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或引起嘔吐腹瀉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柯海勁副主任醫師

  琳琳今天上小學一年級了,她從小就是個內向害羞的小女孩,以前爸爸媽媽帶她去走親訪友時,她總是害羞地躲在爸爸媽媽的後面不敢叫人。上學後,她總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樣樣比不上別人,平時,她在班上不敢大聲說話,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即便她自己會的也不敢大膽地站起來回答,被老師點名回答後,也是聲音小得像蚊子一樣嗡嗡聲。她在家裡也總是埋怨父母,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她想和其他同學玩,卻總覺得別人會嫌棄自己,而不敢和別人交往。

  在我們周圍,有些孩子無論去到哪裡總是表現得大方出眾,甚是討人喜歡,而有些孩子卻害羞膽怯,一走出家門就害羞地躲在爸爸媽媽的衣角後,膽怯得不敢跟人打招呼或是不敢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略有些害羞還算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太過於怕羞如不敢在他人面前說話、不願拋頭露面、不敢接觸生人等,有些嚴重的甚至在人前時會緊張到出現氣短、心跳、出汗、頭暈、嘔吐、腹瀉等生理上的不適應,那麼,則是不正常了,這可能是內心深處隱藏的自卑感作怪,是缺乏自信的表現。缺乏自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些孩子在長大後因為害怕與人交往,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等,而容易影響生活和工作,而且缺乏自信的人,以後在事業上往往也是相對缺乏競爭力的。

  一般來說,孩子性格的形成,跟成長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據有相關報道,一個人的健康心理,主要取決於7歲前的生長環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經歷及情感體驗,成年之後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幾乎很多都是跟7歲前的不良心理影響或心理傷害造成的陰影有著密切的關聯。甚至還有研究發現,7歲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歲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幾乎影響著一個人終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那些羞怯、膽小、內向的孩子,可能跟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有關:1.家庭教育過於嚴格,孩子長期壓抑在這種緊張的家庭環境中,在各種壓力下孩子容易變得敏感、焦慮,甚至恐懼,慢慢地就變得內向、害羞、膽小了;2.長輩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如有些家長對孩子所完成的事,從不加以表揚,甚至在孩子完成的結果不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時,就會暴跳如雷地把孩子罵一頓,或總是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拿來跟自己家孩子的缺點進行對比,這也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起來,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差。

  那麼,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應該如何去培養一個自信的寶寶,如何幫他們擺脫這種內向、羞怯的不自信心理呢?

  1.父母給孩子樹立自信的榜樣:小孩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他不僅能模仿身邊成人的語言、表情,而且也會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與寶寶密切相處的成人的自信與自卑心態也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感受到,並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因此,父母應該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自信、大方、得體的榜樣。

  2.創造平等、民主、輕鬆、和諧的家庭環境,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自信:比如,父母平時可以多點與孩子溝通、多點商量,聽聽他們的意見,不要動不動就擺出家長的權威資格,在與孩子交談時,多用「你怎麼看呢?」「你認為這樣行嗎?」,這些細節都會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和尊重,對培養孩子的自信有著重要的意義。父母在家裡應該是相親相愛的,家庭的氣氛是輕鬆愉快的。經常有形容,父母如朋友就是如是說。

  3.為孩子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小寶寶在缺乏安全的環境中,就會變得焦慮起來,這將可能影響和阻礙他的語言、行為和思維,讓他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為寶寶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是讓孩子擺脫自卑、建立自信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要多點考慮到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安全、被保護、被呵護。

  4.儘早發現寶寶的優點,鼓勵其多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動,在活動中建立自信:每一個正常發育的寶寶,到他長到一歲半到兩歲半左右的時候,都會開始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能夠將他的優勢儘早挖掘出來,並根據寶寶的優勢點發展規律,為寶寶建立科學、系統的培養方案,創造各種機會讓寶寶參加各種適合他們的活動,鼓勵其動手完成各種事情,那麼寶寶的自信心將得到最佳的發展。但是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有些家長盼子成龍盼女成鳳,讓孩子做過多的完全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事情,其實這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如果孩子總是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總是受到失敗和挫折,慢慢地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家長在讓孩子做一件事之前,不要讓寶寶馬上去行動,而是先根據他的實際能力水平,為寶寶先做一些必要的事前準備,這樣才能讓寶寶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並慢慢積累自信。

  5.多給予寶寶語言等方面的鼓勵,讓寶寶在被人賞識中慢慢建立自信:每個寶寶最初對自己的評價都是建立在成人的評價之上的,一個經常得不到成人稱讚的寶寶,他自己也是不會欣賞自己的。但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某些方面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標準時,就把孩子罵一頓,其實這樣只會讓他變得膽小、懦弱,甚至封閉自己,用一種退縮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受傷的幼小心靈。3歲前是寶寶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成人對他的稱讚和肯定不夠,他可能就會變得自卑和依賴,對自己慢慢失去信心,進而選擇逃避,不肯去嘗試。所以,爸爸媽媽都要多點鼓勵孩子動手完成各項事情,尤其是鼓勵他們多學會運用各種工具。當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後,家長要不吝嗇地稱讚一下孩子,讓他感受到被人賞識後的那種自豪感,從而變得更加自信。包括給予孩子擁抱,這種最簡單但是最有效的情感反應使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感受,對孩子成人以後的心理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6.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結交朋友是孩子開始融入社會的一種表現,家長一開始可以多點帶孩子在小區轉轉,看到熟識的人時,要教寶寶主動跟人打招呼,看到小區有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主動加入,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帶回自己家裡或者到熟悉孩子家裡玩樂。上學後,要鼓勵孩子多點主動去交朋友,多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這些都提醒父母,孩子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孩子學會認識各種事物和各種事情,讓孩子在內心的成長的同時適應外界的境況。

推薦閱讀:

想送男朋友禮物但怕太差被嫌棄沒面子?
為什麼在愛情里女生更容易變得自卑,更容易患得患失?女生該怎麼克服?
因為愛你,所以自卑
你的上進心並不是真的上進

TAG:孩子 | 自信 | 自卑 | 腹瀉 | 信心 | 嘔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