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
06-22
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美]肯尼斯·梅吉爾 著 馬俊峰 王 志 譯[摘 要] 本文通過對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的研究,指出馬克思的作為民主聯合形式的共同體概念有三種不同表達方式:第一,作為原始聯合形式的共同體。作為一個有限的、封閉的、有地域限制的聯合形式的前資本主義共同體。第二,作為無國家社會的共同體。作為具體的民主共同體以及未來「動力原則形式」的普遍共同體。第三,作為存在方式的共同體。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只有通過共同體才能實現全面的存在。[關鍵詞] 馬克思 共同體 國家 馬克思提出真正的共產主義國家消亡的學說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信號,馬克思嚴肅認真地認為這是當今所出現的烏托邦式的幻想。這裡不去討論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國家消亡的觀點,而是主要討論他認為將取代國家的共同體的本質。在對馬克思著作中使用共同體的幾種主要方式做簡單的討論後,本文將會對馬克思的共同體理論與民主理論的相關性做出一般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力量可以得到最好的展示,還可以賦予馬克思的國家理論一些附加內容。1875年,恩格斯在給倍倍爾的一封信中談到了自己和馬克思,信中在描述民主聯合形式時,對共同體概念的有用性作了如下闡述:應當拋棄這一切關於國家的廢話,特別是出現了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的巴黎公社以後……一到有可能談論自由的時候,國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因此,我們建議把「國家」一詞全部改成「共同體」[Gemeinwesen],這是一個很好的古德文詞,相當於法文的「公社」com-mune。①恩格斯認為Gemeinwesen是法語commune(公社)的對等詞,也是德語辭彙中能準確表達英語辭彙community(共同體)的最好選擇。當馬克思自己在《資本論》中引用出現單詞communuty的英語文章時,他把community翻譯為Gemeinwesen,然而,在試圖理解代替國家的共同體的本質時,僅僅把Gemein-wesen等同於像在英美傳統中所使用的community一詞是不可能的。我們有時候必須尋找另外一些術語來表達community的概念,毋庸置疑, community在英語中僅僅是一個普通辭彙,而Gemeinwesen(即使在馬克思的時代)則是一個「古」德文詞。Gemein-schaf,t一個在日常德文中使用頻率更高的詞,可能指某種正式或非正式形式的聯合體,也經常被馬克思用來指非政治的聯合體形式。一般來說,Gemein-schaft和Gemeinwesen兩詞皆可翻譯為英語中的community,儘管Gemeinwesen更加準確地表達了在政治意義上所使用的community概念。②弗里德里希指出,在政治哲學中,「共同體具有時空在物理上的延續性的特性———正是在物理學意義上的時空中,政治事件才得以發生———以及生命在生物學中的特性———所有的政治事件依此進行」③。在與傳統的協調中,馬克思所謂的民主共同體既不是特定的政府制度,也不是現實必須與之相適應的理想: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④在另外一部著作中,馬克思把共同體描述為正在通過工業體系發展著的人類聯合形式,並再次強調它不是一個必須被提前制定的目標:共產主義是最近將來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則。但是,共產主義本身並不是人的發展的目標———並不是人的社會的形式。⑤在下面關於共同體的討論中,我們必須清楚地牢記共同體是民主聯合形式,是政治生活進行的空間,而不是必須「付諸實踐」的理念或目標。對馬克思來說,創建共同體意味著要發展共同體生活。取代國家的民主聯合形式就是共同體。在馬克思的著作里,作為民主聯合形式的共同體概念在三種不同的方式中展開: (1)作為原始聯合形式的共同體。作為一個有限的、封閉的、有地域限制的聯合形式的前資本主義共同體。(2)作為無政府社會的共同體。作為具體的民主共同體以及未來「形式和動力原則」的普遍共同體。(3)作為存在方式的共同體。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只有通過共同體才能實現全面的存在。當恩格斯和馬克思商議用共同體的術語替代更為傳統的國家概念時,通過考察馬克思使用共同體概念的每一種方式,恩格斯所表達的含義更加清楚。一、作為一種原始聯合形式的共同體對於馬克思來說,人類歷史就是人的個體化的歷史。個體化的進程通過給普通民主共同體創造條件的工業化社會的發展而獲得:我們越往前追溯歷史,個體,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為不獨立,從屬於一個較大的整體……只有到18世紀,在「市民社會」中,社會聯繫的各種形式,對個人說來,才表現為只是達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現為外在的必然性……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⑥對於馬克思來說,原始共同體的成長外在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馬克思對在他的那個時代仍舊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原始共同體進行了認真的研究。⑦馬克思在逝世之前給《共產黨宣言》的俄文版寫了簡短序言。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說,現今的俄國土地公有制可以看作是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每當閱讀馬克思關於原始共同體的文章時就有一種慾望得出這樣的總結:在原始共同體和無政府社會裡沒有私有財產、勞動分工、異化和資本主義,他倡導回歸自然,體驗早期共同體的簡單生活。馬克思在他對許多烏托邦共產主義的批判里拒絕這種解釋,因為在資本主義之後回歸到簡單的自然狀態一不可能,二不合適。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事實:穩固的、自我封閉的原始共同體絕對不是理想的聯合形式,因為作為歷史發展產物的個體的人是缺乏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種田園風味的農村公社不管看起來怎樣祥和無害,卻始終是東方專制度的牢固基礎,它們使人的頭腦局限在極小的範圍內,成為迷信的馴服工具,成為傳統規則的奴隸,表現不出任何偉大的作為和歷史首創精神。⑧或者用其他的術語描述它,原始共同體沒有歷史,人類沒有獲得自我控制。馬克思對英國人造訪之前的印度的描述可以應用於任何一種原始共同體:印度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它的歷史,不過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入侵者的歷史,他們就在這個一無抵抗、二無變化的社會的消極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帝國。⑨歷史以原始共同體里個體的發展為起點。與那些把個人看作歷史起點的自由主義者不同,馬克思把共同體看作是個性從其發展而來的原始聯合形式。典型的原始共同體是自我封閉的(當它與其他共同體相互聯繫時不再存在)、穩固的(只要它是孤立的),存在僅僅是再生產(個體僅僅是群體的一員)。當交換開始時,原始共同體隨之衰亡,「一系列經濟系統」○10存在於原始共同體與現代資本主義系統之間。《資本論》不但包括了一小段對資本歷史的特殊分析,而且指出資本的發展和趨勢導致了資本主義體系的毀滅。在其中,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共同體僅僅在長期的發展階段的末期才是可能的。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裡,這個共同體就是一個人們能夠找到家的地方,一個真正的自由不是抽象自然權利的問題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地方。在原始共同體和167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是他自己的活動,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財富……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作為現實的、活生生的、特殊的個人———都是這種存在物。○17如前所述,對馬克思來說,人的解放和社會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建立一種新的聯合形式才能達到。作為自由的宣言,市民社會擺脫國家的控制不會使自由得以實現。窮人和工人不是自由社會和政治秩序的一部分。可是工人脫離的那個共同體,無論就其現實而言,還是就其規模而言,完全不同於政治共同體。工人自己的勞動使工人離開的那個共同體是生活本身,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道德、人的活動、人的享受、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18在資產階級秩序之下及其自由民主理論之中,政治生活與市民生活的分離只有通過共同體的發展來克服,這個共同體由作為社會存在的人組成。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異化勞動的著名分析與他對人的社會本質的討論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經濟和社會事實,異化依賴私有財產(被理解為生產方式)和僱傭勞動體系。因此,只有消滅私有財產和工資體系才能克服異化。記住這點是重要的:馬克思沒有把異化看作是普遍的人類特性,而是看作歷史上的暫時現象,它首次出現在16世紀,將會隨著民主的共同體的創建而滅亡。對馬克思早期著作合理的理解似乎是要把它們理解為創造真正共同體的個體類型的努力。在早期手稿中,馬克思分析了三種不同的要求消滅異化的共產主義狀態。他批評了庸俗的共產主義和政治的共產主義,因為它們沒有包含「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19,並因此沒有克服異化。《資本論》則是充分地指出私有財產和資本主義(生產力以及個體的發展)的積極方面,但這些利益仍舊是抽象之物,直到人變成了社會的即真正的人類存在為止。○20馬克思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給人類社會發展方式提供了最好的範例,儘管巨大的個體痛苦和非正義同時存在。生產力的提高———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巨大社會價值———讓普遍的民主共同體在物質上變成了可能,但是這種社會發展卻在社會個體的巨大代價之上進行。當馬克思說在資本主義社會秩序之下人從共同體中異化出來、因此從自身異化出來的時候,他所表達的正是社會與個體發展的不同層次。當社會力量的發展與個體的發展不一致時,異化就一直存在。在自由社會中,馬克思看到人的社會屬性已經被分為兩個層次———他在政治共同體(國家)中的生活和他在市民社會中的私人生活。在市民社會中,基於私有財產,人被作為個人孤立起來,但同時他是表現他的普遍性的政治組織(國家)的成員。自由的實現以及市民社會擺脫國家的干預使社會問題變成了個人問題,而且導致了人的分化。人從共同體中異化出來,他的個性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自由政治的解放不過是「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制度內,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後形式」○21。只有通過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共同體,分化為公共和私人領域的人類生活才可得到克服。只有當現實的個人把抽象的公民復歸於自身,並且作為個人,在自己的經驗生活、自己的個體勞動、自己的個體關係中間,成為類存在物的時候,只有當人認識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會力量,並把這種力量組織起來因而不再把社會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離的時候,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22自由理論預先假定人是個體存在,在歷史上一個特定的時刻以及在地球上一個特定的地點被放入大自然。在馬克思的後自由理論中,個體被自然放入歷史某一點上的這種錯誤觀念被生活在共同體中的歷史的人所代替。只有在可以克服異化的真正共同體中,才可以發現真正的個性———作為社會存在的人的真正個性。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在過去的種種冒充的集體中,如在國家等等中,個人自由只是對那些在統治階級範圍內發展的個人來說是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有個人自由,只是因為他們是這一階級的個人。從前各個個人所結成的那種虛構的集體,總是作為某種獨立的東西而使自己與各個個人對立起來;由於這種集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169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是一個社會存在……一個共同體。共同體在現代社會裡僅僅以真正民主的形式……自由王國而存在。二、作為無政府社會的共同體馬克思的作為無國家社會的共同體理論首先是對黑格爾國家理論哲學思考的結果。當馬克思說在民主聯合形式之中共同體代替國家的時候,他是在參考黑格爾的陳述(對他來說也是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的聲明)。○11對馬克思來說,黑格爾的權利哲學描述了當代的國家,他認為:「黑格爾應該受到責難的地方,不在於它按現代國家本質現存的樣子描述了它,而在於它用現存的東西冒充國家本質。」○12正如政治經濟學家已經將資本主義的法律變成永恆的理性的普遍法律一樣,黑格爾也讓自由主義狀態下的政治結構變成了唯一理性的政治結構。對黑格爾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對馬克思來說也一樣),國家的運動是向絕對的運動並且包含一切。但是黑格爾所謂的絕對理性對馬克思來說就是從市民社會分離出來的絕對的政治組織和在市民社會之內通過原則所使用的控制和管理所有生活的絕對權力。國家是通過市民社會的管理原則進行控制和奴役的工具。馬克思指出,黑格爾的政治哲學是建立在對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區分的基礎上的,他發現國家和市民社會的統一將在各等級(或在國會中)中體現出來。○13黑格爾想要區分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實際上現代社會的秩序就建立在這種區分上,但是二者的統一卻在本身是國家之機構的國會中出現了。因此,國家變成了市民社會代表的工具,用以推動市民社會中控制原則的利益。包含在黑格爾政治體系中的基本矛盾是堅持倫理生活的統一同時卻保持著政治和私人生活的區別的一種願望。黑格爾清楚地觀察到市民社會和國家之間的區別,這是他的偉大貢獻,但是這種區別不能通過引進一個新概念(各等級)而克服,卻能通過改變現實來實現。黑格爾所看到的問題影響了馬克思的一生,但是他僅僅為國家和市民社會之間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表面的解決方法。界定了私人利益的國會永遠不能克服公共和私人的分裂,反而必須創造一種新的社會聯合形式。要克服國家,就要克服市民社會,要克服市民社會,就必須克服私有財產。國家本身在它的完全的形式里依靠私有因素,且是市民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工具。為了一個真正共同體的形成,必須找到一種使那些不在「權力結構」中的市民社會中的成員和階級取得政治權力的方法。但正是這種可能性破壞了黑格爾主義(和自由)意義上的國家。一旦國家不再代表市民社會,卻能改變它(比如說通過社會立法),國家和市民之間的區別就被逐漸削弱了。因此,馬克思將他的注意力聚焦於市民社會的權力因素的分析上,而不是對政治權威的考察上。當國家變成市民社會之中最強有力階級的代表時便是無權力的,它僅僅是政治的,卻沒有社會力量。現代國家消滅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的無能,必須消滅現在的私人生活。而要消滅私人生活,國家必須消滅自身,因為國家只是與私人生活相對立而存在。○14克服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革命必須在具體事物中發生,不可以僅僅是另外一個哲學或宗教的建議。必要的革命將會克服在市民社會和國家之外的集團產生的國家。對馬克思來說,無產階級就是「一個並非市民社會階級的市民社會階級」。○15在馬克思寫作的時代,無產階級是克服市民社會和國家之間分裂的具體方式。無產階級是具體的,基於經驗的現實,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應該消亡。創造民主共同體就是創建政治和政府活動得以在普通規模上進行的空間。民主對馬克思來說不僅僅首先是一種政府形式,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政府「本質」的聯合形式(使用馬克思早期的術語)。人類以此生活的這種方式只有通過克服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以及創建一種新的聯合形式共同體而改變。三、作為存在方式的共同體○16馬克思關於人的觀點產生於一段緊張的哲學活動時期,在1843—1844年的一系列手稿的寫作中達到了頂峰,其中一些手稿已收錄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在這時期的筆記中,馬克思總結了詹姆斯·密爾的經濟學著作,並對人進行了如下描述: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繫、社會本質,而社會本質不是一種同單個人相對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168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 2011年第1期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美]肯尼斯·梅吉爾 著 馬俊峰 王 志 譯[摘 要] 本文通過對馬克思哲學中的共同體的研究,指出馬克思的作為民主聯合形式的共同體概念有三種不同表達方式:第一,作為原始聯合形式的共同體。作為一個有限的、封閉的、有地域限制的聯合形式的前資本主義共同體。第二,作為無國家社會的共同體。作為具體的民主共同體以及未來「動力原則形式」的普遍共同體。第三,作為存在方式的共同體。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只有通過共同體才能實現全面的存在。[關鍵詞] 馬克思 共同體 國家 馬克思提出真正的共產主義國家消亡的學說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信號,馬克思嚴肅認真地認為這是當今所出現的烏托邦式的幻想。這裡不去討論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國家消亡的觀點,而是主要討論他認為將取代國家的共同體的本質。在對馬克思著作中使用共同體的幾種主要方式做簡單的討論後,本文將會對馬克思的共同體理論與民主理論的相關性做出一般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力量可以得到最好的展示,還可以賦予馬克思的國家理論一些附加內容。1875年,恩格斯在給倍倍爾的一封信中談到了自己和馬克思,信中在描述民主聯合形式時,對共同體概念的有用性作了如下闡述:應當拋棄這一切關於國家的廢話,特別是出現了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的巴黎公社以後……一到有可能談論自由的時候,國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因此,我們建議把「國家」一詞全部改成「共同體」[Gemeinwesen],這是一個很好的古德文詞,相當於法文的「公社」com-mune。①恩格斯認為Gemeinwesen是法語commune(公社)的對等詞,也是德語辭彙中能準確表達英語辭彙community(共同體)的最好選擇。當馬克思自己在《資本論》中引用出現單詞communuty的英語文章時,他把community翻譯為Gemeinwesen,然而,在試圖理解代替國家的共同體的本質時,僅僅把Gemein-wesen等同於像在英美傳統中所使用的community一詞是不可能的。我們有時候必須尋找另外一些術語來表達community的概念,毋庸置疑, community在英語中僅僅是一個普通辭彙,而Gemeinwesen(即使在馬克思的時代)則是一個「古」德文詞。Gemein-schaf,t一個在日常德文中使用頻率更高的詞,可能指某種正式或非正式形式的聯合體,也經常被馬克思用來指非政治的聯合體形式。一般來說,Gemein-schaft和Gemeinwesen兩詞皆可翻譯為英語中的community,儘管Gemeinwesen更加準確地表達了在政治意義上所使用的community概念。②弗里德里希指出,在政治哲學中,「共同體具有時空在物理上的延續性的特性———正是在物理學意義上的時空中,政治事件才得以發生———以及生命在生物學中的特性———所有的政治事件依此進行」③。在與傳統的協調中,馬克思所謂的民主共同體既不是特定的政府制度,也不是現實必須與之相適應的理想: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④在另外一部著作中,馬克思把共同體描述為正在通過工業體系發展著的人類聯合形式,並再次強調它不是一個必須被提前制定的目標:166支配的階級說來,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集體,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23四、結 語馬克思的政治哲學遠遠不僅僅是政治的,因為他對作為共同體的民主聯合形式的分析所展現的民主不是一種市民社會和國家相互關聯的特殊方式,相反,它所展現的共同體必須是「無政府的」,我們可以說是「非市民社會的」。為了理解民主的本質,馬克思讓我們不要去觀察政府形式或者市民社會中特殊利益集團的發展,而是去觀察共同體中人們生活的具體方式。馬克思認為民主是共同體的本質。把目光從政治轉向社會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的基礎。馬克思不僅僅是強調社會變化甚於政治變化,而且也許他比19世紀的大多數哲學家更加清楚地看到,社會自由和平等要求創建一種新的根本不同的聯合形式。就如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描述的一樣,公正和法律在民主共同體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意義,在其中變成了創造性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目標及其政治目標。對馬克思來說,對於社會利益而不是政治問題的興趣在作為無政府社會的民主的描述中得到了最清晰的表達。只要國家存在,民主共同體就不可能被創建,因為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與民主共同體的本質相矛盾。國家的最完全形式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也是中產階級利益和私有財產的保護者。傳統的自由對平等和自由的要求是建立民主的前提條件,但只要問題仍舊存在於政治王國之內(即,那個階級將會統治),所需要的基本的社會變革就不會實現。在自由社會之內不可能獲得民主,自由政府充其量只會讓大量的工人和窮人變得更加容忍一些,但是異化的基本原因即私有財產和僱傭勞動卻仍然存在。一種民主所要求的一種政府是這樣的: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它可以讓社會發生必須的、深遠的變化。馬克思的大部分活動是與批判和分析當時的形勢相關的,不討論共同體將會採取的形式。的確,馬克思反覆強調代替國家的「只能被認為是科學的」,對烏托邦社會的構想藍圖只能與批判和科學的民主共同體的本質背道而馳。然而,從以上討論中,將會得到一些有助於共同體概念的積極肯定的內容: (1)民主共同體是普遍的。不像原始共同體,民主共同體具有開放和交流的特徵。它不是向簡單生活的回歸。(2)民主共同體是無階級的。由於市民社會以階級為基礎,因此市民社會的毀滅意味著作為社會形式的階級的毀滅。市民社會的階級以財產為基礎。但是如果馬克思確定無產階級就是消滅階級的工具,那麼民主共同體在階級衝突的基礎上就是不可能穩定的,因為財產作為一個必要的社會範疇在真正的民主共同體中消失了。用馬克思的話說:「勞動一被解放,大家都會變成工人,於是生產勞動就不再是某一個階級的屬性了。」○24(3)民主共同體是歷史的。從結構的觀點來說,民主是一個決定著決策的穩定性的聯合形式;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可以允許在體系之內做出革命變革的聯合形式。在民主共同體中,政治革命變成了社會演變。共同體只能是過去的自然結果,只能歷史地發展。(4)民主共同體是科學的。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建構民主是從來不充分的,但是卻一定要意識到共同體的本性。在持久革命狀態的社會,任何要求一定是意識到了自己當下的形勢和在其中運行的趨勢。除非科學不被奢求,而是被用來幫助處理事務並為將來的社會發展做計劃,民主才可能存在。除非認識到形勢本身和它的發展,民主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能的。社會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是最早的社會科學家之一)為決定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這個決定是由科學調查的共同體和一個有教養的平民合作做出的。最後,一個新的民主理論(至少部分是由於馬克思的共同體概念所產生的結果)是必要的,對於一個大的社會來說,它比自由民主理論更適合。馬克思認為民主共同體是普遍的、歷史的、無階級的和科學的。馬克思關於作為科學共同體的民主觀點是首次給理解人類在一個大共同體之中如何掌控自然和自己的命運提供可能性的觀點之一。馬克思指出,具體之物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民主社會中的自由理論,如果民主社會秩序被實現的話,民主理論是建立在共同體而不是市民社會和國家所需要的基礎上的。就像杜威在1930年所描述的:「如人類學者所言,我們的物質文明正在邁向集體化和社團化。另一方面,我們的道德文明,與我們的觀念一起,充滿了起源於前科學、前技術時代的個人主義的理想和價值。」○25馬克思對政治哲學的真正貢獻在於他對政治和170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 2011年第1期社會的自由民主理論的超越。他關於國家在真正的民主之下一定會被克服的觀點是他的社會和政治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許不是一個對馬克思所主張的民主共同體的完整看法,但是馬克思給予這個民主聯合形式以哲學洞察力,並揭示出民主是共同體的本質。正是在給新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理論提供這種洞察力及勸告時,馬克思不僅是政治哲學家,而且是社會科學家。注釋:①作為一般原則,最好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分開研究。然而,這篇文章對馬克思也適用,因為恩格斯明確說明他在為他和馬克思辯護,也因為馬克思在他的哥達綱領批判中做出過類似的聲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324頁。②並不是每個人贊同Gemeinwesen是community的對等詞。例如,Fritz Pappenheim:《現代人的異化》,紐約1959年,清晰地把Gemeinschaft與community對等起來,但是community還包含了組織和結構的概念,這是Gemeinschaf所缺乏的。沒有在更寬廣的意義上使用community導致帕彭海姆(Pappenheim)錯誤地認為滕尼斯(Thǒnnies)和馬克思之間有相似之處。然而,馬克思不滿足於批判資本主義,因為Gemeinschaft已經不為人所知,但卻看到了從資本主義中發展起來的新的共同體的形式。③C. J.弗里德里希,《NOMOS》第二卷, 1959年,第23頁。這卷《NOMOS》被命名為《共同體》,收集了所有有關共同體概念的文章,這段引語摘自弗里德里希的說明。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40頁。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11頁。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25頁。⑦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討論了前資本主義社會形式。對作為原始共同體例證的印度的大多數參考是在《資本論》中做出的。不幸的是,馬克思所寫的這些文章大部分是分散的,以及完整的論文集的尚未出版讓我們很難讀到馬克思的這些文章。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765頁。⑨同上書,第767頁。○10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結尾使用了這個詞語,在那裡他開始分析共同體分解的過程。一般來說,被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關於原始共同體的討論都以恩格斯的淳樸的《家庭、私有財產和國家的起源》為基礎。歷史對於馬克思來說比恩格斯以及其他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所認同的要複雜得多。一個歷史「階段」跟著另一個歷史「階段」的決定論圖式在馬克思的著作里是找不到的。○11馬克思關於國家的觀點是在黑格爾《權利哲學》的批判中提出的,很不幸,這部著作還未翻譯過來。在那裡他提出了馬上將要採用的「現代法國人」的觀點。「現代法國人已經懂得政治國家在真正的民主之下進行。就作為政治國家以及憲法的國家來說這是正確的,不再對全體有效。」馬克思:《作品集》,第一卷,第294頁(肯尼斯·梅吉爾翻譯)。○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80頁。○13一個更好理解的詞就是國會,我在這次討論中把黑格爾的各等級作為國會,儘管有著明顯的不同。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85頁。○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87頁。○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14—15頁。○16這個討論主要歸功於傑爾傑·馬庫斯的優秀論文:「DerBegriff des『menschlichenWesens』in derPhilos-ophie des jungenMarx,」Annali dell Insti-tuto Giangia-como Feltrinell,i 1964-1965, pp. 156-194.○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24—25頁。○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94頁。○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297頁。○20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297—298頁。○21同上書,第174頁。○22同上書,第189頁。○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84頁。○2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7卷第362頁。○25John Dewey,Individualism Old and New, New York,1962, p. 74.(本文原載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Research30(3): 382—393,中譯文得到作者授權。作者Kenneth A.Megill曾任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哲學系教師;譯者馬俊峰系西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王志系西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研究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程恩富:《西方經濟學家與馬克思的思想交鋒》序言
※自由主義者才可能發展馬克思主義
※關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歷史沉思
※我拜謁馬克思墓
※吳 江:重新找回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