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要建設一幢高樓,首先要把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樣的,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管教,首先也得打下堅實的基礎,那就是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如果在沒有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之前就想要對孩子進行管教,就像是沒有打基礎就想蓋高樓一樣,是危險而且無效的。有些家長管教起孩子來既輕鬆又有效,而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卻遇到很多困難,他們的區別就在於前者與孩子建立起了親密的親子關係而後者沒有。所以,親密的親子關係是管教孩子的基礎。

一、親密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一個嬰兒得不到任何喜愛、觸摸和撫慰,他常常會死於一種奇怪的疾病,這種感情需求的證據在公元13世紀時就已經被發現了。

當時弗里德里克對50個嬰兒進行了一次實驗,他想知道,如果嬰兒永遠沒有機會聽到口頭語言,他們究竟會說什麼語言。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他安排專門養母給孩子們洗澡、喂他們吃奶,但是嚴格禁止她們對著孩子說話,也不允許愛撫和哄慰孩子。這個實驗的結果是悲劇性的,因為50個嬰兒最後全部奇怪地死亡了。

後來,上百次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生命的第一年中,母子間的親密關係對於嬰兒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一本家庭教育書上說的:「愛是一種營養,對嬰兒如此,對兒童如此,甚至對成人也是如此。在那些甚至連一個能夠表達愛意的長輩都沒有的家庭中,孩子會象植物缺少水一樣失去生氣,失去正常心態,甚至死亡。」

以上的研究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它也說明了嬰兒早期生命最重要的東西——與保育員(一般是母親)之間親密的互動關係,也就是那些涉及父母與嬰兒之間進行交流的依戀關係。父母與嬰兒之間依戀關係的性質,對父母與嬰兒雙方現在及以後長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的,母親與嬰兒彼此緊密接觸,在出生後不久就能夠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但是如果母親缺乏適當的經驗,親密關係可能就很難建立起來。沒有建立強烈的母嬰親子關係對兒童未來的社會適應性與情感的健康發展具有有害作用,並且可能與兒童虐待或者「母愛剝奪綜合症」這樣的事情緊密相關。

「母愛剝奪綜合症」:嬰兒沒有能夠增加體重與身高,跌入正常兒童底部的3%(有時到兒童晚期也沒有得到彌補),頭圍也比普通孩子小,無精打采、缺乏食慾、總是生病,而且還會出現更加極端的表現形式,直至死亡。不過,這種極端的表現形式很少發生。不過有一點令人放心的是,他們沒有出現智力上的不利景況。

二、 在孩子剛出生時就與他建立並始終保持親密關係

把你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一個嬰兒的位置上,這個嬰兒每天有許多時間是在她媽媽的懷抱里度過的,或者被背在媽媽的身上,媽媽根據她發出的信號來給她哺乳,並且敏感地對她的哭聲做出回應。在你的想像中,這個寶寶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這個寶寶會感到自己受到關愛,她感到很有價值。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照料的嬰兒因此就會產生自我價值意識。

獲得回應是嬰兒產生自我價值的關鍵

嬰兒發出一個信號,如,哭鬧著要吃奶或者要求得到安慰。媽媽立即作出了回應,而且媽媽的回應是和往常相一致的。隨著這樣的信號——回應模式在第一年中數千次地重複,寶寶明白了她發出信號是有意義的:「我餓了有人來喂我,我哭了有人會在乎我、安慰我,有人在聽著我,我是一個值得人們愛的有價值的人!」這樣,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就形成了。

在養育中能得到充分的回應,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寶寶知道自己應該有什麼樣的期待。他感到自己掌握著周圍環境的控制權。與之相反,與父母關係疏遠的寶寶會感到困惑。如果她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她的信號得不到回應,她就有可能感到那些信號根本就不值得發出。這就讓她得出這樣的結論:「我餓了沒有人來喂我,我哭得這麼傷心也沒有人在乎我,看來我不必再發出信號了,根本就沒有人會在乎我,我是一個不值得人們付出的一錢不值的人!」這樣,一種強烈的負面的自我意識就形成了。這種早期形成的自我意識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而且影響孩子終生。這會成為孩子容易感染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

由於在最初的兩年里大腦發育的十分迅速,所以我們十分強調早期照料的重要性。正是在這個時期,嬰兒把自己發出的信號與父母的反應做出聯結,如果嬰兒每次發出信號,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都能夠作出回應,而且回應是正確的或者基本正確,那麼嬰兒就有這樣的聯結:「我的信號有回應,他們在乎我,我是有價值的,我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如果嬰兒在早期與養育者能夠建立起這種聯結,他與養育者就會建立起親密無間、感覺愉快的體驗,這就會在他們心中建立起一種牢靠的安全感與幸福感。他們會努力把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保持下去,即使有了短暫的中斷,過後他們仍然能夠重新找回這種良好感覺。有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的人能夠比較好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因為在遇到挫折之後,他們心裡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就像靈丹妙藥一樣,能夠迅速修復挫折所帶來的創傷。安全感與幸福感已經成為他們自我意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也許會遭受到嚴重的失敗,但他們總是能擺脫挫敗,又重新站起來。對於那些存在著生理缺陷或者生來就天分比較差的孩子來說,建立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在他們生命之初,他們尚未意識到他們的缺陷,這階段如果他們能夠與保育員(一般是母親)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使他們獲得牢固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的話,那麼即使長大之後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陷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自卑感了。因為早期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是如此地牢靠,以致於再大的挫折在它面前都變得渺小了。那些早期沒有建立安全感與幸福感的孩子會努力地掙扎著去尋找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但是由於他們不知道安全感與幸福感是怎樣的感覺,因此他們並不能確定要尋找的到底是什麼。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在幼年時期就得到了親密關係的寶寶,儘管由於家庭問題而經歷了動蕩的童年時代,但依然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了。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

有些父母由於擔心寵壞了自己的孩子或自己被孩子所左右而不對孩子的啼哭作出回應,因而形成了疏遠的、缺乏交流的親子關係,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第一階段,寶寶會哭得更響、更尖利,好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第二階段,如果他們的哭叫總是沒有得到回應,那麼他們就會停止啼哭,放棄自己的需求。他們會意識到他的生活中缺乏某些東西,因而內心充滿憤怒,產生出對別人的敵意,性情變得孤僻難處。如果是在第一階段,寶寶會讓你覺得很煩人,父母會想方設法地躲避他。而如果發生在第二階段,寶寶就難以親近,因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就會相當淡漠。發生這種情況會使孩子變得很難管教。他會逐漸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沒有人真正在乎自己,給他帶來安全和保護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個孩子在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可信賴的」觀念中成長,那麼他與父母間的關係就會產生許多問題。由於缺乏親情的父母強迫自己不對寶寶發出的信號做出本能的反應,因此他們就會變得對孩子不敏感,並且會逐漸對自己的教養技巧失去信心,這是產生教養問題的另一個根本原因。

有一個這樣的母親,她帶著她的6歲大的女兒來找我們,她的女兒的問題是不願意與任何人說話、表情獃滯、眼睛無法與人對視、情感淡漠等。當談到孩子出生第一年的事情時,母親這樣說:「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有很多人寵著慣著,最後都出了問題,所以我覺得不能輕易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每次孩子哭的時候,即使我是閑著的,我都不馬上做出回應,而是等她哭累哭不動了,我才去為她換尿布或餵奶。」顯然,這個母親對孩子的冷淡是直接導致孩子冷淡的罪魁禍首。

對於這樣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你通過他的表情就能辨別出來,或者你通過他臉上的冷漠就能辨別出來。這樣的孩子不會主動地與別人進行目光交流,不像與父母感情融洽的孩子那樣給別人以親切的感覺。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通常聽到的描述是:「他看起來很失落。」你也可以通過一個寶寶呆板、執拗的行為表現來判斷他是一個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不當的行為上,而且常常是人們指責的對象;或者他會表現出生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中。這樣的孩子會變得陰沉、憂鬱,大家會覺得他是怨氣滿腹的搗蛋鬼、壞小子。他那些令人失望的行為實際上是他尋求親情的一種應對策略。由於缺乏對感情作出判斷的尺度,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無法懂得如何去重新獲得安全感與幸福感。他在尋求感情方面存在困難,因為他對曾經失去的東西喪失了信心。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較少主動去尋求歡樂,周遭很少有讓他高興的事,因為他們滿腹憤怒,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是一個搗蛋鬼、不遵守紀律的壞孩子,所以他們很少能得到父母及其他成人的認可,因為他們得不到認可,所以他們更加憤怒、更加搗蛋、更加壞。這就使得他的父母及成人更加不喜歡他,因此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這樣慢慢地越來越遠了。與父母感情親近的孩子能給大家帶來歡樂、具有親和力。所以父母及成人都喜歡這樣的孩子,因此他們就越有自信,越會表現出大家喜歡的行為。因此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因此,在感情方面,往往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隨時開始建立親密關係

你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如果我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與其建立親密關係的話,難道就沒有補救的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孩子是有彈性的,而且在任何時候開始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都不算晚。

通過向專家諮詢,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還是能夠和父母親密起來,他們之間能夠出現給彼此都帶來最大益處的教養關係。當然,這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因為自然地形成最佳親子關係的時機已經被錯過了。新生嬰兒比大孩子更容易為父母所接納。越早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感情,以後就越能保持這種親密。

三、母嬰的依戀關係類型

嬰兒與母親(主要照料人)之間依戀關係的性質,對嬰兒現在及以後長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如何看出嬰兒依戀關係是否強烈、對誰強烈,並且達到何種強烈程度?為此,心理學家艾因斯沃斯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量程序」:

1、 母親與嬰兒進入一個房間;

2、 母親把嬰兒放下,當嬰兒玩玩具時,母親停留在旁邊;

3、 陌生人進入,並且保持沉默(1分鐘);與母親說話(1分鐘);接近嬰兒(1分鐘);

4、 分離情節之一:母親離開。如果嬰兒哭叫,陌生人試圖安慰;如果嬰兒冷淡,陌生人努力讓他對玩具感興趣。

5、 重新團聚情節之一:母親返回;陌生人離開。母親問候、安慰嬰兒。

6、 分離情節之二:母親離開,嬰兒獨自留下活動。

7、 陌生人返回;調整行為,適應嬰兒的反應。

8、 重新團聚情節之二:母親返回,陌生人離開。

(以上每一個步驟持續大約3分鐘)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測出你的寶寶屬於以下哪一種類型的依戀:

依戀關係類型

當母親離開或者返回時的一般性行為

安全型依戀(佔60%)

把母親作為探索的基礎;當母親離開,感到難過,但是,當母親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積極歡迎母親的歸來。

不安全型-迴避型依戀(佔20%)

當母親離開,很少哭叫;當母親返回,忽略或者積極地迴避她,當把他抱起的時候,有時明顯不看或者不緊貼母親

不安全型-抵抗型依戀(佔12%)

當母親離開,非常難過;當她返回,非常生氣,有時把她推開

不安全型-沒有組織型依戀(佔8%)

對分離與重新團聚,表現出矛盾的、沒有組織的反應;當母親返回,可能哭叫、但是會跑開,或者一邊看著其他地方一邊接近母親

最有利於嬰兒發展的類型是「安全型依戀」,這類嬰兒把母親作為探索的基礎,在房間中自由走動與玩耍,但是通過觀察母親,進行言語交流,或者返回到她的懷抱,從而經常重新建立接觸關係。當母親離開的時候,嬰兒會感到難過,並且通常停止他們的探索活動。很多嬰兒也會哭叫。在重新團聚的時刻里,他們熱烈地歡迎母親,並且努力再次建立與她之間的身體接觸或者某些類型的交流。這種嬰兒在重新團聚期間,很少對他們的母親顯示出消極否定的反應。如果難過,他們很容易接受母親的安慰,並且很容易返回到遊戲或者探索活動中。

「不安全型」的依戀往往體現了嬰兒缺乏安全感。這種嬰兒在重新團聚事件中,對他們的母親展示出相當消極否定的行為。其中「不安全-迴避型」嬰兒或者忽略母親的再次進入或者積極避免與她進行接觸——有時通過觀看其他地方,有時通過拒絕擁抱或者黏附依靠。當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們很少哭叫。

而「不安全-抵抗型」的嬰兒,當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們非常難過。然而,母親的重新出現沒有撫慰他們的痛苦。奇怪的是,當母親返回的時候,這些嬰兒有時顯示出怒氣。這種怒氣有時非常微妙;例如,甚至當他們好像想要得到擁抱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把母親推開,這體現他們對母親有著愛恨交織著的矛盾感情。

最後一個群體被稱為「不安全-沒有組織型」依戀,這些嬰兒一般表現出一定的沒有組織、沒有定向型的行為,例如,在門口大聲哭叫想讓母親出現,然後當他們聽到母親接近的時候,迅速移開腦袋轉向另一邊;或者在陌生的情景中,一動不動地站著,沒有什麼明確反應。

表:「安全型依戀」與「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之間的差別

行為和能力

「安全型依戀」兒童

「不安全型依戀」兒童

嬰幼兒期的行為

安穩、沉著鎮定、信賴別人、幫助別人;內心具有幸福感,很小的時候就注意觀察、學習周圍的人如何對待別人

固執、焦慮、對人冷淡、怒氣沖沖、依賴心強、行為混亂無序,衝動

順從性

樂於接受指導、對人有禮貌、希望別人高興

封閉、抵觸指導、情緒對立、胡鬧、有戒心;不知道什麼是別人樂於看到的行為;感到受制於人

與同伴交往,建立和維繫友誼

合群、體諒、協作、具有同情心、信賴別人、有人緣、樂於奉獻;能長久地保持真摯的友誼;與不同年齡的群體都能融洽相處

咄咄逼人、好控制別人、自私、不願意作出奉獻、欺負人或者容易受騙;孤僻、封閉、對人冷淡、不相信別人、沒有人緣;缺乏摯深的友情

在學前教育環境中

能成為群體的領導者、好奇、求知慾強烈

疑慮、缺乏學習的好奇心

對別人的體諒和關心

敏感、體貼別人;在作出決定時顧及別人;幫助朋友

自私、不敏感、缺乏同情心

解決問題的能力

熱情、堅韌、樂觀積極、很少有挫敗感、對教導能作出積極回應、適應性強

具有強烈的挫敗感、消極、很輕易地就放棄、適應能力差

自尊自信

高;具有切實的自我評價能力

低;缺乏切實的自我評價能力

情緒表達

具有適當的情緒表達、坦白率直、和藹可親

拘謹呆板、控制不住怒火、失態、反應過度或者無動於衷

對幫助者的依靠

期待大人的幫助、明智地依靠幫助者的幫助、在與大人的交談中表現出自信;與大人進行目光交流

缺乏信賴、不尋求幫助、避免目光交流

是非觀念

做錯事的時候能由衷地認識到錯誤;具有健康的罪惡感;具有天生的是非觀念

從來不感到自責;是非觀念混亂

成年後的表現

道德上成熟,很可能具有滿意的婚姻關係,不太可能具有上癮的行為,心理比較穩定

道德上不成熟;具有暴力和病態行為的傾向;在感情方面存在障礙;具有滿意婚姻的可能性較小;易於有成癮行為

說明:這個表格的內容僅僅是統計上的相關。希望讀者不要簡單地「對號入座」,教育是複雜的,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有類似的問題,嬰兒期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可能僅僅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

簡而言之,「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的特點有:

有安全感、信任這個世界,很自信,探索能力強,到6歲時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情感更成熟,對人更友好,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好奇、更加好學,更有彈性。

「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的特點有:

沒有安全感、不信任別人,顯得焦慮、膽怯,適應能力差,厭食,遇到困難易放棄,面對壓力易產生挫折感,很多行為問題,有的5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破壞或攻擊別人的行為問題。

四、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的親子關係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可以養育出「安全型依戀」的兒童;而「以父母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往往養育出「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和「以父母為中心」的教養方式的區別: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方式

「以父母為中心」的教養方式

1、以人為本。「人」大於「事」、「人」重要於「事」。比如當嬰兒哭叫的時候,而她正好在做家務,她一般會先照料嬰兒。

以事為本。「事」大於「人」、「事」重要於「人」。先做完事再照料嬰兒。

2、以兒童為中心。把迅速準確地滿足嬰兒需要作為最重要任務。克服困難以滿足嬰兒的需要。比如嬰兒有時作息時間與她相反:白天睡覺晚上玩。這時她會盡量滿足嬰兒的需要。

以父母為中心。不把孩子的需要、哭叫當回事,總是先滿足父母的需要然後再考慮嬰兒的需要。比如嬰兒有時作息時間與她相反:白天睡覺晚上玩。她會千方百計不讓嬰兒在白天睡覺。

3、敏感。對嬰兒的哭叫和其他的痛苦、高興、興趣或者驚奇信號做出及時、適當的反應。

不敏感。父母獨斷獨行地與孩子交往,而且這些只憑他們自己的心愿和情緒。

4、反應迅速:嬰兒需要知道他的哭叫等行為對別人、對環境是有影響的,而且嬰兒需要家長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如果家長的回應太慢,那他們往往就難以把自己的行為與成人的行為聯繫起來,就會以為自己的行為對別人、對環境是沒有影響的。

反應遲鈍:等嬰兒哭了很久再去照料她,使得嬰兒以為父母不愛他。有的家長錯誤的認為讓嬰兒多哭叫可以增加肺活量,所以故意不及時滿足嬰兒的需要。

5、反應適當:嬰兒的哭叫等行為是有特定「信息」的,家長如果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應,比如孩子因尿濕而哭家長就懂得給她換尿布,因飢餓而哭家長就懂得給她吃,這樣就會讓嬰兒產生「控制感」,即有「我有能力控制外界來讓自己舒適」的感覺。

反應不當:這種父母常常會錯意,往往是嬰兒餓了他們以為是嬰兒困了而抱著哄,而當嬰兒困了想睡覺時他們卻以為他餓了而喂吃的。

6、始終如一:如果孩子發出同樣的信息父母都能夠始終如一地回應,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環境對他來說是可預知的,使他能夠了解到他的行為在特定情況下將會產生特定的後果。

前後不一:有時心情好一點對嬰兒做出反應就早一點,心情不好時則延遲反應。

7、與孩子互動:父母要能夠觀察孩子的需要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滿足孩子,就像跳舞一樣,兩個人互相配合,如果家長只顧自己的感覺而不顧孩子的感受,這種強加於孩子的行為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敏感的父母可以使自己的反應與孩子發出的信號相結合進行溝通,以循環往複的形式相互作用。

強加於人的行為:不顧孩子的感覺而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強加給孩子。如有的父母把嬰兒的手腳包得太緊,使嬰兒無法活動而難受。

8、接受:一般來說接受的父母樂於承擔照料孩子的責任,很少表現出對孩子生氣的現象。

排斥:父母有惱怒和憤恨的情緒,對自己孩子感情淡漠,常對孩子生氣,並施加懲罰。

9、合作:合作的父母尊重孩子的自治權,很少施加直接控制。

干預:父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關心孩子當時的情緒和活動。

10、關註:關注的父母熟悉自己孩子的交流方式,即使隔開一段距離他們也在留心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因此他容易為孩子分心。

忽視:父母只專心於自己的活動和思想,不到情況嚴重時,他經常注意不到孩子。他甚至可能在預定由他照顧的時間以外都能把孩子給忘了。

11、專心致志:把心思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例如,喂嬰兒吃奶時凝視著孩子的臉。

心不在焉:心不在孩子身上。比如喂嬰兒吃奶時東張西望。

12、身體接觸:擁抱孩子、親吻孩子、搖動孩子、接觸孩子、與孩子一起玩遊戲等

缺乏身體接觸。

13、話語激勵:喜歡和孩子說話;

不喜歡和孩子說話

14、物質激勵:為他們提供用來觀看、接觸、品嘗、用鼻子聞以及各種各樣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東西或玩具。

缺乏物質激勵

五、親子關係影響兒童一生

親子關係(一般是母嬰關係)是人一生中第一個人際關係,這種關係模式會深深地烙在嬰兒的心裡,成為她人生中一切人際關係的原型,特別是較為親密的人際關係,如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朋友之間相處的模式,都一直在重複母嬰關係模式。在嬰兒期有「安全型依戀」的人,對人有安全感、信賴別人,他們對待別人就像小時候他們的母親對待他們那樣:敏感的、接受的、合作的、關注的,他們善於與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而在嬰兒期是「不安全型依戀」的人,他們把小時候對母親的敵意帶到了當前的人際關係當中,他們對待別人也像小時候他們的母親對待他們那樣:遲鈍的、排斥的、獨斷的、忽視的,所以他們很難與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這種人註定一生孤獨,註定一生都在為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而苦惱。

有一個女孩,名叫小青,她於1995年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她出生時已經有兩個姐姐,她的父母很希望生個男孩,所以她的出生讓父母很失望,為了趕快再懷個男孩,父母決定不讓小青吃奶(哺乳期不能懷孕),不久,母親終於又懷了一個,全家人都把希望放在母親肚子里的孩子,很少去關注小青。如父母所願,在小青16個月大時,弟弟出生了,這時,全家人欣喜若狂,精心呵護著她弟弟,卻完全忽略了本來就缺乏關愛的小青,弟弟的出現「奪走」了小青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母愛,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小青只好做些「壞事」來吸引父母的注意,雖然她最終得到的是父母的責罵,但這在小青心裡,這至少比他們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強,所以她樂此不疲地「搗亂」。於是,從小她就是一個「壞孩子」。這個不良稱號一直保持到幼兒園、小學,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由於受不了她的搗亂行為而把她開除了。在家裡與父母「不良的互動」一直循環到15歲。這一年,小青出門打工。在與工友的交往過程中,她表現出了很多問題:不懂得與別人友好相處,只對一個能比較寬容她、比較接納她的女工友(名叫蓮容)纏著不放,依賴蓮容像嬰兒依賴母親一樣——要求時時刻刻在一起,一不見就要馬上打電話尋找直至見著人為止。要和她一起吃飯,一起睡覺,甚至要求蓮容為她洗衣服。最讓蓮容受不了的是:不讓她與其他人相好,當蓮容有了男朋友以後她就非常「吃醋」、非常「驚慌」,走到哪裡跟到哪裡,不讓她接電話,有時人家打電話給蓮容她會回打過去罵對方,不讓對方和蓮容交往。小青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對她這樣,她常常覺得「心煩、心痛」。說到家時,她說與父母沒感情,不想回家。

思橋看法:

小青與工友之間的關係很明顯是在重複小時候她與母親的關係模式。因為在她小的時候母愛就被弟弟奪走,這種失去愛所造成的創傷一直烙在她的心裡,她很怕再次失去愛,即使是友愛。她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想抓住她的朋友,但是她的那種極端的纏人方式往往使人避之唯恐不及,最後她就更難得到愛,由於得不到愛就越渴望愛、越怕失去愛,於是她就會越纏人,這種惡性循環總是難以終止。說她的人際關係在重複小時候她與母親的關係模式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她總是在用她母親以前對待她的樣子在對待別人:以自我為中心、遲鈍的、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霸道的、強制的等。

一般地,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往往從兩個方面在重複著早期親子關係:一個是重複著早期親子關係中的自己,一個是重複著早期親子關係中的父母(或保育員)。

當對方像權威(小時候的母親或保育員)的時候,這種權威包括長輩、領導、有地位的人或者是有錢人時,我們往往會重複嬰兒期的自己。「安全依戀型」嬰兒因為得到愛與尊重,他們相信他們是值得權威愛的,所以他們在權威面前就像自己小時候在母親面前一樣從容大方、自信自如、尊重權威、行為得體,而「不安全型依戀」嬰兒因為小時候在母親面前的失敗,他們總覺得他們是不值得權威愛的,所以他們在權威面前就像自己小時候在母親面前一樣,老擔心權威會挑他的毛病,所以就忸怩不安、不自信、焦慮拘謹,一旦找出權威挑他毛病的線索就充滿敵意,有時就會表現出對抗的情緒。

當對方是地位低下者(像小時候母嬰關係中的自己)的時候,這種「地位低下者」是相對於自己,包括自己的晚輩、自己的員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比自己較沒錢的人等,當面對這種人時我們往往會重複嬰兒期母親對待我們的樣子。「安全型依戀」的母親對孩子是充滿愛與尊重的、敏感地滿足嬰兒需要的、合作的、關注的,因此他們對這樣的人也會是充滿愛與尊重,敏感地滿足對方需要,與對方合作,關注對方。而「不安全型依戀」的母親對嬰兒是遲鈍的、排斥的、干預的、忽視的,因此他們在對待這樣的人時也會是遲鈍的、排斥的、干預的、忽視的。

總之,嬰兒期有「安全型依戀」的人對人總是平等的,不卑不亢,既在有地位或有錢人面前不會自卑,也不會在地位低或窮人面前自負。而嬰兒期是「不安全型依戀」的人總是走向兩個極端,在有地位或有錢人面前很自卑,卻在地位低或窮人面前很自負。


推薦閱讀:

有個姐姐是什麼體驗?
一個終身面癱患者的自白
21部療傷的心理電影
《古文觀止-太史公自序》的原文內容是什麼?

TAG:育兒 | 心理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