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寶貝》提醒:家長袖手旁觀的藝術教育只會傷孩子

《超強寶貝》提醒:家長袖手旁觀的藝術教育只會傷孩子

  雖然父母的藝術技法可能不如孩子,但是,仍然可以跟孩子一起溝通探討,把交給課外機構的時間拿回來,認真陪孩子一起聽一部音樂作品、欣賞一幅畫作,共同創造各自家庭的審美環境。「審美是我們留存在孩子身上的另一個DNA」

 的確,這些年我國藝術教育市場的火爆程度一點兒都不亞於奧數、英語的培訓,甚至有這種誇張的說法:街上跑過10個孩子其中有9個是鋼琴過了十級的。

  但是,學了藝術、學了繪畫、學了舞蹈就熱愛藝術了、懂得欣賞藝術了嗎?

  有不少孩子「聽話」地配合老師和家長考級,是為了「考完級之後就可以再也不用摸琴了」。也有不少孩子學樂器、學繪畫只是為了升學。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技巧嫻熟卻不懂得欣賞、畫法老練卻缺乏美感?到底什麼樣的藝術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什麼樣的藝術教育才能讓孩子學會發現美,未來的生活充滿美?這些是困擾不少中國家長的問題。

僅有技術不懂兒童的藝術教育是一種傷害

  有一位寶媽帶著大兒子參加一個保護廣西野生白頭葉猴的冬令營,其中一節美術課由一位中央美院老師講授。他跟孩子們分享了很多關於如何觀察自然的方法,不同顏料和畫筆的特點,然後鼓勵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自由創作……

  在寶媽看來這是一堂還不錯的藝術課,尤其是當時大家就置身於大自然當中,「身後有水牛、眼前是青山、空氣潮濕清新、鴨子小狗隨意散步,而孩子們的作品,就和所有自由創作的美術課成果一樣,五花八門、童趣盎然」。

  但是,有幾個家長不滿意了,他們覺得「老師教得太少了」「沒有針對性地指導,什麼都沒說、啥也沒學到」……

  在一些家長看來,要規規矩矩地知道「三步五步畫出一頭水牛」這樣的課程才是課程,才是「學到」了東西。

  「觀察永遠是最核心的藝術創作的命門。」寶媽說,「藝術教育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學會畫畫,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兒童的發散性思維。」尤其是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很多都專註於那種只知道唯一正確的解決辦法,比如計算數學答案和拼音及書寫。通過藝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學會直覺地、合理地思考,讓發散性思維得到發展。其實,藝術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創造性的教育。

  在以製造焦慮為主的教育市場上,藝術教育同樣愈加急功近利。在各種理論、觀念、學說以及殘酷的升學競爭面前,藝術教育,這個最應該培養孩子發散思維的領域內,也出現了各種考級。

  於是,家長和老師都去膜拜技巧。

  寶媽曾在北京某社區組織過一次活動:給井蓋塗上顏色。

  在給孩子們發完筆刷和顏料之後,孩子們便毫無負擔地開始畫了。但寶媽發現,一個女孩的媽媽和姥姥圍在孩子身邊不停指責和建議:「怎麼不畫個邊」「用點黃色吧」……

  「這些沒有唯一標準答案的領域裡,我們都已經控制成性了。」寶媽說,不給孩子一點點空間,這些應試的、單一的、外在的標準對孩子的創造性的培養是非常負面的干擾。「當孩子拿起畫筆時,成年人就應該閉上嘴了」。

  僅有技術而完全不懂兒童的藝術教育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甚至有時候這種傷害還來自家長們崇拜的專業人士。

  寶媽現在每周最不喜歡的就是陪兒子上樂器小課的那一天,「我一直以為學藝術的老師應該溫文爾雅,沒想到那天卻因兒子總也掌握不了一個節奏型,老師竟說出了『你怎麼比豬還笨』這樣的話。而且越是考級的時候老師嘴裡罵髒話的幾率越大」。

  在國內,似乎很多學藝術的孩子都有過換老師的經歷,家長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技術過關又有藝術素養的老師,如果能懂孩子的心理當然更好。但是,找這樣的老師實在太難,當不能兩全其美的時候,家長們放棄的往往都是「懂孩子」這條標準,於是孩子被老師批評、數落成了學藝術的必經之路。

  一位媽媽幽默地說:「我就好像把孩子送進了戲班子,要受盡折磨之後才能成角兒。」

  對中西方文化都有所了解的寶媽介紹,我國藝術教育在目標上與西方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更加註重學生技巧的訓練,「這雖然不是一件壞事,但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的技巧反成為創造力的桎梏」。

別讓孩子陷入藝術的「成長魔咒」

  周末正是孩子們上課外班的黃金時間。每每經過一個藝術培訓班時看到的場景常常是這樣的:家長們把孩子往教室里一送,自己便坐在外面無聊地玩著手機。

  「自己用這種無聊的方式打發時間,卻期待一門之隔的另一邊培養出一個藝術的孩子。」寶媽說。

  可以說,中國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滲透得最徹底的,但是一談到藝術教育、談到美育,父母就繳械投降,立馬退後,讓位於受過專業藝術訓練的老師,好像只有藝術世家才有資格討論這件事,父母的所有參與似乎都該止步於培訓班門外。

  其實,教育更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心性的養成,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審美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真實地展現著自己的審美態度,這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美育。

  其實大多數父母雖不是藝術工作者,但卻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學科。父母從自己最感興趣及擅長的領域,從自己最熟知的角度出發,可以和任何一個藝術作品產生連接以及對孩子進行啟發。對孩子而言,父母引導他對一件藝術作品產生興趣,比傳遞給他大段的背景資料更有效。畢竟,知識的獲得可以通過很多渠道,而興趣的產生最為關鍵。

  有人在家庭教育中提出了「成長魔咒」的概念,也就是孩子無論如何都會成長為跟我們一樣的人。

  要想讓孩子成為和現在的我們不一樣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們先成為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所以,雖然父母的藝術技法可能僅僅停留在初中水平,甚至可能還不如孩子,但是,仍然可以跟孩子一起溝通探討,把交給課外機構的時間拿回來,認真陪孩子一起聽一部音樂作品、欣賞一幅畫作,共同創造各自家庭的審美環境。「審美是我們留存在孩子身上的另一個DNA」。

藝術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

  提到藝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美。不過,對於家長們來說,與不知道如何在美術館、音樂廳這些藝術殿堂引導孩子的尷尬相比,他們更擔心的是街頭巷尾那些「無孔不入」的「藝術」:廣場舞現場滾動播放的網路歌曲、隨處可見的衣不蔽體的美女廣告,還有跟隨智能手機而至的、隨時可以進入孩子視野的直播和視頻。

  雖然很多人否認這些是藝術,但是它們卻因明艷的色彩、容易上口的旋律、反覆出現等佔領著孩子們的視覺聽覺。

  有人認為這是城市通病,一些城市的家長甚至會特意在假期裡帶孩子到山村去「洗洗眼」。

  雯雯的爸爸去年就帶著她到了甘南的一個藏族村落,望著青山綠水,雯雯爸爸對當地一個跟自己女兒年齡相仿的孩子說:「你們真幸福,抬眼就是綠樹。」沒想到這個孩子疑惑地看著這位爸爸:「這有什麼好,不如手機上的視頻有意思。」

  家長最無用的教育就是否認環境。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試想我們小時候,有多少時刻是小心翼翼地配合父母扮演那個小孩的角色。不妨開放地討論這些話題,至少可以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在這個越來越忙碌的時代,很多家長把教育當成了一項消費和服務,是消費和服務就可以選擇外包,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父母扔在了各種課外班裡。也許吃喝拉撒等都外包,而教育尤其不能外包,因為那是孩子的精神生活。

更多最懂寶貝的有趣內容

請關注「超強寶貝」公眾號

推薦閱讀:

畫家王多倫 烘雲托月 別有天地
中國舞蹈藝術大師賈作光先生,一路走好!
盤點丨那些你熟知卻並不了解的畫中畫
魯迅 | 我其實是一個藝術家
筆墨映發,調繪多彩藝術人生

TAG:藝術 | 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