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競賽還很長,這次不行,還有下次
來自專欄可可時分
我,一個很少看韓國綜藝的資深韓劇迷,最近讀了一本資深韓綜製作人寫的書。
書的名字看上去也比較綜藝:「反正競賽還很長」。
這本書的腰封上很醒目地說是作者人生的中場告白。這提醒了我,比起良好的開頭和圓滿的結尾,如何淌過這漫長的中間地帶才是更有趣的吧。
從創意構想、邀請藝人、組建團隊,到外出拍攝、後期剪輯、收視反饋,羅PD嘮嘮叨叨地講述了自己作為綜藝節目「兩天一夜」製作人所經歷的各種職場糾結。這檔節目創下了收視神話,在韓國被當作國民綜藝節目。成功大,壓力也大。
大概是為了不讓讀者覺得自己牢騷多了像是怨婦,羅PD就穿插著給我們講了一個旅行的故事。那是他第二次獨自去國外旅行,目的地是冰島。
一
年輕人離開家鄉去大城市讀大學,一開始多少會有些不適應吧。這很正常。不過這位羅PD卻困惑了四年,於是一個念公共行政專業的學生一直躲在學校的戲劇社團里排戲寫劇。進入電視台後,依然不適應,很多事情沒有為什麼,也沒有答案。不知道怎麼做節目,不知道如何下手,都是常態。遇到這種糟糕的情況該怎麼辦呢?其實沒人知道。那就不管了,先扛上攝像機去大街上隨便拍一些東西再說吧。
嗯。在這些隨便拍一拍的東西里,以及在那些隨便拍一拍的地方,人家就奇蹟般地找到了拍攝「兩天一夜」的頭緒。隨後,還發展出了一種創新的節目形態—實鏡綜藝節目。這個結果大約不能簡單地歸結於天賦或才華之類的東西。
在這種節目里,鏡頭前後(幕前幕後)的分界逐漸消失。根據情節需要,攝像機後面的攝像也能跳出來參與到節目里。本來只是想博君一笑的show而已,開始有了自然的故事脈絡,藝人們也開始有了角色。創新之處在於節目融入了一絲紀實的色彩,也就是紀錄片的元素。
隨便策劃的外出旅行,隨便拍攝的旅行畫面,慢慢變成了電視版的遊記。羅PD說,要學會積極面對並擁抱變數。實鏡綜藝節目,雖然有客觀的前提(如製作團隊給藝人們出題),但是重要的是,人人都要學會用主觀的觀點去處理問題。
二
分分合合,有來有去,是再正常不過的生活體驗了。要讓一檔綜藝節目具備長久的生命力,自然離不開製作團隊的努力。從挑選並補充演出藝人,到招攬後期製作人員,樣樣費時費力。尤其是要挑選那些直接跟觀眾面對面的藝人們。不得不說,韓國藝人們的生存壓力是很大的。在韓國當明星,遠沒有在中國當明星那麼爽。
羅PD說,當你準備去接洽一個藝人,你就是在考慮投資一種可能性。這個藝人有發展的潛力嗎?他/她值得投資嗎?嗯,經常炒股票的人肯定知道,投資大概是這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了。不確定性、不可控性如影隨形。那麼,對一個綜藝節目的製作人而言,他該怎辦么呢?他似乎不太可能像專業投資人那樣去學習概率論。於是,製作人的現身說法就是「跟著一般理論走」:只要按照固定的方法和原則,通常就能開啟一條意外之路。
對節目製作團隊而言,選手(藝人們)只要認真比賽就行,把精力都放在節目上,其餘的就看教練(製作人)啦。一個好的製作人知道如何去安排一個好的藝人。不過,不可控性依然存在。如果因為收視率需要調整節目的創意和思路,需要更換不同風格的藝人,那是很常見的。也就是說藝人的上場和離場也是家常便飯。對此,藝人們已習以為常。
神經要粗壯,內心要強大。
三
工作實在疲憊了,出去旅行一趟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而且是獨自一人去旅行。羅PD偶然在辦公室看到了一本過期的「孤獨星球」雜誌,裡面有隆冬北歐之旅的文案。於是,依然在經歷了各種糾結和準備之後,這位已經成功的製作人跨越了萬水千山去到冰島看極光。
韓國人嘛,終究還是有些優越感的,動不動就把冰島的某個地方叫作鄉下。再加上一個人開車去尋找極光而始終不得要領,由此帶來的種種失落和煩躁,也難怪人家一口一個無聊地叫嚷著。不過雖然如此,作為一個頂級製作人,人家怎麼可能看不到這個國家的長處?比如,冰島人奉行極簡主義,一切物質布置只要剛剛好就是足夠好。此外,北歐國家的高福利是人盡皆知的。相比之下,韓國人苦逼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國家卻無法將之轉化為國民福利,怎能不讓人傷感?
旅行的神奇之處,大概和做實鏡綜藝節目差不多吧,只要和不確定性死磕,結果還真是有那麼一點值得期待的。自己找不到極光,那麼就去參加當地無處不在的旅行團吧。果然團隊的力量不可小覷,雖然同樣面臨不確定性,但是運氣卻多了一些。在準備放棄的返回途中,突然看到極光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極光沒有任何預告,看到它,只是多繞了一點路。
四
一開始,製作人就嘮叨著,自己總是困惑呀迷茫呀,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做什麼。好矯情。不過,誤打誤撞也好,趕鴨子上架也好,反正只要去做就可以了。嗯,不過這只是一方面,關鍵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So,一個寫劇本拍話劇的人,是不太會去做公務員的。進入電視台之後,做綜藝,時間久了,當然也會心生厭倦,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團隊里有人退出時。這時候,難免會冒出一些想法,比如轉行吧,去開一家咖啡館或餐廳。羅PD的一個女同事,居然休假一年,跑去法國藍帶學廚。這種示範實在是太擾亂人心了。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羅PD還是提醒自己,大概也是提醒讀者,多才多藝的人生是很累的。其實只要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領域無條件地認真下去,就可以達到最好的狀態。讀到這裡,我想還是讓那個什麼「斜杠青年」的流行概念先站到一邊去吧。跨界成功、多維發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踐行者本身已經在某個專業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否則,最好還是不要妄談那些虛幻的概念,那只是迎合現代人在疲憊現實生活中的幻想罷了,連希望都談不上。
所以,還是要工作。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擅長的工作。羅PD在39歲的時候,告訴自己,「我已經是個大人了」。
去年,我看了一部名叫「製作人」的韓劇。今年,我讀了一本現實中的製作人寫的書。就像作者在書里引述的:「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卻是喜劇」。這樣的閱讀體驗還算豐滿吧。然後,我也要計劃今年的旅行了。萬一這次看不到極光,就等下一次吧。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可可時分。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100句常用得到的韓語(附漢語發音)
※韓國新出的愛敬氣墊age 20s怎麼樣?
※韓語語法體系及用法—表並列
※韓語TOPIK語法筆記:順序
※觀《week idol》最新版有感,論Dony Cony新節目《愛豆間》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