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素食營養??素食者如何保證蛋白質的均衡攝取?

茶姐姐在這九年的素食當中,無論是朋友,還是學員,這個是被問及最多的問題

它包含兩個方面:

1、素食如何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2、素食如何保證攝入蛋白質的氨基酸均衡,滿足身體的需要?

根據世界上最大的營養師專業組織-美國膳食營養協會(ADA)的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攝入0.8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

因此,一位100斤體重的人每天只需要大約40克的蛋白質。我們推算一下他能否靠純素飲食獲得所需要的蛋白質。

100斤重的人每天大約需要1700千卡的熱量。

我們假設他以穀類為主要的熱量來源。因為穀類的蛋白質供能比(蛋白質提供的熱量佔總熱量的%)平均約為10%,所以如果他吃夠了1700千卡熱量的穀類,他就吃到了170千卡左右的蛋白質。每克蛋白質含4千卡熱量。170/4=42.5克蛋白質,剛好滿足他的蛋白質推薦量。

只要一個素食者攝入足夠的熱量,他就攝入了足夠的蛋白質。(靠可口可樂和炸薯條維生的人除外)這還沒把豆類算在內呢!

所以蛋白質是最容易滿足的營養素。只要吃飽,很難做到蛋白質缺乏。

如果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比如孩子長身體或運動員增肌,可以在蔬果豆谷的正常飲食之上,多攝入些豆類,藜麥或堅果等高蛋白的食物即可。

六七十年代,我國居民的飲食接近於素食,那時的國人就是以吃飽為原則,食物以主食為主。當時的慢性病非常罕見。

相反的,不管肉食還是素食者,現代人往往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

蛋白質消化後變成氨基酸,過量的氨基酸進入人體後不像糖類和脂肪一樣可以儲存,再加上澱粉攝入不夠,於是逼迫肝臟起動脫氨基反應,把氨基酸轉化為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或進一步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同時生成尿酸和尿素。這些含氮物質反而增加了肝腎的負擔。

相比之下,植物蛋白高的食物如豆類,同時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比較平衡。多攝入一些問題不大,就是可能出現脹氣而已(花生大豆脂肪含量高除外)。

而過量攝入動物蛋白,則同時攝入了大量動物脂肪,這是導致現代病高發的原因。

03

有人擔心植物性蛋白中有些氨基酸的含量比較低。而動物蛋白才是「完全蛋白」或者「優質蛋白」。只食用植物性食物會不會造成這些氨基酸攝入不足?

研究發現,有變化地食用豆類、穀類和蔬菜,可以滿足所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人們曾經認為各類植物性食物需要在一餐內一起吃,才能獲得它們的全部蛋白質價值。但是現在營養學權威,包括美國膳食營養協會,相信只要在一天之中攝入不同的植物蛋白即可。

實際上,植物性食物中某些氨基酸的含量較低,比如蛋氨酸,反而對預防癌症是有利的。

那麼什麼是各種植物性食物理想的攝入比例?

每天最佳的蔬果豆谷量的比例為4:3:2:5。能做到1:1:1:1也不錯了。

從種類上,每天最好攝入至少1-2種穀類,1-2種豆類,2種水果,3-5種蔬菜,其中一定要有綠色蔬菜。

有的人嘗試食果的生活方式,以水果為主要的食物,這要小心。因為水果是高纖低蛋白的食物。只吃水果,可能達不到熱量需求;即使通過多吃達到了,碳水化和物和蛋白質的比例可能失調。可能真的會出現蛋白質不足。

最佳的飲食方式還是建立在蔬果豆谷基礎上的平衡膳食。

04

人們總是擔心缺乏蛋白質,實際上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微量營養素,比如抗氧化劑、植化素,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

抗氧化劑主要存在於植物中。動植物食物抗氧化劑的含量比約為1:20。抗氧化劑對於中和體內的自由基至關重要。自由基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和多數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

植化素存在於植物之中,有多種生物功能,如異黃酮、木質素、兒茶素等等。植化素有抗癌,提高免疫力,促進代謝等多種功能。

抗氧化劑和植化素廣泛的存在於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尤其是光照充足的深色蔬果。

追求動物蛋白,過度攝入動物性食物,反倒容易造成這些植物來源微量營養素的缺乏。

咱能不能不要老跟蛋白質較勁,再對照這個:吃素這麼久還各種不調?你可能吃的是假素!,就沒什麼問題了。

最後多嘮叨一句,

擔心蛋白質不足,是貪慾在作怪……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