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有什麼用?
目前如果要評選科學界最前沿、最熱門的研究領域,大多數人會把選票投給引力波,因為該領域的科學家兩年內4次捕獲來自黑洞的引力波、1次獲得諾貝爾獎,並且該領域對所有科技發達國家的研究計劃產生了影響。
又見引力波
值得慶幸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0月,科學家又宣布,在8月17日,美國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和歐洲處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從兩個相隔千里之地同時首次捕獲到中子星碰撞所發出的引力波。這是科學家近一年多來第5次檢測到引力波,前4次是黑洞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而這次是中子星碰撞所發出的引力波。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形成的產物之一。在其形成過程中,恆星會遭受劇烈的壓縮,內部物質中的電子併入質子後形成中子,最終成為直徑只有十幾千米,質量卻是太陽數倍的緻密星體。中子星的許多天文現象很有觀測價值,比如中子星的密度極高,每立方厘米便可重達數十億噸,當兩個緻密的中子星進一步碰撞合併時,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這時天空中一些方向的伽馬射線強度會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產生所謂的「伽馬射線暴」。
這次的發現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LIGO與VIRGO同時捕獲到一個持續時間為1百秒左右的新引力波信號,通過對信號特點的分析,科學家認為這是兩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信號到達後大約1.7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衛星探測到了一個伽馬射線暴。由於引力波信號和伽馬射線暴同一時間來自天空同一區域,科學家認為兩者必然是由同一個天文事件產生的。
隨後,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都接到LIGO通知,紛紛動用一些最先進的望遠鏡,比如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甚大望遠鏡以及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對相關區域展開觀測。
後續的天文觀測持續了數周,結合這1百秒左右引力波的數據,科學家可以對這一天文學事件做出全面的描述。大約在1.3億年前,長蛇座尾部的「NGC4993」星系中,兩個比太陽略重的中子星不期而遇,它們剛開始相距約400千米,以每秒12圈的速度圍繞彼此轉動。巨大的質量攪動著宇宙,傳出一陣陣時空的漣漪——引力波。
隨著中子星越靠越近,兩者轉速逐漸增加到每秒2000圈,引力波的「哨音」也愈發急促。終於,兩個中子星碰撞在一起,10億℃的高溫物質從碰撞處噴湧出來。巨大的衝擊波也在穿過噴涌物質時,散發出強烈的伽馬射線。這些光、宇宙射線和引力波一起,以光速行走了1.3億年,終於來到地球,被人類察覺。
「多信使天文學」
這次捕獲到中子星碰撞所發出的引力波,對天文學研究產生里程碑式的發展。
我們常說,天文學研究是「盲人摸象」,因為宇宙太大了,要了解它太難了,一種觀測方式往往只能了解片面的信息。從古人單憑肉眼仰望星辰,到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遠鏡對向夜空,人類觀測宇宙的唯一方式曾經就只有用眼去看,但這種觀測受到天氣條件的約束,而且許多星體是肉眼看不到的。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可見光之外,宇宙中還存在X射線、無線電波等看不見的射線。通過探測它們,可以觸摸到宇宙這隻「大象」的另外一些方面,比如黑洞的引力讓光線也無法逃脫。人們無法看見黑洞,但是它會釋放出很強的X射線,這讓天文學家得以分析黑洞的若干性質。所以,現代科學家所研究的就是「電磁波天文學」——用可見光、X射線、無線電波等不同波段的電磁波來「看」天文現象。
然而,引力波是與電磁波本質不同的物理現象,百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指出,引力波記錄的是時空變化的「漣漪」,它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弱(不像電磁波),其攜帶的來自波源的信息恆久不變。通過這種全新的物理現象,科學家又有了一種「聽」天文的方式,使「電磁波天文學」會進化為「多信使天文學」,既可以利用電磁波「看」,又可以用引力波「聽」天體,並且還可以利用電磁波「看」那些用引力波「聽」到的天體。此次的「中子星碰撞」就是用這種手段來研究的——科學家僅靠引力波數據就了解了中子星碰撞的過程、確定了伽馬射線暴的起源,然後利用電磁波又「看」到這次碰撞。
接下來,科學家會用同樣的技術手段(LIGO、VIRGO)觀察更多的黑洞、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以後可能每天都有新發現。同時,多信使天文學還有兩個更重要的方向要去探索。一是去探索更加微弱的引力波。按照愛因斯塔的理論,引力波信號的強弱與發射源的質量和遠近有關。目前科學家所捕獲的引力波信號,要麼來自黑洞,要麼來自近距離的中子星,都是比較容易找到的。而宇宙中更多的引力波源自數目龐大的小星體,比如行星、白矮星,它們活動更頻繁,但發射的引力波信號就要弱許多。但目前,LIGO、VIRGO的技術還達不到能測到它們的精度。
另一個更偉大的目標,就是嘗試收集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初始引力波。因為引力波不會衰減,所以初始引力波很可能還在宇宙中回蕩。找到它們,或許能夠幫人類開始認識宇宙起源與物質創生的秘密,甚至有可能開始探測光產生之前的原始宇宙。
科學理論推測,138億年前,大爆炸發生之後的一段時期里,宇宙里充斥著非常熱的光子、電子、質子組成的等離子態物質,它們組成了高溫、高密度的帶電漿雲。光子在這團漿雲中不斷與電子和質子發生散射,根本跑不出這鍋熾熱的粒子粥。所以,最初的那38萬年的宇宙,我們是無法看到的。直到大爆炸發生38萬年後,隨著宇宙膨脹和冷卻,原子開始形成,帶電漿雲漸漸散開,宇宙中就有了可以傳播的光線(運動的光子)——這也是「電磁波天文學」可以研究的所有天文現象的「時間起點」,如果要研究這之前的事情,只能寄希望於初始引力波。但初始引力波的頻率更低,波長跟整個宇宙的尺度差不多,對技術要求更高,雖然我們不知何時才能實現,但這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研究方向。
引力波還能幹什麼?
最後,我們無法免俗,還是要來討論一下引力波對於普通人有何價值,畢竟「宇宙時空」這種事離我們太遠了。其實,科學家在探索引力波過程中帶來的科技進步,已經有不少能夠轉化為民用。
以世界上最重要的引力波探測天文台即美國的LIGO為例,它耗資數億美元,由上千位科學家花費40年時間建成,但目前仍需要繼續「升級」。原因就在於,引力波是非常微弱的,地殼運動的震顫、數千千米外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溫度的略微上升,都可能對探測造成影響。為了保證抗干擾能力,LIGO須把精度技術提升到極致。
比如,LIGO使用的鏡片由高純度的二氧化硅製作,能夠做到每射來300萬個光子,只有一個光子會被鏡子吸收,即只擋住了一個光子。可以說鏡片甚至比空氣還要通透,該技術可以用於醫療、手機、相機;探測引力波時,LIGO激光在天文台內反射400次,光路總長度達到1600千米,但仍能做到不發散、不衰減,其中必然使用了高超的激光功率放大技術,那麼或許可以給無人駕駛汽車中的激光雷達提供一些借鑒;LIGO真空系統內的壓強,可以做到海平面大氣壓強的一萬億分之一,如此高程度的真空技術,對於需要防塵的半導體加工工業應該同樣有用;而LIGO的減震抗震系統,在軍用導彈存儲方面可以照搬應用。
那麼,引力波本身能幹什麼?可以說,在能夠預見的將來,引力波對於日常生活幾乎毫無用處,最多也只能給導演或者作家提供一些創作靈感,比如電影《星際迷航》、《星際穿越》以及小說《三體》中都有關於引力波的橋段。不過,當初人類最開始意識到電磁波存在時,也並沒有感覺到電磁波有什麼用,如今,電磁波卻在微波爐、手機、航空中不可或缺。由此推測,引力波也許能夠重複這個故事。
推薦閱讀:
※科學家再次探測到引力波 還是雙黑洞併合(圖)
※尋找一部外國的老科幻小說(短篇?),關於擁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姐妹以及黑洞和時間膨脹,有人知道嗎?
※吸引力法則文章精集
※重磅!科學家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等效原理和史瓦西度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