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你已經聽煩了「大數據」這個詞兒,但即便你再煩,如果你真的對眼前洶湧而來的大數據浪潮視而不見,那可真的就是大錯特錯的事了。因為目前擺在我們面前最明顯的事實便是:我們現在正在以堪稱瘋狂的速度產出數據和整理數據。在 2010 年,Google 的執行席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imidt)就已經表示全世界每兩天就會產出百萬兆的數據。如今這個數字還得翻上一倍!
我們不僅僅是在產出數據,我們更是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收集數據。一開始我們只是通過網站來完成,而如今我們更加頻繁地依賴移動 數字設備上的 app 以及感測器。在 2015 年感測器即將通過可穿戴科技產品的形式迅速普及開來。
明年,諸如 Intel 和 IBM 這樣的科技大公司都會將數據整理成某些方便企業進行決策的工具。這裡尤其要指出的是 IBM,它將超級電腦沃森(Watson)的能力大大提升,並且開發出來了認知計算技術。任何行業,只要未來需要數據進行分析的都離不開這項技術。如果你覺得通過認知技術而習得的烹飪很酷,那你簡直太大驚小怪了。未來你等著瞧 IBM 是如何利用 Twiter 的數據的吧!又或者期待一下沃森超級電腦在癌症治癒方面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吧!
至於 Intel,這家公司正在開發為大數據計算所服務的硬體和平台,這樣的技術對於未來的公司必不可少。未來,企業經營者再也不是通過宏觀的市場趨勢,以及把握大眾的主流消費偏好來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了,公司將在 2015 年通過大數據下對每個消費個體行為的深度挖掘,開發出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所有這些數據應用最後都會整合到了人工智慧的層面。舉個例子,微軟公司現在已經開始利用機器學習來分析語言和交流,公司新升級的 Skype Translator 不僅僅能夠進行多向的實時翻譯,更能夠模仿被翻譯者的說話語氣!要知道,語氣在交流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實事求是的說,這樣的人工智慧只是一個粗糙的產品,並不能真正完全複製並解讀下來人們智能活動。
在今年,我們見證了一款叫做「Eugene Groostman」的軟體通過了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意味著我們終於有了一款能夠成功騙到人類,讓人們覺得自己是在和另外一個「人」交談的程序。關於這項技術的未來可不是耍耍花招,它意味著要打造一個如人類一樣思考的「大腦」。
硬體與軟體正在模仿並且學習我們的行為,這即將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實。在 2015 年,請多多關注 Google 的戴密斯·哈沙比思(Demis Hassabis)。他以及他的公司 DeepMind 正在致力於解決人工智慧上的技術難題,利用矽片和代碼重塑,或者至少是模仿出一個「人類大腦」。他究竟能走多遠,決定著我們在 Google 服務中能夠看到多少有趣的變化。之後,軟體和機器人在基於這種學習模式下會產生相互作用的全新關係。
我希望我們全新一代的機器人能夠在 2015 年與我們見面。但是真正擬人化的機器人仍然還離我們遠得很。
我曾經和很多專家聊過有關機器人技術創新,無論是 Rethink Robot 的 Baxter 還是 Universal Robots,它們之所以能夠引人關注的原因在於它們能夠在不給人類帶來任何風險以及傷害的前提下,近距離和人類一起工作。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中擔任負責人的教授朱麗葉·薩拉(Julie A Shah)表示:「在 2015 年,我們將看到製造業方面會有大的革新。」 她同時還相信目前人們越來越相信機器人在工廠領域的表現,屆時工人和機器人將近距離地協同工作。如今的工廠中的機器人工作都是在高度人工控制的環境下實現,人們出於安全的考慮都離它們很遠。在未來的工廠中,機器人會更加智能,也更加安全。
在這方面,Amazon 一馬當先,已經大膽的將機器人應用到貨物分揀、物流遞送等各個方面。
除了工廠,還有以「Jibo」和「Pepper」為代表的私人機器人。它們也都會在 2015 年走進家庭中,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們的未來還不是很清晰。
2015 年中,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突破主要體現在兩個關鍵領域:操控和移動。像 iRobot 這樣的公司以及來自 DARPA(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 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始逐步將研究重點轉移到了如何讓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移動和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桑格·吉姆(Sangbae Kim)表示:「在 2015 年,我們即將看到越來越多四處移動的機器人。」他最近研發的自由移動的名叫 Cheetah 的機器人已經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吉姆覺得大家都誤解了他的機器人。這與它移動的速度根本沒有關係。真正讓他的機器人與無人汽車區分開來的是,這個機器人能夠任意去人們想去的任何地方,而汽車只能行駛在為汽車設置的馬路上。吉姆也向我表示,他期望在機器人的操控性能方面能看到更多的技術突破。
在 2014 年,我們已經見證了很多納米科技的技術突破。比如「納米籠」,通過這種技術我們得到了在納米級別治療癌症的藥物,生物藥物工程實驗室的博士瑟斯·朱爾(Sissel Juul)告訴我:「很快我們就能看到納米技術的抗病毒藥物實現商業化運作。」
這個「很快」,得取決於臨床試驗的速度以及 FDA 的審批時間。即便還存在著種種不確定的因素,但是我們在 2015 年應該有很大幾率能夠看到更多在 DNA 級別的產生的醫療技術創新以及在現實中的商業化應用。
納米技術同樣促進了材料學的進步。無論是防水手機還是智能纖維,都有賴於此。2015 年會有更多新奇、有趣並且具有革命性推動作用的智能材料誕生。甚至在明年的韓國還會專門有一場與智能材料為主題的大會,這值得我們好好期待一下。
對於消費級電子產品的生產廠商來說,它們一直都在設法突破鋰電池技術的技術門檻,努力提升電池效率的使用上限。這項技術幾乎涉及到所有移動數字產品。無論是 Intel,Qualcomm,還是 Nvidia,Amd 都在開發更加有效率的充電技術,但是就我們消費者而言,似乎改觀並不是很大。
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會成功引領 2015 年的電池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發布報告,稱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基於鈉元素的複合金屬的電池。它會使得未來的電池變得更加的便宜,性能更加穩定,並且更加具有效率。當然,最重要的自然是它所儲存的電量比傳統電池要多得多!
也許我們在短期內是不會看到這項技術帶來的成熟產品,但是毫無疑問給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帶來了一絲曙光。
在我們等待著更加酷炫的電池技術的同時,無線充電技術將在 2015 年開始普及。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了一些手機已經具有無線充電技術。Intel 是這項技術的幕後推手,它主要攻關於基於電磁感應方面的無線充電技術。
其實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諸如 LG 的彎曲屏幕 HDTV 以及三星的 Gear Fit,甚至是一款彎曲的 HDTV 屏幕(它在 8 月於韓國正式發售)!
2015 年是消費級別彎曲屏幕市場開始起飛的起點。英特爾的發言人告訴我,公司最近正在研究如何通過 WIDI 技術(Wireless display 無線顯示)來移除線路。同時大猩猩屏幕的製造商 Corning 公司已經準備推出它家的堅固耐磨卻又能夠彎曲的玻璃屏幕了。
2015 年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更新奇更具革命性技術的產品隆重上市!
除了以上的六個領域,還有其他值得我們關注的領域:比如具有生物特徵的密碼工具,智能家居,物聯網,感測器以及可穿戴科技。可相比之下,以上的六個領域在明年最具潛力!
文章來源:mashable.com
-END-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2※六類工作即將被人工智慧取代,你會被邊緣化嗎?※人工智慧診斷癌症、眼疾準確率超過90%,怎麼做到的※人機大戰是人肉擋坦克 設計者:深藍非人工智慧※古力:一旦人工智慧有了自主意識,那麼人類也許會瀕臨滅亡
TAG:科技 | 人工智慧 | 科技趨勢 | 機器人 | 智慧 | 趨勢 | 2015年 | 爆發 | 機器 | 2015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