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美國笑星逗不笑中國觀眾
Mike Rozman/TBS黃西的脫口秀表演在美國大受歡迎,但在中國卻難引起人共鳴。去年,40歲的黃西參加了《大衛萊特曼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演出。當他從幕後走出,並說「大家好……所以我是愛爾蘭人」時,人們爆笑不止。此次演出開始了他的全美俱樂部巡演歷程。然而在黃西的家鄉中國,人們從一開始就感到困惑。在中國流傳著一個帶有字幕的黃西演出視頻。一名觀眾在評論中問道,為什麼第一句話「我是愛爾蘭人」就能讓美國人發笑?另一個人總結道,因為每個美國人都來自愛爾蘭。第三個人說,與這無關,因為是愛爾蘭人本身讓人發笑。中國最大的電視網──中國中央電視台認為黃西在美國的成功令人稱奇,並於去年12月為他專門做了一期節目。原因是:他是一名使美國人發笑的中國科學家。儘管中央電視台稱黃西的成功證明「幽默無國界」,但節目一直到結束時也沒有播放黃西的任何笑話。黃西說,他2008年末在北京的第一場演出不成功。他說在美國,開自己的玩笑讓人覺得有趣,但在中國,倒霉事兒沒什麼可幽默的。黃西回憶說,觀眾們努力想聽懂笑話中的包袱,但台下的人禮貌、嚴肅、一臉茫然。邀請黃西來華演出的中國相聲演員丁廣泉說,這不是個好笑的事。黃西在北京海淀劇院演出時說的一個笑話與停車有關:我不擅長體育,但是我喜歡平行停車,因為跟體育不一樣,你停車技術越差,你的觀眾就越多。他說,這個笑話在美國讓很多人發笑,但在中國卻不行,可能是因為中國的駕車者想停哪兒就停哪兒。在中國廣受歡迎的文化問題博客作家和菜頭說他決定不向自己的500,000讀者推薦黃西。他說,普通的中國人不可能理解黃西的笑話。如果笑話需要注釋,就一點都不好笑了。除了他的長相,我們還能怎麼描述他?黃西於1994年來到美國,當時僅24歲。後來獲得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1年,他第一次觀看了單人喜劇表演。他說,他對此感到著迷,但只聽懂了一半的笑話。他參加了單人喜劇成教班並開始參加演出,同時白天在一家製藥公司做研究工作。當然,黃西並不是第一個發現幽默無法翻譯之人。美國笑星、《喜劇聖經》(The Comedy Bible)的作者卡特(Judy Carter)說,她在加州為中國觀眾表演時也遭遇慘敗。她的一個笑話以「我剛和男友分手……」開頭。她說,滿場哀嘆聲四起。卡特近期在香港演出前,東道主告訴她幾條經驗法則:不要表演肢體笑話──太不淑女;不要嘲笑經濟──太沉悶;不要談論婚姻──太個人化。而且絕對不要說狗的笑話,以免她中傷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她最後選擇了一個中性的主題──使用新奇技術時遭遇的挫折。她說,每個人都憎恨技術。中國人世代喜歡聽「相聲」──通常由兩名相聲演員用事先準備好的段子在台上鬥嘴,兜了一大圈最後說出一句點睛之句。但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說,相聲正在逐漸失去聽眾。一些原先紅極一時的作品現在被認為是粗俗的,且被政府禁止。吳文科說,相聲表演令人失望。年輕一代的觀眾開始喜歡中國式的單人喜劇形式。點睛之句後面跟著注釋,解釋它為什麼可笑。在上海,周立波的單人喜劇表演引起轟動。他在節目中涵蓋了各類主題:全球氣候變暖、窮人的成長經歷以及中國成為經濟強國這一永遠讓眾人欣喜的話題。他把中國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變成笑料。他說,我真搞不清楚為什麼一個窮人要把錢借給富人。我們應當自己把錢分了,但再一想,每個人只能分到幾美元。因為中國人太多了。儘管黃西在中國不受歡迎,但在講英語的華人中有自己的粉絲。在一個海外華人網路論壇上,一個人說他的笑話只是陳詞濫調。另一些人則表示反對。其中一個人說,黃西的表演顯示了並非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書獃子」。上個月,黃西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廣播電視記者協會(Radio and Television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宴會上為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等人表演,贏得了觀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為了準備這場演出,他閱讀了拜登的傳記。在與拜登會面後,他告訴眾人說,我覺得書要好得多。黃西沿襲了科學的方法。他在一些小場合測試了數百個笑話。他說,就像篩查與癌症相關的基因一樣,有時100個笑話中只有一個可笑。而在中國或許更少。黃西的父親也和其他人一樣對他的成功表示困惑。他的父親黃龍吉(音)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師,居住在靠近中朝邊界的一個工業城市。他說他為兒子感到驕傲,但從事喜劇事業並不是他原來期望兒子走的路。他說,就像是一隻黑母雞下了個白雞蛋。
推薦閱讀:
※中國騎兵發展簡史
※【中國詩詞名家】山東詩人孟秀英詩詞一組
※中國禹州網
※文學2012:諾獎、西方與中國
※【學術】2016年中國法律方法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