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
原文來源於網路
一、分數只能證明孩子的部分能力
1996年4月17日《教育時報》載文寫道:
夏斐之死曾在全國範圍內敲了一次警鐘。他是被母親用棍子活活打死的。原因就是「考試成績沒有達到母親的要求」。幾周後,夏斐之母也自縊身亡,其遺言是:「光用分數來要求孩子,是簡單愚蠢的……」
這次事件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大討論,但討論過後,沒見情況有絲毫改變。為分數而打死孩子的事情每年都發生著,且又有了孩子因不堪分數的重負和父母的重壓而殺死父母的事……
這是極端的例子,是由於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分數而付出了生命代價的例子。因為不能正確對待分數而導致孩子精神失常,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導致孩子與家長感情破裂的例子,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何止萬千啊!
分數本來是評估學生成績的,只有相對的合理性,它只表明孩子德、智、體、美、勞諸方面中的一個方面——智,而且只是智的一個方面——筆答卷子的能力。
孩子考試分數高,絕不說明孩子各個方面都好;翻過來,考試分數不高的孩子,也絕不能說明孩子別的方面都不行。
一個人會發展,會變化。有些人在學校時的表現一般,以後的發展卻非常出色。郭沫若初中的一張成績單:語文55分,不及格。還有一門課更使人驚訝:修身,就是政治品德課,35分。兩門課不及格。假如現在郭沫若在那個學校讀書,肯定考不上高中,那麼大學也考不上。你怎麼能想到,一個初中語文不及格的人,後來成為一個大文豪! 一個政治品德不及格的人,居然成為一個社會活動家、政治家!袁隆平在西南大學時的學業成績在班上僅相當於中等,但他後來成為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
所以,千萬不要把考試分數高低當作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
其實,考試分數低了,最著急、最不安的還是孩子自己。他想不出更好的提高分數的辦法,著急不安也沒用,家長再訓斥他,時間久了,他就麻木了。再持續一段時間,他可能就乾脆躺倒不幹了,破罐子破摔了。真要把孩子逼到那一步,我想家長會更後悔。
二、家長對待孩子考試失誤的4條建議
當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沒能考出應有的成績時,家長理應幫他減少苦惱、焦慮和不安。怎樣幫他呢?那就要引導他正確看待考試分數。家長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給他卸掉包袱
別說一次考試不好,退一萬步說,就是每次考試都不好的人,只要自強不息,樂觀進取,將來也能有大作為。你可以給他講愛迪生小時候考試成績不好的故事,講郭沫若語文曾經不及格的故事,講許多小時候考試成績不好而後來成了企業家的事例,激勵孩子對未來充滿信心。
2、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
你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擅長的學科,找到自己的特長,看到自己的優勢,孩子才有前進的基礎。譬如,這次考試共考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九個學科,總有考得較好的科目,這就是他的優勢。即使考得不好的學科也有學得比較好的部分,讓孩子喜歡上「自己不喜歡的學科」中的某一部分。比如語文雖然總分不高,但作文得分較高,這就是他的優勢。
3、幫助孩子分析丟分原因
一般來說,丟分主要有三類原因。其一是馬虎。題本來會做,只是作加減乘除運算時馬虎,算錯了。有時那些填空題、默寫題,本來會做,只是考場上一時著急寫了錯別字,因而丟了分。其二是沒記住。主要是指一些公式、概念、地名人名、名句等,遺忘了。這類題,只要孩子下功夫,都能記住。這類丟分,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其三是不理解。這才是真正不會做的題。這與孩子以前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有關。這樣仔細一分析,純屬於不理解的題就很少了。如果把前兩類丟分加上去,孩子的總分和名次都還大大提高。引導孩子這樣分析,孩子的信心就會大增。
4、幫助孩子制定提高分數的具體措施
根據對各科成績的具體分析,對各科學習的重點、每天的時間安排都要有個計劃。
家長這樣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分數,孩子就會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把心思用到該用的地方,孩子和家長都免除了不應有的苦惱,孩子的成績也許會有所提高。
三、家長對待孩子考分的模糊認識
一些家長在看待孩子考試分數方面,還有另外一些模糊認識。
有些孩子在上小學時,語文、數學經常得「雙百」,只從上了初中,一次也沒得過。家長就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於是著急起來,要麼批評孩子,要麼埋怨老師。
這些家長,一般是對學校考試的一些常識知道得太少了,以致形成誤解。考慮到這樣的家長畢竟還有一定的數量,所以我在這裡要稍作解釋。
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主要不是看考試分數是多少,而是要看他相同班同學、同年級同學中的名次。譬如你的孩子在小學時經常考雙百分,但如果你問問小學低年級的老師就知道,小學低年級的考試多為水平性考試,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了,就能得高分,或得滿分,你的孩子考試經常得雙百分,而他們班上可能一二十個考雙百分的。到了初中,學習的科目增多了,課程難度增加了,再門門得一百分就不容易了。等上了高中,考試都要模仿高考,高考是典型的選拔性考試,更強調區分度,只有把眾多的學生的考試成績拉開檔次,才便於各級各類高校錄取。所以高考從沒出現過各科都得滿分的。所以,看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只看考試分數,而應當看他在同班、同年級同學中的名次。
說到名次,有些家長還有一個模糊認識,就是把孩子上小學時的名次、上初中中時的名次和上高中時的名次放在一塊比。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在初中時的成績總是排在年級前10名,怎麼上了高中以後,考試成績連年級前50名也進不去?於是就說孩子成績下降了,開始心急火燎。其實他沒有想,初中時排名和高中時排名的範圍不同了,怎麼能比呢?在農村,初中時排名是在全鄉範圍排,高中排名是在全縣範圍排。一個縣一般都有10到20個鄉,那麼初中的前10名學生到高中進不了前50名不是很正常了嗎?
當然,也確實有一些孩子,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習成績下降了。這和孩子的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勤奮程度都是有關係的。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認真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幫助孩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防止孩子破罐子破摔。
四、讓偶然考試失誤的孩子走出陰影
這裡還要特別提醒家長注意一下那些過去成績一貫優秀的孩子考試偶然失誤的問題。一些過去成績一直一路領先的孩子,一直處於讚揚聲中,缺少失敗的體驗。這些孩子一旦考試成績下降,心理容易失去平衡。這時他們往往把考試失敗看得過重,把失敗當成了沉重的包袱,這包袱越背越重,越背越大,形成了不良的自我恫嚇的心理,用大量時間去思考無價值的問題,自己給自己挖「精神陷阱」。譬如:我這次考砸了,回家怎麼向父母交代?我的競爭對手會不會暗暗高興?全班同學明天會不會指手畫腳地議論我?老師是不是會從此看不起我?
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引導孩子走出失敗的陷阱。
怎樣幫助他們呢?
我們可以學習魏書生老師的辦法,要求孩子把考試失敗這件事情看做一口井的蓋子,然後從六個角度去觀察這個井蓋。
第一個角度,站在井底看井蓋:哎呀,不得了,一片黑暗,不見天日,前途無光,沒有出路呀!
第二個角度,站在井沿看井蓋:井蓋雖然不小,但井蓋之外還有那麼大的空間,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必兩眼只盯著這個井蓋。
第三個角度,站在山坡看井蓋:幾乎看不見那小小的井蓋,人們正在忙碌,也沒人在意哪個井蓋,我應該融如人群,去追求前方的目標。
第四個角度,站在雲端看井蓋:井蓋看不見了,人像一隻螞蟻,螞蟻為了一點名利而爭鬥,而生氣,實在太狹隘了,太渺小了。一點小小的失敗,也實在微不足道。
第五個角度,站在月球看井蓋: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顆藍色的大球,已經看不到任何人類的活動。地球上一個人的一點煩惱,自然無影無蹤。
第六個角度,站在金星看井蓋;我們數十億人祖祖輩輩生活的地球,不過是浩瀚的宇宙空間中的一顆小小的星星。地球竟這麼渺小,人生竟這麼短暫,何必為一點點的失誤而苦惱。
用這種變換空間角度的辦法來看待失敗,就會越想越有好心情,會有一種心靈突然解脫、心情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認為,除了用這種變換空間角度的辦法以外,還可以用變換時間角度的辦法。
第一個角度,站在失敗當時看失敗:一下子覺得天昏地暗,大難臨頭,突如其來的精神打擊使人猝不及防,心如冰涼。
第二個角度,站在一年以後看失敗:失敗雖然使人心情沉重,但畢竟挺過來了,天無絕人之路啊!
第三個角度,站在10年之後看失敗:生活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勝敗乃兵家常事。正是一個個失敗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
第四個角度,站在50年以後看失敗: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看慣了世間的潮起潮落,坎坎坷坷,已走到人生暮年。一次考試失誤,最多相當於小時侯走路被石頭絆了一下,誰還記得它呢!
我們還可以站在100年後、1000年後看失敗。
用這樣的辦法來幫助看待孩子考試的失敗,孩子就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有的男人追女孩不成時惱羞成怒且爆粗口?
※如何看待凈空老法師的功過對錯
※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厭女症」?
※怎樣看待夫妻反目成仇?怎樣讓家庭和睦?
※與閻崇年先生論辯:怎樣看待滿清皇朝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