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需做實「隱性功夫」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當下,教育部門通過不斷改善教育環境、辦學條件,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逐步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綜觀一系列教師培訓、研修、校本教研等顯性途徑,教師發展中的「隱性功夫」更不能被忽略。正所謂內因才是發展的關鍵,顯性的措施能使教師「走得快」,而隱性因素卻讓教師「走得遠」。故此,教師在關注顯性成長途徑的同時,也要做好做實內在的「隱性功夫」。
首先,教師應在靜中夯實自我。定能生慧,靜納百川。這話道出靜心、靜氣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身處浮躁的當下,各種誘惑、名利引誘著我們,學校也早已不是純粹的凈土,「平時不爭,評時爭」成了某些教師的生活寫照。教師要靜下心來,專心地搞好自己的事情,一點一滴地積累底蘊,一絲一毫地提升自己。別老想著「揚名立萬」,真正俯下身子,在「細」處著手,在「實」中做文章。走進課堂,從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開始;走進學生,從談心交流開始;走進大家,從小處對照自身。如若如此,則會讓自身修為厚重起來,最終會贏得屬於自己的精彩。
其次,教師要「淡泊明志」,在研中提升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從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僅可以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在工作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研修力,通過直擊教學生活中的「小問題」,尋找積極有效的策略。通過不斷地「研」教學,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前進的方向;通過「研」名家,發現他山之石,看到前行的目標;通過「研」學生,發現學生的需求,從而因需定教。研,不為名與利,只為「修」自身,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拓寬教學視野,走一條正確的教育之路,找到教育的「世外桃源」。
最後,教師應「痛定思痛」,在思中完善自己。「教師成長=經驗+反思」,綜觀教師的成長曆程,教師之間的不同也就在這個「思」上。年復一年地重複自己,也只會看到「花相似」。而一個不斷解剖自己,善於反思的教師,絕不會走「回頭路」。他們「思過去」是為了指導今天的自己,他們「思今天」是為了看清明天的路。一個善「思」的教師,更注重正思。所以,他們才不會被光怪陸離的現象「迷眼」,他們不會盲目去追隨,而會量身定製自己的行走方式,在豐富、完善自己的過程中,耐住「無情解剖自己」的那份痛,慢慢來,在不著急中紮實而為,踏實而行。
教師成長說到底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學會自己「養」自己,做實做好這些看不見的「隱性功夫」,才能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真正踏上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來源:《中國教師報》
推薦閱讀:
※七律:捲簾題*教師節感懷——文/芳草思思
※教師心態芻議
※我的教師生涯及對教師發展的思考 王棟生
※此文一出,網上對教師的謾罵之聲少了很多
※香港教師收禮等於受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