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媽無意挖到的一個大寶藏,孩子英語路上的不可缺的指引書,詳細的理念精華部分奉上

之前寫過一篇自己的育兒書單,裡面提到了6本適合大人看的英語啟蒙書。自己感覺蠻全面了。差點漏掉這一本大讚的書。

要感謝達媽的推薦,才讓我沒有錯失掉這麼好這麼棒的一本書。

作者想想媽是個英文菜鳥級媽媽,在她的悉心培養下,想想4歲就能自主閱讀1500字的原版 繪本,直接聽原版動畫。經知名外教評定,英語綜合素質超英語母語國家同齡孩子水平。

就如想想媽所說,這本書是非英語專業家庭的」傻瓜式「啟蒙指導書。

英文啟蒙一點都不高深,做英語啟蒙,父母要英文很好才行。

這是大誤區。

跟著想想媽,學習正確的理念和方法,堅持到底。成功就在你眼前。

----------------------------------------------------------

下面把想想媽的詳細的理念精華部分奉上,親們看仔細啦

PS:果媽已經迫不及待的拿了這本書,細細研讀之後,會給大家發讀書筆記的。

一篇文章不能把精華內容全部說完,所以還是建議媽媽們收藏這本書。

咱們英語菜鳥級的媽媽們,太需要這樣一本具有實際操作性,簡單方便上手的英文啟蒙書啦。

讓咱們跟著想想媽一路走來的詳細經驗,學起來吧。

想想媽

心理諮詢師

華東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學碩士

童花樹英語俱樂部創始人

家庭英語啟蒙踐行者

一個希望「依靠集體的力量,推動英語教育平民化,讓英語啟蒙回歸家庭」的夢想媽媽。

一個憑一己之力將孩子培養成英語綜合素質超英語母語國家同齡孩子水平的普通媽媽。

開場之前,先介紹一下想想的英文水平

想想,4歲,愛「聽動畫片」的魔力小男孩。已精讀逾400本原版繪本,精聽逾800小時音頻。

3個月:開始英語啟蒙。

1歲:說英文單詞和片語。

2歲:背誦400多字的原版繪本和大量兒歌。

3歲:自主掌握自然拼讀規則;與外國人自由交流。

3歲半:經知名英文培訓機構外教評定,英語綜合素質超英語母語國家同齡孩子水平。

4歲:能看The Polar Express,ChickenRun等難度的無字幕電影,自主閱讀1500字的原版繪本,直接聽Chuggington等20多部動畫。

想想媽的講座開始啦!前年5月,受接力出版社之邀,開始著手寫一部非英語專業家庭的「傻瓜式」啟蒙指導書,歷時近兩年,《0-6歲 從嬰語到英語》終於完稿。特別感謝影視明星羅海瓊女士、新閱讀發起人朱寅年先生、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魏葆霖教授以及香港大學英語教育博士應單君女士聯袂推薦此書。這兩年,零星和許多媽媽談到過英語啟蒙,但都是圍繞某位媽媽的某一方面問題展開,隻言片語、瑣碎零散,難有痛快淋漓之感,今天系統地說一說英語啟蒙。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的英文水平,想必大家也有一些猜想。與兒子的英文水平嚴重不匹配,我是個英文菜鳥級媽媽。既不是教育科班出生,也沒有一口令人羨慕的地道口語,大學英語六級,考研前曾做過4個月的英語複習攻堅,讀研期間也零星上過幾堂口語和翻譯課,如果這些忽略不計的話,已經有十多年沒有系統接觸英語了。這期間,工作上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生活中沒有使用英語的愛好,可以想像這樣的尷尬局面。當年唯一對「發音」還有點自信,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被真正標準的發音給打擊沒了。所以,堅持每天給孩子念英文書,日常不說英文,只在孩子主動說英文時被動回應。說我是英文菜鳥級媽媽,一點都不誇張,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和孩子在英語啟蒙道路上走得順暢愉悅,因為父母的英文水平並不決定孩子的英文水平,英語不好的父母,一樣能培養出英語很棒的孩子。大家不必驚訝哈,英語啟蒙一點都不高深、神秘,千萬別被傳統的刻板印象給嚇跑。很多親對英語啟蒙的理解存在誤區,應試教育當中我們曾有過的背單詞、背句型的不太美好的經歷,被不自覺地印成標籤貼在了幼兒英語啟蒙上,使得大家對啟蒙心存疑慮,唯恐自己不夠優秀的英文誤導了孩子,或是不忍讓孩子早早陷入學英語的痛苦,猶猶豫豫就錯失了英語啟蒙的良機,所以說,父母的英語觀決定了孩子的英語力。一、認知上的誤區 誤區一:做英語啟蒙,父母要英文很好才行。首先,大家要清楚:英語啟蒙不是讓家長教孩子英語,而是讓父母陪伴孩子學英語——這句話很重要!是不是頓時覺得壓力小了很多?其次,幼兒學英語與成人有著本質的區別。成人學語言是有意識的、受認知影響的、真正的「學習」;而幼兒面對語言,是從大量的語言接觸和使用中,自然吸收語言信息,無意識地獲得語言感知和理解能力,像學母語那樣,學會並掌握語言卻並不感覺是在學習,因此稱作「語言習得(LanguageAcquisition)」。這裡談到的語言接觸,不要求來自父母,原版的視聽素材完全可以做替補,而這些替補素材如今可謂俯拾皆是,這就意味著啟蒙的客觀條件人人都具備,誰都可以做家庭英語啟蒙。如果一定要給父母一個能力標準,我認為:只要父母通過查字典預習,能完整朗讀完一本繪本里的文字,即使發音不準,也完全具備了英語啟蒙的語言水平要求。但是,僅具備語言水平還不夠,英語啟蒙更多考驗的是父母兩方面的品質:1、堅持到底的精神。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它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學習習慣的培養,在英語啟蒙初期尤為重要,體現在生活中,就是父母要有規律地提供各類資源,固定時間親子閱讀、每天聽音頻磨耳朵,並且做到日復一日堅持不懈,每天哪怕只有15分鐘,久而久之也能成為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會使人省去許多精力,用最少的努力,取得較高的效率。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將來想要糾正習慣將耗費更多精力。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不愛看/聽英文,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努力地讓孩子養成看/聽的習慣。2、敏銳的洞察力。英語啟蒙是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必須讓孩子從英文中找到內心的愉悅感,有了美好的學習體驗,才能保持學習熱情長期不退減。所以各類資源的提供,都應從孩子當下的喜好出發,這個「喜好」的把握,就要求父母要有敏銳的洞察力,知孩子所想、所好,並能根據生活經歷和喜好的變化及時調整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護和發展孩子說英語、學英語的積極性。如果說英語啟蒙是在拼媽,拼的一定不是英語水平,而是誰更能堅持、更能準確把握孩子的喜好。這正是我對自己要求較高的地方,所以在孩子1歲時成功地交出了音頻控制權,3歲時成功地交出視頻控制權,我只負責拷資源,幾時用、用多久完全交由孩子控制。想想4歲前800個小時的精聽量,其中有700小時是他自主選擇的結果,而這700個小時,在他英文能力的培養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誤區二:缺了語言環境,孩子不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培訓機構有外教,肯定比父母教的好。語言環境固然重要,這就好比母語的學習,浸泡在母語環境中,即使你什麼都不教,孩子也能自然習得母語。但英語不一樣,能講一口地道英語的中國父母畢竟鳳毛麟角,非英語專業家庭想要通過搭建語言環境來啟蒙可以說不現實。那麼,缺了語言環境,就一定學不好英語嗎?顯然不是。台灣著名教育專家洪蘭教授在《好孩子: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教育》一書中提到「未上補習班、未請過家教,只是平時常收聽英語廣播及看英語小說,最終托福考滿分」的成功案例,廖彩杏女士主張以100本有聲英文繪本,讓孩子說上一口字正腔圓的好英文;汪培珽女士的親子英語秘訣則在於橋樑書及名家繪本的共讀,近年內地類似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數,想想也是案例之一。綜觀英語學習的各家之道,不難發現有三個重要的共通之處: 1.沒有外來培訓機構的參與。現在各類英語培訓班主打歐美模式、全程外教,且不論收費何其昂貴,僅靠每周一兩次、每次一兩個小時的英語「熏陶」,離習得一門語言的目標相差太遠,充其量只能是「錦上添花」。所以,問我報培訓班行不行的媽媽們,我都回答:行,只要您除了學幾個句子和一些單詞別無他求。 2.重點依靠家庭的力量。通過親子的方式,不是主要靠對孩子「說」來學,而是靠陪孩子「聽」和「讀」來學,讓孩子每日「浸泡」在英語學習的氛圍中,養成習慣,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3.給孩子純正的第一手學習資源。通過大量原汁原味的聽力輸入與優質童書的親子共讀和自主閱讀,讓孩子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最終掌握一門純正的語言。所以說,對非英語專業家庭來講,用心打造英語學習環境比糾結於語言環境更有意義得多。 誤區三:媽媽發音標準,才能開口教孩子。發音問題,困擾了很多媽媽。如果我們秉持同一套標準看待母語和英語,會發現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比如說聽英文童謠,有人說太難,我都聽不懂,孩子就更不懂。聽童謠為什麼要糾結於孩子懂不懂?我們小時候媽媽教《小兔子乖乖》的時候,媽媽也不怕我們聽不懂「乖乖」是不是?聽童謠的目的不是為了聽懂,只是感受一種語言的韻律節奏。發音問題也是這樣,可以說,華東、華南一帶普通話標準的媽媽並不多,但這絲毫不影響媽媽們親子共讀的熱情,大家在念中文故事書時,不是也不苛求普通話一定要標準么?英文學習同理,科學研究表明,幼兒具有自動正音的能力,只要標準音的輸入大於非標準音,孩子就能自動趨於標準音。這在現實中很容易驗證:有些家長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但他們都有工作,孩子則由爺爺奶奶照看,但爺爺奶奶講普通話多帶地方口音,在這種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雖長時間與有口音的祖輩相處,普通話卻很標準,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通過與父母交流、在學校學習以及在其他環境(如電視、廣播等)下接受的標準普通話輸入超過了有口音的普通話輸入。所以,孩子的英語發音標準程度並不單純取決於父母的發音標不標準,而取決於標準音輸入的量,這個量從何而來?靠的就是原版優質音頻。有音頻在,媽媽們就放心大膽地讀吧。誤區四:過早學習英文,會與中文混淆,導致兩種語言都學不好。兒童是用不同的腦區掌握不同的語言的,浸泡在雙語環境下的孩子,頭腦中存在兩個語言系統,多種語言的輸入並不會造成兒童的語言混亂,相反,及早學習外語,會使孩子的雙語能力和智力得到比單一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快得提升。已有實證研究證實,學習第二語言能顯著改變腦的功能和結構,「在左側頂下皮層有一個區域,雙語或者多語者的這個腦區的面積要比單語者更大,而且,小時候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或者那些外語非常流利的人,這個腦區的面積更大。」關於英語啟蒙的時間,曾經有幾年討論極其熱烈,現在都已經不做討論了,因為毫無疑問,語言學習越早越好同時,學習雙語能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自制力,在理解他人的想法方面,「雙語兒童」也要比「單語兒童」更強。用外語思考還能減少深層的、誤導性的偏見,從而使人正確權衡風險利弊,做出更合理、理性的決定。此外,同齡情況下,同時掌握兩種及以上語言的兒童的辭彙量和知識之和,遠遠超過只會單一母語的兒童,因此,從小學外語對孩子自信心、自豪感的培養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所謂的多種語言輸入混亂,無非是在孩子渡過語言靜默期,嘗試輸出時,時間會比單一語言輸入的兒童可能晚一點,但一旦輸出,整體輸出量遠遠大於單一語言兒童簡而言之,英語啟蒙遠不如想像中恐怖、高深,只要稍作努力,任何媽媽都可以啟蒙。那麼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啟蒙,目的何在?如果對啟蒙時間有疑義,建議大家翻翻看兩本權威的書,一本叫《腦的閱讀》,一本叫《兒童大腦開竅手冊》 二、緣何啟蒙 ?這兩年,聽到不少英語啟蒙的速成案例,您若問我英語啟蒙有沒有捷徑可走?答案很肯定:有!身邊啟蒙1年多能讀章節書的孩子有好幾個,幾乎都是用分級讀物啟蒙,直接教拼讀或讓孩子識字,快速走向自主閱讀。這些孩子,我知道能力上可以朗讀章節書,發音純正,至於讀懂了幾成、愛不愛讀、面對英文內心快不快樂、後來是否還保持有讀章節書的習慣,不得而知。想想的英語啟蒙,我曾在書的自序里談到,是個偶然。「英語啟蒙」這個概念也只是這兩年才興起。在他98天時,引領我們走進原版繪本閱讀的參考書是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種子》,只是因為我深知繪本對孩子心靈成長、親子關係構建的重要意義,並且沒把「語言」當回事,還略知音頻磨耳朵的作用(上大學時曾聽說有個小寶寶出生時天天聽BBC,後來能脫口而出大段英文),就這麼大無畏地搜羅了許許多多繪本(不論中英),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孩子喜歡的繪本音頻也拷出來海聽。我把它當做親子陪伴、品讀幸福的一種方式,直到一年以後正兒八經地讀到英語啟蒙類的參考書,才知道,哦,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英語啟蒙,那時想想已經是個原版繪本迷、對音頻的喜愛勝過雞湯、且能輸出英文句了。回想我們當初,也不過是以一顆播撒種子收穫幸福的心開始親子共讀,從最初我抱他在懷的袋鼠坐姿勢,進而肩並肩,再到後來的背靠背,每一段時光,都安然而溫暖。時常讀著讀著,他就會爬上我肩膀,熱乎乎的小手從背後吧嗒貼我臉頰上,有時他還會抓起我的發尾撓自己的脖子,咯咯地笑趴在我的背上……4年來我們收穫的這些,遠勝過英文能力上他駕馭的所有——他的自信、快樂、骨子裡的安全感,以及發自內心對英文的熱愛,才是我英語啟蒙最大的收穫。所以,英語啟蒙的終極目的不是為英文,是為了愛!語言習得僅僅是副產品,是在感受愛、體會愛的過程中,孩子學會英文的。當我們把英語啟蒙定位為愛的教育,啟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許多問題也都迎刃而解。比如,很多媽媽問過我的:多大開始啟蒙?用分級讀物還是繪本啟蒙?該怎樣選擇繪本、音頻和動畫?讀一本書、聽一個音頻需要重複多少遍?……——答案顯而易見:愛的教育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早,0歲剛剛好;繪本的營養豈是分級讀物能及,要給就孩子最營養的「精神食糧」;孩子喜歡什麼樣的資源就給他選哪類資源;孩子喜歡重複多少遍就重複多少遍……聽從孩子內心,一切從孩子的感受出發,我們的糾結和焦慮也會少很多很多。所以,我們今天探討的家庭英語啟蒙,是以愛為前提的親子英文教育,不是單純的英文學習,有了這個共識,我們才能進一步探討要用什麼資源、怎樣做啟蒙。三、何謂「家庭英語啟蒙」?家庭英語啟蒙,就是「以父母為主導、以培養親子感情為目的、以激發孩子興趣為手段、以語言習得為副產品,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開展的有系統、有計劃、氛圍輕鬆愉悅、快樂為先的親子英語學習活動」,因此又稱為「親子英語」。具體來說,就是利用原版繪本、優質音頻、趣味動畫三類核心資源,與自然拼讀、分級讀物與橋樑書、輔助工具三類補充資源,相互作用、共同打造的立體語言學習環境。核心資源重在培養語言聽、說能力,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補充資源重在培養英語讀、寫能力,系統提高英語水平,兩者共同搭建家庭英語啟蒙的平台。1、這六類資源,使用的起始時間不相同。原版繪本的親子共讀、優質音頻磨耳朵以及部分輔助工具的使用可以從0歲開始;出於保護視力的需要,動畫資源建議2歲之後再行介入。而自然拼讀的學習,我曾多次談到,需要有一定的聽音辨音能力基礎才能學習,並不適合入門使用;分級讀物則是在邁向自主閱讀時採用。時間分布參照下圖:如果孩子是在2歲以後才啟蒙,動畫資源可以與繪本和音頻同步使用,自然拼讀、分級讀物和橋樑書資源則應往後順延,待孩子具備一定聽音辨音能力基礎再行學習。2、這六類資源的使用過程中,父母需要承擔的角色和參與度也不相同。例如原版繪本,父母要多參與、引導閱讀,音頻和動畫則應該讓孩子專心聆聽/觀看,少參與、少打斷。以投入100%的精力來分配,六類資源參與內容及程度如下圖:3、每一類資源,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語言水平條件下,所包含的內容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們知道,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認知發展最為快速的一個時期,每一個歲齡甚至不同的月齡都有著顯著的變化,所以六類資源的使用時間、選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也都應該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心理、生理成長的不同特點、語言發展規律及英語水平,動態調整。0—1歲孩子對一切資源來者不拒,是培養「聽」——磨耳朵習慣、「看」——閱讀習慣的珍貴時期。認知上,逐漸關注實物,並以「撕咬」「觸摸」等方式進行探索;語言發展上,開始咿呀學語,並能發出像母語的聲音,喜歡傾聽父母的聲音,偏好短語結構。資源使用:這一時期,觸摸書、翻翻書、洞洞書等形式的ToyBook(玩具書)很對孩子胃口,玩具書設計獨特、用材厚實、耐撕耐磨,既有書的內容和形式,也兼具玩具的趣味和功能,能吸引孩子用眼去看、動手去翻,既能建立玩具與書之間的橋樑關係,對大腦發育也很有好處。音頻則簡單、高效,可以廣泛涉獵兒歌、廣播、脫口秀等多種原汁原味的聽力資源,重點不是需要聽懂,而是通過聽來加深對英語的親近感、形成語感、培養韻律節奏感。啟蒙方法:用誇張的聲音演繹繪本文字,和孩子玩這個年齡段孩子最感興趣的「藏貓貓」(Peek-a-boo)的遊戲,指認書頁上的圖畫,用單詞介紹,幫助孩子學習紙板書翻頁,唱歌,音頻則可以當作背景音播放給孩子聽。1-2歲孩子 1歲開始,孩子已經可以用單詞形式輸出; 18個月之後辭彙量迅速擴展,會組合自己知道的信息,句子表現出明顯的語義關係;20個月左右,喜歡說出書上人物或事物的名稱,理解說話的節奏和順序,辭彙量急劇增加,開始用句子表達意願,對偏好的資源會反覆使用,對歌曲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夠隨著律動跟唱。資源使用:這一時期應該選擇構圖簡單、語言優美精練、朗朗上口、富於節奏、多擬聲詞的繪本故事,語言和細節上應該注意多重複,但重複中要適當變化,這種結構對孩子理解內容和發展語言感覺都很有好處。音頻資源則可以在兒歌的基礎上,增加當前所讀繪本對應的音頻,幫助理解文字的含義,積累聽力辭彙。啟蒙方法:在朗讀原文文字的同時,可對文字進行擴展和延伸,玩文字遊戲,強化對地道句式、基本句型的掌握。音頻方面,要建立「有意識地聽」、「情境對應地聽」的概念,先通過繪本理解文字含義,再通過音頻學習文字的標準發音。……每個歲齡的心生理及語言發展特點是六大資源選擇、使用時間及使用方法的重要依據,時間關係,不一一詳述。 簡單歸納一下上述知識要點:英語啟蒙主要依靠原版繪本、優質音頻和趣味動畫三類核心資源打基礎,依靠自然拼讀資源、分級讀物與橋樑書、以及輔助工具三類補充資源來提升能力。這六類資源應在不同時間切入,每種資源父母所要投入的精力也不同,其中原版繪本的親子共讀是父母參與的重點,以培養親子感情為目的;優質音頻磨耳朵(聽的能力)同等重要,只是父母參與程度不同。每類資源在不同年齡段、不同語言水平包含的內容和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四 怎樣進行家庭英語啟蒙?具體來說,也就是這六類資源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在剩下時間裡,我盡量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六大資源之一、也就是父母參與最多的「原版繪本」的選擇與使用。(一)原版繪本是什麼?繪本的概念應該為群里每位媽媽所熟知,這裡說的原版繪本,其實就是「英文原版繪本」,是由外國作家創作的、以英語為語言的繪本,是原版童書中最優質的讀物。它不僅有趣、好玩,還是提高孩子觀察力、想像力、進行藝術啟蒙的首選,更是促進自我認知、塑造優良品格的絕佳素材,適合親子共讀。 它是:以A4大開本居多,也有不少紙板書(Board Book,簡稱BB),小開本的紙板書不及A4的一半大,每個頁面厚度超1mm。 它不是:海尼曼、機靈狗、牛津閱讀樹都不是繪本而是分級讀物。分級讀物是面向學校發行的具有明確分級的兒童讀物,由國外的教材出版社組織力量編輯出版,不對外發售,學校直接從出版社購買,與教材配套使用。分級讀物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幫助孩子從親子閱讀以聽為主逐漸過渡到自主閱讀,其分級標準十分明確,對辭彙量、辭彙內容、句式等都有嚴格的控制。它也不是: I Can Read、Step Into Reading、Beginner Books 都不是繪本而是橋樑書。橋樑書(譯自Bridge Books,也稱Easy ReadingBooks)屬課外讀物,是在繪本與章節書之間起橋樑作用的書籍,主要目的是帶領孩子從圖片閱讀進入文字閱讀,其內容也依據難度進行分級,以5級居多。在情節上,橋樑書趣味性、故事性較分級讀物略勝一籌;在外觀上,繪本多數是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大開本,橋樑書則是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小開本。常有媽媽問我哪套分級讀物適合啟蒙,我是原版繪本的忠實擁護,必定回答您:6歲以下的閱讀入門建議從繪本開始。 (二)怎樣選擇原版繪本?近幾年,原版繪本購買十分便利,範圍之大、數量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有限的閱讀時間,如何選好書、讀適合的書,值得推敲。總體說來,可以概括成三句話:「聚焦經典,擴大外延;追隨喜好,順應成長;難易得當,守護熱情」。通俗來說,就是要選優質書、選喜歡的書和選合適的書。由於時間關係,這節內容做了刪減,簡而言之,就是先以獲獎作者為關鍵字進行檢索,把經典繪本一網打盡。再從中挑選孩子喜歡的主題、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繪本,這些繪本,依照合適的難度級別,分階段提供給孩子閱讀。記不住也沒關係,我向來主張「既要授之以漁,也要授之以魚」,所以在書里(閱讀原文直接購買《0-6歲從嬰語到英語》)的詳細提供了0-2歲、2-4歲、4-6歲三個年齡段必讀的150本書單、以及可以擴展閱讀的100本書單,不只是清單哦,每一本繪本都對內容和背景做了詳細說明,最大程度方便媽媽們選擇。摘錄兩本繪本介紹給大家看看: 必讀的150本書都做了詳細介紹。 (三)怎樣閱讀原版繪本? 繪本選來,怎麼讀呢?千個人千種演繹,同樣的繪本經不同的人解讀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樣的繪本,即使演繹方式相同,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所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閱讀也講策略。1、提前預習很重要。有些繪本看似低幼,生詞一點都不少,英文不夠給力的媽媽,閱讀前一定要好好預習,先把書通讀幾遍,遇到的生單詞逐一查字典,每句話的意思理解透,再熟讀一兩遍。有音頻的繪本,可以先聽幾遍音頻。查字典的同時,把文字中未提及但畫面上有的需要特別關注的細節,也都一一查好標上,確保發音準確、詞義理解準確。2、可以藉助翻譯。 純英文朗讀是最理想的方式,用英語描述畫面,用英語解釋英語,做不到也沒關係,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一句英語一句中文。即以句子為單位,朗讀整句英語後即翻譯為整句中文,前兩三次閱讀均翻譯,孩子熟悉內容後,全英語朗讀。隨著孩子閱讀能力提升,由翻譯整句過渡到翻譯個別生詞,最終實現不翻譯。二是先中文概述劇情,再英語閱讀文字。即先用中文講述故事的大概情節,讓孩子理解整個繪本的大意,再用英語完整敘述和閱讀(也可以先陪孩子用英語敘述和閱讀完全文,再用中文大概講述全文情節)。隨著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逐漸過渡到純英語閱讀。 兩種方式相比較,各有優勢。第一種方式能將語言與情境精確對應,加深對英語文字的理解,且能保留故事情節的懸念,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第二種方式可以確保英語文字敘述的完整性,但情境與語言的對應則要寬泛一些,而且閱讀前的「劇透」會使故事的神秘感打了折扣(所以放在英語閱讀後再概述情節更佳)。但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只要確保整句為純英語或純中文、杜絕中文夾雜英語的「三明治」英語,並保證一定的英文輸入量,就不會影響孩子的英語思維。遇到畫面要解釋怎麼辦?說不了英文句就說英文單詞,說不了英文單詞就說中文,與其給孩子錯誤的英語,不如給正確的中文(我用的就是中文,不過3歲時想想已經能用純英文解釋給我聽了)。3、如何和孩子閱讀原版繪本前面我們談到,0-6歲每個歲齡的成長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孩子的英文水平也持續地在提升,看繪本、聽音頻、賞動畫的方式方法也要根據每個階段語言輸入的需要,結合記憶強化策略與方法,作相應的調整。切記:要取得很好的效果,閱讀方法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下圖是我總結的四個階段/方法: (1)標準閱讀法(0—1歲):即朗讀繪本原文文字,照本宣科,對文字中具體形象的名詞進行重複,並對畫面中的具體事物以單詞形式做介紹。0—1歲幼兒閱讀的首要目的是讓孩子傾聽父母的聲音,促進情感交流,通過親子間的擁抱觸摸和對話,讓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這個年齡段的閱讀宜採用舒適的袋鼠式坐姿,既方便看圖畫朗讀文字,又能傳遞溫暖。閱讀時,聲音柔和、語調輕緩、富於變化,善於用不同的聲音、語調詮釋不同的角色和情緒,遇擬聲詞或有趣的對白,可用誇張的語氣、語調及音量展現,吸引孩子的注意。朗讀文字的同時手指著繪本上相應的圖畫,實物名稱可以多重複幾遍,幫助孩子建立聲音與畫面的聯繫,如能對應實物效果更佳。讀完文字,再將畫面中的具體事物用名詞為主的單詞形式進行強調。重複閱讀時,可以看著畫面問細節「Where』s the. . . ?」「Can you find the. ..」,讓寶寶找細節,答對了,及時以擁抱和親吻的方式給予獎勵,孩子不願意作答也應停頓幾秒,給孩子思考的空間。鑒於小寶寶的專註時長有限,可以在閱讀中穿插娛樂和遊戲,讀一會兒故事,在床上打打滾,玩玩遊戲,將閱讀活動分為多個時段進行,「少吃多餐」。這一時期,兩種形式的閱讀尤其受小寶寶歡迎: 一是說唱形式:比如繪本The Wheels on theBus,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媽媽可以以唱歌的方式進行閱讀,或者朗讀與歌唱兩種形式穿插進行。 二是動作演示:比如繪本From Headto Toe,在閱讀的同時演示動作,並帶領孩子模仿,強化語音和語義的匹配和認知。總而言之,這一時期的重點是傾聽爸爸媽媽的聲音,親子閱讀力求簡單、好玩。(2)擴展閱讀法(1—2歲):即在朗讀原文文字的同時,對文字進行擴展和延伸,玩造詞造句的遊戲,強化對地道句式、基本句型的掌握,並對圖畫中的細節及故事情節進行講解。首次閱讀時,宜以理解繪本內容為主,朗讀原文文字,並對畫面細節以簡單句式進行講解,動詞輔以相應的動作演示。重複閱讀時,給孩子一點時間觀察畫面,並就畫面中的細節問一些問題,比如:「What』s this?」「What』s hedoing?」試著每句話留幾個單詞給孩子填空,鼓勵孩子表達,啟發孩子思考。重複閱讀時,有一項十分重要的閱讀內容要添加進來——文字擴展。似乎很少媽媽關注繪本文字的運用,切莫小覷原版繪本中文字的力量,這些文字是非英文家庭地道英語輸入的重要來源,具有巨大的想像發揮空間。短期來看,對繪本文字進行研讀和擴展,能增強互動、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能複習辭彙、快速擴大聽力辭彙量,幫助孩子掌握核心句型;中長期來看,能使孩子養成舉一反三的思維習慣,提高融會貫通的領悟能力。回顧想想的輸入及輸出過程,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擴展閱讀方式的介入、實用語句的反覆強調以及句子成分的靈活轉換,大大加速了英語的輸出進程。起初,他只是靜靜地聽著,對句式的變換感到好奇,時而微笑,時而沉思。 22個月時,他學青蛙在床上一陣亂蹦,靈機一動將繪本Duck ona Bike和Froggy Learns to Swim 混搭改編成了下面這段:「Duck rode pastfroggy,『Hello,froggy!』said duck.『Croak!』said froggy. But what shethought was,『I』d like to jump just like duck!』」31個月時,想想已能通過運用和改編,以純英文方式玩過家家,閱讀時只要稍一停頓與他目光對視,他便能心領神會地進行句式的改編,每每此時,總要製造點緊張的氣氛,想想便會急不可耐地搶著發言,並規定一人改編一句,輪著來。對於中文家庭來說,文字擴展的確對孩子的英語啟蒙以及語言和思維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僅如此,文字擴展的思維還體現在中文學習、歷史和地理的學習上。我們提倡「寓教於樂」,所以權將文字擴展作為一種玩樂遊戲。總結起來,玩法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地道句式重複強調。原汁原味的地道句式在原版繪本中不勝枚舉,閱讀時要善於梳理,重點句式在不影響閱讀的情況下,加以重複,告知孩子使用的情境,媽媽也要將句型記下,豐富日常生活中相同情境的口語表達。想想1歲多時,句式擴展遊戲玩得很多。 讀繪本The Bag I』m Taking to Grandma』s書中描寫小主人公收拾行李去奶奶家的時候說了句「Here is the book I want toread.」,告訴想想想讀哪本書時可以這樣表達,他心領神會。有一天,他突然指了指他最喜歡外婆提問「考」他的一本汽車手掌書說:「Here is the book Granny wantstotest.」 I替換成了granny,read替換成了test還是在這本書中,媽媽問小主人公行李收拾好了嗎時說了句「Ready,hon?」 告訴想想這句話和「Are youready」是一樣的意思,想想應聲說道:「Ready,mommy?Ready,daddy?Ready,granny?」讀到媽媽感嘆行李太重:「It weighs a ton!」我順手拎起身邊剛剛到貨的一紙箱書,假裝皺皺眉頭說:「It weighs aton!」 小傢伙眼睛滴溜溜轉了一圈,找到我的護膚品袋子,模仿書中媽媽仰頭吃力提起的樣子說:「It weighs aton!」表述雖然誇張,但用詞準確、表情到位、惟妙惟肖,見我大笑,他自己也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讀繪本The Little EngineThatCould 讀到書中最經典的這句「I think I can.」時,我列舉了日常生活中想想需要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I cando it all by myself,I think I can.」 當時他並未回應,再玩橡皮泥時,突然很篤定地說:「I willmake a car,I think I can,I think I can,I think I can,I think Ican!」 二是發揮想像玩造詞。有一些作品極富想像力,書中許多場景並非真實的生活所見,而是作者有趣的想像。 01中文名《軲轆軲轆轉》以經典繪本Richard Scarry』s Cars and Trucks and Things That Go為例,書中創造了 carrot car 胡蘿蔔車 corn car 玉米車 pumpkin car 南瓜車 等一系列蔬菜類交通工具。onion car (洋蔥車) cheese car(奶酷車),doughnut car(甜甜圈車)等食品類交通工具以及wolfwagon(狼貨車)等動物類交通工具。 02 還有不少繪本可以用來玩造詞遊戲,比如繪本Jamberry。 其作者BruceDegen的想像更可謂天馬行空,除了數字、交通工具,連hatberry(帽子莓)、shoeberry(鞋子莓)、trainberry(火車莓)、trackberry(鐵軌莓)這類牛津大詞典里也找不到的單詞都能「生造」出來。這類文字擴展的空間更大,和孩子互動時,不必局限於某一類辭彙,當下所見所想可盡情發揮,最大程度擴展辭彙的廣度,從而促進辭彙掌握與運用。此外,WhereIs the Green Sheep?的文字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還不會輸出也不必著急,媽媽主動引導,重點單詞放慢語速,適時停頓,給孩子以消化思考的空間。這類複合詞本無實際意義,卻是複習辭彙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既能通過重複強化記憶,又能促進生活認知,同時也為後續學習詞根詞綴打下基礎。不要求每類詞語能列舉很多,英語再尷尬的媽媽,列舉三兩個完全可以做到,比辭彙本身更重要的其實是教會孩子舉一反三的方法、培養孩子融會貫通的能力。三是寶寶名字替換主角名字。深受家人疼愛、廣受朋友歡迎、機靈可愛的角色,尤其大英雄、富有成就感的積極正面的一些角色,可靈活替換成寶寶名字。這種更名的方式,能大大加強寶寶對故事的興趣,使其角色實現轉換,激發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之感。 帶想想讀JuliaDonaldson的作品Wake Up Do,Lydia Lou時 我將通篇所有的Lydia Lou都替換成了想想的名字BaileyLiu,正巧這兩個名字也押韻,令故事瞬間增色不少。 JezAlborough的幽默繪本Ssssh!Duck Don』t Wakethe Baby里, thebaby也被我改成了想想的英文名字Bailey,書中山羊媽媽壓低聲音憤怒地警告鴨子不能吵醒寶寶,每當我做出急於保護想想的樣子,小傢伙總是幸福地哈哈大笑。四是套用句型,替換句子成分。不論主語、謂語、賓語,還是定語、狀語、補語,甚至從句,句中的一切成分都可以拿來做替換。初級玩法可嘗試單詞和短語的替換,漸漸過渡到從句的替換。這一玩法範圍極廣,至少能覆蓋繪本中50%的句子,也是文字擴展的關鍵,決定著一個繪本的閱讀是發揮一本還是兩本甚至是多本的能量。讀繪本Mama Don』t Allow 時 讀到鱷魚對沼澤樂隊成員說:「I love that swamp bandmusic(我喜歡沼澤樂隊演奏的音樂)。」 樂隊成員回應:「You do(是嗎)?」 想想手裡正拿著一罐酸奶,我指了指酸奶說:「『Ilove that yoghurt.』『 You do?』」想想接著改編:「『I love that ice creamcone.』『You do?』」我又指了指想想的塗鴉:「I love your painting.」想想回應道:「You do?」那段時間想想還熱衷於修鍊「廚藝」,每天都要用給他買的一套玩具炊具「燉」胡蘿蔔湯、玉米湯、魚湯給我「喝」。 於是順口改編成:「Ilove that carrot soup/cornsoup/fish soup.」想想十分配合地假裝驚喜,眉開眼笑道:「Youdo?」 讀繪本The Bag I』m Taking to Grandma』s, 讀到「Here are theanimals,two by two」 身旁正好有一幅拼圖和一些樂高積木,我隨手拿起四片拼圖分成兩組:「Here are thejigsaws,two by two.」 想想也拿起了四塊積木分成兩組回應我:「Here are the blocks,two bytwo.」 我往兩邊各加一塊:「Three by three.」想想再各加一塊說:「Four by four.」 讀到其中「Hereis the flashlight I really need」我拿他最愛的運動——游泳舉例,告訴他游泳要帶泳衣或游泳圈時可以這麼說:「Here is the swimwear / swimring Ireally need.」 想想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本書往背包里塞,說上學的時候可以這樣說:「Here is the bookI really need.」 接著讀到媽媽抱怨小主人公帶了太多行李:「You』ve got enough animals tostock a zoo!」 我抱起一堆書說:「You』ve got enough books to stock a library!」想想端起一盆花說:「You』ve got enough flowers to stock a garden!」凡此種種,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互動包含大量的重複,這種重複策略正好契合了兒童簡單記憶的特點和規律,對掌握句型、儲備記憶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對主謂賓定狀補等多元化替換的啟發誘導,則更是有助於幼兒語言思維的培養。當然,文字擴展要以孩子興趣和樂趣為前提,在孩子接納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啟發孩子理解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以上是標準閱讀法、擴展閱讀法兩部分的內容。 (3)第三階段是2-5歲的立體閱讀階段,我的書里詳細講述了如何「帶著繪本走進繪本」(以一本繪本帶動更多繪本的閱讀)、 「帶著繪本走進生活」(跟著繪本看、跟著繪本說、跟著繪本玩)、以及「帶著繪本走進藝術」 (跟著繪本唱、跟著繪本畫、跟著繪本演)(4)第四階段是5-6歲的並行閱讀階段,書中重點講述進入自主閱讀階段後,應如何升華親子共讀。(四)非0歲啟蒙的孩子,如何選擇和閱讀原版繪本非0歲啟蒙的孩子,在資源選擇、資源使用順序以及啟蒙方法上與0歲啟蒙有所差異,起步年齡越大,所要做的調整就越多,父母需要花費的精力也就越多,因此需要更多耐心、細緻的引導。上面談到的這些方法,其實小學低年級也適用,是不是?就原版繪本的閱讀而言,4歲以上啟蒙的孩子,選材上要精心設計,要求具有一定故事情節,文字精簡幽默,如果閱讀的同時逐句翻譯,文字難度可以大些。幽默類,如Mo Willams的An Elephant and Piggie Book系列,Jez Alborough的Fix itDuck,Captain Duck,Hit the Ball Duck等,Keiko Kasza的The Wolf 』sChicken Stew,My Lucky Day,The Rat and the Tiger,Don』t Laugh,Joe!等。書里有部分已引進的是標註了中文翻譯的 懸念故事類諸如P. D. Eastman做插畫的A Fish Out of Water,PaulGaldone改編的The Turtle and the Monkey,The Monkey and theCrocodile,Janet Stevens的Tops & Bottoms等。這些作品別說孩子,連大人都很喜歡,是初學英語的首選。待孩子對英文產生興趣後,再挑選部分0-2歲的必讀書目(見書中標*書目)並過渡到2-4歲的書目來研讀。在閱讀方法上,仍然按照標準閱讀法、擴展閱讀法、立體閱讀法、並行閱讀法的四個階段進行,但由於孩子已具備很強的理解能力,前三個階段可以壓縮一半的時間,立體閱讀法也可適當提前。對於這個年齡段進行英語啟蒙的孩子來說,閱讀未必能成為主流的切入方式,動畫的效果更為直接,可以從動畫切入,找到感興趣的資源,熟悉後轉成音頻磨耳朵,適應英語後,再精選一些繪本來閱讀。不論以何種形式啟蒙,聽力是基礎,閱讀能力同等重要,兩方面能力都需要不斷練習提高,不可偏廢。

推薦閱讀:

夏天這麼吃 孩子個頭躥一躥 這七種家常菜比鈣片還強10倍
和孩子鬥法真是勞心累神,其實孩子真的很希望家長懂他們的小邏輯
年輕女子丟下2歲半兒子從27樓跳下身亡(圖)|年輕女子|墜樓|孩子
父母戒掉三句話,孩子將來容易成大器
千萬不要給孩子買洋娃娃!因為可能會出現這種後果!

TAG:孩子 | 英語 | 理念 | 寶藏 | 大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