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性教育3

「火熱六月 談性說愛」系列在線——青少年性教育主持人:溫老師,您說青少年的性問題會給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心理壓力呢?溫方:第一個心理壓力是好多孩子不服氣,為什麼你們大人都行,擱到我們身上就不行?由於這種不服氣造成這種對接受教育的逆反,你越說不行我就越干。另外一些孩子會造成壓力,甚至出現抑鬱症。有些孩子在諮詢的時候就說我現在相處的朋友感覺非常好,也許我這一輩子再也找不出比他好的了,可是家裡、社會上種種說法我實在受不了,想跟他分開自己情感上接受不了,不分開社會壓力受不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把一份情感壓抑下去,咱們講老實話都是人,是壓不下去的,你不做正確的處理,早晚這就成為一塊心病。有的孩子因為抑鬱染上終身性的疾病,咱們戲劇里也有這樣的人物。還有的是因為不情願分手,造成了兩面原則。當著家長,當著眾人做一面,背著家長又做一面。曾經有一個高一和一個初一的孩子在一起,家長限制了以後兩個人表面擺脫關係了,但實際上暗地裡從家裡偷跑出來還要見面,最後是叫聯防隊從樓道里給抓出來了。主持人: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對待正在談戀愛的孩子呢?溫方:用大人的說法「談戀愛」,用他們的說法就是我們要找一個夥伴。第一應當看到他們之所以有這種需求是因為他們要獲得情感的滿足,換句話說是因為家長在家裡缺乏對他們這方面的關注,因此我覺得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們的情感需求。他有這份情感需求,我們應該想法去滿足他,包括家長要經常跟他溝通,給他們創造一些和夥伴共同活動的機會,隨時給他們一些這方面的指導,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家長把有關的書籍像《少男少女一百問》放在孩子的床頭。你把這個書放在床頭孩子就知道了這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懷,而且他們願意就這些問題跟我溝通。當他們有情感需求,有生活上的困惑的時候就敢於跟家長張這個嘴巴,因為家長主動地跟他們溝通了,他們不會反對的。所以家長首先應該反思一下是否在家庭里對孩子這方面忽視了,該彌補的要彌補。主持人:還有一點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你現在的感覺並不是在談戀愛,應該把孩子的感情引導到你們兩個只是特別談得來的朋友這方面吧?溫方:這個我想不要硬扳,說你們就應該控制在朋友範圍內,不要變成戀人,其實你越這樣說孩子越往那方向發展。主持人:我的意思是說告訴他們他們這種感情並不是真的愛情。溫方:那這種告訴不如讓他體驗,所謂體驗用老話說叫做摻沙子,因為孩子在社會交往的時候往往會單一化,好容易逮到一個朋友,一定要好好地跟他相處,否則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朋友。那家長能否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多交一些朋友?包括同性的異性的,別讓他單一化活動。他跟多個異性同學進行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認識到同性是怎麼回事,異性是怎麼回事,如何選擇自己的朋友,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化學習的內容。而他交往得多了,第一情感獲得滿足了,第二他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第三他學會了選擇朋友,因此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尊重自己,這樣他就不會輕易做出荒唐的事。我想這樣做第一家長促進了他的社會化學習,使他儘快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第二是把孩子當人看而不是一件物,他是人,他是有情感的人,他需要情感的滿足,他不是東西,咱們不可能拿一把鎖鎖在那兒,讓他的情感沒處流。有了這種正常、健康的宣洩,我想孩子不會胡來的。誰都希望自己的發展更好更健康,誰都不願意墮落。主持人:在現在的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可能相對比較開放一些,對性教育可能開展得更好一些。溫老師,您覺得對單親家庭的孩子,這方面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做法?溫方:你說的這個其實涉及到一個情結問題,包括戀父情結,戀母情結。因為孩子從小長大,家長是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表現對他認識社會上的同性、異性起很大的作用。而這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的,因為家長眼裡孩子總是孩子。其實家長應該看到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家庭中包含了完整的性別,男人、女人,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你自己的表現影響了孩子的發展,這不僅僅是說,而是要做。第二家長除了身教還要言傳,要傳得準確、科學、系統。及時地把有關的信息告訴孩子,讓他知道自己將來會怎麼樣,這樣孩子的盲動性就會減少,錯誤就會降低,孩子就會少犯錯誤。孩子少犯錯誤是不是家長就可以省心很多呀?所以家長在這方面與其天天管著孩子、監督孩子不如自己先做好,帶著孩子往前走,這比監管要好得多。如果出現了問題,應該先分析孩子的主流是什麼,積極的是什麼,盡量發揮事件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事件的消極因素。所謂事件咱們就說孩子的早戀,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戀說明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強。有人到三十還找不到朋友,那就是人際交往有問題,十幾歲就能找到,或者後面跟著好幾個朋友追著說明他有人緣,要從積極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不要一看就覺得是孩子的不是,孩子的問題,你能夠肯定它的積極因素,肯定問題,他就能接納你的意見,調整自己的行為去把事情做好。如果發現孩子有問題就把孩子抽批一頓,罵得一無是處,孩子還有什麼出路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跟你對抗到底了。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因為這些事處理不好,最後孩子離加出走,做出很多荒唐的事。網友:小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深度應該是怎樣的呢?溫方:現在在校學進行性健康教育還在探索之中,所以我只能說說個人的一點意見。第一個在初小的時候,應當解決男孩、女孩從哪來。因為我們的說法叫性角色問題,到高小的時候就應當接觸到第二性徵的問題了。包括男孩的遺精,女孩的月經是怎麼回事,應當如何去接納它,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到小學該畢業的時候,就應當解決一個情感的問題,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要離開自己熟悉的集體,這個時候必然會有一些情感衝動表現出來,這個時候就要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現在很多小學沒畢業的同學都以老公、老婆相稱了,其實這只是他們模仿社會的一種學生方式。甚至有的同性之間都說你是我老公,你是我老婆。小學畢業了老公、老婆分開了,有人戲稱是「離婚」了。從積極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社會學習的遊戲,如果不進行指導的話,這些遊戲也會潛意識埋藏在這些青少年頭腦中,使他們今後做出一些荒唐的事,因為他們分辨不出真假。讓他們知道什麼度是友情,到什麼度是愛情,這都應該是小學時教給孩子們的,而不是孩子到時候就能知道的。很多孩子是在社會中經過碰撞才把握住這個度的,那麼在碰撞的過程中又有多少孩子受到過傷害?我們為什麼不能通過教育讓孩子少受傷害,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更明確一些?主持人:溫老師,在您平時進行心理諮詢中,您覺得現在的青少年他們面臨的最大心理問題是什麼?溫方:最大的心理問題是苦悶。因為別人對他們不理解,有種誤解。還有孩子覺得老師、家長與他們交往不平等,他們沒有表現的機會等等。主持人:我想您說的這些方面可能代表了很多青少年的心聲,我回憶自己上學的時候可能也遇到過,現在回想起來是這樣的,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青少年朋友怎麼樣去解決呢?溫方:我想什麼問題都是雙方面的,老師和家長是成年人,他們看孩子的時候永遠眼光朝下,缺乏平等的溝通。再有看到青少年的行為往往跟自己的生活經驗掛鉤,無形中把一些行為和自己頭腦中的一些印象對號入座了,因此偏於主觀。家長應該讓孩子信任,讓孩子有話想對你說。那麼青少年朋友要使自己過得很舒適,要使自己的行為讓別人都能理解、了解,為什麼不能主動地跟這些人做做溝通呢?多做溝通可以少一些誤解,這些誤解少了不就可以在情感上獲得一些解放,既不用為別人的誤會生氣,又不用擔心別人會把其他的罪名加在自己身上。主持人:現在一些孩子已經發生了性關係,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呢?我感覺他們總有一種負罪感。溫方:他們也知道這個年齡不該做這件事,而一時衝動又做了,做完以後又後悔。因此對這些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應當控制自己的情感。我們都是人,不是一般的低級動物,人跟動物的區別就是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既然有這種能力為什麼不去控制?合理控制情感的人更有魅力,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更有風度,同時也不用背那麼多的包袱,心理壓力不會那麼重,不會有罪惡感,不會讓自己處於被動狀態。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把他當做社會實踐課,因為有人上實踐課有很豐富的收穫,但有人這個課可能就上得很糟糕,就好比一次考試我們考砸了,吸取教訓今後別再砸下去就行了。既然有這種體驗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從教學中找到經驗呢?你有了這方面的經驗,今後做事可能比沒有經驗的人做得更好吧。主持人:如果真的因為這方面造成一些心理負擔,或者有心理問題,光靠青少年朋友自己去解決可能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本身他們心智就不是很成熟。溫方:對,這涉及到情感保護的問題,第一要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第二要善於處理臨時遇到的尷尬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教育中經常跟青少年說的你要學會說不,學會拒絕,這也是保護自己的重要環節。第三要學會求助,包括向學校老師、向自己的父母也包括向社會求助。主持人:因為現在很多青少年朋友遇到這樣的問題向父母求助可能還是比較有顧慮的,可能打電話的方式是最好的了。溫方:對,實際上很多青少年開始的時候在求助上是顧慮重重的,因此他們很喜歡這種電話求助的方式。因為在電話求助的時候我們從來不問對方的姓名,在什麼單位,有時候會問問地方這是為我們統計方便,看南方出的問題多還是北方出問題多,但決不會為這個問題追究他,只是為他出出主意,電話很保密。但在我們諮詢的體驗中,很多青少年一開始在沒有信任關係的情況下,採取這種方法,建立了信任關係後很多青少年朋友自己就直接說我是哪的,我叫什麼,我要跟你見面,我們也很歡迎這些直接來談的朋友,因為這樣解決問題更直接,判斷上更準確,因此解決起來也會好一些。主持人:現在的社會已給青少年朋友創造了非常好的社會大環境,無論是從學校、家長還是社會上,像在社會上有很多這種熱線電話,青蘋果可能是其中做得比較成熟的,在學校教育方面現在宣武區是走在前面,其他的學校和地方也在慢慢追趕,家長也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他們也一直在學習,可以說現在全社會都在關注青少年性健康的問題。溫方:對,我所在的環境中就是有司法、醫療、保健,社區方方面面的人士組成了一個很大的網路對青少年進行幫助、關懷,現在的大環境非常好,有利於青少年健康發展。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青少年要學會求助。有再好的醫生你有病不看,或者看醫生不吃藥也不會好。主持人:對,有的青少年出現了問題不知道到哪求助,他自己也很痛苦。溫方:所以也希望這些青少年朋友掌握求助的方法,真正本著對自己負責任的精神,本著對自己朋友負責的精神,也本著對社會負責的精神,通過正常的渠道解決自己的性問題。這裡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你的問題不是你個人的問題,也是社會的,今後社會的發展是要靠每個公民的高素質來完成,那你也是公民之一,因此你自身的素質水平高低也決定了今後社會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今後社會文明層次的高低,所以每個青少年都要對自己負起責任,本著這種認識來對待自己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青春健康問題。主持人:溫老師我有個問題,現在學校對學生性教育開展得比我上學的時候好得多了,可是為什麼現在青少年朋友第一次性經歷的年齡在往前提?溫方:這就是現在青春健康教育發展不均衡的表現。作為一個科學、系統、全面接受過教育的青少年在這方面會做得比較好一些,會及時調整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一些適於社會的行為。那麼現在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第一社會上這方面的刺激源很多,包括淫穢書刊、成人的不負責任的舉動,這些都會對青少年有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一知半解的青少年危害會更大一些。咱們經常講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這些無序的信息灌到青少年腦子裡,他們在篩選、判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差,我想這就是導致現在有些青少年在探索中走入誤區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所以對這些問題單方面的指責是無意義的,因為這些青少年在做這些事的同時也就是成為了一個受害者,我想更多的應該是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用積極的方法引導他們,讓他們從那些困惑中解脫出來,走上健康之路。網友:青少年時期有性關係是否會影響到成年以後的性生活?溫方:從生理分析來說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會影響,因為人性成熟了就會做出性行為,這是很正常的。這只是生理的層面,但從心理來說這個影響可能會很大。我曾經接待過一對新婚夫婦,男青年在結婚前跟別的異性曾經發生關係,結婚大家都很高興,喝多了一些自己膽子也大了一點,新婚進入洞房的時候以至於鬧不清自己是跟誰,因為他腦子裡有多個異性的比較,在比較中就會把他的認知導入誤區。比如這個朋友在做的時候對方比較冷淡,他就懷疑對方是否也有過婚前性行為,改變猜忌心裡特別難,你想從剛一結婚兩個人就互相猜忌,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後面肯定是很不樂觀的。第二因為婚前有過這方面的經歷,因為結婚大家都是找自己合意的對象才結婚,但婚前有過這方面的經歷,怕對方知道,而毀了自己眼前的幸福,整天憂心忡忡,最後導致神經衰弱。曾經有一個朋友,交上了很好的異性朋友之後,就老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說錯話,因為他自己曾經跟別人說過某些話,做過某些事,為怕丟失眼前的朋友他隨時要提醒自己提高警惕,你想這個日子還好過嗎?最後導致自己成了神經衰弱症。整天睡不好覺,有眾多的擔心,還害怕見一些熟人,生怕熟人把他的底給說穿了,他自己說我是生活在地雷陣里,身邊布滿了地雷,每走一步都要小心又小心,這樣的日子我簡直是難受死了。那麼以前他要是沒有那些事就不用這麼難受了。網友:青春期發生性行為的時候往往是一種體驗,往往不能達到性生活的目的,它會給青少年帶來一些影響,會不會影響結婚以後的性生活?溫方:之所以影響以後的性生活是因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心理造成一個暗示,我是什麼什麼樣的人。這種心理暗示會導致他今後婚姻性生活的失敗,就是在進行性生活的時候前期的體驗會對後面的婚姻生活造成一種干擾,這種心理壓力是很難排除的。而且你越愛對方這種壓力可能就會越強。網友:如果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手淫是否會對今後的身體健康有影響?溫方:從生理層面應該說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適度地手淫,應該說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除非是不講衛生,那不是手淫的罪過。但是心理因素會對今後產生作用。主持人:那您剛才說的適度這個度是怎麼界定呢?溫方:就是自慰完了以後不會影響第二天的正常生活。比如說有人因為過度造成了頭暈眼花,造成正常生活的行為障礙,但是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你完事後可以很快恢復正常就是正常的,完了以後要是長時期地難受,疲軟那這就是過度了。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對今後的生活不會有影響,但因為我們的罪惡感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會給自己做一個錯誤的認定,會給自己加很多的罪孽,這是大可不必的,這只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反映。只不過我們人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一點,而要做得漂亮一點,要學會一定的技巧,掌握一定的知識。主持人:今天的在線即將結束了,今天我們的網友在這裡跟溫老師諮詢了一些問題,很多網友也希望能與您繼續交流。溫方:我們的青蘋果熱線是010-63439150。主持人:網友們可以打電話給溫老師,那麼最後溫老師可不可以給我們網友一些忠告?溫方:首先朋友們要知道,性這個東西並不神秘,但要把它處理好,一定要注意科學。再一個是要注意講實際,當有了問題的時候,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當有了困難的時候要學會通過正常的途徑去求助,去正面解決而不要迴避。因為這樣的問題,迴避是迴避不了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要伴隨著自己的成長,所以必須正視他,你才能獲得健康和美滿。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男生喜歡說「讀書無用」呢?如何反駁?
讓孩子盡情的哭鬧,再也不分裂孩子的靈魂!
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民辦幼兒園如何發展?加盟高端幼兒園品牌
[課程體系介紹] - AP

TAG:教育 | 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