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樹立「守護獨島標誌石碑」

登島、立碑,韓國保衛獨島立場漸趨強硬韓日獨島/竹島之爭來龍去脈所謂獨島(日本人稱竹島),是位於日本海(韓國稱「東海」)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險峻多石,面積狹小,自身並沒有利益可言,不過,如果將獨島劃歸某一國,其周圍廣大的專屬經濟區的漁業權和海底資源將十分豐富。這是韓日爭奪獨島的基本原因。兩國均聲稱,歷史上對獨島有管轄權,在近代又分別曾聲明將其納入主權範圍。二戰以後,獨島被韓國實際控制。但日本聲稱在其後簽訂的日韓和約中,其放棄的主權範圍並不包括獨島,此後便要求韓國將獨島主權歸還日本,甚至幾度打算讓國際法院進行裁決,但韓國一直拒絕日本的要求。獨島問題在兩國間曾經被擱置,但在21世紀以來,隨著各國民族主義回潮,兩國間關於獨島的爭端再次升溫。整體而言,獨島爭端與釣魚島爭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近年來,韓國政府在獨島問題上愈發強硬近年來,韓國政府在獨島問題上愈發強硬。不僅利用實際控制的優勢,常駐守備隊警戒,還建設了直升飛機場、船舶碼頭、和燈塔等設施。自2008年日方再次挑起爭端後,韓國政府將以往對該島所持的「實效支配」的說法改為「領土守護對策」的說詞,進一步加強了對獨島問題的重視。而近日韓國方面一系列的動作——李明博登島、舉行「守護獨島標誌石碑」揭牌儀式,更是再次彰顯了韓國政府在獨島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李明博甚至在此期間提出,若日本天皇想訪韓,應先行道歉。這前所為未有的對日強硬態度激起了日本朝野的一片憤慨。但在人們印象中,李明博政府與日本各方面的關係還算不錯,何以在主權問題上,變得日趨強硬?…[詳細]韓國政府為何強硬?韓國人把獨島問題視為歷史問題、尊嚴問題在韓國人眼裡,獨島不僅僅是主權和領土問題,更是一個歷史問題和尊嚴問題,而且就是指向日本。李明博在解釋訪問獨島的動機時聲稱,去年12月韓日峰會時,就慰安婦問題他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談了一個多小時,但「野田只是轉移話題,而且要求韓國拆除慰安婦少女像,日本一直在過去歷史問題上表現的很消極,我覺得需要作出行動,於是就訪問了獨島。」在日本媒體看來,韓國人之所以把獨島跟歷史問題和尊嚴問題聯繫起來,是因為韓國人對二戰後復國有一種屈辱感,因為那是美國人的勝利,而不是韓國人的勝利。只有二戰後依靠自己力量對獨島的控制和保衛,才是僅有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奪回的領土。顯然,李明博訪問獨島,既是為了激發國民的尊嚴,又是為了刺激日本。在韓國人看來,歷史問題、尊嚴問題是如此重要,以致他們對美國外交家阿米蒂奇的報告中「韓國和日本應擺脫使兩國歷史分歧重新出現的誘惑,從現實政治的角度出發重新考慮兩國同盟關係。兩國應該重視的戰略挑戰課題是中國的崛起」的提法都非常不滿。韓國人認為,歷史問題就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什麼次要問題。韓國人在獨島爭端中反映出的對尊嚴問題的看重,還可以從很多細節得到印證。例如,韓國政府曾經公布,從2010年年初至2012年6月底,共發現了海外網站中共有2799處對東海作了錯誤的標示。其中得到糾正的只有792處,僅為28.2%。而同一時期內,對獨島的錯誤標記有33處,但得到糾正的只有9處(27.2%)。政府官員對此做出了檢討——「這是我國政府糾正錯誤標記的努力不足所致。」由此可見,韓國政府眼中的獨島,絕不僅是什麼一顆可利用的政治棋子,而是對國家對國民有著深遠的意義。…[詳細]民意壓力反映到政府行為上韓國政府的強硬做法,其實也反映了韓國洶湧的民意。自近年獨島主權爭端升級以後,韓國普通民眾保衛獨島的熱情也不斷高漲。「守護獨島」的民間大小團體不計其數,每次守護行動,都有數百家守護團體組成聯盟,表達他們的立場。這個熱情擴散到了所有地方。在前不久結束的奧運會上,擊敗了日本奪得男足銅牌的韓國隊,其中一名隊員竟然在賽後展示了「獨島是韓國的」標語,這違背了奧林匹克運動拒絕政治的鐵律,被奧委會取消了其獎牌。然而這位球員在韓國被視為英雄,即使被剝奪了獎牌,韓國政府依然決定免除其兵役。所以,李明博的行為是有著強大的民意基礎的,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民眾的歡迎,調查稱有8成5以上的民眾支持李明博。自李明博8月10日訪問獨島後,去獨島博物館參觀的遊客人數日均已超過1000人次——要知道,這個博物館座落在另一個遠離陸地的島上,能有這樣的參觀人數是非常驚人的。如果李明博不這麼做,其所在的黨派支持率就會降低,所以說李明博登島某種程度上也是民意壓力的作用。…[詳細]日本強硬,韓國就更強硬韓國對獨島問題的強硬態度,還源於日本方面對獨島問題的日趨強硬。日本在2011年發布的《防衛白皮書》中,主張獨島為日本固有領土,引發韓國國防部嚴重抗議,要求日本立即更正。並強調,面對任何一個挑戰獨島主權的企圖,韓國將會採取嚴厲措施。韓國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聚集了民眾,火燒改造的日本太陽旗抗議,宣示獨島主權。另外,為了對抗日本巡視船對獨島近海「騷擾」的加強,韓國海警近年來不斷增強巡航獨島的力量,相繼把各種新式大型警備艦投入獨島水域。以在軍事上對抗日本。…[詳細]李明博登島,也不排除是一場政治秀當然,李明博登島,也不排除是一場政治秀。李明博此前曾與日本商定秘密軍事協定 ,引發了強大的輿論風波,而且李明博自己也出現了家屬醜聞。處於信任危機中李明博,需要振奮士氣,也需要轉移國內的矛盾。日本媒體也指出,韓國總統任期快結束前,都喜歡拿「獨島問題」刷存在感。這次登島,也未必不是為了自身利益考量。不過,不管怎麼說,李明博作為總統親自登上爭議島嶼,其政治意義都是非常大的,可以說徹底激怒了日本。…[詳細]如何評價韓國政府的強硬東北亞領土爭端的「囚徒困境」在美國智庫人士謝拉·史密斯看來,東北亞的領土爭端中,各國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民族主義的漩渦,這是極為不可取的。他認為,東北亞各國領導人應當銘記20世紀因沙文主義帶來的犧牲,且不能因譴責和報復引發另一場戰爭。史密斯稱,在21世紀的今天,領土問題應當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各方舉出可信的證據,交由權威的機構進行裁決。說到底,東北亞各國之間合作的空間比對抗的空間要寬廣得多。然而,讓各國輕易擺脫民族主義漩渦,這只是一廂情願。很明顯,東北亞領土爭端已經陷入了「囚徒困境」,沒有任何一方願意「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各方面的立場基本都是領土問題不能有一絲退讓。例如,日本只肯把獨島、「北方四島」等自己控制不了的領土拿到國際法院進行仲裁,卻從不承認自己控制的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要拿去國際法院。顯然,中、韓、俄也都不會讓步,尤其是這幾個島嶼爭端都不是簡單的主權問題,而是與歷史、尊嚴等有很深糾葛,於是就更不會讓步了。在民族主義回潮,各國現代化都接近完成的當下,領土問題也成為各國民眾日益關心的對象。這一切都決定了東北亞領土爭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詳細]政府強硬會損害外交關係,但也不必過於過於擔心毫無疑問,在東北亞領土爭端中,強硬的政府立場會損害外交關係以及經貿、文化等各方面的往來。日韓之間主權問題強硬的政府立場就多次損害了各種正在進行的談判,連日韓自由貿易區這種重要的談判都受到影響。不過,民主政治的秘訣在於,只要讓人們充分參與,總會有對某種思潮進行制約的力量。在主權爭端中,當然有大量的人支持自己的政府,反對對方政府,但同樣有為數不少的人意識到這種強硬對兩國關係的損害。例如韓國執政黨的一名幹事就批評李明博登島是「迎合大眾,代價將由下任政府來承擔」。一位日共同社編輯也在哀嘆了日本與鄰國關係的惡劣之後,稱爭端的出現也是日本反省自身的時機。一位前外務省官員在日本報紙上談到釣魚島問題時,也公然否認了釣魚島不存在爭議的說法,而是很明確地承認釣魚島問題與中國之間存在爭議。在各種力量的制約下,主權爭端問題再嚴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未必壞到哪裡去,被推遲的各種談判也總有重啟的一天。這就好比日本大地震後,中韓都不惜餘力支援日本。甚至中韓領導人還一同去核事故事發地福島品嘗當地草莓。所以,政府強硬一點,也不是什麼太值得擔心的事。…[詳細]無限期「擱置爭議」不現實,最大程度關心領土問題或是解決契機另外,釣魚島問題、獨島問題都曾出現過「擱置爭議」的情況,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隨著民族主義回潮,人們日益關心主權、領土問題,再要「擱置爭議」已經很困難。而且隨著東北亞海洋資源的不斷發現,領土、劃界爭端終須解決,如果大家都不想打仗,那歸根結底還是要談判解決問題。既然如此,充分展示政府和國民對領土問題的關心,也遠比壓抑人們保衛領土的願望要強。畢竟,民眾的關心,能進一步讓領土紛爭的法理討論活躍起來,若各國民眾對主權爭端的各方理據都有客觀的了解的話,也能更大程度上接受互相妥協的方案。韓國人設立獨島博物館,成立獨島研究所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示。…[詳細]領土、主權問題上,強硬不是問題,捂著、蓋著才是問題。
推薦閱讀:

《姜食堂》羅PD出手,必定評分9+啊
湯唯韓國「封后」
韓國午夜漫畫《獨居》,女生一個人住千萬要小心
原來我們看的這些節目,都是從韓國引進的!

TAG:政府 | 韓國 | 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