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安全性之我見(3)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之我見(3)

五、轉基因生物產生潛在風險的原因

轉基因生物要經過嚴格的化學、毒理學、致敏學、營養學方面的安全評估,才能推廣應用,說明確實是有潛在風險的,這也是學界的共識。否則的話,哪有那麼多爭論,哪有那麼多廢話。但為什麼會產生這些風險呢,有哪些方面的風險?許多人不明白。轉基因生物除了生態環境風險外,本身的風險目前爭論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潛在風險之一:轉入的目的基因有害

轉基因生物有無危害或危害程度與轉入的目標基因有很大的關係。轉入的目標基因,這個基因可能像傳統的BT基因、抗除草劑基因等,也有我們可能不知道的基因,比如某種病毒基因。一般來說,轉入的基因是突破種族界限的基因、親緣關係越遠的基因,產生潛在危害的可能性越大。

最恐怖的是敵對國家、恐怖組織和個人,轉入危害基因作為生物武器或基因武器使用。據統計,世界上現在有200多個恐怖組織,分布範圍廣,組織嚴密,且大多具備生物攻擊能力。生物武器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具有很強的隱匿性和欺騙性。慢性毒害,吃了並不立即死人,更容易使人喪失警覺,不知不覺就中招,殺人於無形。比如,在有益的轉基因背後,隱藏嵌入一個有害的基因,長期食用會使人的體質和智力降低,或免疫力下降,從而使你患嚴重疾病和癌症風險大增。

②有精確的敵我分辨能力,只攻擊敵方特定人種。比如針對生殖細胞下手,讓某類人或種族逐漸絕育。目前轉基因技術能夠讓植物種子絕育,以後讓吃他的產品的人絕育,從理論上來講是不難實現的。或者把絕育基因轉入奶牛,喝牛奶讓人絕育,這也不是天方夜譚。

③難以發現和防治,其抗藥性、傳染性、遺傳性強。比如轉入的致病基因如進入人體是隱性的,達到一定的代數才會出現;或者兩個相同的致病基因人的後代,疾病才會出現。可以使人留下某種生理缺陷,嚴重的遺傳疾病,代代相傳,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④殺傷力大,成本低廉。2003年「非典」的恐怖至今還令人記憶猶新(當然無任何證據證明「非典」是人為的生物武器)。類似的如將南美殺人蜂、食人蟻的基因進行破譯,然後把這些基因轉接到普通的蜜蜂和螞蟻上,再不斷把這些帶有新基因的蜜蜂、螞蟻進行克隆,克隆後的蜜蜂、螞蟻,都可以作為「生物武器」投入使用。再比如將「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製作成基因武器,這些「生物原子彈」將更為恐怖。有人計算,用5000萬美元建立一個基因武器庫,其殺傷能力將遠遠超過一座50億美元建成的核武器庫。

這些在理論上都是可行的,這就是「反轉派」說的「斷子絕孫」原因。當然現在有些還做不到,但不包括未來做不到。並且我們不能保證每個生物科學家的良心都大大的好,所以許多國家對轉基因生物從研究、生產、推廣都要進行申報和監管,我國也是如此,防患於未然才是上策。

2、潛在風險之二:擾碼分子干擾出錯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蛋白質,轉基因生物也不離外。那麼DNA基因如何產生蛋白質呢?首先,DNA使用其獨特的基因編碼方式,為核糖核酸(RNA)寫下一張處方,RNA按處方配藥,先產生氨基酸並將其組裝起來,再由氨基酸組成蛋白質。但有些時候,RNA還沒有為蛋白質配好葯,就出現了進行RNA剪接的多組分複合體(擾碼分子),這群分子把RNA剪切開重新排列,再加以組裝。一旦RNA被重新組裝或拼接,便會產生一種去全新的處方,即就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蛋白質。而擾碼分子可以用很多方法改變RNA編碼。這也是為什麼一種基因可以產生多種蛋白質的原因之一。

比如人類希望馬鈴薯抗凍,於是給馬鈴薯植入一段抗凍基因,然後這段抗凍基因到了馬鈴薯後,擾碼分子會看到這麼一段不認識的基因,誰知道擾碼分子會不會去改動產生新蛋白質。我們無法確定產生新的蛋白質是否有毒,是否會引發過敏,是否會引發其他疾病。因為擾碼分子的存在,科學家目前無法做到讓一個基因只產生我們需要的一種蛋白質,無法確定在什麼特定的環境中擾碼分子會更改轉基因作物體內的蛋白質,這就讓轉基因食品的風險增大了不少。

3、潛在風險之三:被強行表達

植物基因組的幾萬個基因既不是同時全部表達、也不是在所有的細胞和組織中都表達,並且它們表達的強度除極少數基因之外都相當低。轉基因技術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要使這個基因「超量表達」。這個前提不滿足,轉基因技術在多數情況下是無法達到預期的功能的。

不過科學家找到了替代的辦法,就是在這個外源基因的前面加入一個新基因「內含子」,類似於開關,這種開關叫做花椰菜花葉病毒啟動子。這種啟動子是能夠攻破植物細胞上的防禦系統,黑掉植物的遺傳機制,確保自己的基因大量自我複製的關鍵成分,牢牢的植入DNA「開著」的位置永久不動,這就讓新基因能在植物體內所有組織和細胞里全天候不停的表達。在這個啟動子的控制之下,一個轉基因的表達水平,即產生功能蛋白質的能力,是一般植物基因的幾十倍、上百倍、甚至可以達到上千倍。

插入內含子後,同時也會帶來體內擾碼分子的檢查。擾碼分子檢查有內含子的基因,有可能會改變原有基因序列,而產生我們不知道是否有害的新蛋白質 。

4、潛在風險之四:基因表達出錯

 即使外源基因沒有與擾碼分子發生接觸,能按照計劃產生蛋白質,仍然會遇到一個問題:某些特定蛋白質會被周圍附加的其他分子修正,例如磷酸鹽、糖類或脂質,這些附加上的分子(選擇搭載因子)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細胞中會有很大的變化,並有可能以種種不同的方式修飾這種特定的蛋白質。例如在肝臟和大腦中發現的同一種蛋白質可能會附有完全不同的搭載因子,因此對身體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這些複雜的過程,經歷過了悠久的進化過程,達到了和諧狀態。大自然數萬年的檢測。然後,如果把這種細菌和某種功能基因植入農作物,由於植物系統的進化史和細菌基因的進化史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就有難以預測的種種干擾或可能性(環境影響)讓其表達出錯。

轉基因作物也是經過了大量的失敗實驗,而這些失敗的實驗也恰恰說明了這些干擾現象的存在。推出市場的「穩定」轉基因作物也非常有可能在自然環境里發生誘變,這些風險無法預估。

5、潛在風險五:蛋白伴侶影響

  除了氨基酸順序和選擇搭載因子會造成影響,蛋白質的形狀也決定了他的功能。而有些蛋白質由於自身的原因在摺疊時出了錯,無法表現出活性。這種出現摺疊錯誤的蛋白質,在遇到特殊類型的「伴侶」蛋白質(蛋白伴侶)時,能重新正確摺疊起來。

  這裡又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外源蛋白質與蛋白伴侶相遇,會發生什麼情況?蛋白伴侶會不會設法摺疊這種外源蛋白質?摺疊時會出錯嗎?同樣不得而知。

引發瘋牛病的朊病毒(朊病毒是煮後還可以存活的,它還可以使其他的蛋白質錯誤摺疊,最終它會讓大腦形成洞,會產生嚴重的功能障礙,甚至死亡,這種病毒可以在牛身上潛伏2-8年,在人體內可以潛伏30年),或可致命的人類海綿狀腦病都是由於蛋白質摺疊出錯導致的。

6、潛在風險六:弄亂宿主DNA

變異和外源插入可能會造成基因的「異常」,改變他們的功能,即使是單一的鹼基對也有可能發生變化導致嚴重後果。但是我們對基因的了解是有限的,某一個鹼基對的更改會發生什麼影響,不得而知。基因性狀不穩定是基因工程最常見的特點之一。由於注入了外源基因,宿主的DNA發生了改變,這種變化被稱之為插入突變,人類基因療法有已經有研究證實,插入突變有可能使兒童患白血病,有專門的術語是描述這種影響的:插入性致癌作用。

法國科學家已經證實過已經商業化種植的五中轉基因作物,他們的轉基因在作物中都發生了重組。並且品種不一樣,他們重組的情況也不一樣。這說明轉基因投入大自然後,這些是非常不穩定的。既然如此,對健康如何預估?

7、潛在風險七:水平基因轉移

外源基因注入細胞後,只有很小一部分會進入到宿主的DNA種,生物體內有數千種細胞,為了發現哪些細胞的DNA中含有外源基因,科學家一般會在植入外源基因之前,就對要植入的基因附加一種抗生素抗性標記基因。 這樣,這種抗性標記基因的 細胞就會產生抗生素產生抗性(便於篩選)。 所以轉基因植物體內的細胞都會含有這種有抗生素抗性。如果人類食用後,這類抗性標記的基因能夠在不同物種之間移動,可能會導致一些新的抗性疾病。

英國食品標準局測試:轉基因DNA確實在人類腸道中轉變成細菌,這就是水平轉移。水平基因轉移可能會削弱人體腸道內的病毒防禦能力,啟動子可能會被轉移,激發隨意基因或病毒。

謝布魯克大學婦產科學部的醫生已經獨立開展了一項新研究。他們採集了30名孕婦和另外39未孕婦女血液樣本。尋找農藥殘留問題,這些問題與轉基因食物種植相關。這些殘留包括稱為Bt的毒素,這個毒素是通過轉基因技術植入到了玉米和其他一些農作物細胞中去的。結果發現:在93%(30名孕婦中的28位)母親的血液中檢測到轉基因Bt毒素。在80%(30名孕婦中的24位)孕婦的臍帶血中也檢測到Bt毒素。在非妊娠檢測組中,69%(受檢測39位未孕婦女中的27位)血樣中檢測到毒素。

潛在風險八:營養比例下降

有些生物學家擔心:植物需要很多能量和資源才能很好的協調保證植物體內的基因不斷的表達(內含子的存在),這會抽走各種系統因需要的能量和資源。這或許也是因為轉基因食物的味道,營養降低的原因之一。

潛在風險九:過敏性越來越多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過敏源,但是如果出現各種過敏源轉基因的話,則無從驗證其過敏源。例如:你本來是對芒果過敏,但現在把芒果的基因轉到大豆里,那你現在吃大豆也過敏了,對於這種過敏將很難考究。

潛在風險十:喚醒沉睡的病毒基因

 DNA結構中只有1.1%-1.4%認定為基因,其他大部分被認為是物種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碎片。隨著DNA進化,它成為各種遺傳物質的儲藏庫,在這些遺傳物質中有些是遠古時期進入DNA的病毒,正處於休眠之中,大部分病毒已經不能再度激活了,但可能仍有部分病毒完好無損,能夠被激活。啟動子就有可能激活休眠的病毒。而啟動子通過水平基因轉移在物種間移動,就有可能最終激活人體DNA內的病毒,造成不可預知的危害。

六、轉基因生物食品之我見

1、制定轉基因生物安全法

我國於2000年便開始起草轉基因生物安全法,由於種種原因,至今還處於擱淺階段,立法滯後制約了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有序發展,社會各界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現狀極為擔憂,為保障轉基因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國人身體健康,呼籲立法機關儘快制定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範並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明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使轉基因生物的研究、生產、推廣做到有法可依,否則終有一天全是轉基因食品,人們沒得選擇餘地。

2、加大基礎研究,慎重推廣應用

重點加強轉基因生物的安全防範、重要功能基因的篩選、轉基因作用機理等等基礎研究,才能佔領轉基因研究制高點。本人是支持轉基因研究的,但急於產業化我是反對的。因為從歷史來看,工業革命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同時引起了災難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的破壞;核能的開發提供了巨大能源,同時也製造出了能夠毀滅人類的核武器;化肥農藥使農作物大幅度的增產,但同時也對人畜和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轉基因生物也不可避免存在潛在風險。我們要以儘可能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收益。目前轉基因作物並未取得跨越式突破(比如增產30%以上?),主要是抗某種病蟲或除草劑,僅僅降低點成本,不值得讓人類未來背上健康和生態環境惡化的潛在風險。

3、確保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是首要原則

安全評估要公開公正透明,並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公信力。轉基因食品的發展不能僅僅以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為目的,而是應該以人為本,將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轉基因食品的負面效應。只有這樣,轉因食品的有利方面才能得到真正的發揮。目前我們地球上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供種植和養殖的,只要我們利用得好,要生產足夠的綠色安全食品給大家食用那是卓卓有餘的。當前我們的重點,可以先放在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來發展綠色食品,至於轉基因,可以在非飲食的一定領域和一定地區試用,經過足夠長的時間驗證後再逐步推廣。因為,關係到人類生存問題的事情,再怎麼小心都不算過分。歷史也給過我們太多教訓,很多領域所謂的盲目大躍進,最後帶給我們的都不是幸福,而是難以彌補的沉痛和創傷。

4、確定正確的研究和發展思路

常規育種技術或常規方法難以解決或達到的領域才使用轉基因技術,如抗毀滅性病害、超強的抗旱、耐澇、或耐鹽鹼,跨越式增產、超級優質等等。再比如開發功能食品,目前素食者越來越多,雖然僅有4%或5%的中國人是素食主義者,但這一人數仍然超過五千萬人。素食者容易得貧血,因為幾乎所有植物性食物,包括穀類、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大棗、桂圓、蜂蜜和紅糖水等,都不是鐵的良好來源(要麼含鐵極少,要麼很難吸收),並且都幾乎不含維生素B12,而鐵和維生素B12恰好對造血十分重要。因此開發類似含鐵和維生素B12豐富的轉基因保健食品,不僅市場潛力大,也是一件大功德。

5、使終端消費者受益

當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讓種子公司受益,次為種植者受益(降低了點成本),而終端消費者好處並不多。比如目前市場上使用轉基因原料與未使用轉基因食用油比較,價格並未便宜什麼,這也是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原因之一。如果轉基因食品更好吃、更有營養、安全又便宜,消費者為何不認可呢?(完)


推薦閱讀:

TAG:轉基因食品 | 轉基因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