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風物觀止|ART一點最全觀展手冊·第二輯|都城紀勝之科技繁榮 文化鼎盛


浙江省博物館

「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

重磅·史上最大規模南宋文物展「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

ART一點權威首發

▲點擊查看綜合消息


  • 第一單元:中興小記(點擊回顧)

  • 第二單元:都城紀勝(分三部分)

  • 第三單元:武林舊事

    (本條所有圖文資料來源於「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展覽圖錄,主編王宣艷。ART一點將於近期持續發布導覽手冊及展覽消息,敬請關注。)

  • 第三單元

    科技繁榮、文化鼎盛

    3 科技繁榮


    經濟的富庶、政府的鼓勵促進了宋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宋朝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發明創造最活躍的時期。南宋承繼北宋,重建科技,將農業、手工業、城市經濟及港口外貿等諸多方面的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推向了新的高潮。

    天文地理、農田紡織

    南宋時人口的增長使農田的開墾、稻麥的培育、棉桑的種植達到了新的高度。農業生產的技術和理論取得重要成就,農桑園藝專門著作大量出現,《農書》和《耕織圖》是此時的傑出代表。《宋史·食貨志》載:「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圍田滿遍,水利大興。統治者重視天文研究和曆法編撰,測繪星象以掌握農時。

    拉絨棉毯 南宋

    長2.51米,寬1.16米

    浙江蘭溪密山南宋潘慈明妻高氏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棉毯白色。由木棉紗織成。經緯條幹一致,兩面拉毛均勻,細密厚暖。棉毯上面用81枚開元通寶和北宋錢排列成六個互相連接的菱形圖案。系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最早和最完整的棉毯。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到南宋末年,江南一帶較為普遍地紡織棉布了。根據南宋詩人艾可叔的《木棉詩》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了紡車、彈弓、織機等工具。南宋的紡織業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天文地理、農田紡織

    南宋社會讀書應舉氛圍濃厚,印刷技術發展,版印書籍在數量和質量上遠勝前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學宮、寺院、私家和書坊都從事雕版印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崇尚學問,推廣文化。臨安、福建和四川是印刷業的中心。臨安國子監所出版的圖書,稱「監本」,印刷技術頗高。四川和福建亦有不少書坊。

    刻本《咸淳臨安志》卷二十六散頁 南宋

    縱36.6厘米,橫43.6厘米

    張宗祥捐贈

    浙江圖書館藏

    此書頁為張宗祥收藏的宋版書頁之一。宋度宗咸淳時,潛說友在《乾道臨安志》《淳祐臨安志》的基礎上編撰成《咸淳臨安志》,共一百卷。該志是南宋地方志中的佳作,為研究臨安地方史和宋史的重要史料。

    刻本《通鑒紀事本末》卷第十

    南宋淳熙嚴州刻遞修本

    縱19.5厘米,橫32.5厘米

    舊藏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通鑒紀事本末》系南宋袁樞撰。此書於淳熙二年(1175)在嚴州府首次刊刻,世稱「嚴州本」。因行多字小,又稱為「小字本」。存卷十一卷,共六十頁。此書系白麻紙,黃綾面,蝴蝶裝,白口,多數雙魚尾,少數單魚尾,左右雙欄,半頁十三行,行二十四字。

    平江刻《磧砂藏》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一

    南宋、元

    板框尺寸24.5×11.2厘米

    范成捐贈 蘇州博物館藏

    經折裝,半頁六行,行十七字,上下單邊。此卷為《大藏經》中之《磧砂藏》零本。卷後護葉有墨書「大元敕封光明大禪師造」。《磧砂藏》是南宋時代民間私刻《大藏經》的最後一種。刻版地點在平江府陳湖中磧砂洲延聖院,後來改名磧砂禪寺,因而通稱這部藏經為《磧砂藏》。《磧砂藏》的刊版直到元大德五年(1301)以後還在續修。

    湖州刻《思溪圓覺藏》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三十七 南宋

    板框尺寸24.4×11.3厘米

    舊藏 蘇州博物館藏

    思溪圓覺禪院版簡稱為《圓覺藏》,是國內外公認的南宋版典藏珍本。在湖州完成雕印工作。這部大藏經是湖州歸安縣富民、致仕官王永從、王永錫兄弟于靖康元年(1126)開雕,紹興二年(1132)完成。共550函,5480卷,顏體字,經折裝,每板5個半頁,30行,每半頁6行,行17字。

    刻本《金光明經》 南宋

    紙高24厘米,框高16厘米,橫17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刻本。經折裝。首尾殘。單線版框,無欄。楷書。每分卷均有黑漆板面。經文為《金光明經》。首尾霉損,未發現年款或願文。總4冊208頁。每半頁5行,行12-15字不等。

    刻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

    紙高24厘米,框高16厘米,橫17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刻本。經折裝。首尾全,經頁殘損。單線版框。無欄。楷書。黑漆板面,其上墨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八字。卷首刻講經扉畫一頁。經文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尾刊刻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鄭若璿施經願文一篇。後殘,有墨書:「……辛亥三月……觀音無量壽經……說救苦經十卷佛說……」可能是鄭若璿施經數目的統計。

    刻本《金剛經頌》

    南宋紹興辛巳年(1161)

    紙高23厘米,框高17厘米,橫18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刻本。經折裝。首尾全。單線版框。楷書。無欄。卷首有「右朝奉郎新知京南府通判軍府事鄭復」作的序文一篇。經文為道川禪師作的《金剛經頌》。卷尾有道川禪師自作願文一篇,最後有殘跋一篇,跋的末尾有「紹興辛巳(1161)八月晦日」年款。經頌的作者道川禪師和序文的作者鄭復暫無傳記可查。總86頁。經文前段每半頁4行,行12字,大字。後段每半頁5行,行15字,小字。卷中有「葉傅印施」並鈐印。

    刻本《佛頂心陀羅尼經》

    南宋乾道八年(1172)

    框高16.5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刻本。經折裝。單線版框,無欄。楷書。卷首刊刻扉畫,內容是持誦抄造《佛頂心陀羅尼經》的諸種感應故事。經文為《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陀羅尼經上卷》。經文後刊印能救產難的秘字印。卷尾刊印經題記,文為:「處州麗水縣奉三寶弟子葉岳同妻王氏十/五娘昨為日前雖有男女類皆夭喪竊恐前/生造諸惡業有此事難謹發誠心印造/佛頂心陀羅尼經一□卷遍施受持□/早遂願心及乞追薦亡男竹僧托生凈土伏乞/□□印知/乾道八年壬辰二月奉佛弟子葉岳□」。存17頁。每半頁6行,滿行15字。

    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南宋紹熙癸丑年(1193)

    框高23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刻本。經折裝。絹面。首尾全。單線版框。楷書,大字,字徑2.3—2.4厘米。無欄。卷前為發願文。經文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尾墨書經名和南宋紹熙癸丑年(1193)葉能定施經題記。題記存8行,文為:「大宋國處州麗水縣義靖鄉政和里碧湖街道側居住/奉佛進士葉能定同妻潘氏三娘男浩孫等謹抽凈財/壹貫省收贖此經一卷仍以看讀此經三百卷總用投鎮/塔藏中萬世之下永作佛事普為法界躬身□□□開/明道眼入佛知見乞願現生之內夫妻保守眷屬團圓福壽/重增常逢吉慶來世之中不墮惡道得□□前在在處處/興隆三寶建立法幢乘此般若船速達菩提岸時/宋紹熙癸丑歲仲冬月進士葉能定開題謹願」。存72頁。每半頁4行,滿行9—10字不等。

    4 文化鼎盛


    「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相對輕鬆的政治環境和輿論氛圍,造就了文化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南宋時期文化成就璀璨奪目,被譽為「東方文藝復興」時期。

    百家爭鳴

    南宋思想流派紛呈,形成學術交流與爭鳴。朱子理學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在慶元黨禁中受到打擊,然此後對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產生巨大影響。浙東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呂祖謙、薛季宣、陳傅良、陳亮、葉適等。他們提倡事功之學,強調經世致用。從地域上分,呂祖謙為金華學派,陳亮為永康學派,薛季宣、陳傅良、葉適則為永嘉學派。

    龍泉窯青釉葉適墓誌

    南宋淳祐十年(1250)

    縱33厘米,橫24厘米,厚3.5厘米

    1940年浙江溫州慈山葉適墓盜出

    溫州博物館藏

    瓷質墓誌呈長方形,正面及側邊施青釉,背面無釉。正面從右至左篆書「大宋吏部侍郎/葉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三行十八字。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水心,南宋永嘉人。他的「事功之學」奠定了永嘉學派的理論基礎。該墓誌的出土糾正了《宋史》「謚忠定」之誤。1940年,溫州城內慈山南麓葉適墓被盜,墓誌斷為二截,先為一工匠所得,後售予溫州金石家謝磊明。1950年,謝氏將其捐獻給國家。

    文化教育

    南宋尊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以儒立國",優禮文士,提倡文治,重視科舉,官學、私學得到有力扶持,書院發展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教育的興盛帶動了刻書、藏書之風,尤以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為盛。

    行在國子監補充太學生牒抄件 南宋

    縱32厘米,橫114.5厘米

    江蘇金壇周瑀墓出土

    鎮江博物館藏

    以手卷形式置於棺中。質地素紋絹。牒文外裹素紋綾。卷心以楠木為軸,兩端塗深紫色。牒文、素紋綾各不相連,依次卷裹在木軸上,可折、可卷,保存完整。太學生牒是證明取得太學生資格的正式文件,牒文內容包括發牒單位、發牒過程、太學生年籍、養士讚詞、發牒官吏等多個部分。該牒為抄件。

    全文如下:

    行在國子監 羽字型大小准淳祐四年八月空日/敕禮部狀據國子監申檢准紹興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敕節文補試中選學生依仿嘉祐治平間給畫旨讚詞綾紙奉/聖旨依本監今開具淳祐四年補中太學生國學生鄭宜等二百八十七名申部乞申明/朝廷指揮行下所屬給降素白綾紙二百八十七道付監從例書填給牒施行本部所據國子監申到事理伏乞/朝廷指揮施行伏候/指揮八月八日奉/聖旨依禮部所申施行須至給牒者學生周瑀本貫鎮江府金壇縣三洞鄉碧鸞里父為戶曾祖耆故不仕祖濟故迪/功郎平江府嘉定縣主簿父拱登仕郎習禮記淳祐四年補中當年年貳拾叄牒周瑀成均材之囿也/言藝其苗言擷其秀既/曰擷之曷不藝之士之入/於斯出於斯有碩其用/者相踵也庸非/國家養士之仁乎有養/士之仁有自養之仁請省毋怠准/敕給牒補充太學生故牒淳祐五年八月日牒胥佐魏澄(簽字) 胥長吳世榮(簽字)奉議郎丞姚(簽字)朝請大夫司業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陳(簽字)祭酒闕。

    銀鎏金魁星盤盞(一副) 南宋

    盤長17.5厘米,寬13.4厘米,高1厘米

    盞長9.3厘米,寬7.5厘米,高5.5厘米

    福建邵武故縣銀器窖藏出土

    邵武市博物館藏

    盤八角形,沿上鏨刻連續菱格紋。盤心以打造工藝裝飾人物故事圖。畫面中心的一方蓮池悠遊一尾魚,騰起祥雲,幻化成雲端上一條龍,是魚化龍的場景。左側祥雲飛鳳。周圍有亭台樓閣,右下角兩人相向作揖,僕人抱琴,是攜琴訪友的場景。盞身與足均作八角形,夾層,口沿下鏨刻卷草紋。盞心鏨刻《踏莎行》詞一首,詞云:「足躡雲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掛登科記。馬前喝到(道)狀元來,金鞍玉勒成行隊。宴罷瓊林,醉游花市,此時方顯平生至(志)。修書速報鳳樓人,這回好個風流婿。」盞身外壁分八面,每面分上中下三格。上格鏨刻卷草圖案,下格鏨刻如意頭圖案。中格較大,打製表現杯內所刻《踏莎行》詞意的連續畫面。足外鏨刻卷草紋。

    銀鎏金魁星盤 南宋

    長19厘米,寬14.5厘米

    江西新建縣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盤心打作用來承盞的一個菱花形凸棱框,框內鏨刻一首與邵武銀盞相同的《踏莎行》。框外右側為花開正茂的一株桂花,樹前通衢上一行五人,前行一人捧喜報,後面兩人打旗,一面旗上大書「天下狀元」,狀元騎馬執鞭,末一人隨行於馬後張傘蓋。垂柳之側一帶樓居,樓上女子憑窗眺望。是表現《踏莎行》詞意的畫面。

    「皇宋湖學寶尊」銘銅犧尊 南宋

    長37厘米,寬17厘米,高26厘米

    浙江湖州龍溪港安定書院段出土

    湖州市博物館藏

    通體銅綠色,似牛形,卷鼻,嘴巴誇大微張,露出整齊牙齒;雙眼圓睜,長眉延至雙頰。雙耳向上斜張;頭部向上揚起。身軀肥碩,四足粗壯,尾巴下垂,背部開圓孔,孔蓋已失,僅余口邊扣鈕。腹地鏤長方孔,孔上置有長方板,板上鐫刻「皇宋湖學寶尊」六字篆書銘文。宋代重視各地學校制度,州府之學興盛。各地州學常與文廟相結合,設有日常祭孔禮器的陳設。該犧尊與周代犧尊相似,其造型應是取法《紹興製造禮器圖》《紹熙州縣釋奠儀圖》一類禮書中的犧尊。

    風字形石硯 宋

    長20.4厘米,寬11.5厘米,高3.6厘米

    1963年浙江杭州靈隱宋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整硯呈風字形。硯首圓形硯池邊飾一如意雲紋。硯緣細窄凸起。硯底弧形,一側有二足使硯面微斜。

    抄手式石硯 宋

    長20.8厘米,寬11.2厘米,高4.5厘米

    1953年浙江杭州老和山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整硯長方形,硯面略凹,淌池。整硯光素無紋。硯底後部內凹,可以抄手。硯堂殘留墨跡。

    抄手式端硯 南宋

    長17.8厘米,寬10.6厘米,前高6.2厘米,後高5.9厘米

    浙江諸暨陶朱山桃花嶺淳熙八年(1181)武氏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長方形端石硯,抄手式,三面側壁硯牆高厚而底端無堵,硯背深斜下;硯堂寬平,首端墨池銳削下而窄如「一」字;池額中央的棱邊有半圓形柱侵入池心,上刻有小圓圈,內陰刻網格紋。硯色青紫,質細潤,製作工整。

    抄手式端硯 南宋

    長16.6厘米,寬10厘米,高2.7厘米

    浙江諸暨陶朱山桃花嶺淳熙八年(1181)武氏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端石製作。呈長方形,硯面開墨堂和一字形墨池,所刻線條淺而流暢,製作工整。硯底挖割後成凹槽形,墨堂下端有二鴝鵒眼,一大一小。眼中有暈三圈,分黑、綠、淡黃三色。

    「碧玉子」銘石硯 南宋

    徑22.4厘米,厚3.5厘米

    浙江諸暨留雲路慶元六年(1200)董康嗣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大塊石硯,不規則圓形,兩面平磨,周側不雕。石色青黑,表面滿布乳白氤氳的紋理,中央色淡,周緣漸深,青紫夾雜,紋理變化無窮,石質細膩。硯面不開墨堂與墨池,一側陰刻「碧玉子」三隸書字。

    抄手式端硯 南宋

    長17.8厘米,寬10.3厘米,高9.7厘米

    1972年浙江新昌丁村淳熙元年(1174)盧墓出土

    新昌博物館藏

    抄手式端硯,長方形,一端為硯池,硯緣凸起。無使用痕迹。

    風字形端硯 南宋

    長13.3厘米,寬10.7厘米

    南京江浦黃悅嶺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夫婦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風字形端石硯,硯緣凸起,硯首有硯池,硯堂呈寬大圓弧狀,下附雙足。

    石硯 南宋

    長16.2厘米,寬10厘米,高2厘米

    浙江桐鄉芝村五豐嘉定十三年(1220)陸塤墓出土

    桐鄉市博物館藏

    硯呈長方形,邊緣高起。硯面傾斜,最低處為硯池,硯堂近口沿一側浮雕一朵祥雲。

    龜伏荷葉端硯 南宋

    長18厘米,寬13厘米,高3.5厘米

    1974年江西鄱陽四十里公社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端石,微紫。硯平面似風字形,二足為扁平半月形,雙面作荷葉捲曲造型。硯面和硯底均有七條波浪形的葉脈,從中心向四周放射,池內雙刻陰線,硯背單刻陰線,內外相重。硯背浮雕出一條凸起的葉梗。硯池深處一隻高浮雕的爬行烏龜,似正在荷葉上緩慢爬行。烏龜長壽,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尊崇,被視為神靈之精,與麟、鳳和龍一起被合稱為「四靈」。此硯造型構思奇妙,雕琢簡潔卻不失精細,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硯品。

    毛筆 南宋

    長16.1厘米,筆頭長3.8厘米,筆帽長11.6厘米

    2006年江蘇常州常寶鋼管廠宋墓出土

    常州博物館藏

    筆桿、筆帽為竹管製作,狼毫筆頭,接入筆桿的一端用絲織物包裹。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出土實物較少,保存如此完美更是難能可貴。

    銅筆架 南宋

    長21厘米,下寬2.8厘米,上寬0.9厘米,高3厘米

    1971年江蘇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長方形,上窄下寬,擱筆處呈半圓凹槽。

    銅筆架 宋

    長19.8厘米,寬2.5厘米,高6.9厘米

    1980年浙江諸暨城郊供銷社採購商店徵集

    諸暨市博物館藏

    筆架作群山連綿狀,中間主峰高聳,山坳處可用於擱筆。

    玉筆架 南宋

    長10.5厘米,寬1.1厘米,高2.3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青灰色玉,夾雜灰黑點。雕作長方形,器表雕琢波濤紋。頂端大致均等間隔地挖三個直徑約1.8厘米的圓凹,書寫時用於擱放毛筆。小巧而規整。

    水晶筆架 南宋

    長12厘米,寬2.1厘米,高6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透明水晶,雕作五峰山形,中央主峰最高,側峰對稱地向左右遞減。南宋時頗流行水晶雕刻的各類小飾品,相似的水晶筆山也見於浙江諸暨陶朱山桃花嶺南宋墓、龍游寺底袁南宋墓以及海寧智標塔元代地宮中。

    水晶筆架 南宋

    長9厘米,寬2.3厘米,高4.7厘米

    1982年諸暨陶朱山桃花嶺淳熙八年(1181)武氏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筆山為文房用具之一。此筆山用一整塊水晶雕琢而成,晶瑩剔透。五座山峰連綿起伏,錯落有致。

    石雕筆架 南宋

    長26.8厘米,寬2.9厘米,高5.9厘米

    浙江諸暨留雲路慶元六年(1200)董康嗣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黑色石材,雕刻錯落的山巒三十二座,由低而高,連峰起伏。山與山間凹下的低谷,可放置毛筆,設計自然而巧妙。石質黝黑細膩,光澤明瑩。

    石雕犀牛鎮紙(一對)南宋

    長9.2厘米,寬3.1厘米,高5厘米

    浙江諸暨留雲路慶元六年(1200)董康嗣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兩件石雕異獸,作伏卧狀。身軀如牛而豐肥,頭頂僅一尖角向後傾斜,角尖上揚。昂首,鼻尖上翹,口緊閉,下頜向前仰起;雙目大而圓睜,雙耳聳立。軀體渾圓壯實,四足屈卧,蹄足,尾巴彎搭在後腿上。石材黝黑細膩,雕琢圓潤。此種獨角閑卧的牛,應是南宋人所謂的「犀牛」。宋代紋飾中常有「犀牛望月」的圖樣,亦作獨角牛卧地仰天的形象。

    獅形烏石鎮紙(一對)南宋

    長7厘米,高3.5厘米

    1972年浙江新昌淳熙元年(1174)盧墓出土

    新昌縣博物館藏

    文房用品。石獅一雙,左右相向成對,前蹄交叉,頭向左(右)與尾部相盤,呈卧狀,底平。後蹄被尾遮住。頸、尾有獅毛紋,兩眼圓睜,露齒,闊口高鼻,鬃毛蓬鬆,略卷,黑色鋥亮。

    獅形石鎮紙(一對)南宋

    長6.4厘米,寬3.2厘米,高2.5厘米

    浙江桐鄉騎塘紅旗出土

    桐鄉市博物館藏

    文房用品。石獅一雙,左右相向成對,呈卧狀。頭上仰。尾巴甩至身側。

    獅形石鎮紙(一對)南宋

    底徑4厘米,高3.4厘米

    1974年江西鄱陽縣四十里公社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石質,黑色。獅蹲卧狀,昂首抬頭,眼眶深陷,鼻樑高挺,蝦米眼珠,小耳伏貼,閉口不張,神態警覺,有聞聲即起之勢。頸周雕刻細密的陰線使得鬃毛陽凸,平滑光亮的背身襯得鬃毛愈加逼真飄逸。鎮壓書頁或鎮紙是文人的書房用具之一。其形狀各異,質地多樣。此鎮紙半球形狀,使用方便,石質細膩光潤,獅生動形象。

    兔形白玉鎮紙 南宋

    長6.7厘米,寬2.6厘米,高3.6厘米

    浙江衢州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

    衢州博物館藏

    玉質瑩白溫潤,造型寫實生動。玉兔貼耳縮腿作蹲伏狀,全身拋光柔和,以短斜線表現兔毛與鬍鬚。頭面部位,肌肉勻稱均衡地輕微起伏,流露小白兔寧靜安詳的神韻。全器無穿,底部平整。

    鼓形玉鎮 南宋

    直徑7厘米,高2厘米

    1972年浙江新昌丁村淳熙元年(1174)盧墓出土

    新昌博物館藏

    扁鼓形素麵微鼓,側邊周飾上、下兩排乳釘,間以雲紋。

    橢圓形水晶環 南宋

    長7.2厘米,寬5.8厘米,厚1.2厘米

    1982年浙江東陽湖溪鎮羅青甲南宋墓出土

    東陽市博物館藏

    外橢圓形,內孔海棠形,整體呈劍環式。局部茶色,晶瑩光潔透亮。

    橢圓形水晶環 南宋

    長8.7厘米,寬6.3厘米,厚1.1厘米

    浙江衢州壩下村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外橢圓形,內孔海棠形,整體呈劍環式。呈茶色,質地純凈光潔。此種造型水晶在宋墓中多有發現。江西吉水李家山南宋墓出土1件無色透明水晶,四齣凹槽以作海棠花狀。江蘇武進村前蔣塘1號宋墓出土一大一小2件無色透明水晶,與毛筆、舌形墨、端硯等文房同出,或為鎮紙。

    銅鎮紙(一對)南宋

    長24.2厘米,寬2厘米,厚0.4厘米

    1971年江蘇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成對,長條形,中間附有高2厘米的八棱銅鈕。

    銅鎮紙(一對)南宋

    長27厘米,寬2.4厘米

    福建福州茶園山許峻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扁平長條形,一面光滑,一面飾回紋,中間部位有一獸形鈕,製作規整。

    銅水盂 南宋

    口徑6.4厘米,底徑5.6厘米,高6.7厘米

    1971年江蘇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四方形,圓底而平,口圓有蓋,上有高1.8厘米的珠狀鈕。蓋的一側開有小缺口,便於置放水匙,盂內附有花瓣形銀水匙一件。

    石雕龜鈕水丞 南宋

    口徑7×10.5厘米,高4厘米

    浙江諸暨留雲路慶元六年(1200)董康嗣墓出土

    諸暨市博物館藏

    黑色石材雕刻,如不規則的磊石堆砌,中為圓形盆狀,直口矮身,帶同材質的龜鈕石蓋,蓋面平板,蓋鈕則浮雕龜形,四足匍匐,龜背隆起,細刻回紋狀幾何線條;龜仰首作顧盼狀。蓋的一端鏤一小孔。石質黝黑具光澤。

    白玉獸鈕印 南宋

    邊長3.2厘米,高3.1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青白玉,印鈕立雕一蹲獸,陰刻的圓圈形獸眼已磨蝕大半,口部微張,鼻吻尖端及頭頂角端可能曾經斷折後略磨平,僅以簡略數刀雕琢出蹲伏的前後肢,無蹄無爪。印面光素未刻。

    六面銅印 南宋

    邊長1.6厘米,高2厘米

    1971年江蘇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方形,上部略小呈長方形,有0.7厘米對穿圓孔,六面刻文,正面刻「張同之印」陰文篆書,上面刻「野夫」陰文篆書,四側刻有「十有二月」「十有四日」「命之曰同」「與予同之」篆書跋文。

    玉象鈕印 南宋

    邊長2.3厘米,高2.8厘米

    浙江蒼南縣橋墩水庫南宋淳熙五年(1178)黃石墓出土

    蒼南縣博物館藏

    黃褐色玉,圓雕卧象鈕,陰刻「石」字。為墓主黃石私印。

    文學藝術

    伴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出現了南移現象。南宋詩詞在時局變動、社會思潮更迭中產生了新的變化,士人文化創作依舊充滿活力,文學創作繁榮,成就堪與北宋比肩。繪畫、刻帖和戲劇等文化藝術,也在南北方文化的碰撞中得以突破和發展。

    《山陰蕭寺圖》

    縱25.8厘米,橫27.3厘米

    朱家溍捐獻

    浙江省博物館藏

    絹本設色。圖中畫遠山煙霧,寺院蕭森,古樹參天的園林小景。山水布置精當,皴法蒼古而簡淡。傳此畫為夏圭作。夏圭活動於南宋寧宗朝(1195—1224)前後,字禹玉,杭州人,工人物,擅山水。取景以半邊一角表現廣闊空間,有「夏半邊」之稱。畫上方鈐朱文方印「怡親王寶」。

    《台榭侍讀圖》

    縱23厘米,橫23.6厘米

    黃賓虹捐贈

    浙江省博物館藏

    絹本設色。圖中畫臨江台榭,巍峨聳立,台上有人讀書,另有侍者數人。山中古樹盤曲椏杈,剩餘畫面留白,以表現寥廓的江天。書法嚴謹,一絲不苟。畫左下角署有「馬遠」款。馬遠活動於南宋光宗、寧宗朝(1189—1224)前後,字欽山,杭州人,祖籍山西永濟。擅人物、花鳥,而以山水名世。所作山水,多以一角半邊小景表現無限空間,人稱「馬一角」。

    《忠義堂帖》 南宋

    縱35.3厘米,橫32.7厘米

    浙江海寧寶彝堂蔣氏後人處徵集

    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嘉定八年(1 2 1 5)留元剛編集顏真卿墨跡付工摹勒上石的一部匯帖。後二年(1217),鞏嶸又續刻幾種。共收帖四十五種。留元剛,字茂潛,南宋時永春留安人,是五代時以開拓泉州港、安撫一方而留名青史的留從效的八世孫、南宋丞相留正的孫子。登博學宏詞科,初授國子監學錄,累官直學士院、起居舍人,守贛州,知溫州。著有《雲麓集》。

    《姑孰殘帖》 南宋

    縱33.8厘米,橫45.6厘米

    沈慈護捐贈

    浙江省博物館藏

    殘存蘇舜欽、蘇軾、陸遊三人書。陸遊書「京行」「醉歌」「初夏」「春晚」「得張季長書追懷南鄭有」八開。蘇軾書「上表」「詩偈」「歸去來」五開。蘇舜欽書二開。

    釋道並崇

    伴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出現了南移現象。南宋詩詞在時局變動、社會思潮更迭中產生了新的變化,士人文化創作依舊充滿活力,文學創作繁榮,成就堪與北宋比肩。繪畫、刻帖和戲劇等文化藝術,也在南北方文化的碰撞中得以突破和發展。

    紹興四年應天塔石函

    南宋紹興四年(1134)

    長25.8厘米,寬13.5厘米,高12厘米

    浙江嵊縣應天塔出土

    嵊州市文物管理處藏

    拆塔時在三、四兩層之翼角發現石函2件。蓋面刻「紹興四年五月廿五日題」,蓋底刻「大宋國紹興府嵊縣昇平鄉郭/內集賢坊居住弟子朱過行妻/謝五娘男瓊造石佛四十八尊/入塔永保家眷承天吉祥者」。應天塔,始建於南朝。石函系南宋紹興四年(1134)重修佛塔時置入。

    刻字銀牌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

    長32厘米,寬16.5厘米

    浙江寧波天封塔地宮出土

    寧波博物館藏

    長方形銀牌上覆一柄荷葉,下由一朵蓮花托起,花瓣包著豐滿的蓮蓬。銀牌兩側連珠紋界框內鏨刻銘文:正中為「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側為「社眾」「修證社伏睹 天封塔地宮 炳誠心建造 渾銀牌一面」,另一側為「入緣」「集社眾持誦 佛頂首楞嚴 神咒一會□ □菩提佛眾」,又刻數十名發願人姓名,落款為「太歲甲子紹興十四年戊辰三月壬申二十一日干首樓先 謹題」。

    鎏金銀疊勝 南宋

    長5.8厘米,寬3.4厘米

    浙江寧波天封塔地宮出土

    寧波博物館藏

    兩菱形相疊,寬邊內框以細密的連珠紋,其內為鏤空卷草紋,兩勝中心分別飾一朵六瓣花。

    銀疊勝 南宋

    長6.7厘米,寬3.9厘米

    浙江寧波天封塔地宮出土

    寧波博物館藏

    上下菱形相疊,邊飾兩周連珠紋,內為鏤空花紋,中為牌記,刻「長命富貴」四字。

    瑪瑙環 南宋

    環邊寬0.8厘米,直徑5.2厘米

    浙江寧波天封塔地宮出土

    寧波博物館藏

    呈扁圓形。兩面有墨書,一面寫「弟子陸賞□妻五四□子陸佳女□□□十二□女子□□」,另一面寫「□□□□男□□舍入明州塔□□□」。由銘文得知,天封塔於南宋又稱明州塔。

    鎏金銅阿育王塔 南宋

    通高32.5厘米,座邊長13厘米,剎高19.8厘米

    安徽青陽南宋佛塔地宮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由塔座、塔身、塔頂、塔剎四部分組成。塔座較矮,須彌座四面,每面鏤空雕四座佛龕,龕內置一尊坐佛;塔身略小於塔座,四面鏤空雕刻佛傳故事,四角立柱上方圓雕一隻大鵬金翅鳥;塔頂由塔身向上抖出四個斜面,每面鏤空雕一個正面龍紋,頂部四角各出一個蕉葉形插腳,插腳外側面各浮雕2則上下排列的佛本生故事圖,其中一面有3則,共17則;塔剎佔全塔比例近一半,剎座為覆缽式,外雕覆蓮瓣,剎身置相輪五重,每重輪表面飾有卷草紋,剎頂為四瓣形寶珠。由地宮所出金牌所記「自造寶塔一所」可知,該塔造於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或稍前。

    刻字銀牌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

    長12.3厘米,最寬4.5厘米,重7.5克

    安徽青陽縣南宋佛塔地宮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薄銀片製成,上下兩端分別以鏨刻荷葉、蓮花裝飾,中部為長方形,刻有楷書銘文5列計33字:「紹興貳拾伍年/玖月貳拾日下/工起塔住持長/老宗景施銀牌/子記修造僧道明惠源」。銀牌準確記載了地宮封閉、佛塔起塔的時間。

    刻字金牌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

    長13.4厘米,寬3.1厘米,重7克

    安徽青陽縣南宋佛塔地宮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長方形薄金片上劃刻線框,框內楷書刻記銘文4列,共計94字:「青陽縣延和鄉十五都保義郎章華同妻王氏六八娘女弟/子仇氏四娘男珣男綬新婦何氏念三娘新婦寧氏七一娘/孫新婦何氏百二娘孫釜孫綱孫潛孫淳孫菳孫四嵓闔家眷屬/同發心自造寶塔一所皇宋紹興二十五年九月二十日記。」金牌詳細提供了佛塔施建者的身份及家族成員、建造時間等信息。其中「保義郎」為宋代低級武官,在南宋高宗紹興年間有「品」之武職五十二階中,序列第五十。

    銅佛坐像

    南宋紹熙癸丑(1193)

    通高43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佛低平肉髻,滿飾螺發,肉髻與髮髻間飾髻珠。面相方圓豐滿,長眉隆鼻,額有白毫,雙目微睜,雙唇緊抿,雙耳下垂。身穿袒右肩袈裟,袈裟衣角反搭右肩。雙手在腹前交叉並指,作阿彌陀如來中品上生印。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下承長方形三層疊澀須彌座,座下出四個如意形圭腳。橢圓輪狀背光。佛身後背部縱列陰刻造像題記:「南山資聖僧凈止造模紹熙癸丑記祝興鑄。」南宋紹熙癸丑為1193年,「南山」為地名,「資聖」為寺名,「凈止」為造模僧。

    銅佛坐像

    南宋紹熙癸丑(1193)

    通高42.5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佛低平肉髻,滿飾螺發,肉髻與髮髻間飾髻珠。面相方圓豐滿,長眉隆鼻,額有白毫,雙目微睜,雙唇緊抿,雙耳下垂。身著圓領通肩袈裟,領於胸部呈「U」形懸垂。雙手半籠於袈裟袖中。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下承長方形三層疊澀須彌座,座下出四個如意形圭腳。橢圓輪狀背光。像身後腰部橫排陰刻造像題記:「資聖僧凈止造紹熙癸丑。」南宋紹熙癸丑為1193年。

    銅佛坐像 南宋

    通高41厘米

    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佛低平肉髻,滿飾螺發,肉髻與髮髻間飾髻珠。額方頤廣,眉間有白毫。身著雙領下垂袈裟,雙手於胸前合十。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下承長方形三層疊澀須彌座,座下出四個如意形圭腳。橢圓輪狀背光。像身後無題記。

    鐵鐘

    南宋淳熙七年(1180)

    底徑82厘米,高133.5厘米

    浙江慶元屏都鎮八都村徵集

    慶元廊橋博物館藏

    雙夔龍鈕。表面凸弦紋划出框形,作上下2層,上大下小,內中填方框。鐘身鑄銘:「干緣僧神曄、童行法印、主持僧神晦,並募眾檀越凈財共鑄大鐘一口,永鎮法會,常住各異先祖超升、家眷平安者。松溪縣匠人張四二同男。檀越信女甌式九娘同家眷等及信士吳曾各舍錢五貫文足。祝延聖壽、萬歲無疆。保名吳會陳張同勸成葉逸者。淳熙七年庚子歲十月日記。」

    景德鎮窯青白釉觀音像 南宋

    殘高17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觀音菩薩像,以瓷泥塑形,細泥條及連珠紋貼塑,細膩靈活生動。局部施青白釉,惜已嚴重殘破。雕像面容飽滿,慈祥微笑,額有白毫相。束髮戴冠,冠飾化佛,冠緣連珠飾。身穿寬袖衣,衣襟敞開,連珠紋組成的瓔珞垂胸。塑像雙手交於前,胸腹處傷殘嚴重。塑像下身連座脫離,腳踩蓮花。南宋青白瓷宗教性人物雕像,均製作細膩精雅。如浙江德清咸淳四年(1268)德清吳奧墓中一件青白瓷道士像便有仙風道骨的神氣。江蘇常州宋井出土的一件青白釉觀音,作端坐像,面龐身軀較端整,而泥條修飾的頭冠則與此像相近。

    銀一佛二菩薩立像(三件) 南宋

    銀佛像通寬7.4厘米,高24厘米

    銀觀音像通寬6.8厘米,高21.3厘米

    銀大勢至像通寬6.8厘米,高21.1厘米

    江蘇金壇堯塘西榭村銀器窖藏出土

    金壇市博物館藏

    阿彌陀佛與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銀阿彌陀佛立像高肉髻,螺發,肉髻與髮髻間飾髻珠。額廣頤圓,長眉隆鼻。身穿袒右肩袈裟,右臂著釧,左手置於胸前,右手下垂,施說法印。觀世音菩薩頭飾花冠,戴風帽,圍披至左肩,胸口衣飾蓮花,雙手交疊於身前。觀世音菩薩背後裙擺處戳印「□六郎」。大勢至菩薩,戴風帽,雙手交疊於身前,左手在上,持一佛經,其寶冠上有寶瓶,意為盛諸光明,普現佛也。

    金佛 南宋

    長3.1厘米,寬2.1厘米

    浙江衢州橫路鄉汪村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金片打制而成。一佛端坐於盛開的蓮花之上。同出有湖州鏡、銀器、簡夫墓誌等。

    銀龍 南宋

    長10.9厘米

    浙江衢州溝溪鄉洞頭村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銀龍片狀,口大張,角分叉,毛髮飄揚,蛇狀身軀,三爪,作奔走狀。出土於石匣內,石匣高26厘米,長56厘米,寬56厘米,壁厚9厘米,無蓋,上一塊厚40厘米,面積約1平方米的石塊。匣內鋪墊古錢約15公斤,古錢上放銀牌2件、銀片龍3件、水晶球1件。根據銀牌題記,為南宋紹興丙寅年(1146)開仙院延建轉輪寶藏時,信徒舍入地宮。

    「尚書省牒台州白雲昌壽觀」碑

    拓本

    南宋乾道六年(1170)立

    原在唐大中六年(852)始建的白雲昌壽觀內,後觀廢圮,移置鳴鶴觀至今。原碑縱177.3厘米,橫104厘米,現存天台山桐柏宮。

    銀鎏金八仙花口盞 南宋

    口徑8.8厘米,底徑4厘米,高5.2厘米

    江蘇金壇堯塘西榭村銀器窖藏出土

    金壇市博物館藏

    銀盞夾層,十瓣花口,左右對稱兩瓣各鏨一獸首,其餘八瓣鏨八仙。內底線刻菊花兩朵。圈足亦十瓣,刻菱格紋一周。

    銀八卦紋碗 南宋

    口徑8.7厘米,足徑3.6厘米,高6厘米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館藏

    夾層碗,內層底陰刻五行圖像,在圓圈範圍內連接金木水火土等五相。外壁以凸弦紋分成八區,區內飾八卦紋,按其卦序看是「先天八卦方點陣圖」。口沿以六十四道短直線為飾,象徵六十四卦。假圈足,平底。底部陰刻三圈同心圓,每半圈陰陽互補交叉鏨點紋。此杯的裝飾充分運用了五行、八卦、陰陽等道教元素。據墓誌載,墓主史繩祖尤精易學,晚著《周易古經傳斷》一書。

    景德鎮窯青白釉塑像 南宋

    底寬11.3厘米,高25厘米

    1986年浙江德清乾元礱糠山南宋咸淳四年(1268)吳奧墓出土

    德清縣博物館藏

    塑像頭戴道冠,面相豐頤,秀目大耳,身披寬袖道袍,腳納靴履,右手持靈芝,左手置膝上,安坐於三足座上,右立一小鹿作回首狀。座和像之間接痕較為明顯,應系兩次塑成。塑像發冠、外袍、鹿身、底座均上青白釉,而面、頸、手、足、交領內衫均為素胎,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其製作採用了模印、刻劃、貼塑等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手法,充分表現出宋代影青瓷塑的特點,在胎釉工藝、雕塑技法及藝術表現力上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當屬景德鎮影青瓷中上佳之作。

    金龍 宋

    長9.8厘米,寬4.8厘米

    江蘇金壇薛埠東進採石場徵集

    金壇市博物館藏

    片狀,鏨刻、剪裁成型。龍首高昂,吻部上翹突出,有飛翼,三爪,身披鱗片,尾粗壯上揚,作行走狀。金壇薛埠東進鄰近道教名山茅山,或為道教投龍。相類似的情況有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出土片狀銀鎏金龍及蘇州林屋洞出土片狀金龍。

    銅龜鶴燭台 宋

    長11厘米,寬9.5厘米,高26.4厘米

    浙江新昌橫街原人民商場門口出土

    新昌博物館藏

    由銅龜和銅鶴組成,鶴立於龜背。鶴頸細長,口銜一燭台殘部,原可插燭。1976年四川江油白果寺遺址宋代窖藏、1974年四川簡陽東溪園藝場均有類似燭台出土,其中簡陽所出器形完整,可見靈芝造型插釺。


    __________


    推薦閱讀:

    四書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卷七憲問第十四
    完顏宗弼從陝西入蜀滅南宋的計劃,為何會敗落在一個小小的關城
    周易本義〔南宋〕朱熹注
    金朝為何沒能滅掉南宋?
    南宋、南明為什麼不去海外建國?

    TAG:科技 | 文化 | 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