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筆記之「《易經》對《內經》學術體系形成的影響」

古代哲學思想對《內經》及中醫學術體系形成的影響主要是表現在思維方式與思維理念的影響上。在這方面,《周易》具有其獨特且又權威的代表性。

孫思邈曾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那麼,《易經》與中醫之間究竟有多少內在的聯繫呢?有學者認為,中醫這一概念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滿意的解釋!實際上,中醫是源於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不偏不倚是為「中」,不偏不倚即是平衡,治療疾病即為「醫」。故可以這樣說:中醫即是調節平衡,平衡醫學也即是中醫學。人身不過一陰陽化氣而成。實際上中醫學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她涵蓋了中國古代天文學、地理學、哲學、軍事學等各個領域。尤其與古代哲學有密切的關係。

《內經》里有所謂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何調平衡,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性,針灸有補瀉,儒家有浩然之,道家有導引,佛家主張「戒」等。中醫診病有望聞問切四法,通過四診分析人體陰陽氣血津液的盈虧,經絡的虛實。通過中藥、針灸、推拿、導引等法,有餘瀉之、不足補之。

在未談《易經》與《內經》的關係之前先淺要地介紹一下佛家與中醫的關係:

佛家主張「戒」!戒掉「貪」、「嗔」、「痴」、「慢」等;在禪為「定」(遠離妄想執著,求得清靜心、平等心等),在「定」中開悟大智「慧」(覺);擺脫「分別」、「妄想」、「執著」、「煩惱」這四「罪」;從此再沒有生老病死之痛苦,這也就是所謂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說法了。而至於人為什麼生病?佛家的解釋是:因為人為了生存就必須從社會中索取生活的必需。而既然是「索取」,那麼就一定會有「有道」與「無道」之分;取之有道則心安理得,取之無道則心驚膽顫而病。也有體力勞動與腦力(心)勞動之分:體力勞動勞「身」,身勞太過則身病;腦力勞動太過則心病。另外,不合己意,則「嗔」恚他人,肝肺因此而病;「痴」迷於某物,食不香,寐不安;懶惰「慢」則筋脈弛緩;輕慢他人會遭到鄙視。

哲學的本質就是能使人明白事理的學說,不明事理也就不明醫理,故而才有孫思邈所謂的「不知《易》不足以為太醫」之說。《易經》是宇宙的代『數學』,當今也有其極高的科學內涵。首先大要地了解一下《易經》。

《易經》是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組成的。八卦涵蓋了宇宙事物特性的八種屬性。八卦由陰陽兩種符號(爻)組成。《易經》曰:太極(宇宙在混沌狀態)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天地)。八卦錯綜形成六十四卦,使事物分類更加詳細。凡具備剛健、上進、純陽等特性的都屬乾;具備向下、流動、中滿等特性的都屬坎;具備靜止、隆起、覆碗等特性的都屬艮;具備動搖、響聲、仰盂等特性的都屬震;具備向內、入、下斷等特性的都屬巽;具備向上、艷麗、火熱、明亮、中虛等特性的都屬離;具備廣大、柔順、純陰等特性的都屬坤;具備喜悅,善言、開口、上缺等特性的都屬兌。宇宙萬物的八種屬性在人體的體現為:乾為頭為肺為骨五行屬金;坎為腎為膀胱為血為津液五行屬水;艮為脾為胰為乳房五行屬土;震為肝為四肢為筋五行屬木;巽為膽五行屬木;離為目心五行屬火;坤為腹為胃五行屬土;兌為口為大腸五行屬金。八卦錯綜形成六十四卦。例如:上坎下離,坎為水,離為火,水加於火、心交與腎則「氣」化成,酣然入眠,卦象既濟。上離下坎,坎為水,離為火,水火失交、心腎不交,氣化不成,難以入眠,卦象未濟。其他八卦錯綜形成之卦象來說明人體臟腑功能狀態並以此指導用藥,療效顯著。以既濟為例予以詳說:「水」加於「火」既濟,「氣」化成,津液上乘於口。中藥分辛、甘、淡具有發散作用的為熱(陽)性葯,酸苦咸寒涌泄為寒(陰)性葯。陽性葯加在寒涼之病(陰證),氣就化成。同樣陰性葯加在陽證(實熱證和陰虛發熱病),氣也化成。對於「氣、津、液」的概念,「水」加於「火」是為「氣」;「陰」為里、內、水、寒、夜、下等,「陽」為晝、火、熱、燥、上、天等。「陰」加於「陽」是為津,「陽」加於「陰」是為「液」。「津、液」滲入血管為「陰」。血液滲於組織即為「陰」。五臟六腑,五臟藏而不瀉,六腑瀉而不藏;藏瀉平衡則「陰」平「陽」秘,是為「平人」,醫者明斯理,天下人同登壽域為期不晚。

《易經》在思維方式及思維理念方面對《內經》及中醫學術體系形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觀象明理和思維模式化:

觀象是思維過程的起點。人們運用感官直接感受或體驗事物之象,最初是直觀比照;隨著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出「觀象玩辭」、「觀象蘊意」等引出道理和原則;並發展為「觀象明理」。這個「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運動方式,也就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藏象學說就是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參與下形成的。思維模型是人們按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認識對象所做的簡化描述,是對原型進行模擬所形成的特定樣態。《易經》的思維模式化傾向很明顯,有陰陽、三才、四象、河圖、洛書、八卦等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陰陽模型以論臟腑、氣血、營衛;有三陰三陽模型以論六經;有五行模型以論五臟等。在病機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裡模型;疾病性質的寒熱模型;疾病發展態勢的邪正虛實模型等。總之,模式思維是中醫進行理論和臨床思維的重要方法。

第二,辨證思維:辨證思維是《易經》最為系統、豐富的一種思維方式,對於《內經》及中醫理論和學術體系的形成,有三個方面的影響。

一、整體思維方面:整體思維以普遍聯繫、相互制約的觀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認為自然萬物是一個連續的、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部分作為整體的構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個連續的、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同時又與整體不可分割;另外部分還可以無限再分為更小的部分;因而認為萬物同源、同構、同律!如每個卦象同時具有下中上、初中末、天地人之意,反映了《易經》的天人時空整體觀。這使當時的醫學家面對有關人體生理、病理與天時氣候、地土方宜、社會人事相聯繫的大量資料,運用整體思維的原理進行闡釋和概括,建構《內經》三才合一的整體醫學模式。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說:「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並以三才為經,五行為緯,詳為論述天、地、人諸事物的類屬及相互關係。

《內經》全息醫學思想可能也受整體思想的啟發。《易經》認為六十四卦貯藏著宇宙全部的信息,故《繫辭》有「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之說。後世醫易學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之說。《內經》則有脈診、目診、耳診、面診等察局部而診斷全身疾病的全息診法。

二、變易思維方面:《易經》強調事物的變易屬性,如通過爻象的位置變化實現了卦變,反映變化乃自然不易規律;在思維觀念上指導《內經》的作者,從運動變化的角度研究人體的生命活動。如《素問-玉機真藏論》以「神轉不回」論生命的有序變化;以變動不息的觀點研究疾病的過程;病隨時空而變,治隨病變而施,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相成思維方面:整體聯繫、運動變化,都要依賴其內部相互對等的兩個方面相互作用來實現,即就是相反相成!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雙方是相互依存且不可分離的,並必須將它們約定在一個統一的整體之中,如乾坤、剛柔、動靜等,從而使陰陽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內經》的陰陽即處於相對獨立的整體中;又分多層次,目的是對人體的功能活動以性質不同劃分為層次不同的對立面,以便從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機制與規律。其次,相反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相成,和諧是相成的穩態表現。《易經-乾卦》篆曰「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諧的境界。《素問-上古天真論》以「形與神俱」作為健康標準;《素問-至真要大論》以「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令其條達而致和平」作為治療追求的目標。因而,「守中貴和」就成為《內經》掌握人體生理病理、確定診斷與治法及養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推薦閱讀:

弘揚董必武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綜述
于光遠:我的學術自傳
讀研讀傻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城市規劃 · 城市品牌·城市發展|2018清華同衡學術周
面對中國模式的歷史終結論 - 學術中華

TAG:學術 | 筆記 | 易經 | 影響 | 內經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