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內經》與《輔行訣》二書的五行與五味配屬分歧
方國強
關於《黃帝內經》書中對五行五臟五味配屬的論述,前後似有矛盾,古今中醫學界對此雖有議論,因不明其中之原理而至今尚無定論。自《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經考古發掘整理行世以來,《湯液經》遺存——《輔行訣》與《內經》之五行五味配屬不同,時人雖有論及,但限於此類資料之匱乏,對此二本「典籍」論述五行五臟五味配屬問題,孰是孰非,誰行之於先,誰用之於後,無人進行研究。無聞居士以為,這是中醫藥古籍研究之一大空白,致使中醫藥典籍迄今存有瑕疵(如本草類古籍對藥品性味的確定有點亂,《內經》對五行五臟五味配屬前後不同等)。經白沙遊子無聞居士研究,並因此推測《黃帝內經》與《伊尹湯液經》論述五行五臟五味配屬之差異,及《黃帝內經》論述五行五臟五味配屬前後矛盾之產生原因:其一是由於中華先祖、中醫藥先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之古典哲學觀所造成;其二是《黃帝內經》之整理編撰者在收集資料時因缺失其中之插圖,無法了解原圖之內容,又不敢隨意更改圖注文字,只能按原樣進行編撰,造成偏離原著;其三是由於《伊尹湯液經》之佚失,抑或是整理編撰者一時收集不到原書,無法在編撰中進行對照修訂,所以有此前言不對後語之論說;其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起源是圖畫,五行五臟五味之原始配屬很可能也來肇始於圖畫,而傳世之中華醫藥四大典籍中卻無一圖,這大概是文字可書(刻)於竹簡而圖畫則無法運用汗青,即便是可圖於木牘,因材質不同而易佚散。其五是《伊尹湯液經》中關於五臟(六腑)疾病傳變理論(五臟五行生剋制化關係),《黃帝內經》已與收錄,因此說,《內經》其實是集「周、秦、漢」之代(在東漢醫聖張仲景之前)的中華古醫藥之大成者。根據以上之觀點,白沙遊子無聞居士進而推測,中華醫藥先哲在醫古籍中論述五行五臟五味之配屬關係,是先畫圖而後注文,採用圖畫加文字注釋之方法進行描述的,圖文並茂是中華聖賢著書立說之最佳選擇(《輔行訣》卷中的《湯液經法圖》即可為證)。因此,欲解開《黃帝內經》五味配屬之謎,除從「文字」內求證外,還得從「圖畫」中尋求解答。唐蘭在《古文字導論》中曰:「文字的起源是圖畫」,先有圖後有字,「文字」是人類社會文明之標誌,「圖畫」是現代文明起源之先導。《易經》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中華醫典藥典之橫空出世,《伊尹湯液經》與《黃帝內經》論述五行五臟五味之配屬,大概亦從此而來。這亦是中國遠古文化史上先有圖,後有字之佐證。筆者擬以畫闡意,特繪製以下四圖(圖1~4),供觀者諸君參考(註:圖1和圖2道出了輔行決與內經五味五行差異的關鍵,俯仰天地之幽相,照察宇宙之玄朗,前者仰視法天——為陽為用,後者俯視法地——為陰,為體,所被觀者乃人.這類似劉力紅論述燥濕之本義和標義,內經五行所屬乃本、輔行訣所論為標,以本為體,以標為用,恰如五音之陰陽,如陰商屬乙丑、陽商屬甲子等,又如辛有陰陽,陽辛如蒜,陰辛如椒——陰陽合德乃曰為人,真一體兩相,陰陽互用,相反相成,最終可能兩者都非常有效果.實際上苦咸、酸辛恰類似反射和吸收顏色模型,其各構成一對陰陽,治陰以陽,治陽以陰,相反相成,則酸甘化陰以陽治陰,辛甘化陽以陰治陽,苦甘化陰以陽治陰,咸甘化陽以陰治陽。以陰治陰、以陽治陽實為調,以陽治陰、以陰治陽乃真治。同樣傳統中醫脾胃方位主時劃分與古六獸定真法的差異可能隱含了更深刻原理,其與輔行訣與內經的差別可能同出一轍,即以人盤為中,從天盤看乃戊艮西南,從地盤看乃坤己西南,規律一致,乃觀察角度有差,輔行訣乃從天觀人,內經乃從地觀人。這同時也暗示在橫盤上存在兩套盤結構,其順逆旋轉可成橫盤64卦)。
筆者以為,若對以上四圖進行分析,吾人從中可知,中藥藥物五行五味配屬關係,不存在孰是孰非問題。但正是由於有上述之四種(其實可能還不止四種)配屬關係,因而造成中藥藥物五行五味配屬之紊亂,從而導致行醫者不易把握藥物之性味,引來對《黃帝內經》中中藥性味之爭議與非議。從現代中醫診治療效來看,剔除行醫者之個人水平因素外,藥物的性味不能統一、不易分辨、難於把握等,也有著很大的干係。筆者再繪製二圖(圖5、圖6),供有志於此項研究者參考。
從此二圖的五行與五味的配屬以及它們所反映的理論功效中,吾人或可窺探,為何傳世的本草類古本葯書中,對藥物五味的確定會產生出不同的性味來。即同一味藥品,在《本經》、《葯錄》等書中,性味可能是不相同的,如: 附子.《神農》味辛;《岐伯》、《雷公》味甘,有毒;《李氏》味苦,有毒,性大溫。 虎掌.《神農》、《雷公》味苦,無毒;《岐伯》、《桐君》味辛,有毒。 莽草.《神農》味辛,性溫;《雷公》、《桐君》味苦,有毒。 雷丸.《神農》味苦;《黃帝》、《岐伯》、《桐君》味甘;《扁鵲》味甘,無毒;《李氏》大寒。等等……(摘自「輯本《本經》」:魏·吳普編著、朱平生點校《神農本草經》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筆者提出此項問題,主要是想通過對該項目的研究,從而能實現統一中藥藥物的五味品性之目標,以解決「藥物的性味不能統一、不易分辨、難於把握」之難題,以解決如何能普遍提高現代中醫藥在臨床診治療效上的一部分問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醫藥的與時俱進,任重而道遠!
註:
圖中的四層循環相生五味五行圈根據《輔行訣·本經用藥法要》的記載:辛屬木,咸屬火,甘屬土,酸屬金,苦屬水。辛生咸,咸生甘,甘生酸,酸生苦,苦再生辛,形成五味五行相生循環。按< 輔 行 訣》五味五味屬性,此圖中共有四層循環相生五味五行圈:第一 層 :最外一層「化()」字樣,分別按化辛一化咸~化甘,化酸~化苦順序作順時針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屬性上的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相生循環圈。第二 層 :中間一層的「體用」格中,以「體木用」格開始,分別按木~火一土~金~水作順時針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屬性上的木~火一土一金~水相生循環圈。第三 層 :最內一層與中間層的「體用」格中「體」字相對應的藥味,分別按辛一咸一甘」酸一苦作順時針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屬性上的木一火~土一金~水相生循環圈。第 四層 :最內一層與中間層的「體用」格中「用」字相對應的藥味,亦分別按辛一咸一甘一酸~苦作順時針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屬性上的木一火一土~金一水相生循環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輔行決用藥是按照河圖五行來展開的。通過辨證,確定病證所屬臟腑及其病機四檔虛實,加中區之零,暗應五數———→以味為綱,確定所需用之藥味———→以主治為目,在相應藥味中選擇所需用之具體藥物組合成方。基本原則是以本臟之味補己之虛(如以辛補肝),以克己之味瀉己之實(如酸瀉肝),以己克之味緩本臟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在此基本原則之下衍生出五臟大小補瀉諸方。《輔行訣》五臟病症諸方以虛實為辨證定性的主要依據,對於五臟內傷雜病而言無疑較「寒熱、表裡」更具代表性及普遍意義。因而各臟病症諸方就是在虛實辨證的基礎上,斟酌其不同病機發展程度以補瀉之,輕虛則以小補,重虛則以大補,輕實則以小瀉,重實則以大瀉。然而,《輔行訣》補瀉諸方並非虛則純用其補,實則純用其瀉,而是在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基本原則之下,非常重視補瀉兼施。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藥物的藥味與其特定的化學成分及功效間的確存在某種對應關係,如辛味葯多含揮髮油,酸味葯多含鞣質,苦味葯多含生物鹼、甙類,甘味葯多含氨基酸、糖類、維生素,鹹味多含無機鹽、硫酸鈉等。方中有方,子母同治這也是貫穿《輔行訣》五臟病症諸方的一大重要特點。具體體現為每一首某髒的大補瀉方,都是由該髒的小補瀉方再加上其所生之臟(即其子臟)的小補瀉方主要藥物而成。
開合樞理論則按開樞合三陽相剋:太陽克少陽,少陽克陽明(少陽具木火二重性);而三陰按合樞開為相生:厥陰生少陰,少陰生太陰,而陽明和太陰相表裡,對應中宮,這可能暗合輔行訣用藥法則。
太陽 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
克我者<-我->生我者
而且在河圖中內層生數和外層成數正好陰陽比對,生數對應五氣,成數對應五味(酸甘化陰,辛甘化陽乃法河圖成數),老數對應五音。
推薦閱讀:
※五行相關
※根據五行喜忌確定牆壁顏色
※姓名常用字的筆畫五行及字義
※「揭秘玄學」五行屬土為人踏實,財厚運旺,中年富貴的生肖
※方位五行相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