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審美賞析
從《李清照傳》我們知道,這首詞作於公元1135年(宋高宗紹興五年),當時的李清照已經五十二歲了,獨處在浙江金華。在這之前,李清照歷經了前夫趙明誠病逝後,受到後夫張汝舟的沉重的打擊和無盡的折磨,加之隨著金兵不斷進犯,長期飄泊,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可以說,李清照歷盡人生坎坷和世路崎嶇生活,處境十分凄慘,內心極度悲痛。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首極具憂愁的詞作。全詞如下: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詞人寫道:「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詞人首先描寫了環境,接著描繪了自己。面對鏡子中的自己,觸景傷情,心中之苦,心中之痛油然而生。其中,首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應該是全詞的中心句,是核心所在。而正是這一句,才會順理成章寫出「物是人非事事休」。詞人以花喻人,並以風暗示社會環境的動蕩不安,及其家庭的變故,親人的離去。如今,詞人已經風燭殘年,殘花敗葉卻漂泊他鄉,其內心的傷感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此,我們也就懂得了為什麼「日晚倦梳頭」的慵懶了。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社會,女子的打扮,都是「女為悅己者容」。可是,而今的詞人哪「悅己者」在哪裡?沒有了!人老了,最愛自己,也是自己最愛的人已經離我而去了。可以說,如今的李清照,在生活上已經都是空白一片。其中,詞人用一個「倦」字很精當,不但生動地表現出詞人漂泊他鄉身心的憔悴,也表現出親人離去而心中產生的傷痛,以及愛情生活再次受到挫折產生的幽怨,甚至漂泊無助的無奈。這一切都凝聚在這個「倦」字上,同時,也為後面「物是人非事事休」做了鋪墊。正因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處境,詞人想訴說而卻不能,因為「欲語淚先流」。是的,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而今什麼都不想去做,一切都被內心的苦悶和憂愁壓抑著。這裡,詞人以淚寫人,更加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了內心無盡的傷感與憂愁。
下片承接上片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而來。詞人為了消愁,「也擬泛輕舟」了。也就是說,詞人也想解脫痛苦,打算去春遊。回到自然之中。其實,我們不妨這樣理解,詞人這裡的「泛輕舟」,也暗示了對前夫趙明誠的思念。在他們生活快樂的時光里,時常同游同樂。詞人在這裡是說「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也就是說,「聞說」即聽說。「也擬」是心中的一種打算。這些都不是現實的,或者說是沒有實現的。為什麼沒有實現?在詞人看來,之所以沒有實現,就是因為「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恐」只擔心,只害怕。「舴艋舟」即小船,兩頭尖如蚱蜢。擔心什麼?害怕什麼?詞人最後直接點明,是因為「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許多」即多少。「舴艋舟」就是前面說的「輕舟」。說這樣如同的「舴艋」一樣的「輕舟」,載不動我李清照心中那沉重的憂愁。也就是「憂愁」比「舴艋舟」還重。詞人在此用「輕舟」反襯自己「愁」之深重,暗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是無法排解的。詞人通過這樣形象的描述,把沒有重量又看不到的「愁」形象化,把自己的感受通過重量表現出來,真是形象而生動。
在藝術上,這首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情感深厚
這正如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評曰:「悲深婉篤,猶令人感伉儷之重」。這就是說,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深厚就是自己的對丈夫趙明誠永遠難忘。
其次,形象鮮明
詞作中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就把一個喪魂落魄的孤苦老人給描繪出來,一個孤苦凄涼而四處漂泊的才女形象躍然紙上。
再次,含蓄蘊藉
詩歌中,詩人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詞人所出的環境及其生活遭遇。比如,「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所蘊含的意義就是極為豐富的。
第四,比喻修辭
在詞作的最後,通過「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把抽象的深愁賦予重量,在比喻中也有誇張,把詞人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苦之重給形象化地表現出來。
推薦閱讀:
※李清照【九首詞,你最喜歡她的哪一首?】
※李清照《醉花陰》賞析
※李清照一首《浣溪沙》中,首句淡盪春光寒食天,為何是春光融合,春風和煦呢?
※收藏時間 ? 你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最愛是什麼嗎?
※康震評說李清照——夫婦擅朋友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