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不死,章邯不降,項羽、劉邦還能滅掉秦朝嗎?
秦始皇、秦二世雖然殘暴,可是由於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之後,經歷了短短的十多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就宣告滅亡。
這正像一句著名的話形容的:「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秦朝就像曇花一現,它留給了後人太多東西。秦長城、秦皇陵、兵馬俑、秦直道……它也留給後人太多故事,秦始皇的傳說、孟姜女的傳說、扶蘇的故事、李斯的故事、趙高的故事、秦二世胡亥的故事,還有陳勝、吳廣的故事,項羽、劉邦的故事。
秦朝太偉大,它開闢了一個時代,秦朝也太弱小,它瞬間就崩塌了。那麼,當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如果中間有一兩個環節發生了變化,事情的後果還會像後來演變的一樣嗎?
首先,影響到秦朝命運的一個關鍵人物是蒙恬。秦始皇暴病而亡,趙高和胡亥假擬一道詔書,傳命給在長城戍邊的扶蘇長公子和大將蒙恬,讓他們自殺。這兩個傢伙竟然都乖乖自殺了。如果扶蘇選擇反抗,和蒙恬雙雙抗命,那時秦始皇已死,是完全能夠活下來的。蒙恬手下有30萬軍隊,都是在和匈奴作戰中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扶蘇率領蒙恬舉兵南下,再召集蒙毅作內應。那麼胡亥的位置鐵定不保。
這時候,項羽、劉邦都還沒造反。陳勝、吳廣也還沒反。因為陳勝、吳廣造反的一個宣傳口號就是為扶蘇鳴不平。可見,如果扶蘇不死,再有蒙恬相助,滅掉胡亥、趙高應該不困難。
秦朝滅掉六國後大概有100萬軍隊。趙佗征服南越帶去了50萬,而且據說受了秦始皇的密令不準輕易北上,要確保南方安全。蒙恬率領30萬大軍抵抗匈奴。中央軍大概只有20萬人。
這種格局下,蒙恬的30萬大軍實際是王牌中的王牌。以扶蘇的口碑,以蒙恬的戰鬥力,以蒙毅的政治智慧,滅掉胡亥之後,行仁政、與民休息,那麼大澤鄉起義多半就不會暴發。項羽可能還在江東學劍,老的時候可能做個劍客。劉邦還在做亭長,整天混吃混喝,為找不到老婆而發愁。
天下在秦二世扶蘇的領導下慢慢從戰火中恢復。六國王室後代雖然蠢蠢欲動,可是在大秦鐵騎的虎視眈眈之下,哪裡敢輕舉妄動。不覺50年過去,秦朝進入盛世。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然,還可能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扶蘇死了,蒙恬未死。蒙恬手下畢竟有兵,如果他真要造反,秦二世胡亥也攔不住他。胡亥可能會派章邯去鎮壓,山東諸侯聞風而起,天下大亂,項羽、劉邦各自帶兵攻向咸陽。
在巨鹿之戰的時間點,項羽破釜沉舟,發誓要滅掉秦軍。以蒙恬的大義,這時候可能多半要和章邯講和。蒙恬的大軍可不是章邯手下釋放的囚犯,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二將并力與西楚霸王項羽作戰,項羽可能就沒那麼好贏了。
不過,按照垓下之戰項羽的表現來,論勇猛蒙恬、章邯都遠不及項羽。但項羽用兵能否比得過蒙恬還難說。這又有兩種情況,一是項羽千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把蒙恬殺了,接著攻滅章邯,事情仍然如後期那樣發展。還有一種可能,蒙恬、章邯合圍,攻破項羽率領的諸侯軍,接著分別剿滅各路造反軍隊。
可是秦二世胡亥實在太昏庸,他在趙高的蠱惑下,等天下稍一太平,就來個兔死狗烹,自己把蒙恬、章邯殺了頭。再過沒幾年,天下又大亂。這時候,也許項羽會再東山再起。
所以,看秦末的天下大勢,其實關鍵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扶蘇,一個是趙高。這二人是正邪雙反的代表。如果扶蘇不死,蒙恬就不會死,天下就有救。如果趙高不死,即使扶蘇活著,天下也將大亂。如果扶蘇死了而趙高仍在,即使蒙恬、章邯都活著,秦朝也是一定要亡的。
因為,軍事的成敗很多時候是由政治決定的。戰場上的勝敗只是一時。歷史的走向,多半時候是由政治家決定而不是由幾個將領決定的。
推薦閱讀:
※秦末名將章邯在巨鹿之戰後投降楚軍,但在劉邦出漢中,攻入關中之後,卻死守孤城,不願投降的原因是什麼?
※使項羽名震天下的破釜沉舟都發生了什麼?怎麼打的這千古傳奇之戰
※秦時明月羅網六劍奴地位卑微,同樣是羅網的驚倪為何地位堪比章邯?
※秦朝後期,秦朝的號稱百萬大軍怎麼沒有出來支持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