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雜說 112

太極雜說112太極網羅 為什麼我說不應該太重視樁功呢?因為練樁功只能培養內氣,而意拳的樁功被列為七妙法門之一,據我所知「七妙法門」見於天台宗的童蒙止觀或小止觀,並非層次的意思,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意拳的整個體系中,站樁只不過佔七分之一的分量,不能說特別重要。 我個人也曾經涉足過意拳的一些東西,據我個人研讀拳經的心得,早期的意拳和晚期的意拳是有一定差異的。表現在樁功裡面,早期的意拳有很深的形意拳味道,他所側重的是通過樁功換勁使人更快的找到整勁;晚期的樁功裡面加入了很多意念,可以說這是因王老的學識、思想轉變分不開的。意拳求的整體勁(或渾圓勁)是很多門派都在積極追求的東西,只不過意拳的見效快而已;晚期的意拳更側重於化勁的境界,這也是太極拳的終極目標。內家拳的很多東西都是共通的,但這並不等於就可以把他們混為一談。 下面談談,我對太極的認識。太極拳的發展,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界線是王宗岳這個人的出現。早期的太極,包括陳氏、楊氏(早期)其理論指導不是王宗岳的太極拳論,而是十要論(和流傳在形意拳中的九要論大體相同),這一時期的拳法包括打法、跌法、擒拿、點穴,練法上講究架子寬大,穩紮穩打,並有骨骼齊鳴的方法,用法上側重肘法、靠法,風格上接近戚繼光的拳法三十二式,是古典武藝體系中的短打拳系(注重招法,不講內氣)。到武氏兄弟發現王宗岳的太極拳經,特別是楊氏太極進京以後,文人的介入和宋書銘的出現,拳法為之一變,吳、武、孫、趙堡小架受文人思想的影響至深,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弱克剛強,拳法變為步伐緊湊,講究內氣運行的「內家拳」。太極拳的變化因人而宜,人的體質不同在外家拳中會受到影響,但在太極拳中卻沒有此憂慮,因為太極合乎易理,包容萬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他本身就揭示了一種變化,也不排斥任何變化,太極的思想是流動的,所以我不贊成您把站樁看的過重。其實,拳架的練習也是接近行樁的。 相對於站樁,我認為大杆子的練習在太極拳中是極為重要的,他可以藉助具有彈性的器械鍛煉周身的彈性和肌肉,而且槍法中「一圈即太極」,也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拳法。李存義前輩曾經把勁法分為明剛、暗剛、明柔、暗柔,很好的解釋了不同練習者的所達到的不同境界,李氏太極拳中有八剛十二柔的說法,可見五陰五陽之說也有不同的版本,但我個人認為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全面的,即李道子先天拳中「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話所描述的:只有具備了周身高度協調一致(使敵人找不到「發落點」);內氣充盈不發則已一發使人神魂具喪;精神上從容恬淡,應敵時從心所欲;內中空虛寂然,有不見不聞而能感應規避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稱之為高手。l 太極主虛務柔……l 雙插與單插雙插是指在太極推手比賽時,雙方運動員在完成禮節性打輪後搶手時迅速利用各種手段、時機將雙手插入對方腋下,雙手岔開勾錯,(不能摟抱,摟抱犯規),這樣,逼迫對方與自己相頂較勁,用自己固有的強大本力將對手頂出圈外。由於形成將對手身體用雙手兜在中間,此時想不頂,想四兩撥千斤很難,此時即使是沒有方向的「無勁」或「渾圓力」也難用其技,因他不是與你點接觸,而是半摟抱的面接觸。即使是能有較好的太極發力,由於有雙手岔開的勾錯,你發他,他鉤住你後背,使你難以發他。在剛開始太極推手比賽時,許多由運動員(舉重、投擲、摔跤)改行推手,有的只強化2-3個月的靈活及柔韌性訓練及雙插的專項訓練,太極拳半套都不會打,曾憑藉此法擊敗眾多有數年太極純功的運動員。獲得比賽名次。記得當時在鞍山大家曾就如何破解此法,也進行專項訓練研究,好像能破此招的太極好的技法不多,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誰搶手快,先插入對方腋下,佔據主動了。後來,鑒於此法形成相頂的情況太多,修改了比賽規則,不允許雙插,只能單插了。這是另類推手之一,雖然從武術角度,很不合理,如允許打,就十分容易挨打,但當時卻充分利用了太極規則。l 尋師訪友的規矩:學拳時,練了半年左右,老師即鼓勵我們多多交流與尋師訪友。一般老師在讓我們尋師訪友之前,集中訓練一些自我保護手段,如摔倒的保護、防止手腕胳膊被憋住的保護。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抗打能力,達到一般拳腳打倒身上(臉襠特殊部位除外)沒事。即應達到既使你能把我打出、打到,也不能把我打傷。具體訓練方法主要以站樁、意念調整、適度自我拍打及肌肉反應等。師說中國武術比較封閉,圈外來人冒然交流一般不太歡迎。師還要求,交流時禮貌為先,強調學習,不能直接要求與對方師傅接手,要先與對方層次較低者練習,推手時大家規矩不同,要以人家規矩為主,對方沒用的手段一定不用,發勁時也要在對方先發後再開始發,尤其一些抓、摔、出腿、推斷互為等,只有對方先用才用。勝時要相讓,不讓對手難堪,輸時不能發急,要向對方多學習,與對方師傅推手,如果功力相當或略勝一籌,要相讓,甚至佯輸。l 關於學太極,常有人將學習過程神化,如:不經名師口傳心授,練十輩子也學不明白,等。這話對不對呢?,應該講對許多人來講,確實如此 因為武學與科學不同,武學是知識與體驗合一的科學,即前輩所講的知行合一。「知」需要老師點化或通過看書學習拳論而得,但「行」則需要老師身授。否則即使所有的內容、秘訣都告訴您,沒有與「知」對應的喂手身授,反覆試驗,也難以練出來。好像對「知」懂了,也似事而非。但如果籠統地講,所有學太極的人都需要這樣,也未免偏頗。俗語講:迷者師渡,悟者自度。對一些悟性高的人,沒有師傅傳授,也可通過實踐照樣得到功夫,試問太極宗師是那個太極名師教出來的?同樣,悟性不夠,師橫說豎說,手把手教,學不到的也大有人在,十個徒弟十個樣,高明師傅膿包徒弟的情況也有的是。只不過,有時師傅看您不是練武的料,一般不收你為徒而已,怕給自己臉上抹黑。l 不要神化師傅,也不要自以為是。你是否遇到了明師,一個最好的檢驗就是在拳術上你與師傅能否以平等身份探討問題。如果師傅神神秘密,等級分明,對徒弟這也不許,那也不許,不允許徒弟對師傅問難,既使他有真功夫,則最起碼不能算是好師傅。學問學問就是有學有問,好的師傅是儘力讓徒弟問難。記得學拳初,對師傅很恭敬,師傅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師傅並不高興,師傅常說在拳學上,大家是平等的,你有不同想法,就說出來,作出來,如果你不對,我會讓你體驗出來,用實踐告訴你,如果我也不明白,我們可一起探討,如果你對,我向您學習,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具體如推手時,師傅常鼓勵我們偏偏不按師傅說的去做試試,如推手中故意突然撤手斷手,偏不粘粘連隨試試,或趁師傅不注意突然發力或撤手斷手,或想法上腳出腿試試等等看是否撤得開,使得出。好的師傅從不把自己神化,儘管在學拳初期可能感到師傅功夫非常神妙。l 過去前輩留下許多名言,但受當時文化水平影響,前輩只能對它的拳術功夫進行描述,因此出現神化現象並不奇怪。前輩的練拳境界是用身體感受的,至於為什麼這樣,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但我們現在處於科學昌明時代,應該儘力用科學來研究前輩感受。不要總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一下子不能解釋明白,也要試試,拳學應不斷發展,否則沒有存在必要。l 用力—整力—整勁—無勁。太極博大精深,這一修鍊過程概括難免偏頗。這可能僅是某類人練太極的路徑而已。修鍊太極還是應因人而異,根據自身素質、條件、學識、悟性,尋找適合自己修鍊的路徑,前輩教學也是因人而異的。這也是太極出現楊式、武式、孫式、吳式等百花齊放的原因吧。如僅對上述修鍊過程分析,我想,用力從強壯肌肉角度是需要的,是拳學基礎,是提高身體素質,但不應是太極拳術主要內容。確實過去先練外家,後練太極而成為高手較多,主要是素質好。整力與整勁我不太好區別,可能是出整勁時肌肉鬆緊頻率相對高些吧,整力階段可能還有自身較勁,用意也用力,到整勁階段是用意不用力了。事實上,用意不用力才算具有太極特點的訓練,即才算太極訓練。對許多人,從用意不用力入手訓練更好。無勁,我想可能前輩沒有弄懂用力與用意區別,事實上是不用意了,不用意而有力,力是自然的自動化反應,通俗講,是下意識反應出來,自己感覺不到用力而力自出。即得意忘形是脫離招數束縛,得力望意是擺脫神意束縛而達到本能反應。亦即即技到無心始見奇。如果僅如所說,神意反應靈敏,讓對手找不到力源,使對手無從反抗,那「無勁」也是相對的。想想楊露禪與楊露禪推手,助練師傅與助練師傅推手,誰會找不到誰的力源?會不會頂。我想如果練習,可能互相佩服,互相難找對手缺陷,相識一笑而已。如果比賽呢,一定要分出勝負呢,還無勁嗎,不會出現相頂嗎?

道中情 發表於 2009-4-22 15:29:24


推薦閱讀:

陳斌老師《零基礎學太極》教學連載之樁功(二)
24式太極拳自學教程
反向修鍊的太極拳
轉》澄甫先師曾親傳楊家太極不傳之秘有十二則
打太極拳要領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