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詩賞析:《悟道詩》

禪詩賞析:《悟道詩》 [ 作者: 慧心居士來自:新浪佛學網

2014年11月5日 佛學研究網

盎然春意在心頭

  ——某尼《悟道詩》一首讀解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首詩最初見於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只提到這是某個尼姑的悟道詩,然而這個尼姑的生平事迹卻淹沒不聞。

  葯山參訪石頭時說:「三乘十二分教(指全部佛教經論)某甲粗知,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石頭為之開示,葯山沒有明白,石頭遂指示他參禮馬祖,葯山於馬祖處契悟,後來返回石頭。(《五燈》卷5《惟儼》)智愚頌此公案云:一重山了一重雲,行盡天涯轉苦辛。驀紥歸來屋裡坐,落花啼鳥一般春。(《虛堂錄》卷5)此詩與宋尼的《悟道》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寫求道開悟的過程。學人不明白大道就在當下,就在屋裡,偏要千山萬水地去尋求。等到歷盡了千辛萬苦,回到屋裡,回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才發現大道不在別處,就是眼前的落花啼鳥。

  世人通過參訪禪門宗師,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消解了心靈的衝突,回到了精神的故鄉。等他們一旦歸鄉,才發現原來自己所苦苦尋覓的,其實本身早已具備。歸鄉後的生活,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整日穿著芒鞋在隴頭上到處尋覓,勞心費力,然而卻找不到理想中的春色;無可奈何地回來,隨手拿起一枝梅花,含笑聞著花香,就在這個時候,發現眼前早已是春意盎然。

  這是一首禪詩,沒有直接下禪語、說禪理,而是不落言筌,繞路說禪,以鮮明的形象闡發深刻的人生哲理。道不遠人,自性即佛,與其苦苦外覓,不如反求內心,也許就在剎那間大徹大悟。

  短短四句二十八個字,通過外內、漸頓的強烈對比,道出了悟道的全過程,真切生動,使所有求道者讀起來都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不能不為之頷首印可。

  痛苦求索

  「盡日」是尋覓的時間之長,「踏遍」是尋覓的空間之廣。如果把這個「春」理解為所要追求的「道」,那麼這種追求可謂無時不在,無處不往。對於「道」的追求,在常人看來也就是對於理想境界的追求,這中間的執著與無悔讓人聯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殉道精神。道既屬於不可觸摸的心靈世界,也體現在現實世界的一切色相之中。

  南朝陸機的《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大約就是把「隴頭」作為尋覓地點的原因了,因為欣喜發現的恰是隴頭的梅花。那又為什麼把梅花當作盎然春意的代表呢?「梅花香自苦寒來」,莫非要從這嗅到的香氣中感悟出道的高尚和得道的不易?

  苦苦追求,勤苦不懈,但是卻仍舊陷在常人的境界之中,不是無心或者不屑去找,而是怎麼找也找不到,這便是痛苦產生的根源。

  找回自己

  外求不得,於是反思內省。為什麼是在「歸來」後才發現了枝頭的春色而不是出門之前就發現了呢?轉了一大圈,不是回到原地,而是回歸心靈,發現自己迷失的本性,原來真如大全、慧海寶藏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就在自己內心深處。

  「笑拈」表現出一種真切的體會,是由衷的喜悅。「嗅」字更是生動,對於「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花,不僅發現了其繁盛的花枝,更是體會到其沁人心脾的香氣。梅花如此,春色如此,道亦如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段為人們所熟知的精妙言語:「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只有經過了第一境、第二境,才順理成章到達第三境。

  西方人說「上帝在你心中」;中國的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道不遠人」;孟子也說「道在邇而求諸遠」。自己才是靈魂的主宰,越是外求離正路越遠。

  偶然頓悟

  用手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手指是路徑,月亮也不是最終的目標。月亮象徵清凈心,清凈心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我們心中的智慧之光。

  世人求法往往求諸於心外,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們只顧著眼睛追求好看的顏色,耳朵貪圖聽美妙的聲音,鼻子親近芳香之氣,舌頭品嘗美味之食,身體難離纏綿的感覺,心中執著於生死分別。我們每個人都在凡塵俗世中追求著屬於自己的一方凈土,但始終都找不到長久的永恆的幸福。

  春天是自身生命的勃勃生機,並不是向外就能找到的。外界的春意只是你所看到,所感覺到的,但真正的生命的春天,卻在於自身的體會和醒悟。我們無論是否意識到,其實自己一直都在追求著一種精神的極致,卻總是失之交臂而茫然無所得。只有在偶然回首之間,才看到窗前綠意滿枝。人的佛性只是偶然地顯露,剎那間若有所悟,隨即悄然,彷彿它從來都沒有來過。

  六祖慧能的《壇經》云:「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

  神照本如的:「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現成事,何必待思量?」

  《竹窗隨筆》載某古德詩:「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虛費草鞋錢。」

  《五燈會元》卷二載慧思、慧海語錄:「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志勤禪師在悟道後,開始接眾。一次,一個學僧問他:「怎樣才能出離生老病死?」志勤回答:「青山元(原)不動,浮雲任去來!」只要自性不動,那麼聽憑你煩惱縈繞,我便猶如浮雲自來自去,自心則一無掛礙。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莫向靈山塔外修。」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迹,鳥兒卻已掠過。這種偶然的頓悟很多時候只存在於內心深處,在心弦撥動的剎那,原來有些東西依然美好如初。我們不常自知,以至於無數次錯失了枝頭上那盎然的春色,錯失了心中時常洋溢的幸福。

  靜下心,品味梅花的芬芳,享受盎然的春意。在每一天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細細品嘗生命的滋味,讓曾經錯失的無數美麗在眼前驚喜地綻放。(信息來源:新浪佛學網)


推薦閱讀:

毛澤東詩詞賞析
杜甫《登岳陽樓》賞析
文天祥《過零丁洋》賞析
古典詩詞鑒賞《峨眉山月歌》賞析
自題小像賞析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