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家姓》中「錢」為什麼排第二,到底有什麼淵源?

(圖)百家姓局部圖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大家對此一定都不陌生,這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百家姓》中的開篇兩句。內容如此,但你知道這些姓氏的排列順序為何是這樣的嗎。

百家姓的作者白建祥是北宋初年吳越國人,當時北宋國力強盛,統一天下之勢已成,天子姓氏排第一,自然無可非議。那排名第二的錢姓呢。這個錢姓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五代十國的割據者之一,吳越國開國國主錢鏐。

出身寒微,命里有福。同歷朝歷代大多數開國之主一樣,錢鏐同樣出身寒微,並險些在剛出身時就遭遇夭折的厄運。錢鏐出身於今天杭州臨安大官山錢塢壠一個世代以農耕打魚為生的普通農家。傳說因為生下來的外表實在是太丑了,弄得錢鏐他爹很不待見,就想直接把錢鏐丟棄。好在錢鏐的外婆可憐這個剛出身的嬰兒,錢鏐才僥倖得以存活。也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錢鏐後來的人生果然再次印證了這句老話。

亂世投軍,立國封疆。錢鏐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偏偏喜歡舞槍弄棒,這個倒是和五代其他很多割據者的特點相似。待長到十六歲年紀,錢鏐乾脆販賣起私鹽。在中國封建社會,鹽、鐵、馬匹屬於重要經濟戰略物資,統一由國家進行營銷,禁止私人倒賣,一旦被查,是殺頭的大罪。但也正因為利潤的巨大,許多人也因此鋌而走險。販賣私鹽的經歷,使錢鏐的身體、膽識得到極大的錘鍊,也為錢鏐儲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大概也就是在錢鏐販賣私鹽的時間,一貫喜歡舞槍弄棒的錢鏐開始苦練硬弓長矛,並順帶讀點孫子兵法。這其中的緣由已無法細究,但不安於現狀,迫切改變現實處境,應該是錢鏐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基業開創者所共有的特性。

亂世投軍,立國封疆。身逢已無統一號令,比誰槍多地盤大的亂世,投軍是像錢鏐這樣渴求功業,粗通文墨之人的最好選擇。錢鏐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是前面講到的,使其免遭夭折的外婆;那第二個貴人就是當時已經是在浙江擁有一定實力的董昌。因為錢鏐武藝高強,並粗通兵法,經過一系列的出生入死,沙場征戰,錢鏐被董昌一路提拔,從普通一兵成長為董昌麾下的高級將領。

(圖)錢鏐(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公元879年,同樣是私鹽販子出身的黃巢領軍侵犯臨安。錢鏐以少敵多,採用虛實結合,伏擊侵擾等游擊戰術,阻止了黃巢的侵犯,錢鏐由此聲名鵲起,第一次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重視。第二年,鑒於唐朝內亂四起,加之保護自己轄區的需要,董昌、錢鏐聯合各縣地方武裝,建立了八都軍,錢鏐被授予都知兵馬使。錢鏐注意團結各都力量,用心結識下層軍官,並將自家兄弟、子侄都安插到部隊中去,從而逐漸將八都軍培養成自己的嫡系武裝。

在通往個人建功立業的道路上,出身寒微的錢鏐,先後依附劉漢宏、董昌兩個地方實力派軍閥,逐一掃平兩浙境內其他敵對勢力。公元882年,原先佔據浙東的劉漢宏發兵西進,想要一舉吞併佔據浙西的董昌、錢鏐。董昌、錢鏐率領八都軍據錢塘江禦敵。錢鏐利用錢塘江夜霧遮掩,突襲劉漢宏軍營,取得首勝。最後親自領兵在今天蕭山西陵大敗劉漢宏的十萬大軍,取得關鍵勝利,鞏固了浙西根據地。並最終在公元886年,領兵攻破劉漢宏老巢越州,平定浙東。

劉漢宏的失敗,使成為實際上的兩浙控制者的董昌,野心膨脹,不再聽奉唐朝號令,即位稱帝。公元895年,唐朝封錢鏐為浙東招討使,讓其討伐董昌。但是錢鏐感念董昌提攜之恩,遲遲下不了決心。但董昌之後聯合淮南楊行密偷襲錢鏐的控制的蘇州、杭州,這使得錢鏐下定決心與董昌攤牌,最終在這場與老上級之間的的較量中,以錢鏐攻克越州,獲得全勝告終。董昌在被俘押送杭州的途中,跳水而死。在董昌稱帝時,錢鏐曾經寫信勸董昌不要稱帝,但董昌不聽;董昌失敗被俘後,按照唐朝的法令,董昌的家族人口共計五千餘人,都應該被殺,而錢鏐都將他們赦免而供養起來。

保境安民,留名後世。在劉漢宏、董昌相繼被消滅後,錢鏐擁有東西兩浙,在公元902年、904年先後被唐朝封為越王、吳王,並在公元907年,被朱溫的後梁封為吳越王,吳越國自此建立。

中國自古軍閥和割據者大抵分為兩類,一類,在佔據些許地盤,有了一定勢力後,野心膨脹,四處攻伐,想當天字第一號了;而另一類,則小心謹慎,只想鞏固舊有地盤,在自己控制範圍內作威作福,安心做一富家翁。而錢鏐則是一個另類。從一介草民成長為一方諸侯的錢鏐,對自己的實力和位置保持著清醒的認識。錢鏐佔據的東西兩浙,身處北有後梁,南有南唐的四戰之地,無險可守,自身實力也無法與這些實力雄厚的割據者爭鋒。錢鏐在世期間,先後多次拒絕了其他割據政權勸他稱帝的意圖,並堅決向中原王朝納貢稱臣。終錢鏐一世,除了與相鄰的南唐政權經過三次大的戰役後,境內基本上沒再有大的衝突。

在對外沒有攻伐戰爭,對內穩固確保無憂的情況下,錢鏐專心進行境內治理。這其中,錢鏐有兩個大的功績既造福於當時,也為後世所稱頌。一是修建杭州城。從公元890年開始,錢鏐就開始對原杭州城進行擴建和整改。經過十幾年的經營,杭州逐漸具備了現在的規模和格局。錢鏐對杭州的經營,為後續南宋建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續杭州的發展奠定了基調。二是治水。修築海塘抗潮。在錢鏐之前,每次錢塘江潮汛都給兩岸民眾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從公元910年開始,錢鏐開始對錢塘江進行築塘修堤。修建過程中,錢鏐克服錢江潮汛給工程帶來的困難,最終建成共長33萬8593丈的石塘。同時,錢鏐也對西湖、太湖、鑒湖進行了疏浚。也正因為錢鏐的罷兵安民,東南沿海人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避免了生靈塗炭,也使杭州的發展超越諸多中原名城,成為東南地區新的經濟中心。

(圖)錢塘江

公元932年,享年八十的錢鏐病逝。彌留之際,錢鏐叮囑眾人堅守國策,不與中原王朝為敵。錢鏐的繼任者也忠實執行了錢鏐的既定國策。並在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6年,舉國獻與北宋,使人民再次免遭戰火。百家姓中的錢姓排第二,據說與此也有莫大聯繫。

放眼整個中國帝王史,錢鏐名聲不顯,功業有限。但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出身寒微的小人物,在亂世中一刀一槍開創出自己的基業,並在割據之後仍能審時度勢,宅心仁厚,保境安民,並順應時勢,造福子孫,為後世人民,尤其是兩浙人民所敬仰。

千年悠悠,當你漫步錢塘江邊,注視著江上浪花滾滾。也許, 因為治水功績而被兩浙人民尊稱為「海龍王」的錢鏐,說不定正化身在這無盡浪花之中。

原標題:五代十國中的那些割據之二——一個另類的割據者

*作者:姜浩,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推薦閱讀:

百家姓堂號堂聯
成親王草書《百家姓》 太美
劉炳森 隸書百家姓 (上)
堂楷書百家姓   田英章書
【百家姓】佘姓

TAG:百家姓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