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孩子捲入校園欺凌家長怎麼辦?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5年,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發生地既有大型城市也有欠發達地區。面對這樣的現實,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

近年來,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事件頻繁發生,嚴重性、發生頻率和隱蔽性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地域遍布全國各地,從小學到高中均有涉及,75%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其中初中生佔42.5%。從欺凌性質看,低年級以直接欺凌事件為主,到高年級則呈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等多種方式並有。由於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較弱,攻擊性比較強,又有強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初中以上學生的欺凌行為有明顯的團體化特點。

校園欺凌中通常有兩種角色:實施欺凌的學生、被欺凌的學生。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們有時是欺凌者,有時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關注。

人們往往以為只有被欺凌者會受到傷害,但很多調查和追蹤研究卻發現,欺凌事件的雙方都是受害者,甚至旁觀者的心理也被扭曲了。欺凌現象儘管發生在校園,幫助孩子應對欺凌事件的關鍵卻是家長。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捲入校園欺凌?

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欺凌者在編碼社會線索時會對與敵意相關的線索更加敏感,尋找和發現此類線索後,在解釋社會線索時又傾向於敵意歸因,於是在構建社會目標時會非常生氣,更多想到的是報復,更多採取攻擊性的問題解決策略,而沒有充分考慮其他非攻擊性解決方式;在評價各種策略的有效性和選擇反應時,他們不能很好地理性評估攻擊反應的後果,會迅速實施反應。

受欺凌者往往容易焦慮,更具有不安全感,比較安靜,謹小慎微,容易神經過敏。他們一般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較重。有某些「缺陷」或「與眾不同」之處,如存在情感和行為問題、有不良行為習慣、肥胖、身體弱小等,常以哭、退縮等消極方式躲避欺凌。

「欺凌/受欺凌者」的問題行為、學業問題和人際交往問題最嚴重。通常來說,欺凌/受欺凌者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和發展軌跡:由欺凌者轉變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往往好鬥、不遵守規則,經常招惹好動和暴躁的孩子、欺凌他人,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凌者轉變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則長期受到暴力對待,無力反抗,且沒有得到外界的幫助,於是對社會的認識產生偏差,認為暴力能解決問題,轉而以暴制暴,欺凌更弱小的對象。

欺凌事件涉及哪些環境因素?

家長不但要讀懂孩子自身的因素,還要讀懂與之相關的環境因素,包括微觀系統、外層系統、宏觀系統等。校園欺凌事件中,不同類型的個體面臨著哪些不同的環境因素呢?

先看家庭環境。涉及校園欺凌的青少年,其家庭環境可能存在教養方式偏差、家長情緒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諧等因素。欺凌者的家長對孩子常常抱有過高的期望,管教過於嚴厲,經常對孩子持拒絕、否認的態度,情緒暴躁,有攻擊傾向,經常採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離異,有的家庭內部有持續的爭吵。受欺凌的男孩往往被家長或者過度保護、溺愛,或者過度控制、約束,家長往往過分捲入孩子的生活;受欺凌的女孩往往生活在成員聯繫少、情感不親密的家庭中,家長往往忽視孩子、忽略其感受,經常威脅、虐待孩子,或者對孩子採取敵意、拒絕的態度,或者過度控制孩子。欺凌/受欺凌者的家庭往往是缺少溫暖的,父母冷漠,不參與孩子的生活,或者採取敵意的態度,對孩子的管教不一致,或者有家庭暴力,父母之間經常過度爭吵。

再看同伴關係。欺凌者喜歡那種恃強凌弱帶來的被「崇拜」的感覺,尤其是男生,會認為自己很酷、很強,但容易被同伴拒絕,不被大部分同學所接納。受欺凌者往往缺乏社交技巧,不懂得如何正確與他人互動,不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比較孤獨,缺少朋友,同伴接納程度較低。欺凌/受欺凌者屬於被拒絕的兒童,缺少朋友,缺乏社會支持,遇到問題時沒有傾訴和求助的對象。

最後看學校環境。欺凌者所處的學校環境往往對學生約束太多,讓學生感到壓抑;師生關係緊張,敵對感強烈;教師常採用批評、斥責、變相體罰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園暴力的預防制度、應急處理制度和處理教育制度。而受欺凌者所處的學校環境往往缺乏有序、和諧的氛圍;學校重堵輕疏,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一般採取簡單懲罰甚至勸退的辦法,不能根據學生特點及時引導,提前預防;老師對同學之間的矛盾不能及時處理,導致衝突事件持續、升級。

推薦閱讀:

如何進行周密的思考,盡量做到滴水不漏?
如何區分「善於思考」和「民科」?
如何避免自己想得太多?
窮通思考點滴十二
如何看待我朋友說:「魯迅的文章就是因為全是語法錯誤,才鑄就現在的成就。因為可以給人們思考的空間」?

TAG:教育 | 孩子 | 思考 | 校園 | 怎麼 | 校園欺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