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基督教的區別
宗教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宗教的產生和發展,使得分散的人類聚集在一起,統一了人類的意識,凝聚了人類的智慧和力量,為人類更加有效的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創造了條件,為國家、民族的產生和分化打下了思想基礎。基督教和佛教因為解釋了物質世界和宇宙的形成,從而淘汰並統一了那些小規模的、分散的原始宗教而升華為更高級的宗教,他們超越了國家和民族,一躍成為了人類心靈的導師。當然他們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也做了許多不光彩甚至是罪惡的事情,引發了多次人類之間大規模的戰爭和災難,也曾經消耗了天量的人力、財力去修建大規模的宗教建築和偶像。對於這些事情,我們只能看做是人類歷史上的不幸。但他們所提出的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方式的確是我們應該共同追求的,儘管他們的實現方法有問題,因為我們無法否認我們心靈的最深處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基督教與佛教有著許多區別,但本質上他們都是宗教,既然是宗教,就不可能離開宗教的基本屬性,他們都是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政治上的、思想上、文化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信仰和宗教式兩碼事,信仰是人類的基本屬性,人們總得相信一些事物,信仰可以沒有宗教組織,但宗教組織不能沒有信仰。
1、世界觀的不同
基督教認為物質世界以及萬事萬物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上帝創造了他們。這種世界觀導致了人們對於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是建立在世界存在的基礎之上,人生是真實的、物質世界是真實的,要達到人類的幸福就要踏踏實實的面對人生,踏踏實實地研究物質世界的真理,從而使得共同富裕,得到幸福。唯物主義就是基督教文明中的一個極端。
佛教不承認物質世界以及萬事萬物的存在,認為一切都是虛空的,所有的現象都是幻象,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有成住壞滅的過程。這種世界觀導致了人們對於人生和物質世界的思考是建立在幻象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的努力工作和勞動是沒有用的,早晚都會失去,因為人生、社會乃至整個物質世界都是虛幻的,因此你的工作和勞動是沒有意義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修鍊成佛,避免墮入六道輪迴。佛教史唯心主義的典型代表,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2、價值觀以及實現價值的方法不同
基督教的價值觀在於通過力量的平衡而達到公平和正義,認為公平和正義本身就是美德。因此強大的正義力量一直是基督徒所崇尚的。實現價值的方法就是手中必須掌握正義之劍,向邪惡開戰。對於人類原罪的救贖,實現的方法是懺悔和禱告,為了死後上天堂。 佛教信眾的價值觀在於普度眾生,不承認物質世界的真實性,認為那些都是虛妄的東西,其本質是空無的,他們要讓物質世界的一切事物超脫六道輪迴而進入涅槃,不再受輪迴之苦。其實現的方法是離家棄財,完全進入修行的境界。
3、宗教原則的不同
基督教把偶像崇拜列入大罪,既是向摩西和耶穌這些人的偶像膜拜也不行,使得人們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上帝或者神是完美的,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由完美的上帝創造出來的,物質世界的一切東西都是不完美的,當然也不可能存在象神一樣完美的人;這樣有助於人們在意識上的平等,社會的理性,使得每個人都能認識到其他人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是正常的,這增強了社會的包容性。
佛教推崇偶像崇拜,使得人們相信世界上存在高度完美的人,只要通過修鍊就可以達到。這種意識使得信眾無法面對並不完美的現實世界,無法做到冷靜和理性,他們總是以崇高而美好的道德標準去評價現實社會中的個人,無法容忍他人的缺點,把別人的缺點看做是別人的罪惡。這是一種偏激的意識,在偶像崇拜的社會裡,人們很少有真正的理性。
4、理論上的不同
基督教的理論很少,他們幾乎沒有系統而全面的理論,他們都是用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或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故事作為道德評判的依據的,也就是說基督教的教義----聖經本身就是一部記錄歷史事實或者故事的一部經典,聖經的重點放在歷史事件和故事上,讀聖經有一種讀歷史的感覺。 佛教的理論非常繁雜,經書也非常多,慾望說、輪迴說、緣分說、因果說等等,佛經也是有許多小故事組成的,但是這些小故事多數都是一些高僧說法的事情,比如《金剛經》就是一部釋迦牟尼說法的故事。但佛教的經典的重點不在對於歷史事件或者故事的評判上,在於高僧的講話內容上,而那些高僧所講的內容多數都是用一個不存在的證據去證明一個結論的存在。
佛教中的許多概念令人哭笑不得,我們無法證明佛教的一些概念或者理論是正確的,因為沒有一些普遍的現象或者案例來證明這些學說的正確性,當然,我們也無法用真實的案例和普遍的現象去證明這些理論肯定是錯誤的。也就是說,我們既無法證偽也無法證實。例如:佛的境界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六道是否存在?等等。佛教理論是人類自由思想的一種體現或者成果,但這種成果是否就是真理,有待商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其背後一定包含了創始人的價值觀。
5、崇尚的事物不同 基督教崇尚上帝造物的偉大力量,在整個聖經中對於力量的崇拜比比皆是,他們推崇邪惡大戰,崇拜那些為了免於受到侵害而產生的勇氣和正義的力量,他們承認魔鬼的存在,也承認神的存在,他們懼怕魔鬼的力量,同時崇拜正義之神的力量。
佛教崇尚清凈、凈心,從而消除慾望,認為那些神鬼的力量都是虛妄的東西,是不長久的,對於自身貧窮富裕、卑賤高貴的現狀,認為那是因果報應,是業力所致。這導致了貧窮卑賤者認為自己上輩子做了孽,今世就是來還債的,為他們的安貧樂道提供了理論依據;而富裕高貴者認為自己前世修了福報,今生就是來享受的,為他們的傲慢和掠奪提供了理論依據。
6、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對手不同
基督教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古希臘哲學文明的極大影響,古希臘哲學是人類最偉大的文明之一,狹小的歐洲大陸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統一過,一個國家無法壟斷整個歐洲的言論和思想;堅守哲學思辨的人無法被各個政教合一的政府根除,哲學思想中自由的思辨和論證、嚴謹的邏輯推理、重視實證精神對基督教教規產生了巨大的甚至是致命性衝擊,基督教的分裂與哲學文明的衝擊有著莫大的關係。在基督教文明與哲學文明的對抗下,科學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科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與對抗基督教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有著緊密的聯繫。布魯諾、哥白尼等人都是用哲學思想反對基督教壓迫的先驅。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佛教在中原的傳播是依附於道教而生存的,東漢末年,農民打著道教的旗號起義,被鎮壓之後,道教便一蹶不振。佛教因此從道教的蔭蔽下獨立出來,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門派。但佛教的發展並沒有一帆風順,他受到儒教中許多人的極力反對,大詩人韓愈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皇權專制國家,儒教中的人沒有自由的發言權,加上佛教理論能夠使百姓安貧樂道,當佛教信眾的利益受到皇權的侵害時不會抗爭,他們只是怨恨自己上輩子做了孽,認為是自己的一種報應。因此官方並沒有因為儒教的反對而阻止佛教的發展。也就是說佛教在中國因為迎合了統治者的意志而沒有被封殺,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皇權專制的統一國家,儒家沒有決定權。因此,佛教因為皇權的認可而沒有受到儒教全面的、大規模的抵抗,反而走向了儒家佛教化,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也就是說目前的佛教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教了,而儒家也不是原來的儒家了,道家也不是原來的道家了。他們最終都被皇權馴服而成為他們的統治工具,成為了皇權教的教中教。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成了儒釋道文化,而本土的易學文化則淪落為相面看風水的工具,這都是孔子、老子對易學偏頗解讀的結果。有點冷笑話的感覺。
7、最終結果不同
基督教文明發展到現在,拋棄了原來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紀,走向了民主、憲政的現代文明,宗教信仰變成了一種個人的權利,你可以信仰上帝也可以不信仰上帝,宗教信仰已經不再是人們生活中格式化的一部分,基督教也普遍地允許人們廣泛地質疑他們的各種觀點和教條,同時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也積極地向現代文明學習,他們學習哲學、科學以及現代的生活方式,科學與基督教也漸漸地相互包容,為解開物質世界的終極真理而共同努力。基督教教堂也僅僅是一種歷史和文明的象徵。歐洲正統的哲學文明對於人類社會民主、憲政的文明成果居功至偉。
佛教文明發展到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變化,反而在他的發展過程之中與中國的儒家和道家一起加強和鞏固了中國皇權專制。進一步束縛和愚化了人民的言行和思想,使得中國人的自信、勇氣、基礎價值觀喪失殆盡,假大空遍地、機偽巧詐橫行,社會沉悶、浮躁且生產力低下。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根據皇權的需要不斷地修改著自己的法典和教授內容,已經完全失去了正心、修身的意義。
中國的佛教需要哲學文明的一次大洗禮,也就是說佛教必須經過世人理性的廣泛的質疑、辯論甚至是反對,消除自身的不合理因素,才能真正的重生,常言道:「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中國佛教同樣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因此本人要在很長一段時間質疑、反對佛教。基督教、佛教等所有宗教不會消亡,也不能消亡,因為科學不能解釋一切,如果沒有宗教的質疑和對抗,科學界就會取得所有的話語權,科學將會發展為另一種形式的宗教,而且比我們傳承下來的古老宗教更可怕!更具破壞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