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旅遊規劃中的文化缺失

□孫天勝

我國旅遊規劃工作開展20多年來,為地方旅遊業發展起到了科學的指導作用,今天旅遊業的輝煌,無疑與大量的規劃成果有關。但毋庸諱言,此項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文化缺失」則是其中之一,而公眾參與則是最好的校正措施。具體說來,文化缺失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蜻蜓點水,挖掘地方文脈淺嘗輒止。地方文脈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的久遠積澱,它包含了大量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內涵,是一個區域在文化上有別於其他區域的根本所在,因而也正是發展旅遊時的一個亮點所在。可在實際的旅遊規劃中,由於規劃組成員多是外來者,沒有從小浸潤在規劃地的文化氛圍之中,因而對地方文脈的把握常常有誤。雖然現在已經是信息化時代,大量的方誌類文獻遠在千里之外即可獲取。但佔有資料並不等於真正弄懂弄透。在這方面,一個負責的規劃就需要儘早接觸地方文獻資料並仔細研讀,還要花費足夠的時間與地方文化界名人座談交流。但現實中的規劃往往受時間、人員、經費等條件的限制而難以做到,而規劃隊伍中的從業者由於專業出身或年紀較輕而並不看重文脈的作用。這樣一來,外表上像模像樣的規劃是出來了,可失卻了地域文化內涵的規劃又怎麼能成功呢?

2、盲目克隆,突出地域特色上用力不足。當今的旅遊規劃界,盲目克隆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從電腦上「查找」與「替換」十分容易的今天,我們看到有的規劃或其中的某些章節幾乎就是別處規劃的翻版,只不過換成了此地的地名。這種做法往重里說是職業道德問題,往輕里論也是極端不負責任。突出地域特色是規劃不可迴避的大問題,如何突出則是衡量規劃人員水平的重要一點。在這裡偷懶就會使整個規划水平降低,實用性減弱,就會阻滯規劃地的長遠發展。

3、憑想當然,不體味遊客的心理需求。規劃既然不是「牆上掛掛」的圖畫,就必然要對規劃區負責,為將來的千千萬萬遊客考慮。可我們看到,有許多的規劃,只是規劃組成員的閉門造車,他們依據的是自己的心理需求,憑藉的是自己的合理想像,他們覺得遊客可能或應該是怎樣想的就按他們想的來辦。他們當然也發問卷,但問卷不是設計得不合理,就是發放的範圍太小,或者回收的份數不能代表大多數。況且問卷多數是在景區發放,而完全沒有考慮他們所規劃的主要客源地的居民的意願。

4、就事論事,不考慮與周邊地區的聯合與競爭。還有一些規劃類似德國人杜能的「理想國」,即如果周邊沒有旅遊區,沒有其他行政區,這個規劃還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地方?規劃不考慮周邊地區的資源狀況,也不考慮周邊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情況,這又如何能行得通?遊客旅遊時會考慮你的行政區範圍嗎?所以,幾乎所有的規劃都必得考慮和研究周邊城市和地域的旅遊情況。不管是外市的還是外省的,相鄰地區都要了解、研究、探討,充分考慮到與他們的聯合,當然也要考慮到合理的競爭,以便開發出差異化的旅遊產品。

5、討好投資方,置目的地居民利益於不顧。毋庸諱言,一個地方旅遊規劃往往要考慮投資方的利益,但考慮不等於完全照辦,而要有基本的原則。這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起碼不損害目的地居民的利益,而最好還應該給目的地居民帶來收益。在實際的規劃工作中,由於是投資方出的錢,他有自己賺錢的一系列想法,在規劃編製過程中他勢必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甚或強加給規劃組,這時一個學者的良心就遭遇到考驗,於是我們看到一些沒有經受住考驗的案例,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在或大或小的範圍內受損,而規劃組已經到別處繼續討好投資方去了。

鑒於以上諸端,有學者提出,旅遊規劃有必要引入公眾參與概念,我認為很有道理。提倡公眾參與旅遊規劃並在規劃方案中對其局部利益加以整合,可以對規劃中的「文化缺失」現象予以糾偏。長期以來,我國的旅遊規劃編製常常限於在政府、專家與開發單位之間交流,其他相關群體及個人對規劃缺乏了解。旅遊規劃論證、評審會議,通常由政府官員、開發單位、規劃單位、外地專家、本地專家組成,其他如銀行、旅行社、飯店、交通等利益相關群體的人員卻極為少見。這種由專家規劃、專家論證、專家評審、政府決策所構成的「精英規劃系統」是遊離於社會和公眾之外的,常因對大多數人的需求特點估計不準、沒有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與配合而發生偏差。而當公眾不同層次、不同程序、不同渠道地參與規劃時,就可以近距離地為規劃方案提供意見與建議,為規劃決策提供依據,並可配合規劃的實施以及對規劃的監督等。(作者系徐州師範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


推薦閱讀:

[裝修風格] 30年老房換新裝!自己親自規劃劃的簡單小
畫一個財富規劃金字塔
有規劃地學圍棋才能幫助兒童全面發展
20歲到60歲職業生涯規劃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規劃方案已經確定 近3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

TAG:文化 | 旅遊 | 規劃 | 旅遊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