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隍水上航運——豐順縣留隍鎮韓江河道

韓江古稱員水,是留隍的主要河道。 韓江有兩條源流,梅江和汀江。梅江發源於陸豐縣七星崬,至南琴江處匯合琴江,向東北流經水寨匯合五華河,至水口與興寧河匯合,稱梅江,再向東北流至梅縣程江,至丙村匯合石窟河,直至長山壩,後轉東南流至三河壩與汀江匯合,全長305公里,流域面積14000平方公里。汀江發源於福建長汀縣上坪山,經新橋西南流至長汀縣城,再經策田至載坊左岸匯合南山坎河,經水口河田折向南流至白頭口樂後,匯入右岸的蘭河,至峰市匯入永定河,經大埔匯合樟溪水、梅潭河,至三河壩與梅江匯合,全長323公里,流域面積11800平方公里,河道坡降較大(1.27‰),水流湍急。自三河壩至潮州湘子橋為韓江中游,全長110公里,留隍位於韓江中游之中央段。 韓江經高陂下游黃竹基入縣境,其分界東岸自筆石,西岸為赤坑口水流。昔時在埔豐兩縣分界無確定地點,經常發生劫船案件,兩縣長吏互相推卸,迄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邑令鄧衍憙奉文建立韓江豐埔交界卡房,配巡船及撥弁勇駐防。 韓江進入縣境中央段後,繼續南流,經赤米田、馬頭山至潭江,又經新渡至轉水,有北勝溪水注入;再經三坑渡湯沙,有大勝溪水東來匯入;江水又經勝溪至朱坑口,有小勝水西來注入,其溪水發源於三十六峰東南諸山澗;又經朱坑塘小石溪,有朱沙水注入,明代朱坑塘有汛房數間,烽燧3座,配巡船及弁勇駐防;河流繼續南流,有一巨石如狗形狀蹲立江邊,故名「石狗」,後人覺得地名不雅,改稱為「石九」;又流經小東、站口,有小產溪自東來注入,昔設產溪驛,清雍正四年(1726年)裁廢;再流至東留、留隍,有鳳凰溪水注入;至九河口時,有九河水注入;再經下埔渡、鋪路頭渡、下坑渡,西折至庵坑的蔗溪口,有蔗溪水匯入;自此流水經烏石門分界進入潮安縣境,經韓江三角州平原注入南海。縣屬河道全長38.5公里。河道西北一側為蓮花山脈,有銅鼓嶂;東南一側為鳳凰山脈,有九龍嶂等,海拔高度均超過千米。高山緊迫兩岸,故少支流,只有諸水注入,河道寬敞,水流湍急。一般河寬300~400米,到留隍河段的江面特別開闊,寬達500多米,水深1~3米左右,常年維護0.9米以上,正常可通航50噸船舶。留隍是本縣水上交通最大、最好的港口,遂使留隍鎮自古以來列為本縣第二大集鎮,經濟歷來繁榮,市區建設日新月異。 韓江,千百年來是留隍與外部交往的唯一通道,也是潮汕、興梅地區水上運輸和閩粵兩省木材流放之要道。
推薦閱讀:

嘉善多管齊下河道舊貌換新顏
為什麼河道可以非常彎曲?
為什麼河流斷面一般首選概化成梯形,而不是長方形?
這是你們一直想要的河道景觀~

TAG:河道 | 航運 | 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