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格局中的日本因素

中國戰略格局中的日本因素

2007-01-28 15:40:19|分類: 政治戰略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日本作為中國的海洋鄰國,一直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不管日本給中國留下的是如何的回憶,也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日本都是中國戰略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小泉時代的日本,給我們留下的篡改歷史教科書、否定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加強美日聯繫,意圖染指台海,覬覦東海資源等等,都給中日關係正常化以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也給中日關係帶來了危機。去年下半年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上任,暫停了參拜靖國神社,中日也實行了首腦會晤,中日韓等國專家開始重修歷史書,似乎中日關係雨過天晴,我們有理由對中日關係樂觀嗎?   然而如果我們關注日本的話,就會發現在相對舒緩的樂曲下,中日關係舞台上的安倍舞姿並沒有按中國期望的節奏進行下去。安倍訪問歐洲,繼續高調以中國威脅論要求歐盟維持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在國際上,鼓吹美、日、澳、印、新等國以所謂的共同價值觀體系來結成聯盟隱約對抗中國,與美國進一步加強軍事聯繫,在周邊有事時不僅提供後勤保障,更共享一切軍情信息,在沖繩部署F-22第四代戰機,而無核三原則之下,美國核武器進入日本也幾乎不是問題。中亞、東南亞、甚至蒙古都有日本欲與中國試比高的身影。在國內,防務廳正式升格為防務省,和平憲法地修改不是被提上議程,朝鮮威脅論、中國威脅論,日本核武裝、二戰遠東法庭合法性等等叫囂不絕於耳,目的都是為了建立強大的正常國家,而這個武力強大的正常國家,是一個對歷史問題、道義責任不斷迴避的國家。這些都給愛好和平、企盼中日關係友好的人們帶來了迷惑,日本到底想幹什麼?日本到底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到底要如何做?   一、日本島國攻擊戰略的先天性   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先認識日本的戰略意圖和構想,要面對日本,必須理清中日關係中的內在和外部因素,與處理好中日關係,必須拋開幻想,按實用主義觀點規劃兩國間的戰略。   首先看日本政治地緣,這決定了日本戰略取向。日本是一個地處太平洋西岸,孤懸海中的島國。相對於日本上億的人口來說,地域狹小,資源匱乏,貿易、能源線路受制於其他國家,這是日本生存危機的地理基礎,也塑造了日本菊花與劍的民族性格。《日本沉沒》這部電影反映出來的面對島國命運的無助和需要別的國家救助的絕望是日本民族心中揮不去夢魘的體現。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日本的精英和政治家們,幾百年來一直希望取得大陸的根據地,獲取更多的資源,做自己的主人。這一切,表現在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即使面對俄羅斯沙皇帝國、大清帝國、中華明國、美利堅共和國等等實力遠強於自己的國家(更不用說朝鮮、東南亞等小國了),也毅然不計後果、近似冒險地發動戰爭,為的就是在東亞取得大陸的根據地,為大和民族的命運長久提供一個永久的家園。即使一次次在其他大國和強悍民族面前最後失敗,日本地理位置的天定,決定了日本民族內心中的上岸的渴望和對大陸民族的嫉恨,也決定了日本攻擊戰略的必然性。   了解了上一點,我們就容易理解日本面對中國的戰略了。在亞洲,日本如果要達成自己做主的目的,必然要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要與亞洲最大和最近的大國-中國發生直接的碰撞。1927年月,日本的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部)就成了日本全球戰略樂曲,,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台灣、朝鮮半島、中國、蘇聯的遠東地區充滿了腥風血雨,在中國和中國的盟國正義戰爭後,日本戰敗了,暫時失去了爭霸世界的資本,但這不意味著在日本的精英和政客中失去了爭霸世界的意願。   在日本的戰略中,有三個命中無法繞過的剋星,首當其衝的是中國。地大物博的中國是日本最近的鄰國,也是日本文化、技術最早的來源國,然而很不幸地,也是日本最欲征服的國家,這是由於日本對中國地理、文化和實力的了解所決定了的,同時,日本國民的特性,一旦利用發動起來,也能夠對中國造成嚴重的傷害;其次是俄羅斯,作為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由於地理的因素也與日本的利益衝突無法避免,但是由於俄羅斯相對強大的國力,這是日本不願主動衝突(除非必要)但也有所覬覦的國家,第三就是美國,從地理上來看,美國本來與日本不太相干,日本也絕不願意挑戰美國而惹來強敵,但美國的利益是全球利益,美國的戰略是全球霸權,這也決定了美國不能允許日本過於強大以至於影響美國的利益,這也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對中蘇援助,最後導致日本不得不偷襲珍珠港的原因(同樣這也是美國遏制中國的理由)。   中日戰略格局的衝突性,除非日本改認同自己的宿命,改變對陸地資源的佔有慾望,否則,日本的戰略將永遠是是挑戰和改變地緣格局,而這也同時決定了中日兩國間的戰略矛盾和不可調和性遠遠高於日俄、日美,中俄、中美,美日、美俄國家間的關係。   二、中日戰略格局中的外部因素   要認識和處理中日關係,不能不考慮中日兩國外的因素。現階段乃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以下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因素都是需要注意的。   1、美國。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其全球霸權利益決定了他在世界各地採取的是均衡戰略,即保持自己在全球的超強實力,在世界各大地區中平衡地區大國的勢力,為自己介入各地區事務留下著力點。在亞洲的東邊,中、日、俄的實力改變將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二戰支援中國抗衡日本,蘇聯,冷戰支持中國抗衡蘇聯,冷戰結束後,支持日本、印度抗衡中國,都是美國均衡策略的體現。隨著中國實力地崛起,不管中國的和平意願如何,美國對中國的接觸遏制政策都不會改變,基於均衡策略,在很長的時期內,利用和提高日本實力,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選擇,這就是為什麼作為戰勝國的美國,對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挑戰遠東法庭,加強軍事力量等等一系列的「復辟」行為聽之任之,在強化軍力上甚至鼓勵和支持的原因。美國的這一策略除非在日本實力急劇膨脹,中國的實力不足以遏制日本,日本可能影響美國利益的時候才可能改變。美國的策略日本認識到了,而且在大力利用,成為促進日本早日國家正常化的因素。這一因素是中國應該清醒認識和認真對待的。   2、俄羅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作為歐亞大國,實力大不如前,對東亞事務的影響力也有所下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能源、資源、政治和軍事實力,依然能對地區和世界事務產生影響。由於俄羅斯與美國的戰略矛盾,與日本的歷史和領土糾葛,這是一個中國能夠聯合的力量,日本與俄羅斯關係的正常化或者說親密化,在日俄領土問題沒有解決前,在美國的警惕下,難以有太大作為。   3、朝鮮半島。朝鮮半島在東亞歷史、中日歷史中,占居了重要的地位。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使得朝鮮半島和中國處於相對友好、藩屬的狀態,而日本每一次上岸的企圖,必將借道朝鮮半島作為跳板才可實現。因此,朝鮮半島與日本的歷史新仇舊恨交織,決定了大韓民族和大和民族難以調和矛盾甚至高於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而大韓民族與大和民族的鬥爭中,也決定了前者必須依靠有著共同利益的陸地大後方-中國才能取得勝利,這一點在朝鮮和清朝時的共同抗日體現無遺。而且日韓(朝)之間,依然存在領土糾紛和資源通道、海外貿易潛在矛盾,因此,在中日關係中,朝鮮半島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因素。在這裡,我用的是朝鮮半島而不是韓國或朝鮮,即使現在的韓國與美日處於盟國狀態,也難以改變這一格局,這也是為什麼在冷戰結束,可能危及韓國生存的蘇聯因素消除後,韓國國防、外交自主化、相對親華的深層次原因。   4、東南亞、澳大利亞、歐盟、印度、紐西蘭等。中日美三個國家事關東亞格局大事,而東南亞、澳大利亞、歐盟等國由於非直接當事國,也非全球利益國,其外交政策的取向,使得其在中日格局中起的作用相對較小,但是一旦中日爆發衝突,他們的政治立場,貿易方式,技術、物質流向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日博弈的結果。是中日雙方力爭而又不能完全依靠的力量。   三、中國對日本的戰略   由於地緣政治、歷史恩怨、文化淵源的原因,中日間的衝突因素大於合作因素,但是也真因為上述因素,決定了兩國必須和平相處,合作共存,否則對中日、對東亞乃至於世界都將是一個災難,中國和日本有理由也有必要改善關係,由於中國現階段在世界上處於上升期,因此,日本國內也有改善中國關係,中日合作的強烈呼聲。中國面對這種形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切實加強和提高中國自身實力是重中之重。在世界政治中,叢林法則依舊流行,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並存,這一切決定了中國為了自身利益必須堅定不移、持之以恆地加強自身實力,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實力,均要有計劃地堅定強化之,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民族的命運,才能贏得對手的尊敬和畏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不論中國威脅論如何流傳,也不能停下我們的步伐。當然,實力的增長是為了維護自身和世界和平的需要,必要的透明和隱蔽都是必要的。(這是題外話了,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和反WEIXING武器的試驗,就是例證)   2、對日本本身,中國要動之以利,曉之於弊,脅之於險。在中日建交的基礎上的合作,不僅在經濟上,也在日本最關心的國家正常化的政治層面上,中國都將是一個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夥伴,而這一切,必須是在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基礎上。另一方面,日本如果採取對中國不友好的態度,那麼中國同樣要讓日本明確地吃到苦頭,經熱政冷將是過去時,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的夢想在可預見的將來都將是白日的夢想,即使有美國的支持、即使綁定其他國家,結果也不會有什麼不同,除此之外,在能源問題、在中國國內市場、在東海、在東南亞、在中亞,日本都將面臨中國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日本將付出比本來更大的代價才有可能達到目的。而在日本關心的安全問題上,且不說中國的武裝力量,即使是如同芒刺在背的朝鮮導彈、核武器,也將是日本的午夜噩夢。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台灣問題上,現在中國必須加強威懾(殲-10解密,反衛星導彈試驗等一系列行動將持續進行),日本如果真有行動,那麼中國要從輕到重,從東海、外島到日本本土堅決打擊日本的準備和決心,必要時要有計劃和行動!   3、合理恰當利用外部因素。對於世界來說,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和諧世界理念,正義公道的外交政策,富鄰友鄰的政策,中國的經濟、政治影響力在中日競爭中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這一點必須堅持下去,以保持中國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國家面前對日本的優勢。對於最重要的美國因素來說,中國要美國認識到,中美、中日、美日的合作不是排他性的,但是中美合作利益遠大於美日合作利益,日本的攻擊性戰略挑戰中國後,再挑戰美國是遲早的事情,與中國對抗即使中國蒙害,但中國同樣有力量對美國造成傷害。在中日間保持必要的和「虛偽的」公平,同時利用日本國內的對二戰的「翻案風」,激發中美二戰歷史的共鳴,在道義上暫居制高點(這一點在小泉時代中國最後取得了勝利,但安倍巧妙的化解這一點,不過相信還會有日本高官跳出來叫囂的),以期在美國爭取更多的支持。   結論   中日關係大局,是由日本地緣政治及戰略思維所決定了的,兩者衝突可能性大於合作,中日間的矛盾將長久和持續地存在。同時中日合作的必要性,使中日具有和平共存的局面也將維持下去。   在中日關係中,除了兩國自身因素外,美國、俄羅斯、朝鮮半島、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印度、歐盟等國的作用也不可小視。中國要認清美國的戰略意圖並善加利用和防範。   現階段,中國對日本處於相對優勢地位,中國對日戰略應該是合作中有競爭,和平中要防範,必要時須鬥爭,以我為主,經營好中日關係,為中國的復興營造一個和平的亞洲外部環境,提供有利的條件,最後一句話,對中日關係表示謹慎樂觀。


推薦閱讀:

八字(立)格局象例
從財格局真傳少 命理正道是滄桑
紫微斗數富貴格局——日月照壁格
和黃大陸先生商榷格局命例之一
四柱八字之格局與高下

TAG:日本 | 中國 | 戰略 | 格局 | 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