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與不公平對決三:清朝與英國的思維究竟有多大差距?
「著耆英、伊裡布遵照前奉諭旨,開誠曉喻,設法羈縻,有應便宜從事之處,即著從權辦理。此事但期有成,朕亦不為遙制。」(《鴉片戰爭檔案史料》第5冊)
這道發自1841年7月下旬的聖旨,表明道光皇帝此刻急於停戰談判。此時,中英戰爭已近兩年,清廷耗銀3000萬兩,財政已然枯竭。
早在1840年9月,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愛新覺羅·伊裡布就面臨雙重壓力。英陸軍上尉安突德(P.Anstruther)等30多名英軍被俘,總司令兼全權代表喬治·懿律(George Elliot)照會伊裡布:若不立即釋放戰俘,將視清方已經開始「敵意行動」,必將報復。另,因一再推遲執行「武力收復失地」的諭旨,道光皇帝決意另授裕謙為新任欽差大臣「專辦攻剿事宜」。伊裡布在失寵和英軍威脅的雙重壓力下,根據其僕人前與英軍商談的情況,他心生一計,決定背水一戰。1841年2月22日,遂派僕人張喜等3人領部分戰俘前往舟山與英軍交接,3000名清軍偽裝其後,試圖藉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突擊,一舉收復舟山。豈料安突德中途被英軍劫走,又順勢放棄了舟山,最終造成伊裡布僅用原計劃千分之一的兵力,成功收復舟山。張喜由此在主子伊裡布心裡,留下可比張儀的賢能大才之深刻印象。
1842年7月21日,英軍攻陷鎮江後,緊逼南京,同樣給欽差大臣愛新覺羅·耆英、兩江總督牛鑒以及副都統伊裡布,這江南三大員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處於英軍和皇上的夾縫中求生。一面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天朝大皇帝不肯低頭謙讓,一邊是懷揣極大野心不可一世的英國侵華遠征軍不肯善罷甘休。當璞鼎查在吳淞發布公告時,他們似乎看到了一線生機。英軍在公告中聲稱只要大清做到賠償煙價軍費開支、兩國實施平等外交和割讓海島三項,其他事都不難商定解決。這裡面並沒有涉及皇帝視為最後談判砝碼的通商事項。對此,道光皇帝秘密下旨耆英等:銀兩廣州已給,賠償煙價之事不予,戰費彼此均有,不能議,平行禮可以通融,貿易之所已許香港賞借,閩浙暫准通市。
道光皇帝將英軍要求的「割讓」島嶼,視為英國貿易之需要「借」。至於戰費賠償,皇帝辯論更是離奇,什麼「彼此均有」?維多利也女王不派你們舉兵萬里來犯,你會有這項開支嗎?這種遠離英軍強盜思維不著邊際的「君子之辯」,自始至終都在發生,也同樣發生在江南三大員身上。
8月初,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要求清廷交納300萬元贖城費。慌亂中的兩江總督牛鑒兩天內給英軍發去數道照會,討價還價。霸道的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不願像買菜一樣,立即發布公告準備進攻南京。負有守城之責的牛鑒,更是心急如焚,再次照會璞鼎查,意思是說,這次和好通商之事,江南這些個大員都不敢奏請皇上,只有我再三冒死陳奏,幸得皇上允准,你們又大軍來犯,讓我一番好意竟引來戰端,你們的國信何在?
這與此時璞鼎查代表的英國國家野心相比,牛鑒不著邊際的申辯邏輯,顯然極不靠譜。他指望從「誠信」的角度說服璞鼎查退兵南京,也與道光皇帝上述諭旨有關。道光皇帝要求耆英、牛鑒和伊裡布江南三大員果斷對英軍適時懷柔,不必上奏。現在眼看戰端又起,南京危在旦夕,「羈縻」一事無從談起,情急之下,與強盜來了個將心比心,豈不滑稽?
予非所求,表明「天朝上國」的儒家思想強盜思維天壤之別的差距,這種談判註定不會有什麼結果。面對英軍咄咄逼人的態勢,江南最繁華最大的城市恐陷揉虐,三大員緊急磋商,要利用伊裡布之前善待並送還英軍俘虜的「恩情」,重新啟用與英軍高層有過接觸的、堪比張儀的賢能僕從張喜。至此,致使大清財政枯竭、耗銀近3000萬兩堅持了近兩年的戰爭,折騰了一圈後又回到了起點,還是僕從出馬,還是割地、賠款。他們會有什麼進展?下文繼續。
推薦閱讀:
※思維陷阱
※新編《思維學》人的思維 2
※窮人變富人的10種思維!做到第6條的人都富了
※顛覆你的思維
※遠離你身邊格局小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