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考察秦始皇陵墓札記
贛州風水養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電話 13766307454)
去年冬月,河南安陽西高穴村發現曹操墓,引發了考古界和旅遊界的關注,人們熱議的同時,商機也湧現出來,有人在策劃成立全國最大的曹操研究資料和文化產業開發中心,國內外多家旅行社也在考慮設計曹操墓的旅遊線路。現在有好事者提議是否打開秦始皇陵墓,讓沉睡地下兩千多年的秘密地宮面世。這種一切向錢看的瘋狂想法的實現,很可怕也有可能。
一代偉人秦始皇,諸多謎底墓中藏。今人何不想前往西安,看一下這神秘的秦陵地宮呢?
「秦皇陵地宮就在封土堆下!」在近年前,北京召開的秦始皇陵考古遙感與地球物理技術成果驗收會上,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宣布,通過最新遙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國第一個帝王陵園的布局之謎已經解開。
據悉,該項目為國家「863計劃」之一,這是我國首次將考古工作納入該計劃,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對西安秦始皇陵所進行的資金投入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此次考古探測於去年底啟動,主要採用遙感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不會對秦始皇陵地宮產生損害,特別是高光譜遙感考古在國際上是第二次採用,而在國內還是首次。
由此引發我回想起早些年在西安考察秦始皇陵墓的所見所聞,覺得秦始皇陵之謎主要涉及到皇權尊貴和主人生前死後雄霸萬世的妄想。我們從史料上知道秦始皇生前的窮奢豪華,建造了覆壓三百里的阿房宮等大型宮殿,死後他的陵墓當然會建成一個龐大的工程。因此建造如此巨大的封土是為了顯示他始皇帝的尊貴。
從目前秦兵馬俑坑、秦銅車馬坑、秦石鎧甲坑等陪葬坑和陪葬墓的發現與發掘來看,都是秦始皇雄霸天下的展示。自然這一切附屬物都如同眾星拱月一樣陪護著秦始皇陵墓。可以斷定秦始皇陵地下宮殿,將是一個更加神秘莫測,令人心馳神往的偉大奇蹟。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藏有多少秘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這位在生前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後留下的陵墓依然撲朔迷離,成為中國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難破解的謎團之一。
在陵墓56.25平方公里的中心區,考古人員勘測地下有保存完好的建築遺址,布局為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有內、外兩城,封土的位置位於在內城的南半部,封土地基近似方形,內城的南半部大都為陵墓的封土佔據,封土南北長515米,東西長485米,佔地面積249775平方米。因此建造如此巨大的封土是為了顯示他始皇帝的尊貴。
據說,秦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宮距現地表深約 30 米。地宮的周圍有近似方形的地下城垣。 地宮是秦始皇陵墓建築最核心的部分,是放置秦始皇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兩千多年來,由於一直深藏地下,後人對這個神秘的地宮一直缺乏直觀的認識了解,構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據說,當年秦始皇陵修成之後,為防止泄露機密,所有了解地宮修建情況的工匠都被埋入了地下,歷經兩千多年,許多不解的謎團回蕩在人們的腦際:關於地宮內的情況,現在的人們只有通過司馬遷在《史記 · 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對地宮的輝煌展開想像的翅膀:「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司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司馬遷向我們展示了地宮富麗堂皇的情景,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宮,窮奢豪華的陪葬品,有以水銀來表現的百川江河大海,有防止盜墓人的機關弩矢,玄宮頂部裝飾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擬有統一後的中國疆域圖,還有用鯨魚油做成的長明燈,照亮了整個地宮,經久不熄..... 為了防止盜墓賊進入,工匠在地宮內製作了神奇的機關暗弩,當盜墓賊一旦接近墓門,便暗箭齊發,將之射殺於墓外。
根據考古調查資料標明:秦始皇陵地宮上穴近似方形。距現地表 2.7-4 米深處發現了地下宮牆。宮牆東西寬 392 米,南北長 460 米,總面積約為 18 萬平方米。這樣大的墓穴,中外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宮牆高和寬約為 4 米,用未經焙燒的磚坯砌成。宮牆的四面有門,東邊發現 5 個,其餘三連各有 1 個。封土下的地宮距現地表深約 30 米。放置棺槨的地方叫做玄宮,地宮的核心,無疑是位於四面環繞宮牆的中心部位。 總之,這座神奇的地宮如同秦始皇生前的宮室一樣,地下王國內繼續寄託著他萬世皇權的願望。
秦始皇陵為何坐西向東?
我作為風水研究者除對歷史感興趣外,還對風水更有濃厚的興趣。在西安我一直在思索秦始皇陵為何坐西向東?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從目前公布的學者研究資料來看,可謂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這一切無不昭示其對仙境的迫切嚮往。可惜徐福一去杳無音訊,秦始皇親臨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葯,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大概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願望。基於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東了。
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秦王嬴政初建東向的陵墓;并吞六國之後,為了使自己死後仍能注視著東方六國,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設計建造初衷,所以我們看到的陵墓只能是東西朝向。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讓人不解的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
我比較傾向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促使秦陵沿用民俗。是什麼原因讓秦人採取這東向的葬式呢?
堅持秦人起源於東方的學者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然而東西相隔,路途遙遠,其間又強敵林立,「葉落歸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採用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堅持秦人起源於西方的學者認為,秦人採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的西部。但如果頭西足東的葬式表示秦人來自西方的話,那麼華夏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說明他們來自北方呢?現代文化學與民俗學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們曾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甘肅地區的古代文化或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比如「白馬藏人」對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也許,秦人對他們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釋。
我還認為,陵墓位置的確立與秦國前幾代國君墓的位置不無關係。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園葬在臨漳縣以西的芷陽一帶,秦始皇陵園選在芷陽以東的驪山之阿是當時的禮制所決定。
因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時的尊卑、上下排列。《禮記》、《爾雅》等書記載。「南向、北向、西方為上」。「西南隅謂這奧,尊長之處也」。東漢《論衡》一書記載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東……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飲食;宅,人所居處,三者於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陽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與兒子之間,即「西望吾夫,東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長者在西、晚輩居東的原則。秦始皇先祖已確知葬在芷陽的有昭襄王、庄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臨漳縣以西,而作為晚輩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陽以東了。作壁上觀若將陵墓定在芷陽以西,顯然有悖於傳統禮制。可見秦始皇陵園選在驪山腳下完全符合晚輩居東的禮制。 秦陵的風水玄機
秦始皇陵園的位置既符合晚輩居東的禮制,也體現了「依山造陵」的傳統觀念。
我們知道秦始皇執政於都城咸陽,為什麼陵園卻要選在遠離咸陽的驪山之河?這是因為秦始皇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風水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之阿,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現在從風水角度來看秦始皇陵也不失為一塊理想的風水寶地。
秦始皇陵位於臨撞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市約37公里,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為什麼選位在這裡呢?有人認為,這與古人迷信風水寶地是分不開的。近年來,地質學家根據衛星拍照的圖片看:從驕山到華山工好像一條龍,秦始皇陵正好位於龍頭眼睛的位置。
陵墓位置的選擇也與當時「依山造陵」的觀念相關。大約自春秋時代開始,各諸侯國國君相繼興起了「依山造陵」的風氣。許多國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對視野開闊的平原,甚至有的國君墓乾脆建在山巔之上,以顯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權的威嚴。春秋時期的秦公墓也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戰國時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襲了「依山造陵」的典範,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驪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傳統觀念。它背靠驪山、面向渭水,而且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山勢起伏,層巒疊幛。從渭河北岸遠遠眺去,這段山脈左右對稱,似一巨大的屏風立於始皇陵後,站在陵頂南望,這段山脈又呈弧形,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 地宮「防水大壩」給我們的啟示 風水寶地選擇之後,能否乘生氣,就在於施工的科學合理性。作為墓穴來說,關鍵在於其高低位置和排水系統的設置。我們從秦始皇陵的完整性可以看出古人工匠的聰明才智,也從中提示我們在做陰宅之時不可不重視排水。
一項近年的秦始皇陵科技考古實踐資料表明,在電法探測中,科技人員在阻排水渠位置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渠北側的電阻率極高,而渠南側的電阻率卻極低。「由於封土堆地勢南高北低,地下水從南側往地宮方向流,阻排水渠內外側電阻率的差異,說明雖然2000多年過去了,阻排水渠仍然發揮著重要的防水作用,保護了地宮免遭水侵。」考古專家劉士毅這樣解釋說。
學者段清波說,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像。「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認為,《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據了解,北京國家大劇院,當年建設時也是按照這套辦法來解決水浸問題。
那麼當年秦代工程師如何完成這一優質工程的呢?
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他們是這樣完成這一曠古之作的:
墓壙開挖的同時,先在地宮的迎水面(即南部和東西兩側)挖設一條超過地宮設計深度、平面略呈「U」形的人工溝壑,從而匯聚各層地下潛水,並阻攔其進入墓壙,以利於北部地宮的修築。這條778米長的排水渠環繞墓壙的三側,是整套系統的前段。南側水渠最寬,上口寬達84米,底寬9.4米,渠中心處深39.4米。
後段排水設施全長525米,由位於封土西側以外類似「坎兒井」的一組明井和暗渠組成,與前段工程的西北端相接,將前段溝渠匯聚的地下水流排出陵園。這些明井暗渠連成的排水道呈「Z」字形布局,現已探出8段明井和7處暗渠交替相接。明井都是口大底小,相互之間以拱頂的地下暗渠相通。暗渠底寬約1米,頂部已基本坍塌,然而渠洞內卻沒有發現管道。
前後兩段排水渠道能夠順利保障地宮的修建,但工程結束後上面終究是要覆蓋封土的,那樣前段水渠就再也無法承擔起排水功能。於是秦代工程師利用枯水季節,將加工過的青膏泥(質地細密類似湖底淤泥,隔水性強)填充在前段溝渠內並逐層夯實,夯層厚達17米;在青膏泥之上,再以21米厚的含沙黃土夯填。這樣前段的排水溝渠就搖身一變,成為橫亘地下的攔水大壩,功能也由排水轉為阻水,用另一種方式隔斷了地下潛水對地宮的滲透。由於受阻的地下水不再匯聚成流,後段的明井暗渠也基本喪失了排水功能,但它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這組地下阻排水系統隨陵園的自然地勢而精心布設,可以看出當年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對陵區地質狀況的了解已達到相當程度,並具備極為高超的測量技術。將近繞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環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測量得非常精確。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1米左右,這樣則保證了渠中的水能夠按照設計意圖流向一處,排出陵園。後來選用青膏泥作為前段下層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層之厚,確乎超出想像。僅此一個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統,就足以充分說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臻化境。
這一系統的功效讓人十分滿意。地宮的建成本身就說明了排水系統的成功。而阻水系統,更是經歷了2200多年的時間檢驗。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測出,在所推斷的墓室和地宮範圍內為不含水區,而阻排水渠外測(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為含水區,從而證實這個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這應該就是班固在《漢書》中所言的「下錮三泉」。
與地下阻排水工程相呼應的是地上的排水系統。秦陵地區兩千年前溫和多雨,氣候比今天濕潤得多,由驪山而下的地表徑流和由此而產生的地下潛流也比現在大為豐沛,因此,秦始皇陵在設計過程中少不得一套立體的防水設施。在陵園內不論是牆腳樓旁、封土周圍,均列有整齊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縱橫交錯的地表排水設施。它們能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勢低洼處,並引向陵園外。陵園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驪山山麓前築就的防洪大堤,以防範源自山間的洪水對陵園的破壞,時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長久以來一直被當地的人們稱為「五嶺」。而在地下,還設置了淺層排水設施。前文所述的阻排水系統則是針對於深層地下潛水,它與陵園南部的防洪大堤功能相似,只不過兩條大壩一個矗立地面之上,一個深埋黃土之下。
推薦閱讀:
※秦始皇事情發生幾大詭異事件,他的死都是天意?
※秦始皇是暴君,還是明君?
※古今第一變態狂魔,連秦始皇都比不上他的殘暴
※秦始皇與楚霸王:誰更暴虐?
※為什麼秦始皇兵馬俑那麼逼真,反到出土的漢俑卻沒有那麼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