於她的行為舉措,對明帝、章帝兩朝的政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後人敬仰不已。馬皇后不但創下了皇后著布衣的範例,還留下了成語「車水馬龍」,是歷代皇后娘娘學習的表率。《續列女傳》稱讚她「在家則可為眾女師範,在國則可為母后表儀」。  歷朝歷代向來是母以子為貴,無子的皇后通常的命運都很可悲,後宮中無子卻居後位而不被傾覆者寥若晨星!君不知為爭奪後位互相殘殺乃至家族因此覆滅者數不勝數,像馬皇后如此母儀天下的,歷史中實屬無幾。而她卻是一個例外。  對漢明帝劉庄來說,馬皇后是他的最愛。她以罪臣之女的身份入宮,卻以非凡的氣度贏得了皇帝和皇太后的青睞。這個女人,有著清麗的面龐,卻不懂「三分長相,七分裝扮」的道理,一生只穿粗布衣裳。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她貴為一國之母,卻不曾給娘家人「落實」半點好處。縱觀古代歷朝外戚封侯者能保全家族的寥寥無幾,呂氏家族的覆滅先行不說,歷史上為此屢屢重演的畫面舉不勝舉,因此馬皇后此舉不能不說是英明的。  在風雲多變的歷史長河中,相信不會有人想到,家庭中發生了那麼多事的馬姑娘,會成為皇太后眼中的好媳婦、太子眼中的賢內助!又有誰會想到一個在深宮中不能傳宗接代的女人,竟然能成為一個母儀天下、令後人敬仰的不俗女人呢!可馬皇后的確就是這樣,或許這些她自己都沒有想到,可想而知,她當時是多麼的特立獨行,是多麼不凡!長孫皇后——中國歷史上最賢惠的女人

生平簡介  長孫皇后(公元600年~636年),長安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父親長孫晟隋時官至右驍衛將軍。她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而且通達禮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唐朝建立後,她被冊封為秦王妃。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的仇恨越來越深時,她對唐高祖盡心侍奉,對後宮嬪妃也特別殷勤恭順,極力爭取她們對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她們對秦王的誤解。就在「玄武門之變」的前天晚上,她又對秦府幕僚親切慰勉,所有將士沒有一個不被她的行為所感動。李世民登基以後,她被立為皇后。長孫皇后生性節儉,母儀天下。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后在後宮立政殿去世,年僅三十六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  知性女人的貞觀之魂  一道高牆隔絕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深宮大院之中,究竟是怎麼一幅畫面呢?有的人認為它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有的人卻把它看成是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場所。其實,表面上風平浪靜、豐衣足食的後宮,卻是陰晴不定、瞬息萬變、波濤洶湧的戰場。但是在貞觀時期,唐太宗的後宮,卻一直是風平浪靜,井井有條,可謂創造了一個奇蹟。後宮的穩定,使唐太宗能安心地治理天下,開創了「貞觀之治」。長孫皇后也因此被公認為千古第一賢后,難道只是由於她可以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嗎?有誰知道,在李世民身邊,長孫皇后除了是賢淑的妻子外,還扮演了什麼重要的角色?  知性女人,母儀天下  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身上流有鮮卑族的血液。她自小就聰明伶俐、知書達理,曾有卜卦的人說她「坤厚載物,德合無疆,貴不可言」,以後必將「輔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儘管這是當時的迷信之說,但她的確是既大方又文雅,還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迷人力量。  十三歲時,她嫁給了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雖然她年齡尚小,卻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歡。年輕有為的李世民十八歲時便勸自己的父親李淵扯起義旗,反對昏庸無道的皇帝楊廣。二十一歲便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並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使父親成為唐王朝的開國之主——唐高祖。期間,長孫皇后幫了不少忙。李淵稱帝後,封李世民為秦王,可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並不甘心只做一個小小的秦王。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他派妻子去皇宮「孝事高祖,恭順妃嬪,儘力彌縫,以存內助」。這樣,一方面可以穩住老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探聽太子黨及朝廷的風向。短短几年時間,李世民就完成了統一大業,並被唐高祖封為天策上將,其位在其他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戰南北期間,長孫王妃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悉心照料著他的生活起居,使他在繁忙的戰事之餘能得到一種清泉般溫柔的撫慰,從而使他在作戰中更加精神抖擻,無所畏懼,英勇抗戰。  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登基。於是,長孫王妃也隨即被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卜卦先生所說的貴不可言。但長孫氏並沒有擺出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后的架勢,她依然賢良恭儉。也許是因為長孫氏在玄武門事變中表現得體,李世民特別敬重她,即位後還常與她談及朝政之事。長孫皇后有自己的原則,她深知古來婦人亂政專權的禍害,所以總以「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隨意論政」回絕。但唐太宗還是很固執地講給她聽,她只是聽,並不發表什麼意見。不過,該說話時她還是會說。她懂得如何巧妙利用母性和妻性的「潤滑劑」,對太宗進行溫柔而不傷體面的提醒。對於太上皇李淵,她也像一個普通兒媳那樣無微不至地侍奉,並且早晚都會去請安,總是提醒宮女們調節著他的起居。總之,她「權貴而不傲,位高而不縱」,是真正的母儀天下!  以德服眾,後宮楷模  長孫皇后與後宮的妃嬪也相處得非常融洽,她不妒忌李世民寵其他的妃嬪,相反還勸他要一視同仁。就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唐太宗的後宮才極其安靜,很少有爭風吃醋的事情發生。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  長孫皇后非常節儉,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這樣要求的。當時太子李承乾的乳母請求增加東宮用器時,被長孫皇后不留餘地地拒絕了。但對於後宮妃嬪,她又是極其寬容。若後宮有人惹怒了皇上,她會先順著皇帝的意思將其「繩治」,等皇帝怒氣消了,她又替其說情,從不讓冤枉事情發生。當時,她還收養了一個不幸死去的妃子的孩子豫章公主,帶她猶如己生。如果下邊的妃子生了病,她也會派人送葯,並親自前去看望撫慰。由於長孫皇后有如此不凡的氣度,使得後宮呈現出一派祥和溫馨的氣氛。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唐太宗為知己,長孫無忌還曾在玄武門之變中立過大功,因此,太宗準備讓他執掌朝政,封他為宰相。皇后聽說後,就對太宗說:「臣妾已經被陛下封為皇后,身份極其高貴了,我實在不想讓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為前車之鑒。所以,臣妾請您千萬不要把兄長任為宰相,以免重蹈覆轍。」聽完長孫皇后的一番話,唐太宗最終沒有任長孫無忌為宰相,只給了他一個加開府儀同三司的虛銜。  李世民把他與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視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長公主出嫁時的物品多出一倍有餘。為此,魏徵當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過後,唐太宗把魏徵的意見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聽後,讚歎道:「臣妾與陛下乃為結髮夫婦,可謂是情深意重,但仍恐陛下高位,每言都不敢輕易冒犯;魏徵則與陛下疏遠,能出此言,實在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後來,長孫皇后還派人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溫言勉勵他。  輔助君王,奠定「貞觀之治」  長孫皇后不僅有母儀天下的風範,作為皇帝的「政治顧問」,更是把她的遠見卓識體現得淋漓盡致。她以「居安思危,任賢納諫」來警示唐太宗,她提出的問題都是有原則的,從不用細枝末節的建議來束縛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謀臣賢士的能力。李世民也按她說的做了。他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的作風,深得手下文武諸臣的擁護,由此人人自勵,不敢疏怠。即使在太平安定時期,也不怕外來的侵犯,因為他們時刻備有精兵壯馬。他還常對將臣們說:「一個人看清自己的容貌需藉助明鏡;一個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只能靠將臣們的直言。」魏徵就是敢於直言的臣子之一。  一次,唐太宗興緻突發,帶了一大群護衛近臣,要去郊外狩獵。就在出宮門時,碰巧遇到了魏徵,他向唐太宗說:「現在正是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之時,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唐太宗當時興趣正濃,根本就聽不進魏徵的勸,仍堅持出遊。魏徵只好站在路中來阻擋,這一舉動使唐太宗非常氣惱,氣沖沖地返回宮中。唐太宗回宮後對長孫皇后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待她問明了事情的原由,換過正裝,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恭祝陛下!」唐太宗有些不知所措,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臣妾知道有直言的大臣是由於陛下聖明,現得知此事,可見陛下的聖明,妾故恭祝陛下。」聽完這席話的唐太宗心中一怔,覺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魏徵也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可見,長孫皇后機智過人。  臨終遺囑,深謀遠慮  唐太宗治理天下的時代,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盛世。當然,這除了他自身的賢明和依靠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與長孫皇后的輔佐也是分不開的。貞觀八年,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生死有命,寶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我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有什麼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若因我一婦人而攪擾,豈不亂了天下!」被母親拒絕後,太子便沒有奏告,只是房玄齡得知此事時才告訴了太宗,太宗聽後感動地泣不成聲,只好按她的意思辦。就這樣,長孫皇后的病拖了兩年時間,在貞觀十年盛暑中崩逝於立政殿,享年僅三十六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  看歷史,評「胭脂」  太宗時期可謂國泰民安、社會安定,與此同時經濟也飛速地發展著,這些無疑為「開元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然而這讓人由衷感嘆的「貞觀之治」,傾注了這位賢德皇后的多少功勞,人們也不難想像了。也許人們對長孫皇后沒有過多的了解,曾有書記載,當時她還被人稱為「觀音婢」,無論這是民間善意的附會還是偶然的巧合,都是無從考證的。但有值得人們記住的是:在歷史長河中,曾有這樣一位菩薩心腸的皇后,給人們留下永久的感動和溫暖的傳奇。  她十三歲嫁入李家,從李家媳婦到秦王妃,再到太子妃,直到大唐皇后,都有過怎樣的心理變化和成長故事呢?或許是因為受家庭的影響,才造就了她的這種賢淑品德。這種與生俱來的品德,使她能事事以大局為重,理性地處理事務,得以保持後宮的平靜。唐太宗,既是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又是著名的明君,長孫皇后對他必然是仰慕的,但是,因為一夫多妻的制度,她必須壓抑自己對丈夫最熱烈的感情。雖然她才三十六歲便匆匆離世,但她卻留下了所有男人都嚮往的那種安謐的美麗,以及超人的忍耐和大局觀念。  「貞觀之治」一直是有力的政治象徵,不僅終唐之世如此,而且對整個中國歷史來說也是如此。這種政治象徵甚至可以成為歷代的政治樣板。那麼,人們在懷念這個時代的同時,請不要忘了,在這個神奇時代君王的背後,還有一位默默貢獻的長孫氏。在對待長孫無忌的問題上,她所表現的態度,也被歷朝歷代傳為佳話。長孫皇后所賦予的這種理性與貞觀時期的理性行政是一脈相傳的。她的這種理性不僅表現在對待長孫家族的事情上,更體現在對待朝廷股肱之臣的態度上;長孫皇后用她的所作所為贏得了後宮眾嬪妃和朝廷大臣們的一致讚譽。  唐太宗能成為千古一帝,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的成功,和長孫皇后的幫助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用其非凡的氣度、賢淑的品性與大公無私的行為,贏得了唐太宗及所有人的敬仰,更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大腳馬皇后——輔弼明君定江山

生平簡介  馬皇后(公元1331年~公元1382年),名秀英,也稱大腳馬娘娘。在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婦女皆纏足的元代,馬秀英堅持不裹腳,故被人稱為「馬大腳」。今天的安徽鳳陽宿縣人,她聰明伶俐,喜好讀書。因幼年父母雙亡,被濠州紅巾軍郭子興收養為義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馬皇后二十一歲時,義父郭子興把她嫁給部將朱元璋,夫妻二人共同度過十五年患難與共的征戰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立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冊封她為皇后,對她十分信任,曾多次因她勸訴而免大臣過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積勞成疾的馬皇后在南京病故,終年五十一歲。死後被謚為孝慈高皇后,葬於鐘山之陽,即朱元璋死後合葬的明孝陵。  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果沒有母性的力量,必將導致一個時代的性格向冰冷、殘酷或者黑暗發展……由於家庭緣故,馬秀英能文善武,頗具膽識,並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了大業,扭轉了局面。她憑自己不凡的氣度、超人的智慧,幫助朱元璋定都南京、國號大明。她被封為皇后後,雖大富大貴,仍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依然儉樸自奉,保持著一顆平民心態,時常用自己的言行規勸、影響朱元璋。她賞罰分明,扶持良善,保忠懲奸,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習堅決果敢,倡新風大馬金刀。宮中有此皇后,對大明江山可謂貢獻眾多,朱元璋稱其為「猶國之良相」。她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  患難與共,創建帝業  馬皇后原名馬秀英,因父母早亡,被紅巾軍頭領郭子興收為義女。而朱元璋由雲遊化緣的和尚投靠於郭子興麾下,由於郭子興對他的才能甚是讚賞,他覺得這樣的人物在戰場上能「長自家威風,滅敵人志氣」,遂收為親兵。後因朱元璋作戰屢戰屢勝,郭子興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便將義女馬秀英嫁給了他。婚後的馬氏無論是在家庭生活還是人際處理上,深得丈夫的喜歡與敬重。  因為馬皇后是個有才華的女知識分子,所以朱元璋在部隊里的花名冊、記賬單等簿籍,都交給馬皇后掌管。她還是個特別有責任心的人,無論在戰場上多麼慌亂,她所保管的東西從不丟失。朱元璋雄才大略,很快在濠州紅巾軍中嶄露頭角,不免讓人妒忌,郭子興亦對他有疑忌。諸將出征,擄獲物都要貢奉郭子興,而朱元璋不獵取私財,所以無從進納,更容易引起郭子興的猜忌。馬氏得知此事後,就把家裡的一些財物送給養母張夫人及郭子興的妾張氏,希望可以在養父那裡說點好話,以免對朱元璋不利。一次,郭子興把朱元璋關了禁閉,不給飯吃,馬氏知道後把剛烤熟的餅藏在上衣里準備給丈夫送去,途中卻遇義母,義母見她心神慌張,就拉她到卧房裡盤問。馬氏哭訴原由後,義母解開她的上衣,只見義女胸前白嫩的肌膚已被燒餅燙起了水泡。義母由於心疼她,便在郭子興面前為朱元璋釋嫌,使他重新獲得信任。  這些事朱元璋銘記於心,後來,他做了皇帝,不忘夫妻患難之情,將馬皇后立為正宮。還經常在臣將面前說起往事,總與其他典故相比,還誇馬皇后所表現的這些賢德足可以與大唐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後來他還常和馬皇后說起此事,這時的馬皇后便趁機委婉勸他要善待大臣。她說:「我聽說夫婦互相扶助比較容易,如果想要君臣互相扶助就比較難了。陛下既然能不忘與我共同度過的貧賤歲月,但願也能不忘與您的臣下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  後來有一次,太子朱標與其父有一些意見不統一,朱元璋便追打他,她見後便故意把一張圖像遺落在地。朱元璋見到,也不打兒子了,只顧得痛哭。原來這張圖是當時朱元璋與陳友諒對壘時,曾被對方追擊,馬氏背著朱元璋逃跑,太子朱標為此繪的圖像。有這樣一位賢德妻子,朱元璋不得不對她情深意重啊!  後宮楷模、寬厚典範  馬皇后成為正宮皇后後,勤於內治。在對後宮的管理上,她經常借鑒宋朝的許多賢德皇后,並將其家法摘錄下來,經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后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后反問道:「難道仁厚不好嗎?與刻薄相比,總要好得多吧?」馬皇后對娘家人極為懷念,每當說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也因關心她而及於外家,要為馬皇后訪察親屬,以便封賞。馬皇后卻拒絕訪找,認為封外戚容易亂政,還是不找為好。實際上,馬皇后娘家已經沒有人了,朱元璋只好追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在宿州為他們設立祠祭署,以鄰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馬皇后說:「我家親屬中未曾見有可用人才,況且這樣做也不合法。如果不是人才卻授其官職,驕淫不法,恃寵致敗,這不是我所期願的。」

 馬皇后對子女的管教也非常嚴厲,她的小兒子朱肅平時放蕩不羈,被封為周王。到開封赴任前,馬皇后就讓江貴妃隨往,並將紕衣與御杖賜於江貴妃,以免朱肅為非作歹無人管教。這樣一來,朱肅在開封就收斂多了。  馬皇后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如有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其入朝能以禮相待」。同時,馬皇后一直保持過去的儉樸作風,平日穿洗過的舊衣服,破了也不忍丟棄。受元世祖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織帛衣的啟發,她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又撿起以往的手藝,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其他料子,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並教導妃嬪不忘蠶桑的艱難。如遇災年,她便帶領宮人去體驗民間疾苦,吃一些平民之食。  馬皇后與身邊的妃子、宮人相處得也非常和睦。馬皇后以皇后的身份,還要詢問丈夫的飲食,宮女認為她不必這樣做,她說這是在盡做妻子的責任,再是怕皇帝飲食有不中意處,怪罪下來,宮人擔當不起,她好承受著。朱元璋脾氣不是很好,在後宮,常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也不好。一次,朱元璋盛怒,要立即懲罰一個宮中下人,馬皇后也假作發怒,下命令把那人捆綁起來,交給宮正司議問罪。事後朱元璋問其原因,馬皇后意味深長地說:「賞罰分明才可以服眾,作為治理天下的君主,怎麼可能親自處理每一個人,如果有犯法的就應當交給有關懲部去問罪。皇帝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獎賞或懲罰,當陛下不高興之時,一定會給予不公平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刑部,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刑部的。」從這些事都可以看出,馬皇后不僅要求丈夫不能因個人喜怒來處罰人,也體現了她對下人的關懷。  仁慈微諫,力阻皇帝  在朱元璋建立帝業的歲月里,馬皇后一直與他患難與共,因此朱元璋把她封為皇后,對她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常常聽取採納。朱元璋性情暴烈殘忍,為了能使朱家子孫日後能統治天下,他不斷尋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將。對此,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多少有所節制。  洪武十三年,知制誥宋濂因長孫宋慎陷入胡惟庸黨而獲罪,朱元璋為此要將他處予極刑。宋濂作為明朝開國「文學之首臣」,又是太子的師傅,這時他已告老還鄉,與胡黨毫無牽涉。朱元璋搞胡黨擴大化,眼看宋濂要被牽涉,馬皇后馬上對朱元璋說:「老百姓請一位先生,尚且知道對尊師的禮節,況且他已告老還鄉,此事一定是不知道的,可不能冤枉了他。」可朱元璋決心已定,根本聽不進去馬皇后的勸告。一次馬皇后陪丈夫吃飯,她不喝酒,也不吃肉,朱元璋問為什麼不吃不飲,她說:「聽說宋先生獲咎,我不近葷酒,為他祈福,希望他免禍。」聽了這番話,朱元璋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馬皇后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她不怕朱元璋發脾氣,並能理直氣壯地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宮內宮外的人都知道朱元璋不喜歡女人涉及朝政,他認為「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為過分地寵之,必會不分上下,但馬皇后除外。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后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身為天下之母,子民的安康,難道我不能過問嗎?」使皇帝無言以對。  有一年朱元璋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馬皇后就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亮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得知每家都貼了「福」了,其中還有一家是倒貼的。皇帝大怒,下令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忙解釋道:「百姓們知道您今日來訪,意為福到,故把福倒貼不是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病卒,時年五十一歲。臨終前,她還囑咐朱元璋一定要善待子民,求賢納諫。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離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洪武十六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  看歷史,評「胭脂」  朱元璋常將馬皇后的賢德與長孫皇后相提並論,她們的確可以媲美。當時是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的年代,馬皇后卻堅決不裹腳,並以自己的大足自豪。朱元璋生死與共的妻子——大腳皇后憑著她的不凡氣度,幫助朱元璋治理國家。這樣的女子,必定會得到大家的稱讚。即便是朱元璋這樣本性酷烈的人,對於馬皇后也是一往情深,在她死後痛哭不已,並不再立皇后。後宮中的宮女們更是忘不了她的仁慈。曾做歌以示紀念,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中國歷代皇后中,出身貧苦的非常多,然而大部分都在一朝登頂後,便貪得無厭,只知攬權享樂,以往的美德賢淑也蕩然無存。而馬氏,卻將她的賢良淑德一直保持到了睥睨天下之後,並終身如此。史書稱馬皇后為「千古賢后」,在封建時代,她是賢妻良母的典範,是「母儀天下」者中的佼佼者。她幫助丈夫成就帝業,並勸其賢良納諫,宮中事務,料理得當,形成家庭和睦的局面,她對於朱明王朝、對於整個家庭都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對於馬氏來說,她外柔內剛,處事柔順無爭,面對人世的一切風雲變幻卻有無比的勇氣、充分的智慧及明智的判斷,能夠承擔許多艱難困苦。大腳皇后馬秀英,對於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功不可沒,因此也給後世留下許多佳話。孝庄皇太后——輔佐大清三代帝君的幕後女人

 生平簡介  孝庄文皇后,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孝端皇后的侄女,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出生,貌美機智,是清代太宗皇太極之妃,號孝庄。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妻,時年十三歲,陪伴了皇太極十八個春秋。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中,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了不起的聖祖母  孝庄皇后十三歲時嫁給了皇太極,她與皇太極共度了十八個春秋。在這十八年中,頗具頭腦的博爾濟吉特氏,在風雲變幻的軍事戰爭與政治鬥爭中,領略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事物,也學到了很多得以自保的本領。她由一個單純的蒙族姑娘,變成了一位老辣的政治老手。最主要的是,她學會了高屋建瓴地把握政治局勢的巧妙藝術,還具備了一般女性不可多得的政治智慧。這些本領,在以後四十五年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她有非凡的魅力和心機,又頗具政治才幹,但卻滿足於躲在幕後,輔佐兒孫。她的容貌傾國傾城,她還敢愛敢恨,兼具慈悲和智能,輔助成就了大清兩百六十七年霸業。她演繹了中國曠古最完美女人的故事!  輔佐皇太極  有些史書中稱庄妃為「女諸葛」。這樣形容她並不為過。明崇禎十五年,薊遼總督洪承疇在解錦州之圍時被清軍生俘,皇太極看重他的才幹,想收降他。誰知臣將們苦費心機,洪承疇不僅不降,還採取了絕食行動以示他不事二主的忠心。正當群臣無計可施之時,庄妃親自上陣了,當時她只有三十歲,扮為漢族侍女,其貌格外俊俏。於是,就在洪承疇絕食的第四天,一位漢族裝束的俏麗女子推門而入,並嗚嗚咽咽陪坐在洪承疇的身邊。此時的洪承疇並無戒心,以為是同病相憐,就談了起來。並聯想起自己的嬌妻愛子,百感交集,也淚如泉湧。那女子一面為他拭淚,一面悄聲勸道:「大人,人若求死太容易了,可求生就難了。明朝猶如一座大宅,大人你就是明朝棟樑,如果大宅沒有棟樑來支撐,那怎麼可以呢?當前,明清兩國勢均力敵,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共同興旺。以大人的威望,若能保全性命,從中調停,把弄僵的局面扭轉過來,達成協議,不是既報效了朝廷,又造福了天下百姓么?」洪承疇沉吟不語。那女子又乘機娓娓道來:「大人就算不顧及家人與小女子的情誼,也應顧及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但是……」洪承疇欲言又止。她又忙道:「清主仁慈寬宏,決不會為難你的。」洪承疇在她的婉言相勸之下,終於降了清朝,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確保福臨位  崇德八年,清軍大戰松錦告捷後,國勢興旺,氣勢日上。皇太極躊躇滿志,正謀划下一步戰略,卻突發腦溢血,暴死於清寧宮。皇太極死後,為了爭奪皇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庄妃為了讓兒子福臨就位費盡了心思。當時有資格競爭皇位的人有兩個,即: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皇太極的大兒子肅親王豪格。首先,多爾袞手握兩旗部隊,都是精兵勇將,他個人戰功卓著,威望正隆,並有豫親王多鐸和武英郡王阿濟格的效忠。其次,豪格不僅是親王,還是眾兄弟中唯一封王的。  庄妃暫時放下因皇太極之死帶來的巨大悲痛,為了兒子福臨全身心地投入到奪位之爭中去。她知道既要保住皇太極打下的江山,又要完成中原的統一大業,豪格和多爾袞,無論誰登基,都免不了引發一場大內戰。孝庄明白內亂會造成很大的危害,要使雙方的對立緩和,只有異中求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扶立幼主;當時年紀幼小的皇子有四五個,哪個小皇子適合呢?孝庄開始施展手腕籠絡多爾袞,使多爾袞採納了她的方案,致使她把兒子福臨抱上了御座。然而此事卻並不簡單,若想福臨即位,需要有實力派的支持!庄妃為了大清江山,也為了自己的兒子福臨,她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利用多爾袞,爭取多爾袞!於是,她用了一個女人可以用到的全部手段和政治家所有的謀略,使一向將大一統視為己任的多爾袞與自己達成協議:堅決擁護福臨登基。這場皇位之爭,庄妃不動一刀一槍便化解了。福臨即位之後,次年改為順治元年,當時三十一歲的庄妃,被尊為皇太后,史稱「孝庄皇太后」。

祖孫情濃  順治帝在位十八年,因患天花,二十四歲就身亡了。年幼的康熙皇帝,在孝庄文皇后的扶持下登基。玄燁在祖母的教導下,在幼年「勤問好學,嗜好書法,留心典籍;由於過於疲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孝庄文皇后讓自己的貼身侍女、聰明靈巧的蘇麻喇姑幫助玄燁學習蒙文。玄燁的文化功底在孝庄文皇后的督導和影響下非常紮實,為後來處理國家大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尊稱孝庄為太皇太后時八歲,由四位大臣輔理政務,為了愛新覺羅的政權,孝庄太后儘力教養幼主。鰲拜為四位輔政大臣之一,他專橫跋扈,目無幼主,濫殺無辜,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篡奪皇位。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堅強後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一舉粉碎了鰲拜集團,奪回了政權。  因為當時有女子不得干預朝政的規定,孝庄文皇后不得不間接關心朝政。她經常告誡康熙帝:「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弛。用人行政,務敬以承天,虛公裁決。」又說:「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一身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必深思得眾得國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綿曆數於無疆,惟休。汝尚寬裕慈仁,溫良恭敬,慎乃威儀,謹爾出話,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遺緒,俾子亦無疚於厥心。」康熙帝把這些治國修身之道銘記於心,並能用於行。  在平定三藩叛亂的戰爭中,孝庄文皇后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孝庄皇太后撥出宮中金帛加以犒勞,她特別支持康熙平亂。她提倡節約,這也影響了康熙、雍正兩朝。康熙皇帝及群臣要給她加上徽號,孝庄文皇后說:「自叛逆以來,到今天已有八年,皇帝焦心勞思,故得盜寇削平,海宇寧謐。皇帝應受尊號,以答臣民之望。我處深宮之中,受此尊號,於心未愜。此典禮不必行。」她說都是皇帝的功勞。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孝庄文皇后突然右側身癱瘓,言語不清。玄燁得知此事時,正在外地巡視,他晝夜兼程趕回。期間特別關心孝庄文皇后的病情,十六天中,看望祖母達三十次。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孝庄文皇后又一次病倒,且病情甚重。玄燁晝夜守候在祖母的病榻旁,衣不解帶。他「遍檢方書,親調藥餌」。每次祖母吃藥前,他先「親嘗湯藥」。為了祖母的病情,可謂是盡心儘力。期間他傳諭內閣:「非緊要事勿得奏聞。」並決定祈禱上天保佑祖母早日康復。他不騎馬,不乘轎,步行到天壇以示誠心。他跪在地上,面對上蒼,虔誠地恭讀自己親自撰寫的祝文。嗣天子臣玄燁敢昭告於皇天上帝曰:「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驟作,一旬以內,漸覺沉篤,旦夕可慮。臣夙夜靡寧,寢食捐廢,虔治藥餌,遍問方醫,罔克奏效,五內憂灼,莫知所措。竊思天心仁愛,覆幬無方,矧臣眇躬,夙蒙慈養。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二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極之恩,畢生難報……」  玄燁讀罷祝文,早已淚流滿面。他發自肺腑的禱文,使得在場的臣子無不落淚。不難看出,康熙大帝之所以能有作為,開創清王朝的鼎盛時期,其中也有孝庄文皇后的一份心血。  葬不從夫  孝庄文皇后的性命並沒有因為玄燁的至孝而留下,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薨於慈寧宮,結束了她豐富曲折的人生,時年七十五歲。孝庄皇后生前就為自己葬地之事留下了遺囑。她諄諄囑咐康熙皇帝:「我身後之事特囑你: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不便合葬。若別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你們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由於康熙皇帝一向孝順祖母,所以在孝庄皇后死後,康熙遵照遺囑,將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東陵附近。  因為康熙帝玄燁對祖母的敬愛與思念,他在悲痛欲絕之時給祖母大辦喪事,甚至不惜違背祖制。在清朝只有先帝駕崩,嗣皇帝才能割髮辮,可玄燁毅然割了髮辮。二是孝服用布。滿洲舊制:國有大喪,皇帝及宗室公以上,孝服俱用素帛。而這次孝庄文皇后喪事,玄燁一改舊制,諭令「今孝服俱改用布」。  看歷史,評「胭脂」  後宮的三千佳麗中,只有皇后是皇帝的正配。皇后是後宮之主,但並非都是母儀天下的典範。千百年來,這些高貴的女人可謂百花齊放:她們有的可助君治國,有的陰險毒辣,有的和順懦弱。孝庄皇后的功績卻是歷代任何一位皇后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她完全有能力成為中國第二個武則天,但她卻沒有那樣做,只是為了輔佐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著實是最讓人敬佩的。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與許多重大的事件都聯繫在了一起。福臨六歲即位,當時孝庄文皇后三十一歲;玄燁八歲即位,她四十九歲,從精力充沛到經驗盛廣,可謂是德高望重的傳奇人物。康熙帝即位後,鰲拜的專權又一次威脅了愛新覺羅氏的統治,在孝庄文皇后的幫助下,康熙帝最終打敗了對手,鞏固了政權。又加上後來吳三桂的叛亂,孝庄皇后將宮中金帛發給出征將士,以壯軍威。在孝庄文皇后的一生中,她一次次地從大清、愛新覺羅的利益出發,用自己超常的智慧為大清的統治做出多次貢獻。在大清王朝從開疆拓土到康乾盛世的過渡中,起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處於當時特殊政治地位的女性,孝庄文皇后既具雄才大略,又仁慈護下,一心一意撫育子孫成材,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性之一。  中國歷史上,有的皇后臨朝稱制,有的垂簾聽政,屢見不鮮。孝庄文皇后卻從沒有這樣做過。她無欲無求,不爭名利,更不想執掌大權,她只想盡心輔佐兒孫以成大業,成為一代名主。這就是孝庄文皇后的境界,她一生的願望就是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興盛她什麼都可以犧牲!她從始至終的辛勞足可以證明她的偉大。一個女人撐起這一切,她是需要面臨無數阻力與背後唾罵的。孝庄文皇后可謂清代后妃中的第一人,她的英明與仁慈只會讓後人們崇敬而感動!呂雉——封建社會女性的第一個神話

 生平簡介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單父(山東單縣)人,呂文之女。早年其父因避難而隱居沛縣,在偶然的一次宴會上因賞識劉邦非凡的氣度,便把女兒許配於他。楚漢戰爭之時,呂雉與劉邦之父被項羽所擒拿,劉邦無奈,被迫與項羽講和,才得以將呂雉與父親解救。次年,劉邦登基稱帝,立呂雉為一國之後。呂雉位居皇后,在國事上積極幫助劉邦剷除異己,殺掉韓信等朝中重臣。高祖死,呂后見漢惠帝年少無知,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而取得實際的軍政大權。又毒死趙王劉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使她變啞,並置之廁中,名為「人彘」。漢惠帝因不滿呂后之舉動,長年憂鬱沉悶,沒有幾年便去世。呂后心狠手毒,詭計多端,只要干擾自己前程之路的一律死罪,從而成為巾幗梟雄,一步步攫取了西漢王朝的最高權力,成為了真正的無冕女皇。呂雉是中國古代女子稱制(行使皇帝權力)的第一人。幾乎所有的歷史書上,都要提及呂后稱制這件大事。  無冕之王的女人  呂雉,一個隱於後宮的政治家,雖然她並不曾當上皇帝,但是她的魄力與政績卻讓人刮目相看。在中國歷史上,喜歡權力、政治的女人有很多,皇家宮廷中總會有一些熱衷於干預朝政的女人。但是真正對歷史的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卻屈指可數,也不過只有呂雉、武則天、慈禧三個人而已。而呂雉的身份卻又是三個人當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她在兒子惠帝在位時,整整七年都與慈禧太后一樣「垂簾聽政」;等到惠帝死後,她就正式與武則天一樣「臨朝稱制」。她雖然沒有擁有皇帝的名義,但實際上她已經與女皇無異了。  為安定不得不狠  呂雉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自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早年的呂后稱得上是一位溫柔賢惠的女人。她為了劉邦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在她許配給劉邦的時候,劉邦的地位低下,家境也不是很好,他只是沛縣的一個泗水亭長。結婚以後,兩個人的生活非常艱辛,平時她不但要織布耕田,洗衣燒飯,還要承擔著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  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稱霸天下,並將呂雉立為皇后。此後,她的政治軍事才能得以施展開來。呂雉不但很有謀略,而且性情非常殘酷。在楚漢戰爭結束、劉邦稱帝以後,異姓王成了劉氏天下的重大威脅。歷史發展從來都有一定的規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不變的法則。劉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勢力,掌權沒多久就開始屠殺手握重權的功臣們。在誅殺異姓王的過程中,呂雉比劉邦更心狠手辣,成為了開路先鋒。  淮陰侯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幾乎可以說是功高震主,於是便成了劉邦要對付的首要人物。劉邦離京平叛時,呂雉設下圈套將韓信誘騙進未央宮,因為高祖曾與韓信有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呂后為了不違背高祖的承諾,她將韓信用布兜起來,用竹籤刺死,殺他時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器,關在鍾室里結束了他的性命。  呂雉並沒有就此住手。當劉邦認定梁王彭越有心叛變自己後,便將彭越貶為平民,押送到青衣(今四川省雅安縣)。彭越在被押送的路上,遇到呂雉,以為是遇到了救星,請求呂后將自己送回山東老家。呂后怕放走彭越是放虎歸山,日後留下後患,就將他帶回了京城,並在劉邦耳邊煽風點火:「如不把彭越斬草除根,就等於放虎歸山,如果他能夠翻身,必定會起兵攻回來,請陛下痛下決心。」聽了呂后的一番話,劉邦不但把彭越處以死刑,並株連全族,還把彭越剁成肉醬送給其他封王以警示。  也就是在誘殺異姓王的過程中,呂雉才得以真正地參與朝政之事,在立太子時她更是費盡了心思。公元前205年6月,劉邦立劉盈為太子,但到了劉邦晚年之時,他發現劉盈生性「仁弱」,沒有勝任一國之君的能力,便想改立戚姬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這遭到御史大夫周昌的全力反對,他在殿堂上力爭不能更換太子,當時正在殿東堂側耳細聽的呂雉對他感激涕零。當她見到周昌時,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感謝周昌主持「公道」。同時,呂雉還逼迫張良為之諫阻,並採用張良的計謀,迎來了劉邦一向敬仰的四個隱士,即「商山四皓」,希望他們能阻止劉邦廢除太子另立他人。

公元前195年,在討伐英布的戰爭中,劉邦中了毒箭,病情日益惡化,劉邦自知將不久於世,於是就命人宰了一匹白馬,跟身邊的幾個大臣立誓盟約:「非劉家之人不得立王,沒有功勞的人也不得封侯。如有人不遵守這個盟約,天下人就可以共同征伐他!」同年五月,年僅十七歲的劉盈登基即位,他就是漢惠帝。由於年少無知,再加上他生性柔弱,登基以後,所有的軍政大權便落入了呂后之手,而呂后也在此時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一個有權無名的一代女皇。  費盡心思的當政期間  劉邦過世不久,呂后為了不留後患,便欲將戚姬和劉如意除掉。但惠帝和劉如意的關係甚好,在他知道呂雉要害如意時,便親自將如意接到宮中,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加以保護。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惠帝整天和如意形影不離,吃睡都在一起,使得呂雉難以下手。但是,百密總有一疏。有一天,漢惠帝帶著侍從去打獵,把正在熟睡的劉如意獨自放在了家裡。呂雉得知後,馬上派人將劉如意害死。漢惠帝回到宮中,發現劉如意已被人加害而死,悲痛欲絕,只能撫屍痛哭一場。與此同時,戚姬也被呂后派來的人拖進永巷裡,關入女囚牢獄。戚姬整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每天就像奴隸般地做事,一天到晚必須舂一定數量的米,舂不到數量就不讓飲食。嬌嫩柔弱的戚姬受盡了折磨,終日只能以淚洗面,苦挨時光。即使這樣,心狠手辣的呂后也不會這麼「慈悲」地放過她,呂雉命人砍掉她的手腳,並挖去她的雙眼,給她灌了啞葯,稱之為「人彘」,扔到了臭氣熏天的廁所里。  有一天,在惠帝的執意要求下,呂雉帶著他去看望如意之母戚姬。惠帝看到曾經那樣溫柔賢淑的戚姬,如今淪落到如此地步,頓時失聲嚎啕,回到宮中便卧病在床。他在病中派人對生母呂雉說:「你把人害成這個樣子,簡直沒有人性,作為你的兒子,我實在沒有能力治理天下。」從此以後,漢惠帝再也無心過問朝政之事,整日整夜飲酒作樂,以此來消除心頭的鬱悶。公元前188年8月,年僅二十四歲的他終於在憂鬱中去世。  漢惠帝的皇后沒有兒子,在漢惠帝過世之後,為了平定朝廷重臣的心,呂雉將後宮一個嬪妃之子奪去,並聲稱是張皇后的兒子,立他為少帝。又將這個嬪妃殺了滅口,被尊稱為太后的呂雉也就順理成章地臨朝稱制。呂雉為了提升呂家在朝廷之中的地位,打算將呂家的幾個子侄賜封為王,她在徵詢大臣們的意見之時,清正廉潔的右丞相王陵直言不諱,說:「不行,高帝曾經和大臣們訂過盟約,如不是劉家之人不能封王,沒有功勞的人也不得封侯;如有誰不遵守這個盟約,天下共討之。現在要封呂家人為王,這是違背盟約的,我不能同意!」呂雉聽了面沉似水,又問太尉周勃和左丞相陳平,他們卻與此相反,說:「高帝平定天下,封自己的子弟為王,現已是呂太后觀臨朝政,治理天下,封自己的子弟為王,有何不妥?!」呂雉聽後,面露喜色。沒過多久,她就借故罷去王陵右丞相的職務,並將左丞相陳平升為右丞相,任自己的親信酈食其為左丞相。此後,為了掩人耳目,呂后先後賜封惠帝的幾個名義上的兒子為王侯,同時又派大謁者張釋暗示大臣,希望各位大臣能齊力推薦諸呂為王。於是,追尊其父呂公為宣王,追封其長兄呂澤為悼武王,封呂澤長子呂台為呂王,以齊的濟南郡為呂國。在封諸呂的同時,呂雉先後殺害了三個諸侯王,分別是趙王劉友、梁王劉恢、燕王劉建,然後把呂家人呂祿、呂產、呂通分別封為趙王、梁王、燕王。  在少帝懂事之後,聽說自己的身世和母親被呂后殘害的遭遇之後,恨怒交加,不諳宮廷險惡的他氣憤地說:「太后怎麼可以殺害我的母親呢?等將來我長大了,一定要為我的母親報仇!」呂雉聞得此事後,立即將少帝囚禁在永蒼宮,整日不得出入,不多日就將其殺害,另立恆山王劉義為帝。在短短的四年之中,呂雉立了兩個少帝,為了自己的軍政大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不惜殘害眾多無辜之人,來為她鋪路。  四年之後,呂雉身患重病,她生怕自己死後群臣謀反,呂氏天下不保,就立命趙王呂祿、梁王呂產分別掌管都城南北的禁衛部隊,任呂產為相國,又將呂祿的女兒指配給小皇帝劉弘為後。公元前180年,呂雉駕崩,終年六十二歲,與漢高祖合葬於長陵,從此便結束了呂氏在朝廷中的霸權之勢。  後來劉邦的孫子劉章起兵攻打呂氏,最終消滅了諸呂勢力。在另立賢君之時,大臣們一致認為,現在的皇帝不是惠帝之子,為了不違背與漢高祖的盟約,需要在劉氏諸王中另立賢君。大臣們商量了一番,認為代王劉桓是劉邦的兒子中年齡大、品德好的一個,理應立劉桓為帝。大臣們派人到代郡接劉桓到長安即位,他就是漢文帝。在漢文帝即位之後,漢朝才得以太平。  看歷史,評「胭脂」  在評判成功人士時,人們常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默默支持的女人,而每一個成功女人的背後總有一個傷害她的男人。」歷史上的成功女人多之又多,而大漢開國皇后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她開創了女子專政的先例,也是她開始了大漢的繁榮興盛。  呂雉雖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但她在維護西漢王朝的統一上是卓有作為的有功之人。楚漢戰爭結束後,漢王朝整個朝廷內外交困,危機不斷,正是呂雉協助漢高祖劉邦果斷出擊,及時採取措施,才得以剷除了一些威脅性很大的異姓王,消除了隱患,排除了危機,穩定了天下。  漢高祖死後,呂后掌握軍政大權,把劉邦休養生息的政策進一步推行。呂雉在劉邦臨終前,曾問劉邦身後大臣的任職安排,問蕭何百年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之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為人忠誠老實,文化程度雖不高,但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雉遵守劉邦臨終前所做的重要人士的安排,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這些大臣們也都誓死效忠呂后,從民之欲,從不勞民,以保大漢之太平。在經濟上,呂后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資殖。」呂雉實行的經濟政策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國泰民安,以至於漢朝處於繁榮鼎盛時期。因此當時的人民不管最高統治者是男是女,是劉家還是呂家。相反,有許多人民倒有可能在心裡高唱「呂太后萬壽無疆」,好讓這種經濟政策永久地保持下去,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這些都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上對呂雉的評價毀譽參半。但不管怎樣,她為她的子民們出謀獻策,讓子民能過上安定平靜的生活,所以僅在這一方面,對她的評價也應該是正面的。武則天——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生平簡介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曌,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人。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為鞏固朝政,相繼廢除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登基稱帝,創造了「曌」(讀音「照」)這個字,意思為「日月當空」,並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統治前期,重用酷吏,嚴厲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勛貴舊族,以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壟斷高官的局面,從而為自己的登基之路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六十七歲登基稱帝,定都洛陽,公元609年~公元705年在位。退位後,其子唐中宗李顯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死後謚號「則天大聖皇后」。從此,「則天」二字逐漸代替其名,傳至今日,人們都稱之為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統治時期傑出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她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把一代王朝治理為世界強國。但在一千多年的歷史評論中,有的人批判她心狠手辣,有的人則稱讚她是一位明君。如此相悖的評價,一則側重於女人的「婦德」,一則側重於帝後的政績,各執其理,莫衷一是。  毒手女皇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只出現了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她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在高宗過世之後,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她深謀遠略,果斷行事,功績累累,因此而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出身貧寒  武則天出生於唐初親貴顯宦之家,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稱為「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武則天雖出身貧寒,貌美如花的她自幼聰明伶俐,極善表達,膽識過人。其父深感她是個可造之才,遂教她讀書寫字,使她通曉事理。據歷史記載,武則天在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有了一定基礎,而且擅長書法,姿態卓爾不群。公元637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則天以過人的美貌被應召入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十四歲。在她入宮臨別時,母親楊氏傷心慟哭,武則天卻泰然處之,安慰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則天從小即氣度過人,見識非凡。  入宮之後,武則天處事機靈幹練,善解人意,能說會道的她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但十年過去了,武則天既無子女也沒有被提升,處境並不十分理想。於是,不甘於平凡的她時時尋找機會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政治抱負。由於武則天長居於宮中,太宗發現她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讓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入御書房侍候文墨。從此武則天的命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武則天開始每天接觸皇家公文,了解宮廷之事,並讀到了不易見得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  曾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馬,名號「獅子驄」,此馬生性狂野,無人能將它馴服,唐太宗為此嘆息不已。而武則天就在旁側,機靈的她勇敢地給太宗提出馴馬的要求,說:「妾能馭之,然需三物,一鐵鞭,二鐵鎚,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鎚錘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馬供人騎,若不能馴服要它何用。」唐太宗聽了,誇獎她的膽略。這也正是武則天日後能夠馭政的主要因素。  為當皇后毒殺親女  公元649年,太宗過世。按當時的條律,所有的嬪妃都要削髮為尼,武則天與所有的嬪妃都被送到了長安的感業寺,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後,因早先就仰慕則天的美貌與才華,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宮,後生長子李弘,晉封為「昭儀」。  武則天能再次入宮,王皇后是主要的助力。所以剛入宮時,她對王皇后卑躬屈節,極力奉承。當她得知王皇后與蕭淑妃之間的矛盾後,便聯合王皇后,在皇上面前煽風點火,奪取高宗對蕭氏的寵愛。654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機智遠略的她,想到皇后也是她長遠目標的一個絆腳石,為了剷除皇后,她不惜犧牲自己的骨肉,將年幼的小公主害死來嫁禍於王皇后。655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后。此後武氏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武氏在登上皇后寶座後,她的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有加,另眼相看。從永徽六年到顯慶四年的五年時間裡,她為了掌握軍政大權,想方設法地清除政敵,貶尚書右僕射禇遂良,使其鬱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禇遂良、長孫無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這個時期是武則天一生成敗的關鍵時期,她的政治生涯便由此開始了。

實現女皇夢  顯慶五年,體弱多病的唐高宗李治因患風眩,雙目不能視,因此詔告重臣朝政之事委託武后協助處理。自此,武則天從參政步入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後,但卻掌控了朝廷大權。由於武氏處理政事有條有理,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高宗雖厭武氏做事獨行獨斷,但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於她。由於整個朝廷上下的所有軍政大事都由武氏一人掌控,就使武后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竟與高宗同臨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683年,高宗死,由武氏之子李顯即位為唐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為了能儘快走上自己的馭政之道,她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權。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時機已成熟,就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下來又拉攏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前來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同時又廢掉睿宗為皇嗣,改東都洛陽為神都。這年,她已是六十七歲的高齡。  公元704年,武則天因病卧床,幾個月都不能管理朝政之事,也不召見宰相,只有張氏兄弟倆侍奉左右,代理朝政大事,這使大臣們六神無主。宰相張柬之經過周密部署,在705年的正月里發動了兵變,將張氏兄弟殺死,逼迫病中的武則天退位,由中宗複位,重建唐朝。同年的1月25日,武則天不情願地離開了她坐了十五年的女皇寶座,搬到了洛陽宮城西南的上陽宮。中宗給她上了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整天居高臨下的她,習慣別人對她卑躬屈節,現在獨居這荒涼之地,無人問津,精神的支柱全沒有了,本來就已經年老的身體很快就垮了下來,同年11月2日,82虛歲的武則天死於上陽宮的仙居殿。706年的1月,武則天的靈柩運回了長安,與高宗合葬在乾陵,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帝」。  看歷史,評「胭脂」  武則天在搶奪政權的過程中大肆排除異己,打擊政敵,將被她懷疑的大臣全部殺掉,以除後患。而那些跟隨高宗多年的元老重臣也逃脫不了,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及程務挺等人,少數被貶逐,多數遭誅殺;李氏皇室及宗室諸王也相繼被她殺戮殆盡。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她卻是很有才能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稱帝後,更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她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隋朝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來招攬更多更廣的人才鞏固朝政。  武則天對於農業生產也尤為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在她執政的年代裡,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人口也不斷增加,整個天下國泰民安。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三百八十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六百一十五萬戶,幾乎增長一倍。  武則天執政期間在抗擊外來入侵、保國安民、改善相鄰各國的關係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她任命郭元振為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十年」。武則天的這種大範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機智多謀,排除萬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對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絕的貢獻。  武則天管理朝政半個世紀以來,百姓生活富裕,社會穩定,經濟迅速發展,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重要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后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如果沒有這些過失,她不可能登基稱帝,掌握朝政,也不會有以後的盛世。劉細君——「第一和親公主」

生平簡介  劉細君(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西漢時江都王劉建之女,漢武帝劉徹的侄孫女。她貌美如仙,才華出眾,能詩善文,並且精通音律,善歌善舞,所會樂器中尤以琵琶最優,堪稱一絕。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封細君為江都公主,後與烏孫國王成婚,被封為右夫人,與其夫共制匈奴。《漢書?西域傳》記載,細君公主出嫁時,隨嫁人員達數百人,很大一部分人都各懷絕技,如樂工、裁縫、技藝工匠等,為兩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將手工技藝傳至西域的同時,也推動了烏孫國經濟的發展。  當時各國之間領土紛爭,戰事不斷,像細君這樣一個生長在深宮裡的金枝玉葉,卻肩負著謀求和平和百姓安居樂業的莊嚴使命,遠嫁西域。細君公主在到達烏孫國後,由於語言上難以溝通,令她每日鬱鬱寡歡,再加上生活風俗及習慣上的差異令她難以適應,所以就倍加思念故鄉。懷著如此心情,她做出《悲愁歌》(《細君公主歌》、《黃鵠歌》等詩篇),其中尤以《黃鵠歌》歌詞扣人心弦,催人淚下,被後人傳頌至今。這首《黃鵠歌》被稱為歷史上的第一首邊塞詩,而劉細君也被稱為「第一位名傳史冊的和親公主」或「和親公主中的第一位才女」。紅顏自古多薄命,她在烏孫國王死後,忍辱負重再嫁岑陬,天天以淚洗面,生下一女後,憂傷而死。  細君公主是漢朝與烏孫的第一個友好使者,並使兩國建立了鞏固的軍事聯盟,初步實現了聯合烏孫、遏制匈奴的戰略目標,為促進兩國間的友好關係和加強西漢勢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絲綢之路上漢室和親第一人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鐵血男兒肩挑護國大任,馳騁戰場,拋頭顱,灑熱血;同樣,紅粉佳人也要以絕色女兒身在另一個戰場上溫柔奉獻,扭轉局勢。相比之下,她們更顯得偉大,因為她們的犧牲是為了和平,為了減少戰爭、減少流血,為了讓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一旦有了公主的封號,就必須分擔皇室的風險和危機,時刻準備著以一個籌碼的身份去為國家解決危難,以交換邊界的安寧。  劉細君,中國歷史典籍中第一位記載了姓名和史實的漢族和親公主。她用個人的幸福,換來國人的幸福;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國家和平之重擔;用自己的一生,做出歷史不可磨滅的功績。這些都被詳盡地載入史冊,成為千古佳話。  深明大義,遠嫁異域  劉細君生於漢族,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她的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劉非,高祖是漢文帝劉恆,曾祖是漢景帝劉啟。原本可以安樂無憂的她卻在幼年時失去了一切,成了孤兒。公元前121年,劉建夫婦因企圖謀反而被殺,只因細君年幼,尚不更事,才幸免於難。  年僅五歲的細君奉命入宮,在宮中她與其他皇室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專人教以讀書,這使得她擁有了一個無憂的童年。細君自小就聰明伶俐,不論是琴棋書畫,還是吟詩作賦,她都立於皇室子女之首,再加上容貌俊秀,所以很受漢武帝的疼愛。雖受浩蕩皇恩,但家難失親之痛,時常令小細君矛盾不已,在家難與皇恩交相纏結的環境中,她刻苦自勵,逐步養成了堅韌不拔的意志、明識大體的品性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在宮中生活了十個春秋後,已成年的細君更是才氣超群,為人處世進退相宜,受到後宮上下的一致稱讚。  她本想就這樣幸福地了此餘生,無奈天不如人願。公元前105年,細君不得不奉命遠嫁烏孫,與年過七旬的老國王成婚,這次政治和親也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西漢前期,北部邊疆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當時的西漢處於建國之初,民生凋敝,根基不穩且政局混亂,如此一來,西漢很難抵擋匈奴的侵犯,大漢江山也是岌岌可危。漢廷平城之戰失敗後,劉敬首獻「和親之策」。漢高祖劉邦遣「劉敬奉宗室女翁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兄弟以和親」。「和親政策」從而揭開中央政權與周邊民族關係新的一頁。  漢武帝劉徹執政期間,騎兵大增,又有幾員猛將,數次交戰,都大獲全勝,迫使匈奴遠居漠北。為了取得徹底的勝利,漢武帝又派使者聯絡西域各國,想要結成聯盟,共同夾擊匈奴。西域地區最大、勢力較強的烏孫國,就成了主要爭取的對象。烏孫國王深知漢武帝愛馬若渴,就以良馬千匹作為禮聘,提出聯姻。漢武帝通過左挑右選之後,決定由劉細君出塞,擔此重任。漢武帝元封六年,細君以皇室公主的身份下嫁烏孫國王。

瞬息之間,劉細君由一個罪臣遺孤搖身一變成了高貴的公主。這對於從小生長在漢朝深閨、錦衣玉食而風華正茂的細君來說,既來得突然,又顯得殘酷。為了國家,且不說要遠離家鄉和親友,獨自到一個生活習性和語言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的烏孫國去生活,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烏孫國王已是一位年過七旬、滿頭白髮的老人。可憐的細君對此卻一概不知,她只知道,自己不僅是皇室公主,又是罪臣之女,天資聰穎的她更加知道,眼前的這樁婚姻必定是不幸的,只因自己肩負著和親重任,為了結盟抗匈,為了國家及民族安寧的大局,雖有滿腔悲情,但如果能為大漢王朝帶來和平,贏得國強民盛,就算再殘酷的現實也要面對,再大的犧牲也必須要做。  公元前105年,細君的深明大義使她毅然地走上了和親的征途。出嫁當天,送親隊伍非常壯觀,其中有隨從官員、樂隊、雜工以及侍女等數百人,劉細君的嫁妝也比以往皇室公主出嫁時的要多得多,也就是這大量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等陪嫁把她的一生都交給了遙遠的異地。送親隊伍從長安一路出發,據說車隊行經安徽靈璧時,細君停車駐馬,在一處山岩前佇立,手撫巨石,東望鄉關,悄然落淚,久久不忍離去。對於此景就有一詩相附:「萬里窮愁天一方,曾駐鳴鑣倚靈璧,靈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爛胭脂節。」相傳,時至今日,那塊巨石上還留有一枚清晰的手印。  西出陽關無故人。西去的路是遙遠的,她們沿著漫天塵土的西行古道,越過高寒雪域,然而此路又是困難重重、艱險不斷的,途中遭遇過盜匪劫掠,受到過狼群攻擊。她們一路堅持,從河西到敦煌,出玉門走樓蘭,經尉犁、烏壘、輪台到東且彌、西且彌,最後翻越天山,歷經了一年多的時間,跨越了萬里路,才算走進烏孫領地,來到這蠻荒之地。  當十六歲的風姿綽約的細君看到自己的餘生將生活的漫天狂風暴沙的環境,心中已經很是悲涼,再看到自己已過七旬的丈夫,最大的是心痛!少女時無數次編織過的美好生活全都隨著這狂風煙消雲散了。  悲壯人生,和平使者  即使心中有再多的苦與悲,細君始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看到容貌美麗、氣質高貴的細君,烏孫國王很是喜出望外。他用了當地最莊重的禮儀來迎接這位美麗的漢室公主,在國都大路兩旁,布置無數官民演奏胡樂,載歌載舞,隨即舉行了隆重的婚禮,立細君為右夫人。可沒過多久,匈奴得知漢朝和烏孫國聯姻的消息,也效仿漢朝,將單于的女兒嫁給了昆莫,只為籠絡烏孫,抗衡漢朝,被立為左夫人。烏孫人以左為上,雖然細君比那個匈奴公主來得早,地位卻在其之下,對於地位之爭細君本無所謂,但是聰明的她深知匈奴的用意,她知道兩個人之間面臨的不僅僅是情斗,更重要的是政治鬥爭,而要獲得政治鬥爭的勝利,必須獲得足夠的權力。  由於劉細君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嫁往烏孫的漢室公主,所以人們也稱她為「烏孫公主」。之後在烏孫國的生活讓細君更加的苦惱,在這裡,她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再加上生活習性不同,使得她難以適應,最重要的是她不通烏孫國語,加上烏孫國王年老,細君與昆莫之間無法交流思想感情,誰都不能表達自己,誰也無法了解對方,這讓她更為愁悶。相比之下,那位匈奴公主就好多了,由於都是草原生活,習性也有相通之處,所以很快她就可以馬上來、馬上去,彎弓射鵰,馳騁草原,完全習慣了烏孫國的生活方式。細君知道自己在這裡的行為處事,件件都關係著大漢疆陲的安寧,為了國家,她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接受烏孫民族的習俗。  劉細君開始了與左夫人的地位之爭,但她並沒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她以自己的聰明使得女人之間的競爭也變得很文雅。她利用隨行而來的樂工、裁縫、技藝工匠,將漢族的文化和先進的手工技藝,特別是在金屬冶煉、武器加工、房屋修建等在烏孫國得以推廣。她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借著右夫人的特殊身份,在烏孫國的上層社會中巧妙周旋,用漢武帝所賜的豐厚禮物,廣泛交友,與之和睦相處,再加上她的言行得體,不卑不亢,不僅贏得了昆莫的寵愛,也贏得了左夫人的敬重。劉細君就好像是一個和平的天使,她不負所望,使烏孫與漢朝建立了鞏固的軍事聯盟,達到了聯合烏孫、遏制匈奴的目的。

 儘管如此,她的命運還是難逃一個「悲」字。由於昆莫年老體衰,她只得在自製宮室獨居,生活異常愁苦,一首《黃鵠歌》將她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世事難料,老烏孫王在細君嫁過去還不到兩年就去世了,按照烏孫國的習俗,新的繼承者不但要繼承王位,就連死去國王的妻妾也得繼承,這對於生長在禮儀之邦的細君來說,是不合倫理道德的,於是上書武帝,說明想要回鄉之意,但武帝回信:「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細君不得不以大局為重,為了國家西陲的安寧,只得入鄉隨俗,忍辱含悲再嫁。當時昆莫的兒子已不在人世,皇位由昆莫的孫子岑陬繼承,細君再嫁岑陬也使漢、烏兩國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對於漢王朝聯烏抗匈、擴大在西域的影響,對於中原與西域疆域的統一起到了關鍵性的奠基作用。但可憐細君卻整日愁容滿面,鬱鬱寡歡,內心悲痛交結,肝腸寸斷。終在生下一女後,沒過多久,便含淚離開人世,死時二十歲左右。  劉細君就這樣在異國他鄉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到死都沒能實現她的回鄉夢,但她悲涼的一生為國家百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代才女,創就三個第一  細君出塞和親,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換來了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義,促進了漢朝同西域諸國的友好關係,為共同抵禦匈奴侵略,最終在西域建立都護府,將西域納入祖國版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就是這樣一個孱弱的女子,在遠嫁他鄉短短數年,就造就了歷史上的三個第一。  第一位史載和親公主,也是和親聯盟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從公元前192年到公元前152年,西漢也曾嘗試過和親政策,先後七次送宗室女嫁給外邦,其中「公主」三名,但是均找不到與之相關的詳細記載,既沒有具體的姓名,也沒有豐功偉績,而細君卻是載入史冊的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漢家和親公主,並且她的西嫁事件及具體功績都有詳細的記載,她的貢獻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可以說是史載「和親」獲得成功的第一人。  古代詩壇上突破「詩言志」樊籬的第一人。  像細君這樣一位才多藝精的絕色女子,在獨自一人離家遠嫁烏孫後,由於生活的苦悶,使她思鄉心切,所以就以寫詩來寄託思念之情。《漢書》全文收錄了劉細君的《悲愁歌》,這首詩以愛國思鄉為主調,從生活起居說到化鶴思歸,以「悲愁」貫之,將其忍辱負重、為國犧牲終生幸福的悲痛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直言不諱地表現了這個遠嫁女子,以忍受著萬般精神煎熬與內心的思鄉痛苦為代價,不得不為家國奉獻的複雜心情。她的這首《悲愁歌》通過對自己在異地生活的周邊事物的描寫和敘說,著重抒發自己真切深摯、豐富複雜的感情世界。它率先突破了「詩言志」的樊籬,給沉悶的詩壇吹進了一股清新空氣,同時也標誌著我國古代詩歌已開始從「詩言志」向「抒情」回歸。  後人將其稱為歷史上的第一首邊塞詩,被班固收入《漢書》,後來又收入漢詩,稱為「絕調」。  樂器琵琶的首創之人。  在漢武帝時,就有類似現代「阮」的圓音箱、直頸形狀的樂器問世,就在劉細君西行出關時,漢武帝想到此行有萬里之遙,於是便贈與琵琶,使其「作馬上之樂」。細君公主不但是彈奏琵琶的高手,而且她帶到西域去的直頸琵琶是中國第一隻琵琶。晉人傅玄《琵琶賦》里有記載:「聞之故老雲:『漢遣烏孫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觀其器,盤圓柄直,陰陽序也;四弦,四時也。以方語目之,故曰琵琶,取易傳於外國也。杜摯以為興秦之末,蓋苦長城之役,百姓弦鞀而鼓之。二者各有所據,以意斷之,烏孫近焉。」唐人段安節在《樂府雜錄》中明確指出:「琵琶,始自烏孫公主造。」  劉細君作為樂器琵琶的首創者,她在樂器上的造詣無疑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又做出了新的貢獻。  看歷史,評「胭脂」  一個女人,一個生長在皇室的金枝玉葉,含悲忍辱做了烏孫王祖孫兩代的夫人,她歷經了幾番浮沉,飽嘗了人間的榮辱和酸楚。她經了常人所不經,嘗了常人所不嘗的種種苦難,她用自己的青春、美貌、才華、屈辱、血淚鑄成了邊疆數十年的和平、穩定與安寧。可贊的是她的偉大,為國犧牲的豪氣,但更可悲的是她也只不過是大漢王朝的一枚棋子而已,成為政治外交的禮物,嫁給歲暮將至的老人,斷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說她是那個時代和民族的英雄,劉細君當之無愧。  有這樣一首詩講述了她的一生:「烏孫公主,身世凄涼;漢家和親,遠離家鄉。千山萬水,伶仃孤苦,漢代遠嫁之公主第一人;琵琶聲聲,悲歌一曲,異國凄涼之女子憶故鄉。感天動地之愁緒,秋聲起,心感傷。」  歷史為細君做了見證,她的和親對民族團結、祖國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功績也應該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王昭君——雁落塞北空遺恨

 生平簡介  王昭君(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是史上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她與西施、貂蟬、楊玉環被世人譽為「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  漢元帝時,昭君以「良家子」入選掖庭,但卻不得以見御面,呼韓邪來朝,昭君主動請求出塞和親,並以其獨特的丰姿秀美得允,帝敕以五女賜之。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邊塞的烽煙熄滅了五十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團結,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  昭君出塞後,先後嫁過二夫,生有一男二女,死後被匈奴人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相傳她的墳冢常年芳草茂盛、牛羊不食、霜寒不枯、終年常綠,後人稱之為「青冢」。唐代杜佑所著的《通典》是我國古典文獻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  王昭君的和親之途對匈漢兩族和平與團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昭君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都受到後人的好評。「昭君出塞」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雁落塞北的和親美女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王昭君是歷史上眾多和親公主中第一個主動要求和親的女子。四大美女中,唯有她的墓還巍然坐落在今天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漢書》中對昭君出塞的記載也最為詳盡,此書中史學家對於她的表述都很嚴肅、慎重,甚至有些敬重的意味,這是因為她的確為漢朝與匈奴之間結束戰爭,對加強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昭君出塞」的故事被後人廣為流傳,時至今日已有兩千多年,仍不失為一段佳話美談。據統計,古往今來,以王昭君為素材的詩歌有七百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四十種,其中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他們通過文字篇章來讚頌王昭君,使後人更加敬佩這位雁落塞北的和親美女。  絕世才貌,入選深宮  王昭君雖出生在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她的出生地南郡秭歸縣寶坪村卻很荒僻,家中也很貧寒。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和弟弟,她的父親因老來得女,便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家裡雖然生活清苦,但昭君卻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除了跟著母親嫻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這使得昭君得到了與富家子女同樣的教育環境,再加上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所以既學必精,琴棋書畫無所不精。  昭君在十六歲時就成了南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才貌雙全的絕色女子。她彈得一手好琵琶,詩書滿腹,並生得如花似玉,有「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的美名。  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像昭君這樣美名遠播的女子自然難逃此次選秀,由於她天生麗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被推為秀首。其父母悲痛欲絕,但縱有萬般不舍也難違皇命,所以,王昭君不得不淚別父母鄉親,去往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  據古書記載,由於秀女之選是從全國各地擇優入宮的,不計其數,所以,歷來選秀都是先由畫工將秀女繪成圖像後送到御前,供其慢慢挑選。其中有一名畫工毛延壽,最擅長畫人形,畫得是「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可謂栩栩如生,秀女圖也就是由他專管,因此,很多入宮秀女為了能見皇帝一面,就賄賂毛延壽,讓其將自己畫得美些。而當時的昭君品德正直,看不慣行賄之風,加上自己美冠群芳,不肯行賄,這讓毛延壽很是惱火,為了報復昭君,他不但在作畫時故意掩蓋了昭君的美韻,將她畫得極為平庸,還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痣,醜化了昭君的形象,使其永不得見君王。  這張不屬實的畫也如毛延壽所願,改變了王昭君的命運,她「入宮數歲,不得見御」,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得不到皇上的寵幸不說,宮中的繁雜規矩及那些「小人得志」,使昭君獨自一人在後宮中備感凄清與孤寂,除了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外,只能更加懷念在家裡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就這樣,一位女子最閃耀的花樣年華在悄然流逝,昭君不知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但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含淚忍痛地度過這漫漫的長夜和白晝。

公元前33年,昭君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機。由於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這也讓王昭君枯寂的命運頓時鮮活了起來。  為國為己,主動請行和親  當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帶著大量的貢品來請求和親時,漢元帝大為高興,但他又捨不得將自己的女兒作為和親對象,於是就決定從宮中未曾臨幸的秀女中選一名。他當即下令:「如果誰願意嫁到匈奴,我就封她為公主,一切都當以公主禮節視之。」當侍衛把這個消息傳達到後宮後,眾多宮女無一人應答,只有昭君一人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因為在宮中生活的幾年,她已經看透了一切浮華,她明白,就算集得萬千寵愛,也不過是過眼雲煙,一旦老去,就什麼也沒有了,孤燈明月,寂寞與惆悵,與其這樣終老一生,不如為國為民也為己,去謀求和平,所以便主動請行去和親。  在昭君的家鄉,有一種很奇特的魚,每到三月桃花盛開就出現,桃花凋謝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所以人們稱之為「桃花魚」。此典故來自於昭君出塞和親的時候,當時正值桃花凋落時,傳說,漢元帝答應昭君的請求,讓其在出嫁前回鄉看看離別多年的父老鄉親。當時正值初春,楊柳抽條,桃花打苞,昭君坐船在香溪河上遊走,岸上的桃花隨風飛舞,船行花動,船停花則止。昭君觸景生情,加上想起自己命運的悲慘,不禁兩眼生淚,淚珠落在花瓣上,轉眼間化作五彩繽紛的「小魚」,俗稱「桃花魚」。  漢元帝在昭君臨行時首次召見了她,當看到昭君後,漢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  出嫁之日,長安城內全民同慶,為這位「公主」送嫁,當天,王昭君戎裝打扮,嫵媚中更見英爽之氣。站在長安巍峨的城牆外,看著送親的強大隊伍與陣容,場面雖熱鬧,但這對昭君來說是何等地凄慘,她久久的不語,看了長安最後一眼,懷抱著琵琶上馬而去。一路上,馬嘶雁鳴,猶如悲痛擾亂她的心緒,撕裂她的心肝,悲情之下,她彈起琵琶,撥動琴弦,奏起了悲壯的離別之曲。據說,當時大雁正南翔,從長安一路出發,送親隊上空就一直有大雁隨行,高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不覺沉浸其中,忘記了擺動翅膀,跌落地上。這就是傳說中昭君落雁的來歷。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昭君的一首《怨詞》唱出了當時的悲傷情景,莫不叫人肝腸寸斷,催人淚下。  就這樣,王昭君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帶著漢匈和親的使命,在送親和迎親的大隊人馬的簇擁下,到達離家鄉幾千里外的漠北,自此,開始了自己的另一種人生。  出塞六十年,人民安居樂業  王昭君出嫁到匈奴後,這位絕艷女子溫文爾雅,很受匈奴人民的喜愛,被封為「寧胡閼氏」。「寧胡」意為國家安定團結,「閼氏」是對昭君的尊敬。  貧寒的出身促就了昭君頑強的性格、正直的為人,她的到來,給草原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希望,帶來了歡樂。王昭君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終於習慣了當地的生活習俗及環境,不再懼怕天寒地凍、風沙蔽日的氣候,她和匈奴人一樣住穹廬,穿皮裘,食羊肉,飲洛漿。她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使匈奴人民很愛與之交往,她和當地居民友好相處,把帶來的先進知識和生產技術傳給了他們,並將出嫁時漢元帝給她的嫁妝贈送給匈奴人民,使他們大開眼界。她還教當地的婦女織布和縫紉技術,傳播農業技術,使匈奴族一改以往的游牧生活,不再整日騎在馬背上。為了讓當地居民過上定居的生活,她大力發展農業,讓他們擁有了自己的農業生產,並學會了使用先進的農具,生活更加穩定和繁榮了。這對呼韓邪單于無疑有很大的幫助,也因此獲得了他的倍加寵愛。王昭君極力地促進了漢匈兩國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並為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子。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他的兒子繼位,令昭君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按照匈奴的「子娶其母」的風俗,王昭君必須嫁給已故單于與其嬪妃所生的兒子。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是相抵觸的,昭君上書要求返回漢朝,但最終為了民族的利益,為了大局,只得忍辱負重,尊重了匈奴的風俗,嫁給了新單于為妻。令人為之慶幸的是,這位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地憐愛,夫妻生活恩愛和諧,接連生下兩個女兒。多年的異地生活,讓昭君儼然成了一位草原女子,她習慣了喝羊奶,住氈帳,也學會了騎馬射獵,但她沒有把單于對她的寵愛變為權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把精力投入到了匈奴的政治活動中,她積极參与國事,促進中原與匈奴的文化交流,並且教育子女,一定要和漢朝友好。  昭君在三十五歲時失去了第二任丈夫,之後並無再嫁,從此寡居。昭君出塞後六十年里,一家三代十餘人都致力於漢匈友好,使漢匈「邊城晏閑,牛馬布野,三世無吠之警,黎庭無干戈役」,匈奴境內的經濟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由於各國紛爭,常年征戰,漢匈兩族人民都飽受戰亂之苦,所以,享受了六十年和平生活的漢匈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了後世的尊重,使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沒有戰亂紛擾,是和平的使者。  王昭君死後,由匈奴國民按照當地的習俗厚葬了,據說是匈奴史上最隆重的。她的子民在歸化郊外修了座墳墓,墓高三十三米,人工土築而成,墓前為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策馬並騎的青銅塑像,時至今日,此墓還在,並且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匈奴人民深知她的思鄉情,於是就把墳墓向南建造,以便讓她永遠望著自己的家鄉。墳冢之處,樹翠草綠、鮮花爭妍,在晨曦晚霞中更顯色彩凝重。在匈奴對昭君墓有一傳神之說,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峰,午如鍾,酉如縱」,而且每到深秋時節,北方草木皆枯,唯獨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稱「青冢」,蒙語稱「特木爾烏爾虎」,意為「鐵壘」。這也喻示了昭君和親的豐功偉績常青不枯。  看歷史,評「胭脂」  兩千年來,王昭君的傳說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可謂是家喻戶曉,關於她的詩文、歌詞、繪畫、戲曲更是多不勝數。她的形象也隨之被神化,但兩千多年的時光都無法泯滅她的歷史功績,因為那是不可否認的。可以說昭君出塞是一座豐碑,更是一種象徵,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  世人皆知昭君擁有花容月貌,古書中對昭君落雁之容也有詳盡的記載,據說她眉如輕煙,口似櫻桃,雲鬢高聳,蘭佩低綴,腰細款款,投足如風擺細柳,舉手似雛燕凌空,如此之貌,雁落也當在情理之中了。但她更因「和親」而名揚古今,對於一個柔弱的民家女子來說,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這需要多大的膽識和勇氣。  「自古紅顏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這是歐陽修寫王昭君悲慘人生的詩句,東坡居士蘇軾也曾用「閉門春盡楊花落,不許人間見白頭」來形容昭君的一生,還稱她為「薄命佳人」。的確,王昭君雖有落雁之美,但她的一生卻是悲慘的一生,她被當作一顆棋子成為政治婚姻下的犧牲品,但也正是托此之福,她改變了自己可能在冷宮中孤老一生的命運,作為一個棋子才得以讓她走出那座深宮大院,有了出頭之日,發揮才能,立下豐功偉績,為後人所知。董必武有詩云:「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縱觀歷史,漢匈兩族能夠和平友好相處,這與昭君出塞是密不可分的,「昭君出塞」也被視為是漢匈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她促使漢匈兩族和平共處時間之長、貢獻之大、影響之深在古代民族史上是不多見的。


推薦閱讀:

單身女警花會讓痕迹「說話」
長卷划過的痕迹(美文)
生命是一抹平淡的痕迹,終會隨了風而去|情感空間
男生騙炮十大套路,簡單粗暴,不留痕迹,輕鬆拿下
「女人一旦偷過人, 身體上就會留下這4種痕迹, 別不信! 」

TAG:歷史 | 命運 | 背後 | 痕迹 | 胭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