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留住手藝|天地之間有桿秤

福利多多哦。

郵箱:liangmei@youshu.cc


在電子秤無縫不入的年代,老式的秤桿似乎只能在街頭小販那裡才能偶爾看到。小生意人帶上一桿桿秤或別在腰間或放於籠簍之間、貨物之上,待買賣來時隨手一握秤桿,掛好秤砣,栓好秤盤,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用桿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獨特之處,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定原則下的往來人情,不同於外國硬性原則下的精準計算,於是在生意中也不為硬邦邦的金錢來往,更像是一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中國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起源於幾千年前,其中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

卷一 桿秤之歷史

手工製作桿秤的工藝在中國流傳歷史悠久。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

據民間傳說,一種說法是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另一種說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個魚販的難處那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槓桿原理髮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添加「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

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

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準。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準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準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產的需要。

卷二 桿秤之製作

桿秤匠製作桿秤技術是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做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從選材,刨圓,到用鹼水浸泡,打磨,釘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

選材

做秤選用的木杆較為挑剔,需要紋路細膩且木質堅硬,柞櫟木、紅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為了保證木杆不開裂,選後的材料要放在乾燥處堆放兩個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經鑿、刨的處理後,變成了筆直的又長又細的橢圓柱體,再用細砂布沾水,打磨得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來回擦拭。木杆兩端套上金屬皮後,桿秤便出現其雛形。

刻度

接下來的,便是精細的活計,制定重量刻度。秤匠也需懂得物理、數學,否則定刻度時頗費力。打磨好的秤桿掛上秤盤後定支點,用砝碼校驗,這是一個極為細緻的過程。桿秤匠左手食指不停地輕輕撥動秤砣,當木杆處於平衡時,用雙腳規在木杆背面劃一道印記,這道記號就叫定盤星,其餘便按此推斷重量。

星點

桿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現了各種記號,旁人是看不懂的。桿秤匠用一把極為精緻的戳子對著記號打眼,一桿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鑽近300個眼,這道程序很需耐心,稍不注意就會戳穿木杆而報廢。桿秤匠大多都雙眼凹陷,多半是鑽孔時用眼過度引起的。

將一段段的細鋁絲插入眼中,折斷,銼平,便留下了一個個星點。星點的排列結構也成了各秤匠之間辨認自己產品的標識。幾百個眼,當然要幾百次穿插、折斷、銼平。也有些秤匠為了省時,把水銀抹入眼中,便成了星點。

上色

桿秤的最後一道程序是上色,需要青黑色秤桿的,用五倍子、青礬捏碎沾水後塗抹;喜歡紅褐色的,用泡過的紅茶渣、石灰搓揉拋光……秤的顏色完全憑客戶的喜好來決定。

卷三 桿秤之現狀

目前傳統桿秤製作手藝主要分布在漢中市漢台區老城東關正街。漢中手工桿秤製作工藝已經列為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漢中手工桿秤製作工藝前身是著名的武漢「福泰」記制秤。「福泰」記制秤原有許多代師徒傳承,今已無從詳考。武漢「福泰」記一批匠人於 1939 年由老家湖北逃來漢中開起了衡器店,成為漢中制秤第一代匠師。張兆金是這批藝人中傑出的一位。

同年,14歲的城固人劉德福為了逃避國民黨抓兵,也從家鄉逃到漢中,後拜張兆金為師學習制秤,成為漢中桿秤的第二代傳人,並在1950年以來先後培養了許多學徒工。八十年代張兆金因病去世,劉德福作為技術最全面、水平最高的老師傅仍勉力維持桿秤生意。到九十年代劉德福的兩個兒子劉貴平、劉貴明,女婿邱金全先後跟隨劉德福學藝,掌握了這門技術。

由於授徒所需時間較長,製作桿秤投入精力大,日產量僅為兩桿卻賣不出好價,利潤甚低等原因,青年人多願外出打工而無意學習這門技藝。無徒可招,只能靠自己單一的家族方式脆弱傳承,家族下一代若不願從事這門行業手藝也就失傳了。

漢中城市改造迅速,市容變化巨大,漢台區最後的一條老街面臨拆遷,劉家現租賃的小店眼看就要無處安身了。

如今,懂這行與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少,這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打磨桿秤,歲月也在打磨中逝去,手藝也在打磨中消失。


推薦閱讀:

如何讓你的橄欖核手串安全度過這個冬天?
母親節禮物:拉鏈針線收納袋〖柚柚.海外手藝森活〗
聽講座學手藝 速變咖啡達人
留住手藝|黑陶:土與火的藝術
釣魚的手藝

TAG: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