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一)
作者:樓湘瑩、羅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來源:《卵巢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腔以外部位生長,出現反覆周期性出血,並形成疾病,出現癥狀等,即可診斷內異症。卵巢為子宮內膜最易侵犯的部位,約8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 of the ovary),臨床上俗稱「卵巢巧克力囊腫」。但卵巢巧克力囊腫和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不能視為同一個疾病,因黃體囊腫及卵泡囊腫出血也能形成外觀似巧克力樣的囊腫,故確切的稱呼應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第一節 流行病學
自Rokitansky 1860年首次描述子宮內膜異位症以來,其在女性人口中的精確發病情況目前仍不清楚,據統計其發病率在所有育齡期婦女中約佔2%~5%,在婦科剖腹手術患者中約佔15%~50%,在腹腔鏡絕育手術中約佔2%~43%,在不孕症患者中約佔20%~40%。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漸增長的趨勢,這不僅與環境因素有關,也與近代診斷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腹腔鏡技術的廣泛開展,使得臨床和病理學家對此疾病認識的不斷提高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發生於育齡期婦女的任何年齡,好發於30~45歲婦女,初潮前、絕經後無發病者。
1.既往史(生殖道梗阻、乳腺增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從理論上說,生殖道梗阻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比較肯定的,但在臨床上並不是一個常見原因。北京協和醫院研究發現因生殖道梗阻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者佔總例數的7.3%,這與經血逆流在婦女中存在比較普遍,但並不是每名婦女都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一致。
乳腺增生者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險增加,可能與患者機體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Cramer等認為機體內源性雌激素水平升高與內異症的發生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與機體的免疫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自身免疫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闌尾或扁桃腺(機體的免疫器官)切除後發生內異症的危險性增加,這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T抑制細胞減少,不能發揮細胞毒性作用,抵抗內膜的侵犯和阻止其種植和發展有關。
2.月經史(初潮年齡、月經狀況、痛經、經期運動) 國內潘凌亞等(1993)研究表明,初潮年齡小、月經持續時間長、周期短,則發病危險性增高,這與國外Cramer等研究結果一致。國內周應芳等(1995)對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因素進行了多因素分析,認為月經過多與內異症有關。Halme等(1990)認為月經周期長短不規則也易導致內異症。
研究表明:痛經與內異症有明顯關係。痛經者多伴有子宮痙攣,促使經血逆流,促進內膜細胞種植。痛經可發生於內異症之前,月經期宮縮加強,增加了經血逆流的機會,使痛經成為內異症的危險因素。
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的其他月經因素還有初潮年齡和月經量的改變。初潮年齡早,周期短,可增加內異症的發病危險。
3.生育史(足月妊娠、不孕) 妊娠其間,月經停止來潮,無經血逆流,從而無子宮內膜的種植。同時,大量孕激素可致異位內膜發生蛻膜樣改變,以致壞死萎縮,同時,分娩導致的宮頸鬆弛可減少經血滁留宮腔和逆流的機會。因此,足月妊娠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保護作用,足月分娩1次可使發病相對危險度下降為0.34;2次或2次以上者可降至0.08。
4.避孕措施 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發現目前或近期應用口服避孕藥者與從未應用者相比,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險較低,但停用時間較長者危險較高。這主要是由於口服避孕藥使月經規則,而長期使用能使子宮內膜變薄,月經減少,減少了經血逆流的機會。但動物實驗發現,口服避孕藥利於內膜異位病灶的持續存在。因此,口服避孕藥對內異症的影響目前仍存在分歧。
協和潘凌亞認為,應用IUD增加月經量,使內異症發生率增高。但周應芳等報道內異症組與對照組在放置IUD方面無明顯差異,因而放置IUD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係尚難確定。雙側輸卵管結紮術後,可以阻斷經血逆流,從而阻斷子宮內膜異位症。
5.環境因素 隨著世界範圍的污染加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升高。二噁英是一種化學工業製劑,在垃圾燃燒後的灰燼中含量很高。動物實驗發現,將猴的食物中分別加入不同劑量的2,3,7,8-四氯二苯丙對二噁英(TCDD),約4年後,其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均與劑量成正相關。另外,把自體子宮內膜移植到雌性猴的腹膜,並給予TCDD,一年後,子宮內膜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其直徑也明顯增大。對於人類目前無直接證據。
6.不良嗜好 酗酒可使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危險性增高50%。可能與喝酒可使月經量增多,並引發痛經有關。另外,每天攝入咖啡因超過30mg,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因為咖啡因可改變輸卵管的功能和收縮,也可使體內雌激素增高。研究發現,吸煙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無關,亦有報道稱吸煙可降低發病率。
7.遺傳因素 內異症曾被認為是一種常見於白種婦女上層社會的「文明病」。亦有報道該病在黑人發病率最低,而黃種人最高。近年發現此病的發生率似乎是無種族差異。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100個家族中有230名手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家族傾向,而且患者的母親和姐妹同時患病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發現了幾個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相關的基因,內異症可能通過多基因或多基因遺傳傳給子代。
8.免疫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疾病。有研究提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髮展與機體免疫反應、局部免疫、酶、細胞因子及生長因子的改變有關。已提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腹腔中巨噬細胞增多,白細胞介素含量高於正常人。
推薦閱讀:
※瘢痕子宮
※宮寒嚴重,小腹贅肉多,肥胖怎麼辦?解決宮寒問題從扶陽去寒開始
※流產 「流走」了子宮內膜
※【每周一課】當子宮肌瘤邂逅妊娠
※子宮脫垂治療方法有哪些
TAG:子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