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養生談——24節氣養生系列雜錄 15 轉載自心中有愛花開不敗-搜狐博客

9月7日為白露。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曆言:「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一、防護篇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一般晝夜溫差在10℃-15℃。各地的早晚溫差進一步拉大,如果防護不好容易著涼,外出市民還應注意添加衣物。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天氣仍熱,每天還是要用一盆水洗澡,過了18天,到了白露,就不要再赤膊了,以免著涼。還有像「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俗語,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能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的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秋季是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二、養生篇 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機體的損傷,影響了學習和工作,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在很多地區內,哮喘的發病率是與食鹽的銷售量而成正比,這說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過咸。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飲食作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為目的,而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合理安排飲食可保證機體的營養,使人體的五臟功能旺盛、氣血充實,如《內經》所言:「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即人體正氣旺盛時,邪氣就沒有機會侵襲肌體,自然也就會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如果體內缺少某些營養成分,就會導致疾病。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缺少就會引起肝功能障礙;缺少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夜盲症、腳氣病、口腔炎、壞血病、軟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鈣質會引起佝僂病,缺少磷脂會引起神經衰弱,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缺鐵會引起貧血,缺鋅和鉬會引起身體發育不良等。只有通過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針對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才能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中醫前輩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動物肝臟預防夜盲症,用海帶預防甲狀腺腫,用穀皮、麥麩預防腳氣病,用水果和蔬菜預防壞血病的記載。 在秋季養生中特別是節氣的變更時,我們不但要體現飲食的全面調理和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些營養食物用來預防疾病,還應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性作用,使之直接用於某些疾病的預防。如用蔥白、生薑、豆蔻、香菜可預防治療感冒;用甜菜汁、櫻桃汁可預防麻疹;白蘿蔔、鮮橄欖煎汁可預防白喉;荔枝可預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紅蘿蔔煮粥可預防頭暈等。當我們國人越來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候,國際醫學界也越來越重視食物對疾病的預防作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並證實了很多食物都能預防和協助治療各種疾病。如發現苦瓜、蘆筍、馬齒莧等都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另外,飲食習慣和飲食方法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 《難經》記載:「人賴飲食以生,五穀之味,薰膚(滋養皮膚),充身,澤毛。」這是兩千年前古人對飲食營養作用的評述。可見飲食的滋養不但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礎,當食物中的營養素(中醫稱之為「水谷精微」)轉化為人體的組織和能量時,更是滿足生命運動的物質保證。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安身之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強調了食物屬性是因人而異。 人的後背上有「風門」二穴,中醫認為一切風邪皆從風門穴進入人體內,因此防禦風邪也應當從保護風門著手,所以應當特別注意不能讓後背著涼。平時適當按摩或者艾灸風門穴,可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昨日在公園見到一位赤腳大仙在跑步鍛煉,覺得很不適宜。白露時節,連地面水汽都能遇冷而凝結成小水珠,可見地面寒氣還是比較重的,更何況人的腳底心也是比較容易遭到寒氣侵犯的地方。所以不僅不能赤腳,這個季節還應當穿襪子防寒。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到秋季的氣候特點——乾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我們講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癥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中醫認為自然界的寒暑消長、節令變化,人體中的陰陽二氣也要與之相適應,這樣才能保持人體內的陰陽平衡,人們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秋天雨少天干,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喝開水、菜湯、豆漿、牛奶等,還要多吃青菜、蘿蔔、葡萄、柿子、梨、芝麻、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食物,少食辛辣,以免引起咽干鼻燥等秋燥症。 從立秋到秋分的時段在祖國醫學上稱為「長夏」。古代醫家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生,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長夏應脾而變化」,是說濕為長夏主氣,人體的脾臟與之相應。古人還指出「長夏防濕」,在南方既炎熱又多雨,濕病就多見於這時節。因脾臟喜燥而惡濕,一旦受損,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易引發胃腸道疾病。此節氣的後期亦是漸進為酷熱時,即所謂「秋老虎」、「毒老虎」對人體的傷害,所以整個節氣的飲食養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為主,因而中醫有「夏天(清)補心,長夏(淡)補脾」之說。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節瓜、絲瓜、苦瓜、小白菜、綠豆芽之類的消熱食物外,還要吃些薏米、芡實、赤小豆,常喝淡粥、清茶、菜湯、豆漿、果汁等。經過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腹瀉,容易上火的食物盡量少吃,無論肉類或瓜蔬、水果都要注意新鮮。在體育鍛煉上要注意「秋老虎」的威脅,不宜進行過激過量的運動,宜以游泳、散步、太極拳、瑜珈功、羽毛球、乒乓球等為主。 秋季人體的精氣開始收藏,這有利於補品的吸收藏納,有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人體素質,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可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平補之品。具有這種作用的食品有桂圓、蓮子、紅棗、山藥、銀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葯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三、飲食篇 (一)入秋進補因人而異   「白露」時節,很多人認為炎熱的夏季已過去,秋冬季節已經到來,所以剛到秋天,就開始「貼秋膘」大量進補,卻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如秋天好發的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所以在進補的同時要因人而異。對過敏體質之人要少食海鮮和羊肉,以防誘發疾病。此時養生調理的重點應是預防因秋天乾燥出現的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及大便乾結和皮膚乾裂等上火癥狀。辦法就是多喝水,還可以適當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食品或採取中藥食療,用西洋參、沙參、百合、杏仁和川貝等對緩解氣候引起的身體乾燥有良好作用。   「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和香酥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而有哮喘、氣管炎、咽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盡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韭菜和辣椒等。中醫認為海產品多為大寒之品,易傷脾胃,如和切碎的生薑同吃,有溫中散寒解毒的作用。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海鮮,吃海鮮要多加生薑。因為海產品大寒可以導致脾胃受傷,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疾患。   「白露」後早晚天氣較涼,人們還可用蔥白、生薑、豆蔻、香菜預防治療感冒。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因秋天由肺主宰,因此飲食上應多食酸,少食辛。這是因為辛味發散瀉肺,酸味收斂肺氣,秋宜收不宜散,所以入秋後要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的果蔬,同時別忘禁寒涼。秋天多風燥,飲食多喝粥比較好,如百合粥等。   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立秋後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人易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因此現在進補十分必要,但專家提醒進補不可亂補。   (二)秋季「進補」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身體,人蔘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聖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實濫服人蔘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補,否則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葯代食重藥物輕食物不科學,一般葯補不如食補。 (三)介紹幾則葯膳、食療方

1、蓮子百合煲: [配方]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於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2、柚子雞: [配料]柚子(越冬最佳)一個,公雞一隻,精鹽適量。 [做法]公雞去毛、內臟洗靜,柚子去皮留肉。將柚子放入雞腹內,再放入氣鍋中,上鍋蒸熟,出鍋時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3、銀杏雞丁: [配料]銀杏(白果)100克,無骨嫩雞肉250克,蛋清2個,高湯、白砂糖、紹酒、澱粉、味精、香油、食鹽、油、蔥各適量。 [做法]白果去殼,在油鍋內煸炒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待用。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澱粉攪拌均勻。炒鍋燒熱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繼續翻炒,至熟後連油一同倒入漏勺內瀝去油。再在鍋內倒入少量油,將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高湯、食鹽、味精,把加工過的白果雞丁倒入鍋內翻炒,用濕澱粉勾薄芡,出鍋前淋入香油,攪拌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補氣養血,平喘止帶。本方可作為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及婦女帶下證患者之膳食。4、香酥山藥: [配方]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山藥洗靜,上鍋蒸熟,取出後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鐘後,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澱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肺腎。對於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氣喘者更為適合。5、介紹一款滋潤美女肌膚的小偏方: 吃罷晚飯後,把幾朵銀耳和一些干蓮子浸水,睡前把泡發的銀耳撕成小朵,與蓮子、數枚紅棗、一小撮枸杞子放入電飯煲,加上適量清水,按下2小時煲湯,次日早起很快就能喝到滑糯可口的冰糖銀耳蓮子羹。據說每天喝一小碗,可以預防皺紋,延緩皮膚衰老。 【銀耳】:性平味甘,歸經肺、胃、腎,具有潤肺補腎、滋陰益氣、健腦強心、嫩膚養顏以及防止血管動脈硬化的功效,能增強人體抗腫瘤的免疫力,但外感風寒者忌食。 【蓮子】:性平味甘,歸脾、腎、心,鮮者甘平,干者甘溫、不去皮才有固澀之功,去皮蓮子則專主補脾。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 【枸杞子】:性味平和,歸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枸杞子還可以提高皮膚吸收養分的能力,起到美白的作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者忌食。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可改善女性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癥狀四、運動篇

白露八月節坐功圖:功法:盤坐,兩手按膝,頭緩緩轉,向左向右各推引十五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在我們介紹節氣養生的過程中,很少單獨提到對肝的保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認為,肝病病人和所有的病人都是一樣的,陰陽不平衡,都是在以前的生活、工作中,沒有按照天地四時的變化,培養自己的正氣。所以,我們只需要按照正常的方法去做,去培養正氣,以達到陰陽平蘅,肝病也就自然康復了
推薦閱讀:

干支紀年和二十四節氣問答
節氣 | 「春分灸」疏肝火養脾胃,四大穴位全搞定!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標緻308 1.6L更換空氣濾芯及清洗節氣門
干支年立春始,干支月節氣始

TAG:養生 | 博客 | 轉載 | 節氣 | 搜狐 | 搜狐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