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族與漢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字,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服」之真義

近日,共青團中央一條關於「中國華服日」的微博引起了熱議。

共青團中央的微博

其中部分圖片如下:

這次「中國華服日」活動邀請了許多漢服界知名同袍作為主講,也有許多知名漢服社團與漢服商家參與。對於漢服復興運動(以下簡稱「漢服運動」)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標誌著我們漢服運動十幾年的努力正越來越受到重視與認可。

但,新的機遇也意味著新的形勢、新的挑戰。對於漢服的定義,眾所周知是「漢民族傳統服飾」。而對於這次新出現的「華服」,其定義又是什麼呢?和漢服的關係如何?這還不明確,也容易引起爭議。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們認為,弄清楚「華服」的定義是當務之急。但這一工作需要慎重,要參酌歷史、兼顧古今,而不可憑空發明創造。


《易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我們看到,既然「中國華服日」被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正好是黃帝誕辰,還特意引用了毛澤東《祭黃帝陵文》作為宣傳,那麼官方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要強化黃帝這一人文始祖代表的漢文化的主體地位,以及「炎黃子孫」的共同的民族文化血緣意識。由此可見,「華服」的歷史可以上溯至黃帝。


「華服」之「華」代表什麼?可以承載得起這個歷史底蘊的詞只有「華夏」。

《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正義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尚書》注云:「冕服彩章曰華,大國曰夏。」

既然共青團中央的微博也引用了這幾句話,那麼無疑說明官方所定義的「華服」之「華」就是指華夏。「華服」也就是「華夏民族服飾」。

華夏一詞,既是指華夏民族,也是指這個民族創造的文化。以此為名,盡顯中國禮儀之盛、衣冠之美,一下就可讓人聯想到漢官威儀。而且「華夏」在古代和「中國」、「中華」是同義詞。還有什麼比用這個詞來命名「華服」更恰當呢?可見官方在命名上確實是用心了。

【註:與「華夏」相比,「中華」一詞出現要晚得多。「中華」一詞最早見於典籍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桓溫《請還都洛陽疏》:「自強胡陵暴,中華盪覆,狼狽失據。」通常來說(當然也包括這句話里)「中華」和「華夏」是同義,也和後文提到的「中國」(第五層含義)同義。既然意思重複,而不如「華夏」有歷史底蘊,那麼作為具有追溯至黃帝的歷史的「華服」之名,「中華」自然不如「華夏」更恰當(當然,這兩個詞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因為我們這裡要下一個最恰當的定義,對於命名的考察比較慎重,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

《尚書正義》曰:「華夏,謂中國也。」

那麼,作為「華夏」同義詞的「中國」又是什麼意思呢?考察歷史,「中國」這個詞的含義可不少,我們以學者姚大力比較專業的闡述為例,了解一下「中國」一詞在歷史上的多種含義:

在現存文字材料里,「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鑄成於西周前期的著名青銅器「何尊」的銘文內。在其中,周成王追溯他父親武王的話說:「余其宅茲中國」(且讓我安頓在中國這個地方)。成王口中的「中國」,原指洛陽及其鄰近地區。它與古時候的華夏人群把今登封、洛陽一帶視為「土中」(即天下中心)的觀念有關。這說明至少是在西周初,用「中國」來稱呼今河南的核心地區,已經很流行了。  「中國」的第二層涵義是指關東,即函谷關或者後來潼關以東的黃河中下游平原。《荀子》說:戰國之秦,「威動海內,彊殆中國」(秦之強能危殆中國);《韓非子》說:「夫越雖國富兵彊,中國之主皆知無益於己也」;顏師古在注釋《漢書》記載劉邦左股有黑子之事時寫道:「今中國通呼為魘子;吳楚俗謂之誌,誌者記也。」你看,照這些說法,秦、越、吳、楚都不在「中國」的範圍內。可見這個中國,僅指關東而言。  它的第三層涵義則把關中也包括進去了。《史記》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華山位於關中。是知司馬遷所說的中國,已經把北部中國的核心地區全都包含其中。  差不多與此同時,「中國」也有了第四層涵義,即用它來指稱以華北核心地區作為其統治基礎,再後來甚至也用指立國於南部中國的諸多中央王朝所控制的全部國家版圖。在「中國」被用來命名這樣一個疆域範圍時,它當然就經常會遠遠超出漢地社會和漢文化所達到的邊界。秦、漢版圖已先後到達今廣東、雲南,但直到那時為止,淮河、漢水以南廣大地區的土著,都還不是漢語人群。  「中國」的第五層涵義是隨著漢語人群向華北以外地區的大規模遷徙流動而產生的。它指的是在國家版圖內不斷向外擴展其生存空間的那個主體人群及其文化,也就是漢語人群和漢文化。萬斯同主編的《明史》稿本在講述西南各土司的轄區時概括說:「大抵諸夷風俗,與中國大異。」很清楚,此處的「中國」,是指漢族和漢文化而言。  關於「中國」的最後那兩層涵義一直被沿用到近代。所以英語中的Chinese才會既指「中國的」,又指「漢族的」。這並不是外國人的誤讀。它確實反映出如下事實,即「中國」這個詞曾經長時期地擁有兩個互相聯繫、但又不能互相混淆的不同意思。

——《姚大力談民族關係和中國認同》

可見,「中國」的上述第四、五層含義,是使用最普遍同時歷史最悠久的。

其中第四層含義,即指代中國歷史上統治中國這塊土地的中央王朝的版圖,只具有歷史的意義而在當下並不適用了,因為歷代王朝都已經滅亡,它們的版圖也早就成為歷史。而且,這個含義也沒有民族文化屬性,不符合與「華夏」同義的要求。

只有「中國」的第五層含義,即指代漢族和漢文化,具有民族與文化屬性,歷史上作為「華夏」同義詞的「中國」顯然就是這個含義。同時這個含義也是對近現代影響最大的,其影響綿延至今,甚至遠播海外。這一含義兼具民族性、歷史性,在當下依然適用。我們的「華服」既然是以「華夏」為名的服飾,同時「華夏」又與「中國」同義,二者都具有民族屬性,那麼毫無疑問,「華服」最恰當的定義就是——華夏民族服飾。

如果這樣定義,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官方要把「華服」的歷史追溯到黃帝,因為黃帝正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宣傳「華服」,就是宣傳黃帝,就是宣揚華夏民族文化。「華服」,就是華夏的象徵。

而「華夏」,她有著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漢。

華夏族與漢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字,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二者是同一民族的不同發展階段。

引用《漢民族形成之研究》:

無獨有偶,已故漢服吧前吧主、為漢服運動做出傑出貢獻的同袍溪山琴況,在他的《溪山琴況文集》中早就精闢地指出:

華夏即漢,漢即華夏華夏即漢,漢即華夏,這是中華文明的事實,只需要心平氣和地面對。漢與華夏,本就是一隻玄鳥啼出的兩種天籟,同一山嶽的不同峰面。漢,是瑰麗的銀河,我們是銀漢的民族,締造華夏文明的偉大族群。不同的語境下,漢與華夏唯一的區別,只在於強調的側重不同——族群,叫做漢,他的文明,叫做華夏。復興漢民族,正是復興華夏,而復興華夏文明,正是復興漢文明。

——《始自衣冠,達於博遠——再論漢服運動》

華夏即漢,漢即華夏。除此之外,對於「華夏」民族、文化屬性的解釋皆屬捏造。這八個字簡潔明了,擲地有聲。這一論斷不僅符合歷史,也正是對「華服」的最好註腳。早在華夏族時期,我們的先民就以黃帝為祖先,更凸顯把「華服日」定在三月三黃帝誕辰的意義。不得不讚賞官方用心之深。

那麼,到這裡已經很明白了,所謂「華服」最恰當的定義就應該是指華夏民族服飾,即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正如「華服」之「華」代表華夏,而華夏又是漢之別稱。


至於漢服復興運動之初,為什麼堅持「漢服」名稱而沒有採用「華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漢民族傳統服飾,在古代往往被稱作「漢服」、「漢衣冠」等,但是用「華服」來稱呼的情況極少,「華服」一詞通常是指「華麗的衣服」。因「漢」字更能突出民族屬性,作為民族服飾的代稱應用也更廣泛,故採用漢服。

2.「華服」定義不明,除了「華麗的衣服」之含義,往往成為各種服裝(如少數民族服裝和中山裝、旗袍等時裝)的大雜燴,而失去了民族屬性,這種情況下也難以代表漢族,因此不如用「漢服」。

平心而論,「華服」被賦予民族服飾之含義只是近期才開始(甚至目前含義仍不明確),而漢服作為漢民族傳統服飾之含義出現在現代社會已有十幾年歷史。再加上「漢」作為族名沿用上千年至今,具有鮮明的民族象徵,對於喚起廣大漢族的民族意識與民族自豪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漢民族傳統服飾當然應該堅持「漢服」名稱。「華服」不能替代漢服地位,至多只能作為漢服之別稱。


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華服」就是漢服,那中國一共56個民族,其他55個少數民族怎麼辦呢?

首先,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人口佔中國人口90%以上,漢文化(華夏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漢服代表中國無可厚非,正如漢語就是中國語、漢字就是中國字、漢文就是中文。我們堅持民族平等原則,願意維護民族團結,並不歧視或排斥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就民族服飾本身來說,大家都是平等的。「華服」並不會打壓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

第二,前文已述,「華服」的最恰當定義為華夏民族服飾,也就是漢服,和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並行不悖。「華服」並不排斥少數民族。我們也並不對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持惡意、反對態度。這是漢族作為主體民族的氣度和自信。

第三,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上受漢文化影響極深,血緣上也與漢族有密切的聯繫,客觀地說,與漢族真可以說是兄弟姊妹了。如果少數民族同胞對此也認同,那麼我們當然毫無疑問都是黃帝子孫。華夏同胞穿華夏服飾,共穿漢服不是正合適?

孫中山有云:「就中國的民族說,總數是四萬萬人,當中參雜的不過是幾百萬蒙古人,百多萬滿洲人,幾百萬西藏人,百幾十萬回教之突厥人。外來的總數不過一千萬人。所以就大多數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同一血統,同一言語文字,同一宗教,同一習慣,完全是一個民族。」(《三民主義》)雖是針對20世紀20年代的狀況,但對今天的中國仍有參考意義,今天的中國情況也差不多。

我們今天的56個民族,是1978年民族識別後確認的,並不是「自古以來」的。在民族識別之前,大多數如今被稱為「少數民族」的人(和他們的祖先)並沒有民族意識,只能稱之為「族群」而非「民族」,其中更是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漢族。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又有大量漢族人改民族身份為少數民族。

南方少數民族基本都屬於這樣的(如壯、侗、白、土家、彝、水……等族),他們在過去往往被視作漢族人,他們的語言和古代漢語及漢語方言很相似,有族譜的家庭通過族譜也證明是漢族,只是社會發展水平比大多數漢族人落後一些,他們其實應該跟客家人一樣算作漢族分支更加科學。他們原本的服飾就是漢服或者與漢服別無二致,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消亡和滿化(其中很多人的祖先也遭遇了滿清的剃髮易服),其遭遇與漢服何其相似。就算是歷史上與漢族差異相對較大的北方少數民族,歷史上也有大量漢族人加入,今天這些被劃為少數民族的人(比如滿族)當中相當一部分本來都是漢族。可以說,當今中國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差別,主要在於身份證和民族認同,而沒有多少實質上的差別。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同化本就是歷史之大勢與常態,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差異不應成為對最恰當的「華服」概念進行明確、推廣漢服的阻礙。我們盛讚北魏孝文帝漢化有利於民族融合,是歷史進步,難道在當代我們就應該阻擋這種歷史進步嗎?


推薦閱讀: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王姓
宋教仁的名字
2017寶寶取名大全暖心的名字集合
國內重名最多的名字,為孩子取名,真希望家長能避開這幾種爆款名
關於名字

TAG:民族 | 名字 | 漢族 | 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