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太虛幻境的始末
太虛幻境是《紅樓夢》作者設計的一個生從此來,死在此聚的地方。它下邊的一副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奇怪的是,這個世界全由女兒組成,作者稱之為「清凈女兒之境」。寶玉在這裡見到的都是女兒,太虛幻境中的各司存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寶玉來到這裡被視為濁物。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作者借賈寶玉之口表達的男女高論:「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第二回)這是對封建社會那種男尊女卑觀念的強烈挑戰。也許正是出於這種想法,以及對紅樓女兒的夢憶悲懷,曹雪芹才把此書命名為「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作者設計的這個太虛幻境分別出現的甄士隱與賈寶玉的夢中,共有三回。這裡分序幕、開端、結局(或新的開端)三部分加以評述。
一、序幕
「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閑坐,至手倦拋書,伏几少憩,不覺朦朧睡去。夢至一處,不辨是何地方。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只聽道人說問道:『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這裡的蠢物指的就是那塊無才補天,被僧人用幻術變成的「通靈寶玉」。所謂「將此蠢物夾帶於中」正是後來的賈寶玉「銜玉而生」。
接著,那僧談到了木石前盟:「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降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降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德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降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第一回)這裡的「神瑛侍者」即前之頑石。所謂「木石前盟」即此還淚之說。
太虛幻境的序幕由通靈寶玉與木石前盟組成,可見他們的感情的確是《紅樓夢》的中心所在,而其他人只不過是「陪他們去了結此案」,就此而言,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愛情作品並非妄斷。事實上,有些作品僅僅依靠其中的愛情就能征服歷代的讀者,如梁祝。《紅樓夢》在描寫愛情的同時還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巨著不是偶然的。
二、開端
《紅樓夢》的第五回除了開頭一部分以外寫的都是賈寶玉的夢。這是本書中最長的一個夢。《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史上集大成的卓越創作,它不但巧妙地借用並發展了前人積累的一切優秀技法,而且做了很多的創新。象用人名喻其命運或特點,前人也曾有過,但畢竟是偶爾的,到了《紅樓夢》則得到了大量的有意識的運用。這裡要說的第五回,作者借賈寶玉夢遊幻境通過看簿冊,聽歌曲獨創性地預示了書中主要的紅樓女子的結局。由於本書存在著後四十回的散失與續補問題,這些判詞與歌詞完整地保留了曹雪芹的創作原意,對理解全書的主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過,我覺得這個夢也反映了作者對他的家族的複雜態度。在賈寶玉剛進入夢境的時候,他想到:「這個去處有趣,我就在這裡過一生,縱然失了家也願意,強如天天被父母師傅打呢。」很顯然,這表明了他對家族的厭惡。然而,在警幻向眾姊妹敘述原委時,他說道:「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降珠,適從寧府所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云:『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生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這裡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作者一再說賈家運數合終,用一種宿命論來解釋其家族的敗落,而無視人的因素。第二,以警幻所言,他是受了寧榮二公的囑託來對賈寶玉進行教導,這裡又把父母祖輩對自己的期望寫的那麼懇切,看來,他不是沒有如第一回所說的「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的感受。這當然不能用反封建的不徹底性來論定,它反映的是一個封建階層的叛逆者的複雜的真實性。
三、結局(或新的開端)
在第一一六回中,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失而復得。他第二次夢遊幻境,所有那些他先前曾在簿冊見過,又在大觀園中見過,甚至和他們一同生活過的紅樓女子,如今又在幻境中見到了,然而,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賈寶玉先見了尤三姐,接著是鴛鴦、晴雯、黛玉、鳳姐、秦氏、迎春等人。賈寶玉的這次在魂靈中的漫遊是似乎是自己一生的小結,為了告別的小結。這些已成魂靈的生命對於他既是一種痛苦的糾纏,又是一種無聲的召喚。他難以擺脫,無法迴避,「無為有處有還無」,「無」即是生命未萌生的狀態,「有」就是生命的萌生與成長,最終死亡,又是一個「無」。
在失去「通靈寶玉」的日子裡,他如同失去了魂靈,形在而心死,這段漫長的沒有知覺的歲月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過渡,他終於出離了世俗,是不是盼望著來生新的開始呢?
推薦閱讀:
※《紅樓夢》林黛玉《五美吟》 Qzone精彩由你而來
※《紅樓夢》原本共有多少回?
※上海郵迷們注意:《〈紅樓夢〉(三)》特種郵票周日愚園路首發
※千古迷案,紅樓夢作者到底是誰?
※紅樓夢曲品紅樓(十二)
TAG: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