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關係:保持聯絡,保持距離
來自專欄看世界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網傳這是梵高寫給提奧的信。雖然強迫症如我翻遍了傳記手札均未查到。忽略出處,記住深意。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新發布報告稱,中國網民近一半的時間耗費在社交網路上。人,生而孤獨,和這世界建立良好連接併產生交集,決定著人生意義和獲得感的多少。騰訊公布的微信數據顯示,年輕人平均有128個好友,工作後會增加20%。
現代化大數據社會信息爆炸,人被多終端網路跨時空高效捆綁,好似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寫的那樣:「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通訊錄人數不斷增多,人脈看似擴張,有效社交也隨之優化了嗎?為什麼能保持見面和親密分享的人還是那些個?
實際上人們維繫朋友的數量是有限額的,遵循150定律(Rule Of 150),即「鄧巴數字」:
從遠古時期開始,受大腦認知影響,人類智力允許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約為150人;而密切聯繫、深入跟蹤交往的也就20來個人。這世上的人只分為兩類,聊得來和聊不來的。我們不可能討好所有人。《菜根譚》早就指出了,「淡薄之士,必為濃艷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樂觀一點,所謂「梵高親筆信」還有後面的話:
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我帶著我的熱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以及毫無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氣不接下氣。我對她說:你叫什麼名字。從這開始,後來,有了一切。
譬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新女友格里姆斯(Grimes, 原名Claire Boucher, 前不久她說受馬斯克啟發,宣布改名光速標誌c)……
因為一個時隔三年、心有靈犀的燒腦AI梗「Rococo Basilisk」而走到一起,怪咖伴侶,彼此款待。同在一個圈未必都是「朋友」,一些人(通常是高自尊低需求型),會主動清理舍離自己的朋友圈,控制社交頻次和程度,恰如《白鹿原》里所稱「朋友之交,宜得刪繁就簡」。
進入自洽境界,減少不必要的投入性消耗與依賴,無論物質、情感還是時間精力。資深社交恐懼怎麼辦?你可以像芬蘭人一樣保持舒適區,做個脫離低級趣味「精芬」的人。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或者像北宋人一樣有禮有節(此處糾錯下圖的「動作」,漢書即有名詞「便面」,意指團扇﹑摺扇、蓋扇之類也)……為古人暗搓搓的創意點贊,這樣的扇子請給我來一打。
為什麼會有「佛系」的出現和流行?本質上是一種降低慾望、減少麻煩、避免痛苦的生活態度。
但是看淡一切、慾望清零後,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無欲無求完全獨立不粘人屬性常見於——單身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不妨想想,我們社交的動機是什麼?首先,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在自我暴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淺到深如下:情趣愛好方面(飲食習慣等)→態度方面(對人的看法、對時政評價等)→自我概念與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自卑情緒、與家人的關係等)→隱私方面(私密體驗、想法等)誰也不是人民幣,天生就能得到別人的喜愛。
雖然自我暴露(保持聯絡)的風險是也可能被人厭煩,但是不自我暴露(保持距離)就不要期望人際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關鍵是要找到平衡點。
其次,從個體感受來說,時間是流動的,回憶是連結的,留下痕迹不失為一種抒發和紀念。眾多社交平台給了人們創作生產、交流互動的空間。費爾南多·佩索阿認為「寫下即是永恆」。我們活過的剎那,前後皆是暗夜。存在是偶然,如何克服渺小與虛無感,或許正如存在主義大師亞隆所說,定義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特異性,才是對抗死亡焦慮的唯一辦法。每發出一條信息,或社交媒體分享內容後,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關注動態反饋,這源自大腦的獎賞機制。
對話框里的「對方正在輸入……」、刷新點贊和評論,能潛意識裡帶來愉悅感。然而成癮性社交過載後,空虛寂寞愈加強烈,互動過程也會伴隨焦慮,不回消息、「刪除」、「拉黑」、分組屏蔽、一鍵清空……讓關係變得脆弱。隔著屏幕的網路社交中,逃避解決問題,實施冷暴力輕易可行,「充滿安全感,根本不擔心誰會離開」的狀態,在虛擬空間並不可控。
透過網路說體貼動人的話,對方只能接收到一半,而說賭氣爭執的話殺傷力翻倍,甚至破壞原有的美好關係,這是不見面的軟肋。《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里凱莉(Carrie Bradshaw)思考了關係的意義:"有些關係讓你接觸到嶄新甚至奇異的世界,另一些則給你老套的熟悉感;有些關係引出一大堆問題;再一些把你帶至出乎意料的、和你之前的原點相距甚遠的地方;而還有一些,會帶你回歸。"這些關係中有積極的也有負面的,社會科學家們早已分析總結過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需符合以下四點:
1、相互性原則:
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和支持。人際交往當中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2、交換性原則: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於或等於失。
3、自我價值保護原則: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持的心理傾向,其目的是防止受到貶低和否定。個人對他人的評價極其敏感,對肯定者認同和接納,並反之予以支持。4、平等原則:交往雙方的付出投入和需要的滿足程度必須是平等的,這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前提。平等對待的心理溝通需主動、相互、有來有往。
掌握以上,你會發現一切皆有原因:
刪除的聯繫人很少有回加的(除非特別在意或被誤刪);人際交往是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壞關係要及時止損,否則沉沒成本加大;真誠以待互相需要,才能獲得持久友誼……日久生情?好友疏離?反覆磨合?人不如故?在各種關係的生長過程中,適時檢視是契合還是偏離了基本原則。如果你想維護這份關係,就知道從何改善了。
現實生活中深刻了解一個人,需要大量溝通交流的時間成本,網路化社交則簡便得多,手指輕滑,別人的生活、情緒、思想躍然眼前。
也許你要問,睡前刷手機怎麼就停不下來?進化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論證,八卦是與生俱來的,像程序般被編寫在基因里。人類在長期進化中,發展出這一良性合群、自我保護的重要本能。相對封閉的朋友圈,碎片化的信息展示,人們選擇發布的內容亦真亦幻。
這一秒你看到的是完美人設,線下卻可能發生著大相徑庭的另一幕。《頭號玩家》里薩曼莎說:「你只了解了我想讓你了解的,你愛的不是真正的我。」人們一邊瀏覽別人的線上展示,一邊就已經不自覺地開始貼標籤。這其中有些標籤,恰恰是展示的人希望他人貼上的(比如吃貨、精英、好家長、旅遊達人等)。
還有一些,是始料不及的違和,包括且不限於過度解讀、認知跑偏、抵觸蔓延等。標籤理論認為, 標籤是人們對自我形象的界定。自我形象通過與他人互動產生,而他人的標籤則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標籤化固然是種高效的識別和分類方法,能讓個體快速得到定義,在群體里尋找志同道合者,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反之也能造成傷害。別忘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還有傲慢與偏見,以及無處不在的鄙視鏈。
東野圭吾說過:「沒有歧視和偏見的世界 ,那只是想像中的產物。」建立在對其他價值的鄙視之上,佔據道德制高點的俯視,能帶來強烈的優越感。且不說集體社交中,缺乏邊界感、烏合之眾的訊息病毒式傳播,人們以訛傳訛、給他人錯打標籤;
大腦還會作弊,繞過客觀事實,把信息加工成主人想看想聽的內容,進一步強化誤會與成見;再者,標籤一旦貼上,就很難摘下,而人是一直在變化的。被貼上"標籤"的人會不知不覺修正"自我形象"。最簡單的例子如心理暗示的大眾星座學(本是脫胎於天文學的占星術),以及「枉擔了虛名」、「破罐破摔」。
並不是每一個標籤都適合與準確,對亂貼標籤卻深信不疑的人而言,以偏概全或誇大事實很常見;被貼標籤的人面具戴久了會忘記自己原來的樣子,委曲求全,在真實與虛假之間迷失。就像幾乎每個星系中心都有個超大質量黑洞一樣,通過社交平台浮光掠影的片段印象,去認識人、評價人,是人際交往中最大的黑洞。
這種不客觀、非理性的判斷,通常偏差很大,是標籤固化,且吞噬性的。真正優質的情誼,經得起包容審慎、歷久彌新的考驗。
心懷信任之願,不為外界干擾,縱然萬千煙火、縱橫溝壑,應如道明寺司堅定不移:只要你說沒有,我就相信你。也許最好的關係,是去標籤化,初心一片,純粹自如;既有彼此適度舒坦的空間,又有共同成長前行的幫扶。
正應了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生之所往,不過良風年年。一個不冷有趣的微信公眾號:大小宇宙
最好的關係:保持聯絡,保持距離Gone with the wind丨心硬者得世界,溫柔者成神那些基因檢測告訴我們的事(2)那些基因檢測告訴我們的事(1)冷芝士丨萬物有靈且美,點亮未知好奇【調查】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FIX IT丨有時會治癒 · 常常在幫助 · 總是去安慰清明夢丨想要活得有趣?試試夢得清醒哥白尼原則和奧卡姆剃刀:懂定律更懂你娛人劫| 所有玩笑都有認真成分因為遇見你,餘生都是你和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做朋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霜石學園記憶碎片
http://weixin.qq.com/r/3z9HX4XEWdgmrcE892rN (二維碼自動識別)
隨緣關注 ~ 大小宇宙 ~ 隨緣點贊
(轉載請聯繫作者並標明出處)
守護好奇心 理性治癒系 有趣超能力
推薦閱讀:
※五臟、五味和五志的關係是什麼?
※沈騰和馬麗是什麼關係?
※五招應對女生的廢物測試,迅速與她確定戀愛關係
※智海擷珍 ? 上師與弟子的關係
※男女之間可能發生的5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