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循環動脈瘤:夾閉或栓塞? | The Neurosurgical Atlas全文翻譯

動脈瘤診療的個人觀點

過去十年間,雖然血管內治療與顯微手術技術的進步與革新使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效果獲得持續改善,但最重要的是應該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顱內動脈瘤的診療過程亦應如此。

應仔細評估每個動脈瘤的大小、形態、位置、破裂史及是否有鈣化或血栓形成。此外,患者的年齡、一般狀態以及家族史對於評估其自然史也非常重要。應參照動脈瘤的自然史來制定最佳治療方案,以減少治療併發症發生率、提高動脈瘤閉塞率。

手術者的技術及回憶偏倚可影響不同顱內動脈瘤患者的預後與併發症發生率。每一個醫生的治療效果主要反映其個人的經驗與技術,因此現有的臨床試驗結果並不完全可信。因此,建議合理評估並審慎解讀相關文獻。

傳統觀點認為,顯微夾閉術是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金標準。然而,血管內治療技術在過去20年發展迅猛,已成為許多醫療中心首選的治療方式。球囊輔助、支架輔助、其他裝置輔助的彈簧圈栓塞術以及血流導向裝置的應用,使得幾乎所有的顱內動脈瘤都可以進行血管內治療。

因此,技術可行性不再像過去一樣成為選擇血管內治療的主要考量因素。而有效性、完全性和持久性則成為更合理的關注點。

每個動脈瘤治療中心應同時具有技術實力相當的顯微手術和血管內治療專家,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不是醫生的專業擅長來確定治療決策。

前循環動脈瘤行栓塞術與夾閉術的最佳比例應該是多少?雖然這主要取決於動脈瘤的病灶特徵,但我相信,70%栓塞與30%夾閉的比例比較合理。

本章主要討論前循環動脈瘤治療方式選擇的細節。對於某些特殊情況選擇何種治療方式最合適,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爭議。

然而,對於那些出血引起佔位效應而威脅生命的患者,應當開顱減壓並同期夾閉動脈瘤。這類無可爭議的情況不在本章討論。

複發和再破裂

顯微手術夾閉後複發/破裂率低,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效率更高的治療手段,但並不是一種絕對成功的方式。David等對一組行開顱夾閉術的患者進行血管造影隨訪(平均4.4年),結果顯示,儘管術後即刻動脈瘤完全夾閉,但仍有1.5%的複發率。他們這組102例患者(160個動脈瘤)中,1人在完全夾閉後因複發而再次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

在所有部位與類型的動脈瘤中,治癒率為98.5%。Raaymakers等的一項meta分析評價了61個研究總計2460例手術夾閉的患者,總體手術併發症率和死亡率分別是10.9%和2.6%。該研究包括複雜性和癥狀性動脈瘤。

其他一些研究顯示,顯微手術治療的未破裂無癥狀性動脈瘤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分別為1%與4%。手術相關併發症主要與動脈瘤相關的佔位效應、腦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瘤體巨大、形態複雜和患者高齡等相關。最重要的不良效應是與顯微手術相關的神經心理功能下降。不幸的是,這個問題並未被充分研究,但確是一個真實存在而又被低估的問題。

雖然與夾閉相比,血管內治療在安全性方面更有優勢,但對於一些特定的動脈瘤,其治療的持久性仍然存在部分爭議。

據報道,血管內治療的總體複發率在小動脈瘤中達49%,巨大或寬頸動脈瘤中高達90%,需要再治療。儘管如此,一項隨訪11年的研究顯示,血管內治療的總體破裂率為1.6%,與顯微夾閉相當。換言之,雖然再通與再治療是血管內治療的主要劣勢,但少許複發及殘留的動脈瘤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風險非常低。

血管內治療的技術問題

雖然本章主要側重於顯微手術技術,但血管內治療的一些基礎技術概念也將在這裡闡述。

當決定行血管內治療時,外科醫生應當考慮根據患者的血管迂曲程度來選擇能夠提供足夠支撐的近端導管,以及使用支架或其他腔內裝置的可能性。特別是對於破裂動脈瘤患者,應重點考慮雙抗治療的安全性。其他的決定因素包括載瘤動脈的直徑,以及分支/穿支血管的重要性。

彈簧圈栓塞和腔內輔助裝置釋放(球囊、支架和血流導向裝置)要有較好的操作性以及接近1:1的軸向力傳導,以應對近端血管迂曲的複雜患者。雖然技術飛速發展,但釋放一些特定的栓塞裝置(尤其是更新的編織支架和血流導向裝置)需要更複雜的腔內操作技術。更大、更硬、操作性更好的導引導管使常規顱內導引導管更容易進入。近端支撐不足可增加器材相關性併發症,並降低血管內治療的療效。

球囊輔助彈簧圈栓塞可用於處理許多寬頸動脈瘤,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有改變血流的優點(通過部分血流導向作用或改變從載瘤動脈流向動脈瘤內的血流角度)。

血流導向裝置可應用於寬頸、發育不良和梭形動脈瘤。腔內輔助裝置需要雙抗以預防血栓性併發症,因此應於術前仔細考慮雙抗的安全性,特別是破裂動脈瘤以及急性腦積水需行腦室外引流的患者。

介入醫師必須考慮載瘤動脈的直徑能否有效容納腔內裝置。動脈瘤頸的寬度與載瘤動脈的直徑比例可輔助判斷血管內治療後能否保持載瘤動脈通暢。起源於細微動脈或小動脈的動脈瘤更適合顯微手術夾閉或直接閉塞載瘤動脈。

最後,雖然腔內裝置(甚至血流導向裝置)可覆蓋重要分支或穿支血管,但決定行血管內治療時仍應考慮到損傷穿支供血區以及重要分支的風險。介入醫師需要面對的另一個棘手問題是保留那些有時直接發自動脈瘤體的血管。雖然球囊輔助栓塞、血流導向裝置以及成籃圈技術的進步可保留起源於瘤體的血管,但仍應認識到顯微手術重建血管起始部也是一種有效的選擇。

不同部位動脈瘤的比較

雖然每一個動脈瘤都因其不同的特點而適合於不同的治療方式,但仍有一些與動脈瘤部位相關的特定因素決定其適合於顯微手術還是血管內治療。

大部分前循環動脈瘤為囊性動脈瘤,起源於大動脈分叉處。進行前循環動脈瘤治療決策時,應當考慮動脈瘤與毗鄰穿支血管的關係,而對於頸內動脈動脈瘤,則應考慮與前床突的關係。

床突旁和眼動脈動脈瘤:顯微手術夾閉病例

眼動脈段動脈瘤包括(自近及遠)頸內動脈(ICA)陷窩、眼動脈和垂體上動脈動脈瘤。手術到達該部位除常規暴露側裂外,尚需採用顱底骨質切除技術,這包括分離床突三角。此三角包括前床突、硬膜環和海綿竇。

眼動脈和垂體上動脈動脈瘤佔床突旁動脈瘤的大部分。此部位其他類型動脈瘤包括頸動脈窩、ICA後壁和ICA腹壁動脈瘤,但這些類型相對罕見。手術顯露這些動脈瘤需要磨除前床突,掀起硬膜環。

眼動脈動脈瘤常起源於ICA上壁,向頭端指向視神經,這個解剖特點有利於在最少切除硬膜環的情況下完成夾閉。視神經非常脆弱易傷,因此應當切除鐮狀韌帶和視神經管以利於解剖動脈瘤頸。

另一方面,垂體上動脈動脈瘤起自ICA下內側壁,指向內側。ICA下內側壁屬於術者盲區,為安全完成夾閉,需徹底分離硬膜環並用成角開窗夾。硬膜環分離不充分可阻礙瘤夾釋放,並阻擋瘤夾向近端瘤頸靠近。在夾閉前應當小心保護內側壁供應視覺通路的穿支血管。

ICA後壁動脈瘤常較容易暴露,然而卻很難夾閉。此部位動脈瘤起自眼動脈段ICA的上壁,因與ICA分支無關聯,常被認為是假性動脈瘤。呈血泡樣,也可能是動脈夾層。

由於瘤壁薄弱、瘤體較小,這類動脈瘤無論是血管內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均非常棘手。輕微操作即可導致動脈瘤破裂和災難性出血。這個部位的動脈瘤單純夾閉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病理性的動脈瘤樣擴張已經涉及到ICA壁。

因此,可能必須孤立ICA(行或不行遠端搭橋)。動脈瘤包裹以及加用環形瘤夾也是一種選擇,但可能複發。我們從這類病灶的自然史看到,這類疾病是一段血管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局部問題,可能需要綜合治療。

與垂體上動脈動脈瘤相比,ICA窩動脈瘤起源於ICA內側的更近端,需要將ICA移出ICA溝才能獲得理想的手術野。如此廣泛的分離和操作將增加併發症發生率。因而這類動脈瘤是血管內治療和血流導向治療的最佳適應證。

術後失明是顯微手術夾閉床突旁動脈瘤的併發症。視力損害可能由於直接操作、損傷視神經穿支血管或磨鑽在視神經管附近操作時產生的熱傳導損傷。總之,血流導向裝置是床突段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革命性創舉,是首選措施。

下面探討一些實例來鞏固以上理論。

病例1

女,71歲,因頭痛伴性格改變就診。MRI顯示床突旁巨大動脈瘤伴額底水腫。CTA顯示眼動脈段動脈瘤。鑒於其佔位效應和水腫,決定行顯微夾閉術。

圖1. MRI顯示瘤腔內的血栓、周圍的佔位效應及水腫(左上)。CTA顯示瘤內少許血流(右上)。術後CT顯示腦水腫部分緩解(左下)。血管造影證實以多枚動脈瘤夾夾閉(右下)。

床突旁和眼動脈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病例

血管內治療是眼動脈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方式,因為顯微手術時難以充分暴露瘤頸,尤其是病灶更靠近端時。另一方面,眼動脈、頸動脈窩和垂體上動脈動脈瘤由於靠近ICA虹吸部,完全栓塞也很困難。

顱底部ICA過於迂曲引起導引導管向遠端導入困難,微導管往往在完全栓塞動脈瘤前就被「踢出」瘤腔。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應用成角微導管或球囊、支架輔助技術協助導引導管置入ICA海綿竇段;特別是球囊可將微導管穩定於瘤腔內。血流導向裝置已成功應用於此部位動脈瘤的治療,比傳統血管內治療手段更有效。

病例2

女,62歲,因頭痛檢查發現左側眼動脈動脈瘤。載瘤動脈直徑大於現有可用最大徑的pipeline裝置。行支架輔助動脈瘤栓塞,栓塞程度為Raymond 2級。

圖2. 左側ICA見一分葉狀、指向上方的7mm動脈瘤(左圖)。術後血管造影(右圖)顯示動脈瘤完全閉塞。近來,血流導向裝置已經成為床突旁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措施。

ICA後壁動脈瘤:顯微夾閉病例

後交通動脈(PCoA)動脈瘤既適合於顯微夾閉也適合於介入栓塞。此部位動脈瘤通常較小,開顱或介入的入路均易到達。當有動眼神經麻痹時,顯微夾閉可對動眼神經直接減壓,因而更利於動眼神經功能的早期恢復。對於年輕患者(<>

朝向後方和下外方的動脈瘤常與動眼神經、顳葉或天幕粘連,導致在顯微手術早期增加術中破裂的風險。前床突也可遮擋PCoA動脈瘤頸部,從而需要部分磨除。最後,大型或寬頸動脈瘤可能累及PCoA和脈絡膜前動脈(AChoA)而使顯微夾閉困難,此時可選擇血流導向裝置。

AChoA常起源於AChoA動脈瘤頸部,增加了血管內治療的難度。由於AChoA是一支小血管,血管內治療將面臨閉塞的風險。顯微夾閉仍是治療這類動脈瘤的重要手段。

病例3

男,64歲,癲癇起病。影像學檢查顯示一基底部起源於胚胎型PCoA的巨大血栓栓塞性動脈瘤。切開瘤頂取出血栓後成功夾閉。

圖3. FLAIR和T2加權像(上排)顯示巨大的部分血栓性PCoA動脈瘤並伴有周圍腦組織水腫。右側ICA造影顯示動脈瘤顯影部分起源於胚胎型PCoA(左下)。術後血管造影顯示動脈瘤完全消失,相關腦血管結構保留完好(右下)。

病例4

女,73歲,左側PCoA動脈瘤破裂致廣泛SAH,接受介入栓塞治療。2年後隨訪血管造影顯示動脈瘤頸部再生長。隨後行開顱動脈瘤夾閉。

圖4. PCoA動脈瘤介入栓塞(上排),2年後隨訪顯示動脈瘤頸部再生長(左下)。手術夾閉複發動脈瘤的術中所見(右下)。應用槍狀瘤夾夾閉後行吲哚菁綠熒光造影,顯示動脈瘤完全閉塞,PCoA通暢。

病例5

女,33歲,5年前因右側PCoA動脈瘤破裂引起SAH在外單位行顯微手術夾閉。後因動脈瘤再生長/殘留再次行開顱夾閉。

圖5. 右側ICA三維重建顯示之前的直型瘤夾滑脫。以成角開窗夾平行ICA長軸夾閉動脈瘤。

ICA後壁動脈瘤:介入栓塞病例

如前所述,許多床突上動脈瘤既適合於血管內治療,也適合於開顱手術。儘管在方法學上存在問題,但國際蛛網膜動脈瘤試驗(ISAT)結論仍適用於很多床突上動脈瘤。此研究證實,儘管複發率和再治療率高,但血管內治療患者的預後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優勢。

大多數PCoA和部分AChoA動脈瘤可行單純彈簧圈栓塞,但有時需要支架輔助來保護ICA管腔,有時需要球囊輔助,尤其是瘤頸部有血管發出時。

AChoA常起源於動脈瘤頸,行彈簧圈栓塞時需要選擇精確的工作角度來保證AChoA起始處通暢。完全栓塞瘤頸可能有困難。充盈順應性球囊覆蓋載瘤動脈並超過其直徑,通過保護起始部來確保血管通暢。

病例6

女,76歲,意外發現9mm的PCoA動脈瘤並行彈簧圈栓塞。對於老年患者,若動脈瘤形態合適,彈簧圈栓塞是首選治療措施。

圖6. 術前(左)和術後(右)血管造影顯示成功栓塞動脈瘤並保留PCoA。

ICA分叉處動脈瘤:顯微夾閉病例

ICA末端動脈瘤不同於其他床突上動脈瘤,因為許多朝向後方和內側的穿支血管自瘤頸發出;這增加了顯微分離的複雜性和風險,尤其是大型和巨大型動脈瘤。

多數動脈瘤指向上方,與額葉眶回黏連。動脈瘤朝向上方和後方時,會阻擋觀察內側豆紋動脈,而動脈瘤朝向前方時更容易觀察。手術關鍵是早期確認M1、A1和內側豆紋動脈,包括從瘤頸內側發出的分支。

對於小於50歲的患者,顯微夾閉是合理的選擇。如果手術中發現保留沿瘤頸內側走行的小動脈穿支非常困難時,術者不會遲疑放棄顯微手術而轉行血管內治療。

病例7

女,32歲,因頭痛檢查時意外發現大型ICA分叉處動脈瘤和小型AChoA動脈瘤。

圖7. 對於該患者,最佳的選擇是顯微手術夾閉兩個動脈瘤,而小型AChoA動脈瘤行血管內治療幾乎不可能。

ICA分叉處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病例

ICA末端動脈瘤常可行彈簧圈栓塞,有時需球囊或支架輔助。與顯微手術相比,血管內治療損傷豆紋動脈的風險較小,尤其是指向上方或後方的動脈瘤。相反,當動脈瘤指向前方時,可導致微導管不穩定,因而更適合顯微手術夾閉。

只要血流導向支架與載瘤動脈貼壁緊密,哪怕覆蓋AChoA也很少引起梗塞。雖然這種併發症的發生率低,但覆蓋AChoA仍是血流導向裝置的缺陷之一,但不是禁忌證。

如前所述,IC前壁血泡樣動脈瘤(BBA)不論是血管內治療還是開顱手術均十分棘手。此類動脈瘤都是破裂病灶,瘤頂非常脆弱,不論是手術還是血管內操作均可導致其再破裂。

儘管本章節不會詳盡討論此部位動脈瘤治療選擇的風險利弊,但有充足證據表明,血流導向支架和搭橋/孤立術在床突上動脈瘤的治療中均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對於動脈瘤破裂且合併急性腦積水的患者,雙抗治療仍需慎重考慮。對於血泡樣動脈瘤,我仍傾向於首選血管內治療。

病例8

男,62歲,既往病史複雜,此次以頭痛就診。影像學顯示大型部分鈣化、血栓性動脈瘤。因鈣化導致顯微夾閉風險大,故選擇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

圖8. 動脈瘤見明顯的部分血栓和鈣化(上排)。支架輔助彈簧圈成功栓塞動脈瘤(下排)。

病例9

女,67歲,因進行性頭痛加重入院,有顱內動脈瘤家庭史。動脈瘤輕度朝向內側且背離手術者,在未充分分離內側穿支動脈的前提下暴露動脈瘤困難。

圖9. 栓塞前CTA3-D重建(左圖)和栓塞後DSA(右圖)。

大腦中動脈動脈瘤:顯微夾閉病例

大腦中動脈(MCA)動脈瘤多數起源於上、下乾的分叉處,也可起源於M1的豆紋動脈起始處、近端皮層分支、或者遠端M2或M3的血管分叉處。

MCA動脈瘤顯微手術的技術難點在於找到並分離側裂池近端和遠端的動脈。如果有多支橋血管或看似橫行的血管會使解剖變得困難,但是要牢記的要點是:動脈不會跨腦葉供血。

也就是說,一支動脈僅供應一個腦葉,因而可以利用動脈來引導分離側裂並避免損傷軟膜。另一方面,靜脈經常跨越側裂,因此有時需電凝切斷。但總的原則是,較大的側裂淺靜脈應當作為顳側的一部分進行保護。

通常需要充分打開側裂以便術者沿MCA島蓋支逆向尋找島葉支併到達主幹。由於位置相對錶淺,可以無損傷地進行外科顯露與夾閉,MCA動脈瘤一直是顯微夾閉的最佳適應證。而且,MCA動脈瘤瘤頸寬,血管內治療較困難且需要輔助裝置。

近端顳前支或下干常與動脈瘤側壁粘連,需在臨時阻斷M1下仔細分離進行分段,以避免術中破裂。外側指向的MCA分叉部動脈瘤可遮擋下干,因此需充分分離動脈瘤後壁給完全夾閉創造足夠空間。MCA動脈瘤形態各異,需要多種操作手術技術,包括單純夾閉、串聯夾閉、夾閉重建或搭橋。這些方法將在本卷的相應章節中討論。

病例10

女,58歲,有明確的顱內動脈瘤家庭史,意外發現M1段的5mm動脈瘤。我選擇顯微夾閉來保留髮自瘤頸的豆紋動脈。

圖10. 3D血管成像(左)顯示左側豆紋動脈動脈瘤,動脈瘤根部見豆紋動脈發出。術後DSA顯示成角開窗夾(右,嵌入圖)的位置,動脈瘤完全閉塞,豆紋動脈保留(右)。

大腦中動脈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病例

對於MCA動脈瘤的治療路徑,開放式手術在總體上要優於血管內治療。MCA動脈瘤常累及M2起始或M1近端分支,血管內治療時常需球囊或支架輔助。

病例11

男,61歲,以SAH入院(Hunt-Hess III級)。根據患者家屬的意願和就診時的神經功能狀態,左側中等寬度瘤頸的MCA動脈瘤行彈簧圈栓塞。經過努力,彈簧圈的成籃狀態比較理想。

圖11. 3D重建顯示MCA分叉部動脈瘤(左),瘤頸可為彈簧圈成籃提供足夠的支撐。栓塞後有少許瘤頸殘留(右)。

相反,M1段動脈瘤可能更適合血管內治療,尤其當動脈瘤指向後方時。開放式手術需要廣泛分離豆紋動脈穿支。

然而,當豆紋動脈起源於動脈瘤頸時,不得不進行彈簧圈不全性栓塞以保留這些重要血管。對於MCA遠端脈瘤,血管內治療不是首選,因為遠端血管常管徑較細,很難達到並且保留載瘤動脈。一些遠端動脈瘤也可選擇彈簧圈栓塞,通過0.017」的微導管釋放支架,既可保留載瘤動脈又可栓塞動脈瘤。

當夾閉和栓塞都困難時,也可選擇閉塞載瘤動脈。在完全閉塞載瘤動脈前經微導管行阿米妥試驗或球囊閉塞試驗有助於判斷這種方式的安全性,尤其適用於感染性或黴菌性動脈瘤。

病例12

男,57歲,因胸痛和右側肢體麻木而檢查意外發現左側大型鈣化MCA動脈瘤。首先在其他機構行血管內治療。1年後,發現瘤頸部複發。再次行彈簧圈栓塞(Raymond 1級)。

圖12. 多葉鈣化動脈瘤因瘤頸部嚴重鈣化行栓塞治療。栓塞後DSA顯示動脈瘤栓塞完全,附近穿支血管保留(上排)。隨訪DSA顯示瘤頸部複發,需要再次栓塞。最後的血管造影顯示Raymond 1級栓塞(下排)。

病例13

男,85歲,蛛網膜下腔出血,行姑息性巨大MCA動脈瘤栓塞。2年後需再次栓塞。患者無神經功能障礙。夾閉和血流重建風險太大。

圖13. 此老年患者因需要搭橋的顯微手術風險過大而行巨大動脈瘤姑息性栓塞。

大腦前動脈動脈瘤:顯微夾閉病例

與MCA動脈瘤相比,前交通動脈(ACoA)動脈瘤手術更複雜,因為手術中需要辨認和保護至少11支血管。包括:雙側A1和A2段、ACoA、雙側Heubner回返動脈、眶額動脈和額極動脈。

ACoA的穿支動脈較多,發自A1上面和ACoA後上面。罕見情況下可發自ACoA前面和下面,供應視交叉。

牽拉額葉底面、切除直回和對穿支動脈操作有明顯的導致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對於高風險病例,這些操作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特別是指向上方和後方的動脈瘤。

指向前方的ACoA動脈瘤可遮擋對側A1-A2交界處和Heubner回返動脈起始部。指向下方的動脈瘤可遮擋對側A1段,而指向上方的動脈瘤可遮擋對側A2段。

指向後方的ACoA動脈瘤是顯微手術中最難處理的,因為瘤頸會交織於眾多ACoA的穿支動脈中。位置較高的ACoA、腫脹的腦組織或嚴重粘連都會限制標準的暴露,需要更廣泛的軟膜下分離,切除直回或眶壁。這些因素使術者更傾向於考慮血管內治療。

遠段ACA或胼周動脈動脈瘤的治療方式取決於其位置。動脈瘤頸與載瘤動脈的形態學關係決定了是否適合於血管內治療。

病例14

女,45歲,因ACoA動脈瘤破裂導致再次SAH來診。3年前曾於其他醫院行動脈瘤栓塞。再出血後行顯微手術夾閉。

圖14. 首次栓塞時的DSA圖像(左上)。3年後患者再次SAH,瘤內持續少量顯影。動脈瘤夾閉前(左中)和夾閉後(右中)的術中圖片。術後DSA證實動脈瘤完全夾閉(下排)。

大腦前動脈動脈瘤:栓塞治療病例

適合行血管內治療的ACoA動脈瘤有兩種情況:ACoA動脈瘤或ACA遠段動脈瘤。血管內治療尤其適合於指向後方和上方的ACoA動脈瘤,因為這類動脈瘤在開放式手術入路中的安全性不如血管內治療高。縱裂內高位ACoA動脈瘤也使術者更傾向於血管內治療。

這類動脈瘤的瘤頸常涉及載瘤動脈,可使用多種支架技術保護載瘤動脈和分支血管,包括Y形支架、交叉支架、從同側A2到同側A1的支架、從對側A2到同側A1的支架。有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室外引流的患者可能更適合於球囊輔助。

遠段ACA動脈瘤可採取半球間入路進行顯微手術,而血管內治療可能難以到達。雖然血管內治療技術已經發展到在細小的遠端血管內放置支架,但仍然面臨技術層面的挑戰,結果並不支持血管內治療是一種更優於手術夾閉的首選方式。

病例15

男,59歲,因突發的預警性頭痛來診,診斷為ACoA動脈瘤。由於瘤頸寬,以球囊輔助彈簧圈栓塞術,達到完全栓塞。

圖15. 右側ICA造影顯示一個小型寬頸ACoA動脈瘤(左)。術後影像證實動脈瘤完全栓塞(右)。


推薦閱讀:

人的壽命取決於微循環
官 災 官災重點看三刑,命局歲運成三刑。 被刑確定是喜用,三個刑一定是凶。 無論三子刑一卯,還是三寅把巳刑。 循環三刑到本限,有災有難必很重。
管理循環
佛教:眾生輪迴 因果循環
陳式太極拳八字循環法

TAG:翻譯 | 循環 | 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