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定與三昧

邱鋒 江石系列

先從「三界」講起:三界也叫「世間」,一種含義是指眾生所居之處;另一種含義是指眾生的出生狀態。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

最下的欲界,包含欲界六天及天人之下的其餘五道眾生。我們人間就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只有天人了。

三界諸天,隨著層級的提升,一個比一個清凈,壽命一個比一個長。三界中境界最高,壽命最長,也是最清凈的,就是無色界最高處:非想非非想天。

廣義的禪定包括:欲界定;即將由欲界進入色界的未到地定;色界的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界的四種定(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狹義的禪定只有後面八種,叫做「四禪八定」。還有一種分法:「九次第定」:是在四禪八定之前加上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一般來說,禪定是指「四禪八定」,禪定的直接作用是:壽終生於色界天或無色界天:修得初禪,壽終生於初禪天。修得二禪,壽終生於二禪天......以此類推。但是,修得任何一種禪定,都是凡夫,都會繼續在三界中流轉生死,就算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佛說:「應觀是人為地獄人」。這其實是說:三界中的一切眾生,沒有誰能保證永不下墮地獄,都可以說是「地獄人」(當然也可以說為畜生人,天人.....地獄人只是把其中最苦的一種拿出來舉例)所以我在《漫談佛法》中說:「一切果證,因慧而得,不因定得」。這裡所說「果證」,最低的就是聲聞初果(也可以叫「小乘初果」)。之所以叫「果證」。是因為這個證量與一切禪定有本質的區別:一旦得證,永不漏失:盡未來都不會再下墮三惡道,不像禪定那樣,是會漏失的法:只能保證這一世不下墮。因此,證得最初的果證:須陀洹(聲聞初果),就不再是凡夫,而是最初級的「聖賢」了。是真正的「超凡入聖」。因此,佛教給出的法,一定是能夠離開生死輪迴的法。這一點是佛教與外道的本質區別。因此,須陀洹叫做「小乘見道」(大乘見道:開悟明心的同時,必定證得須陀洹果,這是明心的功德之一)。佛教中的「三乘菩提」之所以區別於外道,是因為「聲聞菩提」(須陀洹果);緣覺菩提(辟支佛果);大乘菩提(明心進入第七住位:實義菩薩)。每一個都有解脫生死的功德。把證果的功德說得通俗一點:假如把你放進油鍋炸三分鐘,為了避免這個痛苦,你願意付出多少錢?或者你很需要錢,讓您頂替別人受這個苦,他要花多少錢你才願意?我不知道您的選擇。但是,假如這個時間不是三分鐘,而是一劫呢?(世界成住壞空一次:13億年-----幾千億年)一劫之中,分分秒秒都在油鍋里炸。為了避免這個痛苦,要是你很有錢,會毫不猶豫地堆一座金山來買。可是,終於從地獄出來之後,並不確定。再過幾世的人、天的生活,又要去一趟地獄。就這樣無限循環,沒有結束的時候。要是有一種方法可以永遠擺脫這個不確定。我想就算拿「三千大世界七寶」來換,100%的人都會願意,只要拿得出來。因此,假如能證得初果(離凡夫最近的這個「須陀洹」),他的價值該是什麼?說「無量無邊」一點也不過分。

而禪定呢?能夠讓您享受幾十劫到幾百劫的快樂生活,比起人間幾個億換來幾十年的快樂生活肯定是厲害多了。但是,如上述,比起須陀洹果來說,任何禪定都不值一錢:都是只能存在一世的有漏法。

說佛法珍貴,僅僅是小乘初果這個最初級的法,就無法計算它的價值。更何況二三四果;更何況辟支佛果;更何況大乘的菩薩道可以一直修到佛果。三乘菩提的每一法,都是這樣功德無邊的法。與外道的禪定等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禪定在三乘菩提的進修過程中有什麼作用呢?

小乘二果人(斯陀含)在即將進入三果(阿那含)的時候,必須修得初禪,否則不能進入三果。因為進入三果必須要斷掉欲界愛。斷欲界愛的證據,就是初禪:初禪天人再也不會留戀欲界的所有「美好事物」:美味的食物,可以想到的最完美的性愛......初禪天人看欲界眾生,就像我們看昆蟲那樣:比如蒼蠅在廁所的食物,不會引起您的興趣;比如蒼蠅的交配:您不會去分別「美女蒼蠅」還是「醜女蒼蠅」,更不會對此產生慾望。禪定還有一個明顯的作用:在菩薩道上,悟後久修菩薩要進入初地,必須先證初禪。三地菩薩要進入四地,必須具足證得四禪八定。因此,禪定會在菩薩道的漫長修行中附帶證得。比起菩薩道每進一階的艱難,四禪八定很容易。到了那個位階的菩薩,為了不讓「未證禪定」形成障礙而花一點時間證禪定,可能會像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那樣簡單。因此,為什麼要在凡夫位,花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修禪定呢?「未證禪定」,不會障礙您證初果、二果;不會障礙您明心見性,不會障礙您證得「永不下墮三惡道」的果證。問題是:世間的那些著名的「大師」們,我沒有看到哪一位顯示出證得初禪的確鑿證據。網上宣揚:教你如何證得四禪,起碼有99%的可能是假的。全方位監視,戴上心電圖,加個配重,坐在水裡幾天時間(不是李一道長那樣的「隔水坐」,而是真正的坐在水裡),心電圖顯示為一條直線,出定的時候,慢慢有了心跳,然後出水。這樣子才能證明他證得第四禪。問題是:證得四禪八定是「然並卵」(網路用語)。為什麼?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可是,卻有一種定,叫做「三昧」(三摩地)。是一切外道都沒有的。唯佛教獨有。在定境的深淺上,三昧不會超過第三禪。最普遍的,是初禪之前的欲界定。甚至連欲界定都沒有,僅有:「專註於一件事長達15分鐘」的,根本不算任何定境的,人人可以訓練出來的一種專註力,這就夠了。可是,這個貌似簡單的「三昧」,具足證得四禪八定的外道卻沒有一個人可以證得。為什麼?

三昧叫做「定慧等持」:難點在這個「慧」:最起碼需要初果的慧力。而一切外道卻沒有一人證得初果。否則他一定不是外道,而是佛門中的聖賢。三昧:緣證果的智慧而安住的一種定境。

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如三昧」:緣真如而安住的定境。必須先觸證真如心(大乘的明心),然後緣明心之後發起的般若智慧而安住。這個三昧,可以從明心開始,一直修到佛地。至於「安住」,需要那麼一點點的定力:「制心一處」(意識心專註於一件事或者一樣東西)。真如三昧,所緣的對象不是你眼前的竹子(王陽明體驗「格物致知」,格了7天的竹子);也不是觀想念佛時,想像中的莊嚴佛身或者凈土的景觀(比如《觀無量壽經》中,漸次修得的「十六觀」):也不是喇嘛教觀「中脈」、「明點」,或者道教練氣的觀丹田、觀奇經八脈;也不是「眼觀鼻,鼻觀心」(這倒是可以用來修「制心一處」);也不要數息,不要默念「阿彌陀佛」,不要「字字分明」;也不要「白骨觀」之類的觀行(對一些人來說,這種觀行可以修除欲界愛,可以對五蘊虛妄的實證有幫助)。真如三昧所緣的對象(專註的對象)是真如心(禪宗明心時的那個心),無色無相,無作無為。您怎麼觀?觀虛空嗎?不對!虛空其實屬於色法(色邊色)。因此,沒有明心的人,怎麼觀都不可能觀到真如。當然更不可能「緣真如而安住」。

下面以經教解釋「真如三昧」:

一:《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那個本來自在,非從緣起的心,這就是觀自在菩薩了。一切悟後菩薩,都可以有這個稱號。觀這個自在心時,可以看到:一切法都是真如心顯現的法相,一切法都是涅槃、彼岸,所以叫:「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法到彼岸。照見五蘊都是空性如來藏出生的法,與空性如來藏非一非異。這個觀,就是「緣真如而安住」的」真如三昧」。不過,觀世音菩薩,當然是以三禪的定力來觀,所以是「深般若波羅密多」,不像初悟菩薩,也許連欲界定都沒有,只能是「淺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不是四禪或是更高級的四空定呢?因為四禪及以上,就沒有觀可言了:六根不觸六塵了,是「內守幽閑」了。二:《佛藏經(念佛品)》「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複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複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這段經文不解釋,留給讀者逐句閱讀思維。略作提示:其一:是經文中的「佛」、「諸法實相」,是指法身佛,也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心(第八識如來藏);經文中的「念」,是指意識心緣真如而安住,相當於《心經》的「觀自在」。其二:這是教導悟後起修。但是,悟前欲入大乘門的凡夫菩薩,熏習這個法,可以叫「相似真如三昧」。聞、思之後,根據般若經典對真如心的描述,仔細揣摩,照著修習。不僅有助於開悟明心,更有助於悟後轉依,發起般若智慧。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住甚深禪定的不思議境界--學佛網
《了凡四訓》中被忽略的禪定功夫
禪定--印生法師開示
佛教禪定實修體系(五)
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

TAG: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