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代家庭教育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發布日期:2013-08-23 | 訪問次數: 515 | 字型大小:[ 大 大 中 小 ] |
小 ]
前 言 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就曾說:「搞好教育和科學的工作,我看這是關鍵。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也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大錯誤就是耽誤了十年人才的培養。現在要抓緊發展教育事業。」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尊重人才,重視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大環節,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國當代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而錯誤的家庭教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當前,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這就需要有科學的家庭教育理論,需要每位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因此,了解早期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健康的關係,這對於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有效地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全面地發展,將會有積極的意義。1.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類的一種實踐活動,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的影響活動,也包括家庭中各成員間發聲的各種互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必做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確實孩子從出生後最先接觸的是父母,相處時間最長的也是父母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人們在家庭中學會走路說話;在家庭中學會生活自立;在家庭中獲得身體的發育,心理個性的形成等等。很多家長由於缺乏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和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孩子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影響。家長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中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儘可能的幫助孩子成長。1.2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1.家庭教育對性格的影響 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子女有意無意的家庭教育,成為對子女潛移默化的感染力量,父母對孩子的接觸、溝通、期待、激勵,有助於孩子的自尊自信、道德品質、智力、語言和社 會交往能力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性格。相反,則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例如在專制型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懦弱膽小,缺乏主見。溺愛型家庭中的孩子則常出現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有的兒童甚至成為家中的「小霸王」,指揮與決定整個家庭的動向。在理想型的家庭中,成人既尊重兒童的意志和合理要求,也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能接受成人的正確要求,因而發展了兒童獨立、自信、等良好的的性格。2.家庭教育對心理的影響 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社會化程度,還可能導致其成人期適應不良、違法犯罪和精神障礙。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現今社會父母過度關注兒童的身體健康而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形成最佳的親子關係,並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不良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兒童憂鬱、孤僻、傷感等心理問題的出現。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兒童會感到身心愉快。相反,在家庭關係緊張,兒童在情緒上變化比較大,消極情緒較多,「常發脾氣」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3家庭教育對孩子獨立性的影響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讓他自己去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 獨立性、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孩子的許多不良習性是因為後天教育的不當而形成的。在現實生活中,家長怕麻煩怕孩子做不好怕他們受到傷害,因此什麼事都替孩子做,導致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許多不能自理的青年。我在幼兒園實習期間認識了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在做事前都要求老師幫忙,而且總是強調自己不行不會,後來經過觀察我發現她在和父親一起的時候,父親就是這麼告訴她的,但是有一天我試著讓她自己去做一些小事她做的很好。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但是我們可以教給他獨立保護自己的技能。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他們的大腦和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升。第二章、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獨生子女增多了,教育面臨了一個空前艱巨的難題,那就是獨生子女教育問題。有的孩子因為從小就受到家長們的過度保護變得心靈脆弱,遇到一點小事就跑去自殺;有的在父母的溺愛下變得自私自立不懂得與人分享;有的更是道德缺失連父母都不贍養等等。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正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問題。2.1重智輕德現象 現今社會父母過度重視孩子的智能教育,卻忽視了道德品質的培養。導致許多人德不配位 ,許多孩子出口成「臟」,有的甚至大罵父母。這樣的人縱然有一身才氣,對他人對社會又有什麼用呢?「以德育人、培養合格人才」已不單只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千千萬萬家長們的首要任務,因為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將使孩子成為有健康人格的人,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外,更要擁有優良的道德品質。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好壞關係著他對社會是貢獻還是損害。2.2溺愛型的家庭教育 父母溺愛的孩子在家,什麼事情都由大人包辦,多數孩子是衣來手不伸,飯來口不張。什麼事情都由家長幫辦,他們以為這樣就是把孩子照顧的很好,誅不知這樣反而扼殺了孩子自己動手本能,更抑制了他們動手的積極性和興趣。由於家長的過於關心,過於監護和關注,對孩子的要求一味滿足,百依百順。兒童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具有自私、任性、放縱的壞習慣。溺愛縱容會導致兒童的許多不良行為,因為對孩子的溺愛不僅使父母在管教孩子的不良言行方面缺乏約束力,也使孩子的不良言行得到強化,促成不良行為的定型化。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馬爾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2.3語言誤區 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語言來完成的。家庭語言是一種最有影響力和滲透力的家庭教育方法。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使用了錯誤的語言,對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心理等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例如父母常常對孩子說「不許、不能、不可以」等一些否定詞限制孩子,導致孩子自信心受挫,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是對的而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受指責。肯定的話,是孩子成長的正信息;否定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負信息。2.4專制型的家庭教育 有一個年輕的牛仔想把一隻小牛趕進牛棚里餵食,可是這隻小牛不願意進去。年輕牛仔用力地抓住牛角,想把牛拉進牛棚,可是拉不動。牛仔的爸爸見到了,也出來幫忙,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可是這小牛發了牛勁,抵死不從,無論兩人怎麼費勁,小牛都不肯進去。這時他們家的保姆出來,輕輕地吹了一聲口哨,然後把大拇指塞進了小牛的嘴巴里,小牛含著保姆的大拇指,乖乖地跟著她進了牛棚。教育也是要講究方法的,讓我們的所作所為更加符合孩子的心理。專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強迫孩子按父母的意願辦事,而且用懲罰來強制執行。這種教育方式的後果,首先會使孩子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失去安全感;失去歸屬感。使孩子學會粗魯待人,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表現的情緒很不穩定;因懼怕失敗而退縮,意志力差;因逃避懲罰而養成說謊話的習慣。膽小、孤僻、不合群、自卑感強。並逐漸形成粗暴,敵意和冷淡的性格,或者形成執拗、逃避和神經質的性格。第三章家庭教育的解決策略 目前我國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還處在較底的層次,即使是那些文化素養較高的學生家長,同學校教育者相比,在掌握科學育人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也是明顯不足,常常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收效卻不大。3.1德育教育 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孩子本身是好的父母施與的教育不同,孩子自然也有好壞之分。只有講文明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講文明的孩子。如果你出言不遜、打架罵人,不守秩序、不講公德,出口傷人、不講禮貌……那當你的孩子也這樣時,你就不用感到驚訝了。「您好」「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打擾您了」「謝謝您的幫助」等禮貌用語,不僅小孩子要學會,我們做父母的更要學會。不僅要言傳身教更要讓孩子去做,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如果讓他跑,讓他跳,讓他玩耍,他就能長得有精神。身體如此,道德上的經驗又何嘗不然。所以遇到了一個問題,自己能夠想法解決他,就長進了一層判斷的經驗。問題自決得越多,則經驗越豐富。若別人代我解決問題,縱然暫時結束,經驗卻被旁人拿去了。3.2挫折教育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後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人生危機」。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過分的溺愛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發展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挫折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願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在實施挫折教育時,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於引導孩子正視挫折,在遭受挫折時保持心理平衡,想辦法戰勝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3.3賞識及語言教育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講過:「今日的兒童轉眼即青年,稍不注意就難補救了。」因此,就青少年的成長而言,「重要的是教育父母」。父母要懂得欣賞孩子,中國的孩子從小就一個敵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口中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樣好那樣好而對自己家孩子總是進行打擊。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忽視了語言的重要性,一些否定的語言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一些承諾的語言沒有兌現,讓父母失去了誠信,等等。父母要切記不要對孩子說以下的十種話1、惡語2、污衊語3、責備語4、壓抑語5、強迫語6、威脅語7、哀求語8、抱怨語9、許願語10、諷刺語。3.4創造理想型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當。若不明兒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沒有成效可言的。因此專制型家庭、溺愛型家庭和教育不一致型家庭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創造理想型的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占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是任何人、任何機構都不可比擬、無法替代的!父母一職比任何崗位都重要!父母具有的一定的素質修養是成功家庭的先決條件,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根據家庭類型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
推薦閱讀:
※英語替中國式教育背了黑鍋
※如何理解楊振寧的話:「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比中國好」?
※父母意識到這些,孩子自然優秀!
※春節後,快速幫寶寶收心「回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