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養生的目標

命不夭折福壽綿長說「長壽」

人生須知生命無常

佛家養生的首要境界,即第一福長壽。自古以來,壽命就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問題。誰都不知道死神什麼時候會降臨在自己的面前,也許今天或明天,也許十年二十年......隨時會有災難降臨到我們的身邊,如車禍、地震、海嘯等,這些都是太可怕的事情。「朝不保夕」也許真的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寫照。佛陀在《四十二章經》就告誡過弟子們「人命只在呼吸間」,意即一口氣上不來,人便會喪命。人生是如此的無常,讓我們深深地醒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而普賢菩薩亦在《佛門日課》里提醒我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當我們因為體會到了生命的無常,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了。因此,對於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也是解脫苦海的第一步。

佛教講的「生命無常」,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如朝露,短暫得很。活一百歲,看是長壽了,其實一眨眼就過去了。比如我們現在都幾十歲了,回想當初,就好像剛發生一樣,幾十年一下就過去了。所以快得很。佛看我們就好像朝生暮死一樣。我們這裡一百年,在天人看來,只是一會兒工夫。假如我們在兜率天,那裡的一天,就是我們這裡的三百多年。我們這裡一個人能活四百歲嗎?假如有,也很少,不過在他們看來,也只有一天哪!人生苦短,很快就要走了,我們該怎麼辦呢?不好好用功修法,以期了生脫死,對得住自己來這個世上走一遭嗎?佛講的種種警策的話,都是給我們敲警鐘,讓我們趕快用功,不要錯過這難得的人生!因此,不要再執著這個色身,這個色身不是我們自己,它只不過是我們住的房子,真人是我們的佛性。佛性就是我們所說的見聞覺知的性能。要保護這個性能不被客塵煩惱所沾染。客塵煩惱,就是我們「色、聲、香、味、觸、法」。「客塵」就等於是灰塵,它不是主人,所以叫客。我們粘在上面,要享受,要達到滿足慾望的目的而不擇手段,那就壞了。

所以佛教就是要我們明白「因果輪迴」、「生命無常」的道理,從而改造人生,做一個真實的人,做一個符合人格的人,更由此而超越人成佛。人生是不久長的,須趕快放下來,不要追逐物境,讓我們回歸原來的一絲不掛、凈裸裸、赤洒洒的凈境,以免枉受生死輪迴之苦。我們現在都是顛倒妄想而不自覺。佛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之後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不自覺呢?都是因為妄想顛倒執著之故而迷蓋了本來。我們現在都是在妄想、顛倒、執著之中。佛警策我們要一切放下,等於當頭敲我們一棒,叫我們趕快夢醒。

那麼識得無常因而皈依佛門的人會因修道而長壽么?答案是肯定的。在中外歷史上都可以找到佛門弟子長壽的例子。如中國當代著名的得道高僧離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眾,住錫四川樂至報國寺前後達五十餘年,於1992年4月預知時至,安祥坐化,享年105歲。離欲上人晚年身體仍然很健康。他雖然年齡大了,但仍神清氣朗,耳聰目明,步履輕健。離欲上人長壽的秘訣在哪呢?他活著的時候曾告誡門下弟子云:古時候,我佛度人,無非就是斷妄念。自我披剃出家為僧以來,時時都是堅決根除妄念,發勇猛心,不隨妄想習氣境界轉,在一切時中,不分行住坐卧,動靜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減少,並能健康長壽。

斷除妄念延壽增祿

全部的佛法,歸結到一點,就是斷妄心。妄念一斷,即能明心見性,自能健康長壽。妄念,又可稱為「妄想」。人世間的每一個人,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腦筋里不斷想著各種事情,種種念頭,種種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都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過去,又象奔流不息的瀑布,沒有一分一秒的停止。這個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

古語說道:「摒棄對愛欲的貪戀,以棄世為安樂,既無所取,也無所存。消滅過去之事,排除將來之事,也不執著現在之事,便能平靜地生活。」排除妄念、持有無念真心,沒有大小、方圓、長短、善惡、是非、垢凈、增減、生滅、斷常、來去相等,一塵不染,空空洞洞,這就達到了禪宗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明心見性。然而,「斷妄念如斷四十里流」,談何容易。佛陀用下面這個故事開示眾人:

有一次,佛陀居住在祗園精舍的時候,跟弟子說了一個富翁與他的四位夫人的故事。第四夫人最為得寵,終日與丈夫形影不離;其次,第三夫人也有魅力,使這個富翁十分歡喜;再其次則是第二夫人,當初富翁貧困的時候,很是相愛,後來逐漸發達就慢慢忘記了;而最不討富翁喜歡的還是原配夫人,總是差遣她,從不重視。

有一天富翁突然身染重病,臨終時,他向最喜歡的第四夫人說:「四夫人!平常我待你最好,時刻不能離開你,如今大夫說我將不久於人世間,我想我一個人死了多孤單,雖然財產妻兒很多,但沒有一樣可以帶走,我請求你陪我一塊兒死好嗎?」四夫人一聽,花容失色,大驚地說:「你怎麼可能這麼想?你年紀大了,死了是應該的。我的年紀這麼輕,怎麼可以陪你死?你對第三夫人不錯,幹嗎不讓她陪你去?」說完就走了。富翁只好嘆著氣把三夫人叫了出來,把剛才對四夫人說的話對她說了一遍。第三夫人一聽嚇壞了,連忙說:「這怎麼可以,我的年紀這麼輕,你死了,我一樣可以改嫁別人,你為什麼不叫二夫人陪你去?」說完第三夫人也走了。第三個夫人走後,富翁把第二夫人叫到跟前,對她說了同樣的話題。第二夫人一聽,連忙搖頭說:「不行!不行!我不能陪你去死!第四與第三夫人平日一點事都不做,家中的一切都要我管,我不能棄家不顧就跟你去死呀!不過,看在夫妻一場的情分上,你死的時候,我送你到郊外的墳墓。」富翁聽了第二夫人的話,長嘆了一口氣,又把平日里不理睬的大夫人叫到了跟前,對她說:「大夫人,過去真的對不起你,對你一直不好。但我現在一個人去死,在陰間,一個伴也沒有,你願不願意陪我一塊去死呢?」大夫人一聽,不但不驚慌,反而很鎮靜嚴肅地回答說:「嫁夫隨夫,現在你就要死了,做妻子的我們,應該跟著一起去才好。」富翁聽後,感動不已,於是與原配夫人一起擁抱死去了。

佛陀講完這個故事,又繼續告訴弟子說:「擁有四個妻子的富翁,即是人的靈魂。第四夫人是指人的肉體,故而不管多麼愛她,也無法帶到死去的世界;第三夫人是指人所持有的財產、物質,故死後也無法帶走它;第二夫人是指父母、妻子、他人之間的關係者,所以只有在死的時候遠送到郊外,而無法同赴死的世界;只有原配夫人是指人的心靈,即使在生前忽視它,但必須同行到死的世界而無法遠離。」

由此看來,世間萬物皆是身外之物,財富、美女、名譽、地位等都不足恃,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切不可挂念於心,徒使自己的心靈受到束縛。一個斷除妄念的人則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心靈平靜。只要心靈是獨立的、自由的,永.遠維持心靈的寂靜,保持與靈魂的一致,那麼,健康長壽,永葆青春,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長壽還需慈悲為懷

另外,佛教從第一福的要訣出發,認為人世間的財富、學識、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縱使尊貴如王侯,知識淵博似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難來時,仍難逃厄運,一命嗚呼。佛家認為,長壽與「慈悲心」密切相關。

俗話說,「仁者壽」。這話一點也不錯。宅心仁厚,寬以待人一定會有好報。長壽的人,一定是對人類和動物充滿慈愛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在佛典《譬喻經》第七卷上記載了一個流傳很廣的「仁者壽」的佛教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小沙彌因救螞蟻而到了延年益壽。從前有五個人在離城不遠的森林裡修行,其中一位老師父證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個八歲的沙彌。那老師父因為揣度到小沙彌的壽命只有七天了,於是便想讓小沙彌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也算是臨死前的一點安慰了。於是老師父把小沙彌叫到自己的面前對他說:「你已離家不短時間了,你的父母一定很想念你,你回家一趟吧,過了八天再往回來。」小沙彌聽說師父讓自己回家看望父母,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倒也十分高興地辭別了老師父。

在小沙彌走到離家不遠的地方時,剛好天降大雨,小沙彌便躲到一棵大樹下面避雨。在樹下,小沙彌看到雨水快要流到一個螞蟻窩中,他急忙用土在螞蟻窩的周圍壘上圍牆,使雨水沒有流進螞蟻窩中。隨後,大雨停了,小沙彌又接著趕路。

到了家中,一切都很正常,父母都很歡喜。小沙彌便按師父的吩咐,住到第八天的清晨,小沙彌拜別父母又回到了森林中師父修行的地方。看到小沙彌平安地回來,老師父很是奇怪,經過仔細詢問,方知小沙彌因在路上救了一窩螞蟻的功德而延長了自己壽命。小沙彌聽了師父講了前因後果後,對於「善有善報」這句話更加堅信不疑了,當然也為自己而慶幸。於是努力修行,從不懈怠,並活到了八十多歲的高齡。

關於「仁者壽」還有一個故事也很有名。明朝時有一個名叫劉瘏的人,他父親是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司寇」。劉瘏年幼時體弱多病,他的5個哥哥都先後夭折了。因此,劉大司寇對他這個最小的兒子的身體十分關心,請了許多算命先生來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說他很難活過19歲。

正好四川有位名叫周士漣的相士來到京城,大司寇就請周相士到家進來給劉瘏算命。周說:「你在19歲那年應有一個很難渡過的厄運,不過請你不要泄氣,努力懺悔業障,廣積陰德,可能會改變厄運。」17歲的劉瘏聽了周相士的話,就決心革除眾惡,廣行善事。而且以《功邊格》和《太上感應篇》作為行為的準則,每天逐條檢點反省自己。起了一個善念,他就在東邊的牆上劃一個紅圈圈,去了一個惡念,則在西邊的牆壁上記一個黑圈圈。尤其對於殺戒和放生,特別是力行,不敢鬆懈。這樣行了3年,竟然安危渡過了19歲的難關。

有一天,他坐船要渡過長江,看到漁翁抓了一隻大烏龜。劉瘏頓生慈憫之心,就把它買來放生。那隻烏龜很有靈性,一直跟在劉瘏的船後送他,跟了五、六里,還戀戀不捨。當天夜裡,劉瘏住在客店裡,夢見一位穿黑衣又矮又胖的道人對他說:「公子廣行善事,3年從不懈怠。現在你已延壽增祿了。但是你的身體一直孱弱,難免要受寒暑的侵襲。貧道現在有術相授,依照奉行,可保平安無病。」說完了,馬上就教劉瘏調息的要領。劉瘏醒來,猜到這是神龜報恩。他就依照夢中所學的方法用功,果然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了。

後來他請周士漣相士再來京城,以感謝昔日教誨的恩情。當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同床睡覺,周士漣睡到半夜醒來,覺得劉瘏鼻子的呼吸非常細微。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周相士就向劉大司寇道賀:「這幾年來,您公子的身骨改變太多了,我昨天跟他一齊睡,知道他已經學會了烏龜的呼吸方法,這不僅對健康有利,而且能使福壽綿長,這真是行善的福報啊!」

後來,劉瘩活到了98歲,子孫後代也很興旺。

通曉養生長壽之道

佛教養生長壽之道還包括簡單樸素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

眾所周知,烏龜每天只吃很少的水草而可活上數百年,獅子老虎每天吃下很多肉類,壽命卻反而短。佛教提倡素食,這點我們在第七章里已經提到,因此,對於如何食素我們在此就不多說了。但是佛教提倡簡單樸素的飲食不光是只提倡素食,還需要反對暴飲暴食,講求中庸之道,適當地節制飲食,這樣才能保持自我的身體健康。如皈依我佛的可撒拉國王巴謝那迪,有一天,帶著一名叫烏達拉的少年去拜訪佛陀。因國王的食量特別大,患有肥胖病,所以走起路來,顯得特別費力。佛陀看到他這種樣子,就向國王開示道:「一個人如果能夠節制飲食,則非但不會產生煩惱,不會老去,而且可以長壽。」國王聽了以後,就與侍者烏達拉說:「從今以後,每當我進餐的時候,你必須口誦這段話。你如果能夠做到,就每天賞你金錢。」烏達拉遵奉國王的命令,每次在國王進餐時即口誦這段話,以便國王堅持減食。結果,國王的肥胖症減輕了,身體健康了,容貌也隨之變得端正了。節制飲食並不是絕食,少吃東西才能讓胃充分休息,減輕身體機能的過度負荷,使生理組織恢復活力,白血球和抗體充分發揮驅除病菌的效能。現代科學也證明了,適當的飲食有利於身體健康。

《摩訶止觀輔行》上說:「吃得少,心知才能清明。」心智清明,修行止觀的功夫才能得利,才能運用止觀來治病。因此,食無求飽,隨遇而安,才能專心修道,鍛煉心智。天天講究美味,貪求口福,則必然會起煩惱心,這樣,心地怎會清靜呢?所以還是少吃比較自在,少吃對物質的依賴也相對地減少,容易達到知足常樂的境界,可為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

由以上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佛教所認為長壽的因緣可簡單歸納如下:

長壽的因——仁愛心,慈悲或救護所有的動物,尤憐珍貴的野生動物,放生、宣揚放生或戒殺的原理,施捨飲食(請人吃素食或以小米喂鳥)。

長壽的緣——心平氣和,不動怒,生活有規律,調節飲食(不暴飲暴食),足夠的營養,不過度勞累......

夭折的因——殺害動物,虐待動物......

夭折的緣——時常動怒,暴飲暴食,過度疲倦,結交惡友......

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態與言行以及生活方式,以期達到長壽的目的。

錢財富足地位尊貴謂「富貴」

錢財富足並非富貴

佛門養生的第二重境界為「富貴」。人如果只有長壽而沒有富貴,那麼一生自也是勞勞碌碌,沒有一天好日子過的。然而世人都以為,擁有錢財可以贏得人們尊敬,由富而可及貴,富貴自有快樂,卻不知世事無常,千金雖得復散去,是不可以依恃的。以錢財、權勢贏得的富貴,不是真正的富貴啊!人們趨奉的是錢財,卻不是你這個人啊。這樣的人又有何可樂而言?!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竺叉屍羅國有一個叫博羅吁羅的村子。村中有一個名叫稱伽拔吒的商人。他曾經修建了一座寺廟,直到現在還沒毀掉。稱伽拔吒小的時候,家中本來很富有,只是到他長大後,家業卻衰敗了。他也就因此而飽受貧賤之苦,親戚們都輕視他,嘲笑他。他一氣之下,遠走他鄉,同夥伴們到大秦國經商。後來獲得了許多財富就準備衣錦還鄉。這時,他的那些親戚們聽說這件事,各自擺設好飲食、香花、妓樂,在路上來歡迎他。在回鄉途中,稱伽拔吒穿著不顯眼的衣服,走在隊伍的前面。他年輕時貧窮,那時年紀小,後來富有時,年紀已經很大了,前采接他的那些親戚們都已經認不得他了,就問他道:「稱伽拔吒在哪兒?」

他回答說:「還在後面。」

親戚們來到後面的夥伴中,問道:「稱伽拔吒在哪兒?」

夥伴們回答說:「前面過去的那個人,就是稱伽拔吒。」

親戚們找到稱伽拔吒,對他說:「你就是稱伽拔吒,怎麼對我們說你在後面呢?」

稱伽拔吒對親戚們說:「稱伽拔吒不是我這個人,他在這些夥伴們中那些駱駝和驢的馱子上。為什麼呢?我如獨身前來,各位親友瞧不起,連話都不跟我說。聽說有財寶,才來迎接我。因此我說稱伽拔吒在後面的馱子上。」

親戚們說:「你說什麼話?我們聽不懂。」

稱伽拔吒回答說:「我貧窮的時候,和你們說話,你們不理我,現在看見我發了財,就擺設物品來迎接我。你們是迎接財富來的,不是迎接我這個人!」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世人多為了錢財而尊敬一個人,其實這種尊敬是不可靠的,稱伽拔吒算是明智之士,看穿了世人趨利忘義的劣性,予以揭露。我們也應該從中看出,一個人如果單憑著錢財而獲得的富貴並不能算得上

是真正的富貴。

人生富貴前世定

人們也許會認為,應當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其實,人們哪裡知道,人生富貴,皆是前世與今世修善業而來,自有定數。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只有壽命長而缺乏富貴;有的人卻長壽和富貴兼而有之呢?這就是佛家所稱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了。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勸人凡事心胸要放開一點。不要太刻意追求富貴長壽。因為壽命和富貴不是勉強追求就可以得來的。諸君也千萬不要以為壽命是一個定數,生殺之權完全操縱在命運之神的手裡。事實上,一個人壽命的長短是決定於我們的慈悲心和自己的作為。既然如此,我們仍可以運用慈悲心和放生的方式來改變壽命。所以我們最好把「生死有命」的「命」解釋為佛家所提倡的「因果關係」。這比解釋為「定數」要恰當得多,而且境界更佳。換句話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果關係,而不是無中生有的。

同樣的道理,「富貴在天」也絕不能解釋為「富貴是從天上掉來的,」或者「真正的富貴是在天上,應向天上去追求」。這樣解釋是不對的。佛家認為,人生的富貴,皆前世與今世修善業而來,自有定數。富貴不可妄求,世人卻貪慾無窮,攀比不已。其實,固然可以通過修善求得富貴,消除惡報,但人生的富貴皆是前定,是因為我們通過慷慨的施捨,謙卑和恭敬心而種出的富貴因。有了「因」,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助緣(輔助條件),才會結出富貴的「果」來。果就是「果實」或「果報」的意思。這不是宿命論,而是對世人的開示,要求人們消除那互相攀比的妄念,安分於人生。

所以把「富貴在天」的「天」解釋為 「順應天理」(即種善因),或遵循自然存在的法則,就遠遠超過解釋為「自然」或「老天爺」了,而且意境也較高了。

佛教的養生之道認為,人須善待富與貴。佛教認為富貴在社會上有兩種表現形態,一種是相對的形態,另一種是絕對的形態。

相對的形態指那些諸如「富甲天下」、「列位諸王」的富貴;絕對的形態指人自身所具有的「身心自在清靜」的富貴心態。因為,第一種是有所得的樂,第二種是無所求的樂;第一種是混雜和短暫的樂,第二種是純粹和恆久的樂。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在社會裡生活,大至全球,東貧西富;小至國內區域,發展也不平衡,東富西貧;再小至身邊境地,各行業貧富懸殊,百業參差不齊;最後小到家庭院里,也是社會的小縮寫,貧富相差不言而喻。在人世間,此等現象與社會同存,日月同在。因此,將人和人之間的富貴差別,互相比較,就會產生煩惱。因為一有相比的心理,就造成了競爭和我執,成為一種傲慢或自卑。平民和帝王相比,富貴相去甚遠;帝王和天人相比,卻又感到自卑和渺小。所以佛經上說「天上指甲的價值勝過人間閻浮提地。天上一音之美,勝過人間帝王百千種樂。」

所以貪求富貴,不如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我們談論富貴,主要是闡明富貴的根本原因和助緣,教人們多種富貴的正因,而不要一味貪求富貴的果報和享受。

其實,只要能知足,就可行快樂;至於所享用財物的多寡、精粗並不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我們希望所有的眾生,都不要因為享用較差的財物而生煩惱心,同時也企盼所有的眾生,不要因為財物享用不自在,而影響到高尚的心靈,或者因為缺乏物質而不能安心修行道業;也不要因為貧窮,而妨害了心智的鍛煉和阻礙救助眾生的慈悲願。

布施得福報

佛教的養生之道認為,人們必須行善事,走正道才能使己輩或下輩至富貴也。在佛典《雜寶藏經》裡面就記載了一個因前世修得善因而後世得已善果的故事:

波斯匿王有一個公主,名叫善光。因為她長得不僅端正,而且聰明伶俐,所以皇宮裡每一個人都非常敬愛她。

有一天,波斯匿王問公主:「你是不是靠我的力量,所以有了美好的享受,博得人們的敬愛?」

公主答道:「這是我自己的業力,而不是因為父王您的力量。」

波斯匿王連續問了三次,善光公主都這麼回答。這讓波斯匿王大為生氣,於是就把善光公主下嫁一個窮人,並且告訴她說:「你現在可以試試自己的業力了!」

善光公主嫁給那個窮人以後,並不灰心。有一天,她問丈夫說:「你的父母呢?」她的丈夫回答說:「我的父親曾是衛舍城中最有錢和最有名望的人,在他死後,家運就沒落了。」

公主就和丈夫一起來到她父親從前住過的舊宅院。他倆在整修庭院時卻在地下挖掘到大批寶藏。從此以後,他們夫妻倆又變成了有錢的人。

波斯匿王聽說了這件事,很是驚訝,他就去請教佛陀。佛陀說:「過去迦葉佛時,有一位婦女想用美味的食物來供養迦葉佛,她的丈夫加以阻止。那位婦女說:『我已經發願了,請你不要使我退心。』丈夫看到妻子意志這麼堅定,只好勉強答應了。那位婦女因此能順利地供養迦葉佛。我想,那時候的夫婦就是現在善光公主這一對夫妻。善光的丈夫因為過去曾阻撓妻子的善念,所以許多世以來常常會受貧困之苦。然而,因為他後來還是答應妻子布施供養聖者,才會因妻子而獲得富貴。」

波斯匿王聞之,感觸頗深,日後就更加註意自己布施行善行為了。

佛家從養生的角度認為,富貴是用恭敬心布施財物得來的果報。而福報大小,完全決定於下面這四個因素:一是布施的東西;二是布施的對象;三是布施的心地;四是布施的時間。意思即是在人們布施時要以善意對人,施人以需要的物品,不以自己的貧窮與富貴為借口阻礙布施的善心。佛經認為,凡人看見別人做了崇高的事業,從事高尚的行為,自己心理一定要隨喜。對於自己所做的功德之事一定要面向給廣大人民,要回報給他們!唯此才能功德無量,獲得福報。

身體健康心靈安寧日「康寧」

治病辨起因

佛門養生的第三重境界為「康寧」。佛教養生之道認為,人們不但要追求長壽、富貴,而且要身體健康、心靈安寧才為有福之人。「康寧」的反面是疾病纏身,身心不寧。

佛典《大智度論》上記載:生病的條件包括有「外緣」(外在條件,類似於人們常說的「外因」)和「內緣」(內在條件,類似於人們常說的「外因」)兩種。

外緣是指人們周圍的環境即體外部的客觀物質,比如受到寒熱饑渴;摔傷或碰傷;細菌感染——空氣傳染、飲食傳染、接觸傳染;飲食材料本身有問題——如毒菇等;食物調配不當——如牛奶和菠菜一起吃有毒等;濫用藥物;遺傳;食用變質食物等。

內緣是指人們的內心世界,包括人們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等。比如,喜暴飲暴食;縱慾貪愛;生活方式不當或坐禪方法不對;常發脾氣;操勞過度;憂鬱煩悶;緊張恐懼;無知及焦慮;心理不平衡和內心衝突等等。

內緣和外緣都是使人生病的原因,而內緣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意思是說,人們受內緣的影響而發生的疾病占多數。

佛家養生之道認為,凡人的吝嗇、貪心、不忍都是病症之源,會引起人的心病,身病,帶來厄運,因此務必清除掉這類心態、行為和習氣。俗稱「和氣生財」,就是針對這類心態而說的。而佛教它告誡我們要訣是破除吝嗇心態,大力拓展無量慈悲心。

佛典在表達養生之道時,認為「凡病皆緣因果」之說。佛典中把凡人的疾病分為兩種,一種為「身病」,一種為心病。「身病」是指身體、肌肉、骨骼、神經和五臟六腑的不適而言。心病乃是指我們內心的貪執、恐怖、憂愁、憎恨、愚痴等苦惱。

對於身病,佛典認為其治療法不應複雜,而且治病有時不要花什麼錢,只要治療時能夠對病下藥,即可很快奏效。所以在佛典《摩訶止觀輔行》的第32卷上說,一個好的醫生應該能夠很精確地辨別各種疾病的癥狀。上等的醫生只要聽到病人的聲音,就能知道了得了什麼病;中等的醫生需要看氣色;下等的醫生一定要把脈才能夠知道病人的病情。而現代的醫療手段越發的高明了,可以藉助一些儀器來為病人診斷。因此,一個人的身病大都可以

經過治療而痊癒。

對於心病,佛經認為,心病主要由煩惱產生,無盡的煩惱大致可以歸納為八萬四千種,當然不可能盡概其中。這八萬四千種煩惱,又名「八萬四千塵勞」。佛家又將這八萬四千種煩惱濃縮為「貪、嗔、痴』』三種煩惱,也可以再濃縮為一個「痴」字。「痴」即不明事理,就是無知。也就是無明由於愚痴,所以才會有我執;由於執著有我,所以才有了煩惱和造惡業;由於造惡業,所以才會受生、老、病、死的果報。

佛教養生之道對於疾病的分類及其治療有很多方法,在以上章節我們也有敘述,在此不作贅述。

心寧自然身康

「康寧福」中的「康」與「寧」是不可分割的,追求「康寧福」其實是求得心靈的寧靜。前面也有提到,疾病的產生根源是內心的妄念在作祟。

中國古語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可以說是天下那些執著於妄念的人的清醒劑。妄念叢生而煩惱不斷的人正像下則故事中那些藝人一樣愚蠢。

從前乾陀衛國有一群演戲的藝人,遇上饑荒,就到其他地方去賣藝求生,路上經過婆羅新山。這座山裡從來就有惡鬼,還有吃人的羅剎。藝人們夜裡住宿在山中。山中風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邊睡了下去。半夜裡,其中一個人感覺寒冷,起來穿上演戲用的羅剎服,對著火坐著。同伴中又有一個人從睡夢中醒來,突然看見火旁邊坐著一個羅剎,也沒仔細看清楚,爬起來就跑。一下驚動了所有其它的夥伴,大家奔跑逃竄。那位穿著羅剎服的人也跟著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看見他在後面以為羅剎要來吃人,更加恐懼驚慌。大家的身體在奔跑中摔傷磕破也顧不上了,一直跑到天亮才發現後面跟的不是羅剎鬼。

這些人遇到一點小事,就失去了鎮定,心中如此心慌恐怖,又如何談得上身心安寧而受到康寧的福報?

本來無鬼,是庸人自擾;對於智者來說,即使真的有鬼,也擾亂不了他那安寧的心。讓我們再看一看這個故事:從前,有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行。有一個鬼,變作一個無頭人,來到沙門面前。沙門對鬼說:「無頭就不會有頭痛的病。有眼睛就會貪戀顏色,有耳朵就會貪戀聲音,有鼻子就會貪戀氣味,有口就會貪戀味道乙沒有頭,少了這些煩惱,真是一大快樂!」

鬼於是隱去了,又變作只有手足,沒有身子的模樣。沙門說:「沒有身子,不知道痛癢。沒有五臟,連病是什麼滋味也不會知道。無身真是一大快樂!」

鬼又隱去了,又變作沒有手足的模樣,跟著一個轉動的車輪來到沙門面前。沙門說:「沒有手足太好了,不能去拿人家的財物,這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鬼說:「這個沙門真是守持一心,毫不動搖。」就變作一個面貌端正的男子,採到沙門面前,向沙門叩頭行禮道:「您的意志這樣堅定,不久一定能學成。」說完,小心地離去。

佛法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是「空」的存在。然而,世人都執著這個假象為真實,所以才會產生了許多苦惱和病痛。因此,佛家認為的只有堅定護持佛法、心境寧靜的人才會無病無災、無痛無癢地安享康寧之福,取得無上菩提。對於萬千眾生來說,破除妄念、心境安寧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煩惱、疾病產生的根源。

生性仁善寬厚寧靜是「好德」

仁者有福緣

佛門養生的第四重境界為「好德」。「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和關鍵的一福。如果一個人充滿慈悲之心,捨己為人,精進求道,則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快樂的,因為「好德」能帶來長壽、富貴、康寧和善終的果報。「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人生一世,譬若處一暗室之中,充滿黑暗、痛苦,要想擺脫諸般苦處,只有修仁好德一路可走。修仁好德,這就是破除暗室的那盞明燈,故曰:千年暗室,一燈能破。

佛教養生之道認為,慈悲心是一個修仁好德的基礎。具備慈悲心,才有可能作種種好德之舉,因而能成正果,延年益壽。佛家認為生而為人,而對眾生沒有慈愛之心,是鄙賤的人。這類人貌似明哲保身,然並不能保身,往往還會早早斷了性命。在佛典《法句譬喻經》里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商人,名字叫弗迦沙。他進入羅閱城,被一頭母牛用角刺死。牛的主人怕惹來麻煩,就把那頭母牛廉價出售了。可是當買主牽著那頭牛去喝水的時候,也被那頭母牛從背後把他刺死了。他的家人很氣憤,立即把那母牛殺了,又把肉賣給了別人。有一個農夫買了母牛的頭。當他走累了,想在樹下休息的時候,就把母牛的頭掛在樹上;可是沒想到牛頭卻從樹上掉落下來,牛頭上的角正巧刺中他的要害,那農夫也一命嗚呼了。

瓶沙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很是奇怪,就去問佛陀。佛陀對他說:

從前有三位商人向一開旅館的老婦人借宿。借宿本來是應該給錢的,可是這三個商人以為老婦人孤獨無能,就等老婦人出外時,偷偷地溜掉了。後來被老婦人追到,這三個商人卻說:「我們已經給了你住宿的錢的,你怎麼可台再來向我們要呢?」老婦人無可奈何,但心中卻十分痛恨這幾個商人,她在心中暗暗想到:等我將來再遇到這三個人,一定要將他們殺死。當時的老婦人就是這頭母牛,而那三個商人就是弗迦沙他們三個被牛刺死的人。瓶沙王聽後,感觸頗深。

由此看來,「佛法無邊,回頭是岸」,人一定不能無德。否則到頭來一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好德」分層次

《論語》里認為德可以分為溫、良、恭、儉、讓五德。溫和柔性可以讓心靈平靜;品質優良可以長壽善終;誠懇恭敬可以導致平安;節儉勤勞可以得到富貴安康;謙虛禮讓可以協調人際關係,保證前面四德不致浪費。《中庸》里提到仁、智、勇三大德。只有仁慈而沒有智慧,會產生愚昧無知的弊害;有智慧而沒有仁慈也會危害社會;有智有仁而沒有勇氣去實行,則一切德行成為空談。

同時,佛教認為,品德的層次可分為下列四種:

「算盤」式的道德——以功利主義做出發點,做任何善行,都會仔細地考慮到成本、效用等各種因素。確實認為划得來,才會做。這種人不會平白無故送你東西,他一定有所企圖。他的行善時常希求回報。

「四海之內皆兄弟」式的道德——這種人行善是出於一片同胞般的愛,比較沒有自私的心機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當成兄弟一樣,因此,行善較為自然,而且也出於真情。但是因為有我執在作祟,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別,不能達到忘我的境界。

「愛人如己」式的道德——因為這種人已經破除了我執和煩惱,所以能忘我,而達到愛人如已的境界,能這樣做已經是聖人了。但因為他還沒有破除法執,所以行善時,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觀念(例如「貧苦」和「功德」等)。因為他有名相的負擔,所以還不能做到絕對的自在。

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求回報,而且沒有人我的分別,甚至也沒有任何名相的負擔。這種人的慈悲心是沒條件和無限的。因為他行善時,連一點負擔也沒有,所以最真誠、最自然,也最快樂。

無病無災安祥離世為「善終」

百惡莫做求善終

佛門養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五福的最終福分是「善終」。想必很多人都看到過別人臨終前的痛苦掙扎的模樣吧,當然也會看到一些人很安祥的就死去了,這時你一定會在心裡想:我這一生別無所求,只求能像那些安祥死去的人一樣有個善終就行了!

在佛典《十二品生死經中》佛陀分析、描述了死亡的十二種類型,因其中有一些晦澀難懂的術語,所以我們只將一般的善終情況作一敘述。一般善終的情況分為小、中、大三種:小善終是指沒有遭到意外橫禍,無病而終的;中善終是指不但沒有病苦,而且心中沒有怨氣和內疚,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安心逝世的;大善終是指自己知道臨終的時間,而且身心沒有牽掛,走得洒脫,甚至還親眼看見佛菩薩來迎接,往生到佛菩薩的凈土,這才算是成功的人生。

古今中外,無論其生前或大富大貴,或一貧如洗,或大權在握,或軟弱無能,修善與作惡的業報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會安享人生而得度難關,後者會因為作惡而不得善終。

佛教養生之道認為,善終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善終很重要呢?因為,假如一個人不是壽終正寢,而是由於橫死、車禍、癌症、飢、渴、猛火燒傷、溺水、被殺而死的話,那麼他可能便會含冤恨在心。

還有,橫死時,身體受了極大的苦楚,心中憂怨交加不但很難提起善念,而且心中憤恨不平,很容易怨天尤人,把平常的道德修養破壞無遺。所以古人教我們要經常發願 「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並且期望聖人前來引導。又有一種發願是: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迅離五濁生凈土,回人娑婆度有情。

高僧說夢與善終的關係

明代的高僧紫柏大師說得好:「必須睡覺和做夢時,能夠念佛不間斷,才能解脫人生的苦厄,而有把握得到善終。否則功夫不夠紮實,臨終時還是得不到受用的。」

從人做夢而言,是應該與善終有關係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善終」?這一問題要回答,其實不難,只要我們回憶或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夢就行了。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從我們平時所做的夢當中,可以反映出我們修養的好壞,亂夢一通,當然是表示妄念還沒有調伏,妄念沒有調伏,當然是修養功夫不到家的象徵。修養不好,又怎麼能夠把握善終?

因為做夢和善終有著這麼密切的關係,所以紫柏大師告訴我們:如果想要成就得快,早一點把握住善終或往生佛菩薩的凈土。每天早上一醒來,便應反省昨夜的夢境。假使昨天夜裡我們作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夢,今日就應該像喪了父母一樣地傷心流淚,然後責打自己,懇切地懺悔和發願,再加緊努力用功。每天都這麼做,心智鍛煉的功夫就一定進步得很快。

根據《善見律》的記載,夢有四種:

1.四大不和夢——這是因為身體的機能不調適所產生的,比方睡覺時夢到山崩,或者在虛空中飛騰,或者見到有老虎、獅子、野狼采追逐,這些都是虛假而不實在的夢。

2.先見夢——般人所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指的就是這種夢,因為從前看見某些事物和現象,留有深刻的印象,再加以不斷地思念,而把內容排列組合,浮現在夢境當中,這也是虛假而不實在的。

3.天人夢——天神為行善的人示現吉祥的夢境,使他能繼續行善。為造惡的人示現不祥和恐怖的夢境,以勸阻他為惡。這種夢也是虛幻不實的。

4.想夢——這是因為人們過去的福德和罪障所感現的夢。例如:有福德的人,常夢到吉祥和行善的事情。有罪障的人,常夢見恐怖和不善的事情。夢見我們在禮佛、誦經、持戒、布施也是屬於善夢。夢到吉祥和行善的事對我們的道德修養有益處。

所謂「亂七八糟的夢」,指的是那些虛假而不實在,並且對於我們的品德又沒有益處的夢。

諸位可千萬別小看夢境!因為夢中的感受很真實,它是我們品德修養的指標。同時做夢也有善、惡、無善無惡三種。夢到拜佛、聽經、說法、救人是屬於善和功德。夢到殺生、偷盜、邪淫和妄語等事情是屬於惡。夢到柴米油鹽、逛百貨公司、去公園玩樂是無善無惡的。夢到行善對於我們的品德有幫助,夢到造惡和世俗的雜事是表示我們的修行不力,應勤加懺悔,努力用功才好。在這裡要順便附帶說明的一點就是:夢中造惡業,因為心業羸弱,所以不會感果報。有關戒律的書也說夢到偷盜和邪淫等惡行,不算犯戒。因為夢是虛而不實的,在夢中,被我們所侵犯的眾生並沒有質上的損失,況且我們不是有意去犯戒造惡,而是意識心田裡惡的種子和習氣太強,控制不住,所以才會作噩夢。

濫殺生不得善終

佛教認為,濫殺動物尤其是國家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的人不得善終。

《法句譬喻經》上記載:從前佛陀在抵園精舍講經說法時,有一位很富有的長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財富多得很難計數,可是只生了一個寶貝兒子。這個兒子長大後,20歲時就結了婚。結婚不到七天,因為夫妻恩愛,就一同到後花園遊玩。後花園有一棵樹長得很高大,樹上開了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這種花,剛好四周又沒僕人在場可以代勞,她的丈夫就親自爬到樹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樹枝,因為太細而折斷了,人就從高空摔下來,一命嗚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傷心,哭個不停。

佛陀憐憫長者,來到長者的家中慰問,並且告訴長者「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產生的原理」。接著又說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詩謁。

命如華果熟,非恐會零落,已生皆有生,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

是身為死物,精神無形法,作命死復生,罪福不敗亡。

始終非一世,從痴愛長久,自從愛苦樂,身死神喪亡。

——《法句譬喻經》

長者聽了佛陀的這段話,心開意解,忘記憂愁,跪下來問佛陀說:「我的兒子到底造了什麼罪業,為什麼這麼早就夭折了?請您告訴我吧!」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小孩子拿著弓箭在遊戲,旁邊有甲、乙、丙三個人陪著。這個小孩子看見樹上有一隻鳥,想射殺它。旁邊那三個人就慫恿這個小孩說:『你假如能夠射中樹上的這隻鳥,你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動,拉開弓箭射中了小鳥,小鳥當場死亡。甲乙丙三個人都在旁邊喝彩,大家都很高興地離去。」這三個人因為見殺隨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喪子之痛。接著佛陀又說了兩句啟發性的詩謁。

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三處,陰行而默至,所生如響應。

欲色無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緣,自然報如影。

——《法句譬喻經》

佛家認為,一個人想要得以善終,一生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諸惡莫做。即不要做殺害動物、偷盜、邪淫、妄語、酗酒等行為。因為在佛典《地藏經》的第八品上記載道:「行善的人,臨終時也有百千位惡道鬼神成我們已故的父母親屬,來引誘我們進入惡道受苦。」行善的人都會如此,何況平時造惡的人呢?因此,一定不能做虧心事,不要佔別人的便宜,以免冤讎結的太多和太深,臨終時被冤讎債主來擾亂。

其次,要眾善奉行。意即要在心裡常常生出有益眾生的願望,然後從語言和行為上去實行

最後,要自凈其意。意思是說在行善、讀經誦典與參禪時都要靜下心來,不要慌亂。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大家啟會反省自身有無不到之處,從而修善其身,以達到五福的至高境界「善終」。
推薦閱讀:

早上起床後什麼東西千萬不能吃?
中里巴人《經絡養生功法精講》視頻及學習記錄
老中醫推薦的6種養生茶,夏季養生就選它
秦始皇想知道的秘密 其實就在你心裡
太極內功養生二十五法

TAG:養生 | 目標 | 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