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總統,南美華人是如何崛起的?地球知識局
無論在天涯海角,華人總是憑藉共同的文化記憶和生活習慣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中國大洋彼岸的拉美,也有一群華人生根發芽,今天已經成為了中國拉美戰略的重要資源。
這些人是如何進入拉美主流社會的?這一過程中他們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悲喜人生?請看今天的文章。
最初的足跡
▼
大航海時代,世界在歐洲探險家的手中逐漸變為一體,中國也和遙遠的拉美有了商貿互動。在葡萄牙人推動下,中國與美洲貿易最早的航線以澳門為樞紐。從澳門運往葡國的主要商品有生絲、絲織品和瓷器,而運回澳門的主要是來自美洲的白銀。
從中國至西班牙、葡萄牙
澳門—果阿—里斯本
月港-馬尼拉-阿卡普爾科-塞維利亞
▼
除此之外西班牙人也經營著著一條月港(福建)-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航線—塞維利亞航線。在航線上行駛的大帆船是西班牙人僱傭中國的工匠在馬尼拉建造的,又由於馬尼拉大帆船的貨物主要來源於中國,因此新西班牙地區的人直接把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國船"。
▼
馬尼拉帆船紀念碑
▼
大帆船載著亞洲的商品到墨西哥去,再從阿卡普爾科把這些亞洲特產運往其他地方。部分貨物甚至能深入南美腹地,運到瓜地馬拉、厄瓜多、秘魯、智利和阿根廷。因此阿卡普爾科城運送到墨西哥城的山路還被稱為「中國之路」。
從阿卡普爾科通向各地
▼
1628年的阿卡普爾科
馬尼拉大帆船的墨西哥終點站
▼
「中國熱」就這樣傳遍了南美。當地殖民者以穿著中國絲綢為榮,還紛紛從中國定製瓷器。華人在南美的故事就要從這裡說起。
16世紀末,西班牙王室允許中國工匠進入殖民地,從此中國人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入。之後半個世紀,遷入拉丁美洲的華人大概有五六千之多。
這個時代進入拉美的中國人也有成名成家的。在17世紀初時有一位華人女性被拐賣到墨西哥大商人家,她所設計的衣服被人們所追捧,引得當地婦女模仿她設計的款式。這種大紅大綠很有中國農家樂風情的衣服現在被稱為China Poblana,已經成為了墨西哥的民族服裝。
China Poblana
▼
這位中國姑娘的西班牙語名字叫做Catalina de san juan,,她的雕像至今矗立在普埃布拉市的廣場上。她應該是在拉丁美洲地區最早為人所熟知的華人。
替代黑奴
▼
19世紀拉丁美洲國家先後獨立,馬尼拉大帆船的貿易也被終止了。隨之而來的是一波反奴隸浪潮:1807年,廢除黑奴的議案在英國國會通過;1848年,法國下令在「法屬殖民地和領地廢除奴隸制」。
法國廢除奴隸制
▼
黑人自由了,但拉丁美洲地區的種植園和礦場依然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為了滿足工農業生產的需求,拉美國家紛紛出台鼓勵移民的政策。
正好此時中國的人口過於膨脹,公元1700年的1.5億人暴增到1850年4.3億,勞動力嚴重過剩。
於是在生活的壓迫和商人的哄騙下,1806年第一批147名華工在英屬特立尼達登陸。1847年,又有兩批華工到達古巴哈瓦那,正式開啟了長達30年的「中拉勞力輸出」。
18至19世紀華人移民全球路線圖
▼
遠在拉丁美洲的僱主直接付錢給代理商,代理商又在中國尋找被稱為「豬仔頭」的蛇頭。很多「豬仔頭」綁架或哄騙「豬仔」簽約,然後「豬仔」們基本上就失去了人身自由淪為「契約奴隸」。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歷史書上對販奴船上環境的描述,這悲慘的遭遇這下落到了中國人身上。
販賣奴隸的人為賺取更多的錢財
運輸奴隸的船隻往往都嚴重超載
奴隸們被塞進高度不到半米的船艙之中
像「湯匙」一樣捲曲身體
一個挨一個,擠在一塊
▼
華工被鎖在販奴船的艙底,在船艙里通風不良、缺水、缺葯、人員擁擠,華工經常患上中暑、霍亂等疾病。再加上洋人為了防範暴動,把華工一上船就鎖在船艙底部,一旦發生火災時等待華工的只有絕望。
據1873年清政府派出官員陳蘭彬組織古巴調查團查明:從中國去古巴的華工船,死亡率超過10%,而前往秘魯的運輸船曾在三年內保持30.4%的高死亡率。
華工的工作條件也讓人聞之揪心。
以秘魯欽查島上的華工遭受的非人待遇為例:1953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欽查島上的華工每天要搬運四噸的鳥糞。勞作所得中的2/3會被老闆收走,作為伙食費。這份罪受得全無來由,今天也鮮為人所知。
秘魯欽查群島
這裡除了礦就是礦工,以及鳥
▼
島上主要居民
▼
在殘酷的壓迫下,大批華工自殺或者被種植園主槍決。只有極少數苦力於合約期滿後得以返國。後來清政府在秘魯的調查報告使李鴻章觸目驚心,中堂大人禁止秘魯商人在華招工,這樣才迫使秘魯改善了對華工的待遇。
秘魯的華人勞工
▼
保守估計在19世紀中葉到達拉美地區的華工高達30萬,主要集中在古巴、秘魯和英屬蓋亞那。在古巴大約有8萬華工在種植園和製糖廠工作;秘魯輸入的十萬華工則多數從事種植園和礦場(硝石礦和鳥糞)。
如此多的中國面孔在勞作,以至於一位法國旅行家登陸時還以為自己是到達了亞洲。
▼
華人的戰爭
▼
在殘酷的工作環境和種植園主的壓迫下,南美華工是全世界華人中最會維護自身權益的群體。他們積极參加爭取自身利益的運動,全南美都有他們為自由而戰的身影。
在19世紀古巴進行的兩次獨立戰爭中,華工積極參戰。為了緬懷華人在古巴獨立戰爭中的貢獻,古巴政府甚至在哈瓦那市區樹立了一座記功碑。紀念碑正面刻著「旅古華僑協助古巴獨立記功碑」13個大字。
▼
碑的背面底座上鑲嵌著一塊銅牌,上面用西班牙文刻著古巴民族英雄蓋薩達將軍的名言:「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逃兵,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叛徒」。
▼
想了解更多古巴的故事
點擊下圖即可打開
▼
儘管華人在南美軍政舞台上有出色表現,但過於神化的視角仍然不可取。我局要著重闢謠的是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所謂的太平天國軍人。
1866年,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因為鳥糞分贓不均爆發了戰爭。國內網上盛傳在1867年3月,伊基克的華工發動起義。起義者以太平軍原有的編製進行了整編,幫助智利對付秘魯和玻利維亞軍隊。
起義軍頭戴黃色和紅色頭巾,身穿褐色服裝,使用太平軍武器和戰法進行作戰。
鳥糞戰爭中的伊基克
▼
太平軍異地登錄??
▼
有關信息的傳播始於2008.05.29文匯報的一篇《太平軍余部在南美洲橫掃千軍大勝玻利維亞》。但相關信息在西班牙海軍網和秘魯軍網上皆無法檢索,中文報道的細節和外國文獻也對不上號,有杜撰之嫌。
不過當時有不少被解救華工積极參加智利軍隊的輔助部隊。這些人主要從事運輸、救護和後勤保障,並有部分從事工兵工作。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華工士兵多是由於排雷導致的。
關於鳥糞戰爭的更多知識
點擊下圖即可打開
▼
華人崛起
▼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禁止販運「豬仔」與保護華僑的法令,苦力貿易終結。獲得自由的華工紛紛從鄉鎮流向城鎮,開始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社會地位逐漸提高,並逐漸聚集成為唐人街。
1919年,墨西哥的墨西卡利市本地人僅700多,華人人數卻達到9000人。以至於當地被稱為「小廣州」。
▼
唐人街的形成大大加快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在唐人街里,華人開始創辦中文報刊、華人學校、慶祝中國傳統節日。極大增強了拉美華人的凝聚力,並演變成了巨大的政治力量。再加上華人比較重視教育,拉美便逐漸產生了很多華裔政治家。
祖籍廣東大埔縣的客家人鍾亞瑟在蓋亞那共和國獨立後,被推選為首任總統(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在任)。他是首位亞洲以外國家的華裔總統。
鍾亞瑟
▼
多巴哥總督何才、前衛生部長何五、曾任秘魯自由省省長的阿雷尚德羅·陳等國家領導人都是華裔。
著名的秘魯日裔總統藤森當初競選時還聲稱自己有華裔血統,並認命了7名華裔部長。(看來在海外亞裔關係很和睦)
藤森
▼
老實說,蓋亞那實在是個小國
當上蓋亞那總統可能比東城區區長更容易?
北京市東城區人口90萬
▼
毒梟與志願軍
▼
除了政壇上的明星,近年來還有兩位拉美華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華人毒梟葉真理,一位是志願軍老戰士程立人。
2007年,墨西哥警方從一所豪宅中搜出2.05億美元現金,創造史上單次繳獲贓款最大金額。之後豪宅的主人在美國流亡被捕,這時人們才發現,這位大毒梟竟是中國人。
葉真理的美金
▼
為什麼覺得這個場景有點熟悉呢
▼
葉真理1963年出生於中國上海,1990年被一家製藥公司派到墨西哥工作,2003年入籍為墨西哥公民。1997年,葉真理在墨西哥成立了一家製藥廠,並以生產感冒藥為掩護在亞洲國家採購原料。
這些原料最終都被加工成了偽麻黃鹼,這正是製造冰毒的原料。葉成為了著名毒梟的洛埃拉的上游供應商。豪宅被突襲後,葉真理的名字頓時火遍了拉美華人圈。
葉真理
▼
為國人所熟知的老戰士程立人則身處阿根廷。
這位老戰士出生於民國時代,是那個時代的大學生。畢業後,通曉英法西語的程加入了國軍95軍。該軍後來反正加入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被改編為志願軍入朝作戰。戰鬥中不幸被俘的程立人在遣散戰俘時選擇前往中立國印度。
經過一番輾轉,他來到了阿根廷,憑藉自己的外語知識做起了外貿生意。
程立人一家
▼
1987年,他已經是阿根廷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坐擁兩家上市公司和全國最大的珠寶奢侈品品牌。他還是當時的阿根廷總統勞爾·阿方辛的妹夫。在以鳳凰衛視為主的媒體報道下,這位志願軍老戰士也逐漸為國人所熟知。
▼
拉丁美洲華裔在200年時間裡,經歷了太多苦難和抗爭。他們不僅從「契約奴隸」一步步為自己贏得了生存、財富與尊嚴,也中國與拉美建立了紐帶。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拉美的戰略合作增加,當地華人作用越來越顯著。僑團積極為祖國企業牽線搭橋,鞏固了中國企業在美國後院生根發芽的基礎。而這雙贏的當下局面,卻是他們的先輩用實實在在的血淚換來的。
推薦閱讀:
※失去月球後,地球會怎麼樣?
※《暗殺教室》中的殺老師為什麼要一年以後毀滅地球,為什麼一定要去E班當老師?
※為什麼現在發現了的星體都是球形的?
※為什麼說月球離我們越來越遠?
※地球在人類以前有其他文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