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資本主義「異化」的思考

對資本主義「異化」的思考

一、引子。

萌生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從讀到兩個職業發展截然不同的人寫的文章開始的。

其一是一位30出頭旅行過51個國家的投行男,知乎ID「大西洋鰻魚」,基本上職業規劃是現今社會各大家長和學子最理想的,互聯網玩過,金融玩過,收入在同齡人名列前茅,可以歸類為成功人士。他的成就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從我功利的從失敗專業生物轉到統計專業就能看出。但是,從他的文章裡面,我讀到了另外一種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想法,主流正確價值觀認為旅行本質上可以認為是一種消費,對個人發展幫助有限。但是這位認為,旅行儘管讓他事業發展沒有趕上同階層人的腳步,不符合社會要求,但是他個人還是高度評價旅行的意義,覺得旅行中體驗的不同的事物,讓他覺得比別人多活了10年。

另一位是一位做純數研究的博士生,知乎ID「Yuhang Liu」,他認為他選擇讀純數phd,是真心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歡。從本科開始,他就沒有考慮任何轉嚮應用專業撈錢的想法,比如說統計,金融,計算機等。他認為一是作為普通人,就算學「成功」專業,也很難比及喊著金鑰匙長大的北京戶口孩子,君不見多少清北學子因為房價逃離北上廣。二是金錢給他帶來的快感不及做出數學方面學術成就的快感。儘管他在我看來算作成功人士,但是在國內社會大的價值觀下面,有這種理想主義想法的人,往往不被社會接受。

這個引發了我對我所接受的價值觀,接受的教育的懷疑。我們從小到大,被期望著走一條穩健的成為世俗上的「成功人生」的道路,15-25歲好好念書,25-35歲找一份有前景的行業開始996和別人拼,成為前10%,35-40歲走上管理崗開始淡泊名利,主要任務是教育小孩,然後45-50歲小孩高考完畢一切收工開始享受生活。這種人生「最優解」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沒有完全推翻「最優解」,畢竟我自己都在踐行這條道路,但是我覺得這其中肯定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和我人生最終目標不相符合的地方。

二、人生的最終目標到底是啥?

對於最終目標我的理解是,人不管是「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本質上沒什麼區別,人都是為了自己活著的,為了最大化一生中自己的快樂和成就感。人生而自由,最終目標應該是在物質上過得去的前提下,去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體驗這個世界上不同的美好的事物,從而讓自己開心有成就感。

從理論上來解釋,是因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相同物質或者體驗的刺激,產生的快樂&成就感,或者乾脆說分泌的多巴胺是遞減的,造成產生快樂的刺激閾值不斷的在升高,所以只有新的東西,新的體驗,新的認識才能讓人一直快樂。

三、什麼是異化?

現代化,準確的說是資本主義化帶來的工業化,給人們帶來物質豐盛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其一就是資本主義對人的「異化」。

按馬克思的理論是,人類創造了「資本」,希望它能夠激勵社會的發展,事實上資本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是資本反過來有奴役了人類,異化的定義是「Alienation is the separation of what cannot be separated with distortion」, 體現在現在社會中勞動產品所有權不屬於勞動者而屬於資本家,勞動本身不是為了滿足自身物質精神需求而是成為剝削的過程,勞動成為生活的手段而非目的,以及人們對自身定位不是完整個體而是變成了「社會的螺絲釘」。這時,作為個體,我們就沒有按我們天性中的「最終目標」行事,而是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工具」,「生產的手段」以及「資本家的商品」。華為那堆人過勞死,就是因為沒有想明白這個觀點。人生而自由,本來就不應該為他人而活著,命都快沒了,還在乎個屁的錢,在乎個屁的社會地位。

再拓展來說,「消費主義」盛行,也是為了資本服務。消費主義是資本家通過廣告,媒體,社交平台對個體進行洗腦,創造本不存在的慾望。思考一下,一定要開路虎才有面子嗎?一定要買各種「專家」背書的產品嗎?一定要穿輕奢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嗎?一定要窮游賣身去西藏才能凈化心靈嗎?大部分的消費是宣傳下頭腦發熱的消費,超過了本身的需求。超過需求的物質其實根本沒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工業發展得這麼快,現在人還是得996為了這堆消費主義的東西肝生命,真是諷刺。

四、對異化的解決辦法?

對於對抗異化,學界有幾種態度。

要麼是馬克思為代表的徹底掀桌子,例如布拉格之春,法國五月風暴和義大利的熱月之秋,但是這些馬克思主義「新左派」的「先進運動」的統統失敗暫時證明這條路走不通。

要麼是主張多元主義,這種後現代主義者有如下特徵。 1. 拒絕「元敘事」,認為真理是不能用語言編排出來的。 2. 主張「建構論」,認為人的本身,是像白紙一樣,而不是社會關係的集合。 3. 反本質主義,放棄事物中心的邊緣的差別,反對統一性和普遍性,肯定差異性和多元性。 4. 排斥一切權力,因為權力者主觀定義了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所以後現代主義者調侃政治,排解權威,關注少數,主張用頹廢,犬儒來對抗異化。具體由西方某些白左,日本的低慾望人群來踐行。但是顯然,這種消極態度的犬儒主義,造成了人民的「內卷化」和「費拉化」,所以這是不對的。

最後就是以「帕森斯」為代表對現代性的態度,在承認異化這些陰暗之處的同時,還是堅持資本主義現代性為主流,要悶聲發大財,提高生產力。所以作為個體,要做的還是該肝的肝,該轉專業「最優化」就「最優化」,但是唯一別忘記的就是「被異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快樂。暫時的「被異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生而自由,活著不是為了給資本家每周996工作到死的,事業發展得差不多了,錢掙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去追求生活了,所以個人構思是,以後事業差不多了之後,重返學校去讀幾個社科相關(歷史or政治or哲學)的學位,畢竟對於我來說,求知才是最終目標。

再回到開頭的例子,「大西洋鰻魚」 在他的文章中提及,當他因為業餘時間都拿來體驗旅行,而業績落後同屆投行人的時候,他感到了非常焦慮,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但是後來這哥們就釋懷了,就是因為想明白了,在金融行業去肝去拼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有舍就有得,追求旅行中的體驗是他的人生中的最終目標之一,這個選擇是值得的。

「Yuhang Liu」 這哥們是我要重點學習效仿的,追求純粹的知識,學東西做學術一定要為了名利嗎?滿足求知慾,追求知識的「永恆」才是最終目的。

推薦閱讀:

社評:莫言拒談政治是對文學的保衛
為什麼脫北的人闖入外國駐中國的使館就安全了?
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因為什麼?
2018台北市議員選情如何?松山信義、原住民篇
為何歷史上中國政壇鮮少有暗殺的現象?

TAG:資本主義 | 哲學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