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一切皆浮雲 ~~~~~
圖片格式:1280*1024 JPG先解釋一下名詞 NGC星雲和星團新總表(NGC)是被業餘天文學中最廣為人知的深空天體目錄之一。它包括了7840個天體, 這些天體被稱為NGC天體。NGC是最全面的目錄列表之一,它包括了所有類型的深空天體(沒有隻包括星系)。 該列表最初由J. L. E. Dreyer在威廉·赫歇爾觀測的基礎上於1880年代製作出,隨後,它增加了兩個目錄列表的內容(IC I & IC II)後,一下增加了將近5000個天體。 位於南天的天體沒有並未被很好的分類,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約翰·赫歇耳觀測過。NGC內也有很多錯誤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被RNGC改正。草帽星系(M104) Sombrero Galaxy (M104) 從地球上看去,它位於天赤道平面以南僅僅6度。這個旋渦星系位於2800萬光年以外,寬達50,000光年。草帽星系是室女座星系團南側邊緣處質量最大的天體之一,相當於8千億顆太陽。它擁有一個由將近2000個球狀星團組成的複雜系統,數量是我們銀河系球狀星團的10倍。草帽星 系也許還蘊藏了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0億倍,是星系中心的大量電磁輻射的來源,在紅外.線照片中也可以看見明亮的星系中心。
蟹狀星雲Crab Nebula 蟹狀星雲(M1,或NGC 1952)位於金牛座ζ星東北面,距地球約6500光年。它是個超新星殘骸,源於一次超新星(天關客星,SN 1054)爆炸。氣體總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直徑六光年,現正以每秒一千公里速度膨漲。星雲中心有一顆直徑約十公里的脈衝星。這超新星爆發後剩下的中子星是在1969年被發現。其自轉周期為33毫秒(即每秒自轉30次)。
螺旋星系M74Spiral Galaxy M74 這個正面對著我們的壯麗M74,是一個位在雙魚座內的宇宙島,距離我們有三千二百萬光年遠,擁有大約一千億顆成員星。被歸類為Sc星系的M74,它巨大且優雅的漩渦臂上面鑲著明亮的藍色星團和黝黑的宇宙塵埃帶。這張極清晰的影像是從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相機,在2003年和2005年所拍攝的影像組合出來的。影像涵蓋了星系M74表面約三萬光年的區域,部份影像之曝光在於捕捉了氫原子所發出的幅射,因此突顯了星系內會發出紅色輝光的大型恆星形成區。
貓眼星雲Cat"s Eye NebulaNGC 6543 行星狀星雲,位於天龍座。這個星雲特別的地方,在於其結構幾乎是所有有記錄的星雲當中最為複雜的一個。從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得的圖像顯示,貓眼星雲擁有繩結、噴柱、弧形等各種形狀的結構。 現代的研究揭開不少有關貓眼星雲的謎團,有人認為星雲結構之所以複雜,是來自其連星系統中主星的噴發物質,但至今尚未有證據指其中心恆星擁有伴星。另外,兩個有關星雲化學物質量度的結果出現重大差異,其原因目前仍不明。
引力透鏡與類星體A Gravitationally Lensed Quasar類星體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距離地球至少100億光年。類星體是一種在極其遙遠距離外觀測到的高光度和和強射電的天體。類星體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類星體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億光年以外的距離處被觀測到。據推測,在100億年前,類星體比現在數量更多,光度更大。
M81旋渦星系Spiral Galaxy M81 被稱為完美的螺旋星系,位於大熊星座,距離我們一千二百萬光年,是地球上望遠鏡可觀測到的最亮星系之一。
獵戶座星雲The Orion Nebula獵戶座大星雲(M42, NGC 1976)是位於獵戶座的反射星雲,1656年由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發現,直徑約16光年,視星等4等,距地球1500光年,同位置也在中國星名「伐一」「伐二」「伐三」附近。 獵戶座大星雲是太空中正在產生新恆星的一個巨大氣體塵埃雲。
毒狼蛛星雲 Star Cluster in the Tarantula Nebula 毒狼蛛星雲(Tarantula)正式編號為NGC 2070,它位於劍魚星座方向離開地球約17萬光年的地方,其直徑約為1000光年。該星雲位於鄰近我們銀河系的大麥哲倫星雲,它是最明亮的輻射星雲,地球南半球居民可以用肉眼來觀看它。
大旋渦星系(M51)和伴星系Whirlpool Galaxy (M51) and Companion Galaxy M51漩渦星系,正對著獵犬座,將可以看到渦流星系。它是因為具有清晰的星系漩渦臂才被如此命名的。在梅西葉目錄中,它的編號為51,因此也稱為M51。在這個距離地球有3100萬光年之遙的漩渦星系的核心中,天文學家已經鑒定出有一區域是聚集著稠密的年輕恆星。在這一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影像中,顯示出核心的亮區可能是由數百萬個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的恆星所聚集而成的。在這個橫跨80光年的區域,由於這些恆星太過擁擠,以至於假設我們住在其中一顆恆星旁的行星上時,我們所看到的天空將永遠是光亮的,不會有黑夜的降臨。在這個區域中還可以看到一個Y字型的暗線,它意味著有些帶狀的塵埃正遮住背後的強烈星光。
鷹星雲M16 Eagle NebulaNGC 6611 鷹星雲,M16也即NGC 6611,是編號第16的梅西耶天體,位於巨蛇座的尾端,形狀如一隻展翅的老鷹。鷹星雲距離地球約6000光年,佔據長寬約20光年的空間,內部包含了年輕的疏散星團和發射星雲。雲氣堆積的內部被認為是有大量恆星誕生的集中地。1995年,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鷹星雲中央進行觀測,取得了鷹星雲內部氣體柱的壯觀影像。鷹星雲內部的氣體柱,長度約一光年。頂部的雲氣正在蒸發,表示有新生的恆星正在發散恆星風,將物質吹散。
風車星系 Spiral Galaxy M101風車星系也稱為M101或 NGC 5457 M101位於大熊星座,正對著地球,涵蓋的區域約有滿月大小。非常暗淡,要在良好的觀測條件下才能從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中看到。用大型望遠鏡或長時間的曝光照片可以看到旋臂。 冬天,天黑不久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便出現在東北方的天空中。在大熊η(搖光)和大熊ζ(開陽)的左側有一個梅西耶天體,它和兩者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暗淡天體就是大熊座旋渦星系M101(NGC5457)。它的視星等為9. 6等,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看到。
船底座星雲Carina Nebula 船底座η星雲又叫卡利納星雲,也稱為鑰匙孔星雲、船底座大星雲、η卡利那星雲、或NGC 3372。是銀河系人馬臂內距離我們9000光年的巨大星雲,位置在船底座,包含有數顆O型星。船底座大星雲是一個包圍在船底座η星,銀河系內最大和最亮的恆星之一,周圍的巨大亮星雲。雖然它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但星雲中央區域依然明亮得足以讓肉眼看到(不過在赤道和南半球觀察較佳)。
螺旋星系 Spiral Galaxy NGC 3370 星系NGC 3370是一個充滿塵埃的螺旋星系,位於獅子座里,距離地球大約9800萬光年。星系NGC 3370的中心分布著輪廓鮮明的塵埃帶和一個不太容易辨認的核。這張清晰度非常高的圖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利用高級測量攝像機拍攝,我們通過它甚至能看到該星系裡的單個造父變星。造父變星曾被用來測定天文距離。1994年,星系NGC 3370里的一顆Type Ia sypernova發生爆炸。
Arp 274三重星系Galaxy Triplet Arp 274 Arp 274,新星雲總表編號5679,是一個三重星系。從遠方看,它們部分重疊,但實際上互相間可能還有一定的距離。其中2個主要星系的旋臂看上去相當完整,而左方遠處的第3個星系看上去很緊湊,卻有明顯的恆星形成跡象。 三重星系中的2個星系正在高速產生恆星。證據就是在左方整個小星系的四周和右方較小漩渦星系的旋臂上,有大量藍巨星的形成節點區域。 三重星系中最大的一個在中間,看上去像渦旋星系,也可能是棒旋星系。整個三重星系系統位於室女座天區,離我們大約4億光年。
錐狀星雲 Cone Nebula (NGC 2264) 也稱聖誕樹星團,位於麒麟座星座,距離地球約2600光年。因好似耶穌基.督像而聞名。 錐狀星雲的周圍可以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結構套條紋。這些特殊的形狀,是星際塵埃、高能量星光以及年輕恆星所噴出的熱氣之間的複雜作用所造成的。 在圖片里,右邊最亮的恆星是S Mon,而它上方的雲氣,因為形狀與顏色之故,被昵稱為狐皮星雲。 S Mon星周圍的藍光,是星際塵埃反射它的星光所造成的。這個區域里的橘黃色輝光,除了塵埃反射星光的貢獻外,其他則來自被星光遊離的氫氣的輻射。 SMon星是年輕疏散星團NGC 2264的一員;這個星團位於北天的麒麟座內,離我們約有2500光年遠。
星爆星系M82Starburst Galaxy M82 星爆星系是在比較星系的恆星形成速率時,其形成速率比大多數的星系都要高出許多的一種星系。通常在兩個星系過度靠近或發生碰撞之際,會有爆發性的恆星形成。在這種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速率是很驚人的,如果要持續這種速率,要供應恆星形成所儲存的氣體,在遠短於星系的動力生命期內就會耗盡。基於這個原因,星爆過程被假設為短暫時期的現象。 最出名的星爆星系是M82、NGC 4038/NGC 4039和IC 10。烏鴉座 NGC 4038/NGC 4039 烏鴉座是南天星座之一。位於室女座西南,巨爵座與長蛇座之間,由4顆3等星組成歪斜的四邊形。烏鴉座四邊形中的軫宿一和軫宿三兩星遙指室女座的角宿一的西南邊。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大綜合論》中就已經列出了這個小星座。烏鴉座亮星很少,烏鴉的形象並不明顯。座內最亮的四顆3m星組成了一個小小的不規則四邊形,其中的γ星和δ星正指向室女座的角宿一。從大熊座的北斗勺把兒延伸出的曲線經過大角、角宿一,最後在這個小四邊形處中止,這條弧線稱為「春季大麴線」。 NGC 4038/NGC 4039是在烏鴉座的一對交互作用星系,早在1785年就被威廉·赫歇爾發現。 這個被稱為NGC 4038群的集團總共有5個星系,而正在碰撞中的兩個星系被稱為觸鬚星系。這是因為經由星系碰撞而產生由恆星和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兩條長長尾,很像昆蟲的觸鬚而得名的。這兩個星系因為核心的結合正形成超星系中。多數的星系在她們的一生中大概至少都會經歷一次重大的碰撞,像是我們的銀河系未來將會和仙女座大星系發生碰撞。在觸鬚星系中已經發現兩顆超新星:SN 2004 gt和 SN 2007 sr。 最近的資料顯示,這個碰撞星系的距離只有4千5百萬光年,比過去認為的6千5百萬光年近了許多。 大約12億年前,觸鬚星系仍是分離的兩個星系。NGC 4038在與比他大的NGC 4039碰撞之前是一個螺旋星系。9億年前,觸鬚星系的兩個成員開始接觸,看起來與NGC 2207和IC 2163相似。6億年前,兩個星系已經交錯而過,看起來則像雙鼠星系。3億年前,這兩個星系的恆星被相互的牽扯出來,形成了今天所看見的,被拋擲在原來的星系之外的兩條帶狀物,很像是觸鬚的形狀。 在最近的4億年內,觸鬚星系的核心因為碰撞而合而為一,並且被恆星與氣體包圍著。觀測和對星碰撞的模擬認為觸鬚星系將會發展成為一個橢圓星系.
近距行星狀星雲的彩虹(Iridescent Glory of Nearby Helix Nebula)螺旋狀星雲(也稱NGC7293),是由一顆類太陽恆星在生命末期所產生的螺旋星雲,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狀星雲。 這顆恆星的外層氣殼被拋入太空中,從地球所在的位置看出去,正好象是看入一個螺旋梯之中。 而註定要成為白矮星的恆星核心遺骸,發射出非常高能量的輻射,造成先前拋射出的雲氣發出螢光。 螺旋星雲位在北天的寶瓶座內,大小約有2.5光年,距離我們約有650光年遠。 從螺旋星雲內側區域的特寫影像,可以發現它有許多成因不明的複雜雲氣結。
仙后座A的殘骸照片Supernova Remnant Cassiopeia A 仙后座A是銀河系內中已知的最年輕的超新星遺迹,也是天空中除太陽外最強的射電源。 仙后座A,簡稱Cas A;相關編號:G111.7-2.1、3C 461射電源。在天球的位置為赤經23h23m24s,赤緯+58°48"54"(2000.0曆元,約在仙后座κ星以北),離地球約11000光年,視直徑5角分,亮度為6等但由於太彌散與銀河背景影響,未能以肉眼直接看到。 仙后座A質量是太陽的20倍,是一顆密度很高的恆星,距今330年前左右地球可以觀測到它的爆發。仙后座A的核心密度相當高,直徑為12.5英里(約合20公里),美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在1999年首次觀測到仙后座A核心爆發形成的超新星。
Abell 1689的引力透鏡照片Gravitational Lensing in Galaxy Cluster Abell 1689 在這張合成圖裡是一個位於23億光年以外的巨大星系群並不斷的互相合併著。幾百萬度的氣體被NASA的錢德拉X射線探測器所捕捉到,在圖中以紫色標記,哈勃拍攝的可見光波段圖像是以黃色標記。X射線釋放物,其外觀看起來十分光滑,並不象其他合併系統,例如子彈星雲或 MACS J0025.4-1222,Abell 1689的氣溫模型是非常複雜的,也許這是因為其具有多重帶有不同溫度的結構。 在可見光圖像中巨長的弧線是由於背景巨大質量星系群的引力透鏡所導致的,如此巨大系統中的弧線還從沒見過。以後對於這個星系群的研究需要被用來解釋關於基於用X射線數據和引力透鏡估算質量的不協調問題。先前的工作組說那些星系的絲狀結構位於靠近Abell 1689的一端,這結果可能會偏向[於使用引力透鏡來估算質量。
獵戶座反射星雲 NGC 1999Reflection Nebula NGC 1999 in the Constellation Orion 美國國家宇航局的科學家表示這幅圖片突出了可能是新星誕生地的氣體雲,圖片中的星雲名叫NGC 1999,位於獵戶座,距地球約1500光年。
行星狀星雲 NGC 2440 Planetary Nebula NGC 2440 儘管哈勃太空望遠鏡中最受歡迎的一個照相機於1月份發生故障,但哈勃太空望遠鏡今年仍證實了自己的價值,它用其它的相機拍下了一系列的令人感到震驚的新照片。 美國宇航局2月13日公布了一顆接近死亡星球的照片,在一個名為NGC 2440的星雲中心附近,一顆曾經與我們太陽類似的白矮星正在發光,它被外層大氣向外膨脹而形成的行星狀星雲所包圍。 NGC 2440的中央星是已知最熱的恆星之一,表面溫度大約200,000攝氏度。 就像只蝴蝶一樣,一顆白矮星也是「破繭而出」,開始另一段生命之旅。在這種比喻中,我們的太陽也像一隻毛毛蟲,而被拋出的氣殼(繭殼)就是最美麗的蝴蝶了。這張照片里的「繭」是名為NGC 2440的行星狀星雲,它的內部有目前所知最熾熱的白矮星之一。這張照片中心附近的白點, 就是這顆白矮星。我們的太陽五十億年後,也將要變成這樣一顆 「白矮蝴蝶」。
CL0024+17 星系團 下面這張高解析度影像是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由影像中可看出似乎有個圍繞著 CL0024+17 中心的暗物質存在,而且它並沒有一般物質的相應體。下圖中第一眼可以看見的,便是許許多多的星系,它們是 CL0024+17 本身的成員星系,大多呈現黃褐色。接著,仔細檢查星系團中心,可以發現數個形狀不尋常而且重複的星系,一般來說,它們的顏色比較藍一些。這些是幾個更遙遠星系的多重影像,這代表這個星系團是強大的重力透鏡。整張影像還散布著許多遙遠的藍色星系較輕微的變形影像,這代表著可能存在著一個暗物質環。這個計算機計算出來的暗物質環大小大約有五百萬光年,並以數字迭加的方式,以彌散的藍色迭加在上面的影像中。有一個關於這個暗物質環形成原因的假說認為它是當 CL0024+17 星系團和另一個星系團在大約10億年前碰撞時所產生的,就如同朝著池塘丟一顆石頭所形成的環狀水波一般。
超新星遺迹1006 Supernova Remnant SN 1006 SN 1006是公元1006年4月30日到5月1日期間觀測到的一顆超新星,位於豺狼座,是歷史上人們記錄到的視亮度最亮的超新星爆發,在中國、日本、埃及、伊朗,以及歐洲的古籍中均有記錄。中國古書《宋史·天文志》中寫道,它的光芒可以將地面上的物體照出影子。根據古埃及學者阿爾·本·里端(Ali Ibn Ridwan)的記載,它的亮度遠遠超過了金星,有可能也超過了上弦月,達到了-9等。據推斷,SN 1006很可能屬於Ia型超新星爆發,距離地球大約5900光年。 目前對SN 1006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遺迹上。SN 1006的遺迹屬於殼層型超新星遺迹,觀測不到其中央的緻密天體。20世紀50年代美國帕洛瑪天文台的天文學家沃爾特·巴德試圖用48英寸施密特望遠鏡觀測它的遺迹,但未獲成功。直到1965年,天文學家使用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台的射電望遠鏡發現,豺狼座β星附近的射電源PKS 1459-41具有30角分的殼層結構,證認其為超新星SN 1006的遺迹。1976年探測到了遺迹的X射線輻射。1995年,日本的ASCA衛星發現了其遺迹具有X射線同步輻射的亮弧。1998年發現了它能量為TeV量級的高能伽瑪射線輻射。
蝴蝶星雲 Butterfly Nebula 蝴蝶星雲(M2-9)人馬座美麗的行星狀星雲。與其它行星狀星雲一樣,它也是類太陽恆星演化晚期的產物。它有一對非常對稱的像蝴蝶翅膀一樣的雙極結構,距離地球大約2100光年。目前對形成這種雙極型行星狀星雲的物理機制的細節還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在它的中心有一個氣體盤面,盤面的中央有兩顆互相繞轉的恆星。就是這一對恆星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從氣體盤面拋出氣體,灼熱的氣體向兩端擴散形成了這樣的雙極外觀。
蝌蚪星系(UGC 10214) Tadpole Galaxy (UGC 10214) 這幅迷人的景觀,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相機所拍攝的,影像中遙遠星系形成美麗的背景,而主角是飽受擾動的螺旋星系雅伯(Arp)188,它也被昵稱為是蝌蚪星系(Tadpole Galaxy)。 這隻宇宙級的蝌蚪位於北天的天龍座內,距離我們只有四億二千萬光年遠。它引人注目的尾巴是由許多巨大明亮的藍色星團所組成,長度大約有28萬光年。為什麼星系雅伯188會長出這麼怪的尾巴呢?有種說法是曾經有個小而密實的星系從它的前方由左到右闖過,然後被蝌蚪星系的重力甩到後方去。 在靠得很近的時候,潮汐力把這個螺旋星系的星星、雲氣和塵埃拉了出去,形成一條很怪異但是很壯觀的長尾。這個闖了禍的星系,據估計位於蝌蚪星系後方約30萬光年的位置,透過左上方漩渦臂的縫隙就可以看見它。 和地球上同名的動物相似,隨著蝌蚪星系年齡的增加,它的尾巴很可能也會消失,而位於長尾的這些星團,會聚集成這個大螺旋星系的小衛星星系。
星系對Arp 87Galaxy Pair Arp 87 一道由恆星、雲氣和塵埃所構成的75000光年長橋,將這對編號為Arp87的奇特星系對聯結在了一起。這道長橋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兩個巨大的恆星系統曾近距離地接觸,彼此間的強大引力作用引發了劇烈的潮汐。其它更進一步的證據來自右方的正面旋渦星系NGC 3808A,它內部有許多在同一次爆發性恆星形成活動中產生的藍色年輕星團。 左方扭曲的側面星系NGC 3808B則被長橋物質及一個有趣的極環所包圍。這種引力相互作用的時間長達數十億年,重複性的近距離穿越最後將把這兩個星系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星系合併其實是宇宙間很常見的現象,Arp 87呈現的就是這種星系演化的一個中間過程。 Arp 87星系對位於獅子座,距離我們約3億光年。影像左緣清晰的側面旋渦星系則是一個較遙遠的背景星系,並不參與這個有趣的星系合併行動。
蛋形星雲 CRL2688 Rainbow Image of the Egg Nebula 這是距地球約3000光年的「蛋形星雲」CRL2688。其中央的恆星與太陽類似,它成為一顆紅巨星還不到一百年。
超新星遺迹N 63A Supernova Remnant N 63A Menagerie 哈勃空間望遠鏡觀察一個鄰近的超新星遺迹時發現了一團外觀混沌的塵埃和氣體雲。N 63A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爆炸後的殘餘物,它正將自己的外層氣體吐向一個已經存在的湍流區。 這個超新星遺迹是N63的一部分,後者是大麥哲倫雲(LMC)中的一個恆星產生區。LMC是距離我們的銀河系160000光年的一個不規則星系,在南半球可見。它給哈勃空間望遠鏡提供了活躍恆星形成和超新星遺迹的良好樣本。 N 63A附近的許多恆星都有著超大的質量。估計產生這個遺迹的恆星質量約為太陽的50倍。這樣一個大質量恆星具有強烈的恆星風,可以吹走周圍的介質,形成一個風吹氣泡。產生N 63A的超新星被認為是在這樣一個氣泡的中心爆發的,氣泡本身則位於LMC星際介質成塊糾集的部分。
「斯蒂芬五重奏」星系Stephan"s Quintet 這是在飛馬星座中由5個星系聚集而成的,即所謂的「斯蒂芬五重奏」星系。這個用字母A、B、D和E表示的星系位於距地球約2.8億光年的地方,巨大星系F在某個時候被列入「斯蒂芬五重奏」是錯誤的,因為實際上它離開地球僅為3500萬光年。但是為了不把「五重奏」 更改為「四重奏」,有些天文學家建議將離開更遠的星系C列入「斯蒂芬五重奏」星系,星系C離開地球也為2.8億光年左右。 在「四重奏」各星系之間有氣體弧,這種氣體弧只有在X射線望遠鏡中才能看見。氣體弧溫度約為600萬度,它是由於照片中用字母B表示的旋渦星系的快速運動而被加熱。星系在熾熱氣體中的運動和引力作用使星系彼此間吸出冷的氣體,同時失去自己的物質,這些物質會形成新的恆星。在「斯蒂芬五重奏」旋渦星系經過幾億年之後,最可能是轉變成橢圓星系。
I Zwicky 18 星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發現的最年輕的一個星系。這個星系大約形成於5億年前,相比較而言,我們居住的銀河系要比它老約120億歲。 新發現的這個最年輕星系現在目前被稱為「IZwicky18」。通過它,天文學家們將有可能了解到銀河系在「青年時代」的有關狀況。事實上,現在「IZwicky18」星系仍處於「胚胎」階段:它還是一個巨大的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低溫氣團。此外,該星系中還包含有少量的較重元素--碳、氮和氧,而這些物質通常都是恆星上熱核反應的產物。這也說明,在「IZwicky18」中還沒有恆星形成。 「I Zwicky 18」是所有已知年輕星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只有大約4500萬光年。或許,「IZwicky18」也是唯一一個能讓天文學家們細緻研究構成其主要成份的「雲團」星系。 不過目前暫時還無法解釋為什麼「IZwicky18」中包含的大量氣體物質沒有在其自身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發生坍縮。現在獲得普遍認可的理論認為,宇宙中星系的形成時間應是在「大爆炸」發生後的第一個10億年中,最遲也不超過130億年。因此,天文學家們認為找到了最年輕的星系也就意味著找到了宇宙「邊界」,但令人費解的是,它與地球的這一距離無論如何也不應僅有4500萬光年--對那些巨型天體來說,這一距離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我們「近鄰」了! 據美國科學家們稱,按照天文學標準,再與科學家們從地球上觀測到的其它星系相比較,該星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晚生兒」。
馬頭星雲The Horsehead Nebula (Barnard 33) 獵戶座內的馬頭星雲是天空中最易辨認的星雲之一,它是巨大黑暗分子雲的一部分。有時該星雲也被稱為巴納德33。 它位於明亮恆星獵戶座ζ的南方,在左側獵戶座中三亮星組成的「直線帶」指引下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用肉眼看見,與著名的塵埃雲——「鷹狀星雲」屬於同一類型,這兩個「塔狀的」的星雲都是「孕育」著年輕恆星的「繭」。 馬頭星雲底部里的亮點,是正在新生階段的年輕恆星。 光約需要經過1500年,才會從馬頭星雲傳到我們這裡。 這熾熱的紅光來源於星雲背後的氫氣,被附近亮星參宿增一遊離後而形成。黑暗的馬頭星雲主要是由濃密的塵埃造成,馬頸左側較低位置是馬頭星雲的投影。由於存在強大的磁場,氣流迅速飛離星雲。馬頭星雲底部的亮點是年輕的恆星,正處於形成階段。從馬頭星雲發出的光需要經過1500光年才能到達我們這裡。
船底座星雲的博克球狀體 The Caterpillar,a Bok Globule in the Carina Nebula 這類暗星雲被稱作博克球狀體。與其黑暗無星的外表相反,這些孤立的小雲團在原恆星盤形成的關鍵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研究恆星早期演化的重要手段。博克球狀體一般分布在H II區內,如在鷹狀星雲M16、IC 2944、NGC 281等發射星雲中均有分布。其典型尺度約為半光年,質量數倍於太陽,99%以上的成分是低溫氫與氦氣體,而其餘不足1%的部分以重元素微粒為主(包括二氧化碳等凝固的氣體顆粒),是阻擋星光的罪魁,也是研究該類型天體的挑戰所在。
Arp147雙環星系Interacting Galaxies Arp 147 為何一個星系的形狀就像光環一樣?更奇怪的是:為何會出現兩個?影像右側藍色星系形成的光環顯示了一個極為廣大的,類似光環的結構,直徑為3萬光年,由許多新誕生,極度明亮的大質量恆星組成。 這個藍色星系是名為Arp147相互作用的星系系統的一部分,其在這裡顯示為一個光環,因為最近它與另外一個影像中的星系(左側紅色星系)發生了碰撞。不尋常的是,甚至這個紅色星系也像波帶一樣以光環狀顯示,儘管它幾乎側向對著我們。當星系發生碰撞時,它們相互間通過,因此各自所擁有的恆星間很難發生碰撞。 但是星際氣體塵埃雲密度變大,造成了一次衝擊波,將恆星形成區域推離了碰撞位置,就像池塘表面泛起的波紋。上面的影像是上周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最近一次解決技術難題之後,來測試廣域2號行星相機的性能。
漩渦星雲 Spiral Galaxy NGC 1309 這個絢麗的漩渦星雲距離我們有1億光年遠,那就是NGC1309,位於波江座的邊緣。NGC1309橫跨大約有3萬光年,大小是我們巨大銀河系的1/3。能看到帶藍色的年輕星團和塵埃描繪出了NGC1309的旋臂,它們纏繞在微黃色中心年老恆心的周圍。它不僅僅是又一個漂亮的可面對的漩渦星系,對於NGC1309最近的超新星和造父恆星的觀察有利於宇宙擴大化標準的確立。在你看過這個美麗星系巨大的形狀之後,查看一下大批背景中距離較遠的星系,它們也被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尖銳視野記錄下來。
巨大的旋渦星系 NGC3314 NGC 3314由兩個幾乎完全排成一列的大旋渦星系構成。前景旋渦星系看起來剛好面對我們,許多年輕的明亮星團構成了它的風車形狀。在背景星系輝光的反襯下,面對我們的前景星系呈現出星際塵埃的暗黑螺旋帶,顯示出旋渦星系的結構。這些塵埃帶厚實得令人驚訝,而且這對明顯的重疊星系是能吸收見光的少數系統之一,過去常常用來直接探究遙遠旋渦星系的塵埃分布。NGC 3314 距離我們大約有一億四千萬光年,位於長蛇座。上面這張彩色照片,是由哈勃空間望遠在1999年和2000年所拍攝的圖像合成的。 照片中可見一旋渦星系(NGC3314a)恰好位於另一巨大的旋渦星系(NGC3314b)前。這一「排列」給予我們一個珍貴的機會形象化前景星系(NGC3314a)內暗物質的狀況。位於前景星系(NGC3314a)中心附近似「風車」狀的恆星群是由星際間的塵埃雲剛生成的。在前景星系(NGC3314a)的螺旋臂間的塵埃雲的形狀顯示了其見的暗物質如何將來自遙遠星系的光線吸收。 這一輪廓同時也說明了星際塵埃雲的所處位置及吸收光線量的大小。在眾多星系內,星際塵埃雲總是位於最新誕生恆星的區域,而NGC3314a中卻有許多「額外」的暗物質塵埃「巷」與明亮的年輕恆星無關。倚著明亮的背部星系的前景星系,其外的螺旋臂看來似乎漸漸變得「暗淡」。在照片中心附近的一紅色的小斑點是背部星系NGC3314b的核心。
環狀星雲NGC3132 船帆座(Vela)中的環狀(Ring)星雲NGC3132。此星雲中心含有類太陽恆星,這些恆星已快要死亡。 是一顆靠近NGC3132的暗弱的恆星創造了這個極為漂亮的星雲,素有南天環狀星雲之稱。在張圖片中藍色的區域充滿了來自這個雙星系統的星光。儘管照片中顯出不同尋常的對稱性,但卻是不對稱性使得NGC3132如此的迷人。周圍氣殼的形狀、結構,以及貫穿整個星雲纖細的塵埃帶都是不解之謎.
3C321星系 這張2007年12月17日從美國宇航局獲得的合成圖片顯示的是3C321星系通過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噴射強大的射流,衝擊附近的一個較小星系。這是人們首次觀測到星系間的黑洞射流衝擊現象。
棒狀星系 NGC 4314
飛鏢星雲 1997年美國和瑞典的天文學家發現,恆星死亡前噴發出的氣體形成的「飛鏢」星雲,是迄今所知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那裡的溫度低於-270℃。 為確定飛鏢星雲的具體溫度,研究人員將來自飛鏢星雲內一氧化碳的微波信號和宇宙背景輻射中的信號進行比較,發現飛鏢星雲的信號更弱。這表明星雲的溫度低於宇宙基礎溫度3.K,即-270℃。目前,除了實驗室取得的人造低溫外,在自然界中從未發現過比飛鏢星雲溫度更低的地方。 即將死亡的恆星坍塌成為矮星之前,會釋放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形成飛鏢星雲。這些氣體釋放的速度很快,可達到每秒165公里,導致飛鏢星雲溫度急劇下降。而在宇宙中,越冷的物質輻射越弱,其釋放的微波信號也越弱。
小鬼星雲 The Little Ghost Nebula (NGC 6369) 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編號為「NGC6369」的星雲照片,首次展示了地面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的很多細節。 它是一顆虛弱的垂死恆星周圍的一片雲狀幻影,曾被業餘天文學家們稱為「小鬼星雲」。 從這次拍到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星雲內的恆星殘核周圍形成了一個藍綠色的氣體環。這個環的直徑可能達到1光年。在環的外圍是一圈更紅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中紫外線相對要弱。 據了解,與太陽質量相仿的恆星到了生命晚期,由於內部聚變反應無法為自身活動提供支撐,會膨脹形成一個紅色巨型球體,導致外層出現氣狀、微弱閃光的星雲,距離地球約2000至5000光年的NGC6369星雲正是這樣形成的。 天文學家推算,NGC6369星雲中的氣體正在以大約每秒24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脹,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1萬年左右,恆星的餘燼將在隨後幾十億年中逐漸冷卻,最終「熄滅」。
矮人星系 Dwarf Galaxy NGC 4449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周圍發現了許多神秘的「小矮人星系」。儘管它們並不是《指環王》中那些滿腳長毛的霍比特人,但這些小星系的出現證實了這樣一個預言——大星系的形成最終在宇宙這張「大桌子」上留下了一些「麵包屑」。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在過去幾個月中發現了8個星系,這項工作是斯隆數字巡天(SDSS)研究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空前詳細地對1/5的天空進行繪圖。與包含幾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相比,這些星系發出的光芒僅僅來自幾千顆到十幾萬顆恆星。研究小組成員之一、英國劍橋大學的Daniel Zucker指出,它們的體積也很小,直徑大約為2000光年左右(這隻相當於銀河系直徑的1%)。
面紗星雲The Veil Nebula 這些看起來像是細絲狀的星際間氣體只是擴張中的面紗星雲的一小部份,影像中背景星場是 天鵝座的長頸的部位。就像是著名的天鵝座圈,面紗星雲其實就是超新星遺骸,星球爆炸所產生的殘骸雲氣,超新星爆炸的最早火光到地球上大約是5000到10000年以前。 面紗星雲距離我們1400光年,整個星雲的視直徑大約有三度,約是月球的六倍,因為太暗了,以至於無法用小望遠鏡來觀測。這張美麗而深度曝光的彩色影像,顯示的區域是面紗星雲東邊的南端。 它的寬度大約是10個光年,編號為IC1340。
三人組星系 NGC 5566、NGC 5569、Arp 286 在這張望遠鏡合成的黃藍相間的奇異圖像中,展示了室女座方向上相距約9000萬光年的一個互相吸引的星系三人組。 左側前景中有兩顆芒角四射的星星與三星系交相輝映,它們是銀河系的兩顆恆星,這也提醒我們,銀河系中的恆星與那些遙遠宇宙島中的星星是一樣的。 圖中最搶眼的黃色星系擁有大幅的旋臂和塵埃帶,是一個跨度約15萬光年的巨大星系,稱為NGC 5566,在它下面較小的藍色星系是NGC 5569,靠近中央那個色彩斑斕的第三個星系則是NGC 5560,由於受到NGC 5566的強大引力作用而明顯拉伸變形。 在霍爾頓·阿普1966年編製的奇特星系圖表中也包括了這個星系三人組,編號為Arp 286。如今的人們已經把上述宇宙引力作用看作是星系演化過程中一個理所當然的環節。
老鼠星系 the MiceNGC 4676 它位在后髮座內,距離我們約有三億光年遠,由兩個正在碰撞的星系組成,它們可能都是后髮座星系團的成員。因為上面影像中這兩個星系都有長長的尾巴,所以被昵稱為老鼠星系 (the Mice),它們正在把對方撕開之中。 這兩個螺旋星系可能已經穿過對方,不過它們應該會不停地互撞,直至完全聚合在一起為止。為什麼它們互撞會產生長尾呢?這是因為各別星系前端和後端所受到的重力差所引起的,或稱為是潮汐力效應。由於這些星系相距很遠,所以它們的碰撞是一種很緩慢的過程,通常要經過數億年才會完成。
鬼頭星雲The Ghost-Head Nebula (NGC 2080) 「鬼頭星雲」又名NGC 2080,位於劍魚座30星雲南方的一條恆星誕生區,它的顏色和形狀十分怪異,就象「雙目炯炯」的「鬼頭」。 萬聖節的起源很古老,而且和天文有關,從公元前五世紀起,萬聖節是越區節慶典,這種節日恰好介於北半球日夜等長的春/秋分,以及晝夜差異最大的夏/冬至之間。萬聖節現代慶祝的服飾,是另一項古代遺傳下來的習俗,目的是要嚇走在人間遊盪的鬼魂。所以這張由哈勃望遠鏡所拍攝的假色鬼頭星雲影像,對這個古老節日是一項很恰當的獻禮。 位於我們銀河系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內的NGC 2080,橫寬約有50光年,雖然外觀上很像個虛構的鬼魂繪像,實際上,它是一個位於大麥哲倫星雲的恆星誕生區。 天文學家認為,從「鬼頭」中散發出來的紅光和藍光其實是鄰近的恆星對氫氣加熱而形成,綠光來自灼熱的氧氣,中心的白色區域是三種顏色光的組合。兩隻「鬼眼」是溫度極高的氫氣和氧氣區。
發完收工 以後還有打包地址:http://v4.u.115.com/file/f3141b8f2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