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彩韻 常在人間 ▏大美中國傳統色(下)
色
即
是
空
本期為《中國傳統色》終篇,再次用「一圖一色」呈現中國傳統色世界。以此向自然之色致敬並回顧。
我們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開篇,說到開啟肉眼與感官來發現美——人生美化能幫助人心凈化,能把我們的心「從有利害關係的實用世界搬家到無利害關係的理想世界中去」(朱光潛)。
中篇「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歌德與牛頓的不同色彩原理引發的故事讓我們稍微窺見人類史上科學與哲學的模糊地帶,形而上與形而下從對撞矛盾到趨於調和。(以上兩篇原貼點擊文末圖片可得鏈接)
回到最樸素的感官體驗上,瀏覽一幀幀圖影很像小時候看萬花筒:看著隨機幻化,看著不期然巧合,有不同感應和體驗,也會有一絲好奇。就如長久以來總有人凝視萬千現象,卻為深處的本質為何深深著迷,他們希望了悟變化無常背後是否有恆常不變的真理——所謂一花一世界,可能類此。
佛陀曾經啟示:這是關於大智慧的秘密,常人的小聰明小智慧不夠,學者或上等人的俗智慧不夠,甚至連一些只有空智慧的修行人也不足以了解——一切萬物萬法的真諦,都在般若(大)智慧之中。
這樣一來,彷彿是被冥冥中的力量牽引,重新拾起凝練大般若精華的《心經》。細讀之下再次感受《心經》不斷修正偏誤迷惘心靈的力量,也感恩《心經》幫助自己再回來繼續領略這「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世界。
注文中《心經》(玄奘譯本)註解參考弘一法師的《心經》講解,這是讓我第一次有茅塞初開感的版本,故而分享。編排時仍不免做了增減,如有謬誤,純屬個人心力欠缺所致。此非功德,僅是一份功課筆記。
——美樹嘉文藝志
回複數字「01」可得微信目錄
回復「轉載」可得轉載說明
藝術之美 人文之思 美樹嘉文藝志
南管唱吟《心經》- 王心心 來自美樹嘉文藝志 00:00 17:38
中國傳統色之美
研墨丫頭 美樹嘉文藝志
-
色 系 · 印 象
· 赤色系 ·
· 橙色系 ·
· 黃色系 ·
· 綠色系 ·
· 青色系 ·
· 藍色系 ·
· 紫色系 ·
· 灰色系 ·
色系補述:
古代中國,最重要顏色為五種:「黃,青,白,赤,黑」,也是老子所謂「目迷五色」。
五色與五行對應,俗稱「五行五色」:火焰為紅,取赤色;草木為綠,取青色;土地為黃;取黃色;為何白色代金,黑色代水,則無定論。
五色為「正色」,正色之間的過渡,則為「間色」,比如由赤到黑之間是紫,由白到赤之間是紅。
為何依據「黃,青,白,赤,黑」順序確定間色——這種排列既非相剋也非相生——就無人能說清了。但一般認為,間色是不純正顏色,所以地位不高。
五色理論體系大約成於春秋。戰國時齊國學者鄧衍依據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提出「五德終始說」,認為每個朝代都是某種元素的象徵,稱之為「德」。周朝為火德,商朝為金德,所以周朝取代商朝。
秦始皇對此理論鍾愛有加,秦滅六國取代周天子,自然奉行水德——所以中國第一件龍袍正是黑色。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不同朝代常有被偏愛或推崇的特徵顏色,此為「德色」(當然一定為正色),由統治者確定,而於民間推廣盛行。直到清代乾隆皇帝直言「五德終始」乃是無稽之談,此理論算是正式終結。
政治功用的「五德終始說」雖被拋棄,五色卻滲透中國五千年歷史民間,影響和奠定中式獨特審美,成就大美中國之色。
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錦色墨(十錠)
據五正色與五間色製作十色墨,並與乾隆題作西湖十景相聯繫,如:「麴院風荷」為紅,「斷橋殘雪」為白。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資料來源:「織色入史鑒」。
?
畫中有話:
圖片非常多,雖然分上中下三輯,翻閱起來仍難免吃力。有讀者建議最好適當分隔,於是想到在欣賞色彩之間,不妨穿插一點有意思文字。這次與大家分享般若智慧的核心契理——《心經》。
《心經》的緣起
按(宋 施護譯本)佛陀在靈鷲山中入禪定(三摩提)。最具辯才的大弟子舍利子問觀自在菩薩:「想學習甚深般若的人應該怎麼做?」,於是菩薩為舍利子講《心經》......
注釋
禪定:「禪」,外不著相;「定」,內不動心。更詳解可查「四禪八定」。
甚深般若:見下文中「深般若」注釋。
弘一法師說:佛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者二十二年。《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是大般若的核心,至少須一年來講,此處只能略說大意,並儘可能通俗淺顯。希望能:
(一)令粗解法或未及學法者,稍得利益。
(二)對已信佛法僅認為《心經》為空的人,加以糾正。
(三)對未信佛法認為佛法為消積的人,加以辨正。
《心經》少說「有」,多說「空」,是因為常人多執著於「有」,為對症下藥,故多說「空」。而《心經》之「空」是生「妙有」之「真空」,常人以為空與有為相反,實為相合。
研習《心經》,最應注意不可執著於空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是因為起「有見」的人,在有之上修善業,猶報在人天;如只執「空見」的人,否定錯解了因果,則直趣泥犁(地獄)。
以下將《心經》本經分為七部分綱要,便於理解。
?
中國傳統色
二一五 ~ 三二0
一 總綱分
原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解譯觀世音菩薩修行深妙的法空般若,功行已達深久純熟。菩薩明見這世間一切內心或外界精神與物質,無不顯出本有的空性。這樣的大智慧,可以解脫眾生的煩惱苦因,生死苦果。
注釋
觀自在:自利的同時可以利他——既無觀理事的障礙(了達),兼能觀眾生之機(化度)。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省略。指能以智慧上求佛法(覺),以悲憫下化眾生(有情)者。
深般若:除區別於小智慧、俗智慧,也是對照小乘、中乘佛法的淺般若(人空般若)而言。「人空」以人體為五蘊的假和合,其中並無真實的我體;而「法空」已證得五蘊亦空。
照見:非肉眼所見。指心識如鏡顯影,無虛假心念的「明見」。
五蘊:佛教用五蘊來總括世間萬法。五蘊亦稱「五法聚」,就是「五類」的意思。一切精神物質之法,都可歸納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類之中。其中,「色蘊」是外界的物質與處境,也是世人最難理解其「空性」的,故後文著重講「色不異空」四句。
度:解脫,超出。
苦厄:苦,生死苦果;厄,厄縛眾生的煩惱苦因(貪嗔痴等)。此因此果皆由不能了解五蘊不空而起。
二 色空分
原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解譯 舍利子啊,如果粗淺地來比較,色(物質的本體)與空彼此沒有不同;在深密的層次上,色與空本是一回事——物質的本體是空,空的現象是物質。人的受、想、行、識與空都有著如此這般的統一。
注釋
色蘊之空:弘一法師舉兩例說明人們最難理解的「色蘊為空」:
無常——若色真實不虛,應恆常不變,但外境色蘊,卻息息變動。
山河大地有滄海桑田之感,即使我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我」已不同……(乃至)一呼吸中,身體已經發生無數變化,全身血液,一呼吸間性質成分、位置、功用都已變化。不僅如此,每一剎那皆是如此。既為常常變化者,故知為空。
所見不同——若色真實不空,任何時候任何人所見都應該相同,但是外界的色蘊,卻是依人依時而異的。
同樣的恆河水,世人視為波流,魚龍視為窟宅,天眾視為琉璃,惡鬼視為猛焰,皆依所識而所見不同;喜時覺天地皆春,憂時覺景物愁慘,一境之中,一喜一憂所見各異。既然所見不同,故知為空。
空:《心經》所講的空,不是滅絕生機虛妄烏有的斷滅之空,不是偏離世間萬有的消積空理,也不是二元對立基礎上的空;而是自性本來的空,是攝含二元雙方的中道(有二邊)之空。
三 本體分
原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解譯舍利子啊,這世間的一切物質和現象是五蘊,亦是諸法,它們的本相也是空。這空相,沒有升起沒有消滅,沒有染垢沒有清凈,既不能有所增長,也不能有所減損。
注釋
諸法:等於前文的五蘊。
空相:前文說「空性」,此處說「空相」,宜注意。《心經》之空是指五蘊/諸法之「有」基礎上所顯出的空,是「遠離二邊,至於中道」的非對立之空。
生滅、垢凈、增減:在「五蘊不空」的凡夫眼中,對出生/消滅(體),垢染/清靜(相),增加/減少(用)有執著的自我觀念和分別心;只有明了「五蘊皆空」,才可以不被這些觀念束縛,會知道生死既是涅槃,煩惱既是菩提,眾生即佛;才可以不厭離生死,不畏懼煩惱,不捨棄眾生。能做到這樣的,是菩薩,是大智慧,是自在。
四 妙用分
原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解譯因此從根本上,這「空」之中既然沒有五蘊(色、受、想、行、識),自然沒有凡夫的感官知覺所依據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這些感官知覺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直到意識界,這十八界皆是空。(以上說明空凡夫法是空)此空之中,沒有從無明到老死的十二因緣所說的起源和次序,也沒有知苦、集斷、證滅、修道的實踐過程。(以上說明二乘法是空)雖大乘菩薩為證得佛果追尋種種智慧,其境界超出二乘,但所謂的「智」與「得」都不可執著——智本用於破迷,迷時說有智,悟時不待言;得之後,便會知道本來具足,因此也是無所謂得的。(以上說明大乘法是空)
注釋
諸法:相當於前文的五蘊。
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根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六塵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六識界),是色心具迷者的分別之心。
十二因緣:無明、行(過去所做之因),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所受之果),愛、取、有(現在所作之因),生、老死(未來所受之果)——中乘緣覺道說常觀此十二因緣可悟道。
四諦:苦諦、集諦(世間的苦因和苦果);滅諦、道諦(出世的樂因和樂果)——小乘聲聞道以此為悟道的實踐過程。
五 果德分
原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譯根本的般若智慧,並非憑藉它來把握任何東西,是無所得,也是真受益:菩薩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的本意而行,就不再有牽掛和滯礙;沒有牽掛和滯礙,便不再有恐怖與畏懼,因而遠離關於一切事物的顛倒不實和幻想妄念,到達圓滿的覺悟。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行,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
注釋
究竟涅槃:圓滿的覺悟。涅槃的四個含義——自往清凈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不入涅槃、究竟涅槃)。
阿耨多羅:無上的,最高的。
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沒有偏誤的正確覺知、領悟、感受。
六 證知分
原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解譯因上而知,般若波羅蜜多是能破煩惱,神妙難測的秘密,是能破無明,照滅痴的秘密,是令因行滿、至理無加,令果德圓,妙覺無等的秘密。般若智慧能超脫煩惱與生死,是真切的事實。
注釋
咒:秘密不可思議,功能殊勝者。《心經》為經,又稱為咒,極言其神效之速。
七 秘密分
原文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般若揭諦,般若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解譯般若的妙義妙用,前已說盡,尚有難於言說的地方,續以咒文:揭諦揭諦,般若揭諦,般若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咒文依例不譯,誦持自獲利益)
推薦閱讀:
※【舞】中國古典舞教學中水袖舞的訓練方法
※【轉載】古典名木傢具雕刻藝術 1
※古典針法 (丁)
※《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的編寫是一場文化盛典,還是一場文化浩劫?
※小空間大擴展 小戶型新古典家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