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與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與人難交往的問題。對此來研究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交往能力有什麼影響,認識人際交往對人和對孩子的意義,家庭首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會孩子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再提供心理和物質環境,以及提供讓孩子自主交往的機會。家庭還應做好交往的榜樣,從小培養孩子如何去與人交往。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獨立的去與別人溝通和交往。一、人際交往的意義(一)人際交往對人的重要性人無法離群索居,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裡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際交往關係的基礎和前提,它有利於人心理的健康發展,有利於人的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完善有利於人克服困難、促進事業的成功,並實現人生價值。(二)人跡交往對孩子的影響一個人在其成長過程中,無時不在進行交往,特別是孩子時期的交往,不僅能使孩子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對其健康成長也非常重要。學會正確的社會交往技能。這些將是孩子邁向成功的很關鍵的一步,關係到他一生的發展。二、孩子人際交往現狀現在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優越,父母百依百順,造成幼兒行為缺乏控制,脾氣暴躁,易怒等不良行為。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動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 「自我為中心」已經成為孩子普遍的驕縱行為。現在基本上每個家庭都具備電視、計算機等現代設備,孩子可以不出家門,就能消磨時間。電視看得越多,就越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家長的過分的溺愛,過嚴的教育,過高的要求,不一致的教育,都阻礙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很大部分來自家庭,要想讓孩子有一個和諧健康的人際交往關係,家長就必須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教育。我們都知道,在少兒時期,孩子們的人際關係往往是垂直式的交往關係,受到成年人的影響最大,如父母,祖父母,教師。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很多方面對孩子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的摩仿能力很強,常常把父母的一些語言,行為,習慣帶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父母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和的環境對孩子的人際關係的培養十分重要。那在實踐中如何去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呢?四、家庭教育對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一)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兒童來說,由於自身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殊性,父母應當特別注意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鼓勵孩子克服膽小和害羞的心理,孩子在與同伴玩耍時要引導他學會與他人分享,欣賞別人。讓孩子在以後的交往中具備一定的優勢。(二)引導孩子從小使用禮物語言最初的交往是從嬰兒期開始的,父母常常讓小寶寶和家人、親友打招呼、說「再見」。就是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打交道。到幼兒期,幼兒的語言、情感及社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培養提高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從教孩子掌握禮貌用語入手,幫助孩子樹立交往意識,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例如:看到小朋友在玩,可以鼓勵孩子走上前去,說聲:「你好!你在幹什麼?可以讓我看看嗎?」或者帶上玩具去和同伴交換,讓孩子以自己禮貌的言行引起同伴的注意,並被同伴接納為玩伴。平時,教師和家長要積極鼓勵、引導、支持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要讓孩子懂得待人要有禮貌,做事講文明。(三)教會孩子正確對待自己及自己的錯誤行為教育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前提,在家庭中不能讓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同時教育孩子多發現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虛心向同伴學習,只有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父母可以多與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遊戲,通過讓孩子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立場、觀點與感覺,從而增進人際交往能力。在與同伴相處時孩子出現錯誤行為 (如打人、罵人、拿別人的東西等),家長應該用平靜的,嚴肅的語調向孩子將道理,為什麼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並應該讓孩子立即向同伴道歉和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歸還原主.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處理好與同伴的關係.(四)培養孩子熱情大方寬厚待人的品質在與同伴友好相處的關鍵,家長教育孩子與同伴相處時要謙讓、要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善於理解和原諒別人.要支持孩子與同伴共享自己心愛的玩具與圖書.讓孩子與同伴友好的相處中,學習了了解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並學會處理與他人交往中的矛盾,在兒童的群體中健康成長.五、家庭應提供一些心理和物質環境(一)提供孩子與同伴一起玩樂的玩具家長購買了玩具後,讓孩子請他的同伴來家裡玩耍,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輕鬆的和同伴進行交談和玩樂。讓孩子學會和別人分享。家長不能怕玩臟自己家而拒絕孩子向別人發出的邀請。排斥孩子的同伴上家裡來玩。給孩子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利與發展孩子的交往心理。(二)尊重孩子的想法父母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通過與同具齡人接觸,孩子可以學到團結、競爭等,一些基本的社會價值觀念。即使孩子與夥伴們爭吵起來,他還會通過辯解、說理和衝突,了解夥伴心中的陌生世界,了解了自己與別人在感覺和處世方法上的差異。他不僅學會了進攻的勇氣、讓步的涵養,而且還獲得了勝利的體驗、失敗的教訓等。家長這個時候就不要過多的去規定他該怎麼樣去做。(三)利用遊戲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遊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也是孩子交往的主要形式,遊戲能使孩子處於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家長可邀請鄰居家或親朋好友家的小朋友到自己家來做遊戲,在遊戲活動中孩子不僅體驗到一起玩的樂趣,而且也懂得了怎樣遵守遊戲規則,鍛煉了交往能力,如玩「小百貨商場」的遊戲,有的孩子扮演顧客,有的扮演售貨員,讓孩子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產品,在買賣遊戲中,讓孩子懂得怎樣禮貌待人,公平合理,學會了分享合作,增加了幼兒社會交往的經驗。另外,遊戲的同伴也可以是家長,如家長給孩子布置任務,讓孩子做「傳遞員」去鄰居家借東西或送東西,通過遊戲,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及如何表達自己的願望,增加知識,積累交往的經驗。(四)為孩子的交往提供機會與條件給孩子提供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體驗到快樂,學會分享與合作,並及時對孩子在交往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目前,由於獨生子女的增加,孩子與同伴接觸的機會相應減少,但還有父母及祖輩,因此家長首先可藉助家庭這個群體條件引導孩子交往。例如,可引導孩子產生與家中親人交往的興趣,不僅能進廠與父母說話,還能經常與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進行交往,使孩子對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保持密切的關係,都有同他們一起說話、一起玩、一起做事情的願望。放手讓孩子去交朋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每個家庭都有親戚朋友,而親戚朋友家一般都有孩子,家長有時可讓親戚朋友的孩子來家住幾天,或者讓孩子去親戚朋友家住幾天,使孩子有經常同親戚朋友交往的機會。再如,每個家庭都有鄰居,家長還可有意識地把住在附近的小夥伴邀請到家裡來。家長為孩子買來新圖書、新玩具或好吃的東西,可以讓孩子去請小夥伴來閱讀、玩耍、品嘗。孩子過生日,家長可提醒孩子邀請小夥伴一起參加生日晚會。孩子的小夥伴來家,家長應表示歡迎,使家中有一種熱情友好的氣氛,成為小朋友樂意來作客的場所。同時,家長應為孩子的遊戲、活動提供一方安全、有童趣的活動天地及一些玩具、材料等,使孩子可以與小夥伴一起無拘無束地玩。如果家庭附近沒有適齡孩子,就得想辦法多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如少年宮、遊樂場、公園等孩子較多的地方,在那裡鼓勵孩子主動地尋找遊戲的夥伴。另外,也可經常讓孩子將圖書、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使他能在集體中與人多接觸、多交朋友。六、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交往榜樣大家多都知道,父母在子女心中具有較高的權威,加上孩子從小就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的時間是最長也最深刻,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學習交往的最好榜樣。因此,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則,做到言傳身教.有關專家指出:幼兒是在模仿成人的過程中習得交往的。孩子從出生起,就一直感受著父母對己對人的態度,並從中模仿家長待人接物的態度與方式。因此,父母應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否則就無法使孩子信服.比如在農村裡,有個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說髒話,自己卻常口吐髒字;要求孩子要孝敬老人,自己卻經常頂撞老人,這種教育下你讓能孩子學乖嗎?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和利用自身對子女的榜樣作用,為孩子樹立一個可以信賴、可以模仿且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交往榜樣。這些都是針對孩子在交往中提出的建議,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若是孩子碰到人際關係衝突,要鼓勵他獨立面對與解決。人際交往中遇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善於解決交往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標誌。法國心理學家高頓教授通過一項專題研究證實,那些在兒童時代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會對批評持「厭惡」或乾脆「抗拒」的消極態度。因此,當孩子跟同齡人交往時,遇到矛盾與問題,應該讓孩子迎著問題去主動交涉,而不是迴避或拖延,也不要讓父母出面代為解決。若能有意識地引導、鼓勵,設法使孩子體驗到交往中解決矛盾的成功與滿足,從而增進人際交往能力。父母要明白孩子必須有能力在人群中過生活,必須學會一些基本社會技能,例如怎樣讓大家認可、獲得友誼,怎樣善於理解、寬容別人,這些將是孩子邁向成功的很關鍵的一步,關係到他一生的發展。這些能力與態度的養成,越早越好。總之,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們家長做個有心人,為孩子創設各種交往環境與機會,進行悉心指導,使孩子獲得積極的交往的體驗,在人際交往中逐漸地學會待人處事,並從中體驗到人際交往的樂趣,以便逐步提高孩子交往的能力。
推薦閱讀:

原生家庭重要嗎?
奇蹟男孩:善良一點,我也能殺死校園霸凌
孩子這輩子最重要的八年,聰明媽媽都收藏了
家庭教育之習慣的培養
父母總是對的嗎?

TAG:人際交往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 | 家庭 |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