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知識】投資理財和財富三要素

一、什麼叫投資?

如你買了一套房,自己住叫消費,租出去叫投資。

投資是否一定就能獲利?答案是否定的,有投資就有風險,投資多少與風險成正比。不是投資越大,風險越小。現在很多人買房買商鋪,想靠租金獲得長期利益,但仔細算來,此舉收益很一般。拿一套價值100萬的商鋪來計算,如果年租金6萬元計算。首先減去你平均每年的房產折扣率(100萬÷40年=2.5萬折扣率)。收益率也不過3.5%,和銀行存款一樣。如果計算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收益率基本是虧損的。

中國人懂投資的人比比皆是。但懂理財的人卻很少。很多人把投資當做理財的觀念是錯誤的。投資不等於理財,投資利潤雖高,但有風險,投資可以投機。理財卻不可以投機。

二、什麼叫理財?

就是把你投資得到的租金,或存在銀行暫時不用的閑錢,放置一個合理的地方,使我們現有的資金,通過穩健安全、合理的運作,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使是我們的錢生錢,利滾利,小錢變大錢,大錢變富翁的一種方法和渠道。

「我為什麼要做理財?」「我這麼多年沒做過理財,不是過得很好嘛?」曾經有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我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人。以前沒有做過理財可以,但以後不做理財肯定不行。

為什麼呢?拿我們大眾百姓來說,夫妻月均工資5000元,日常消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房費、水費、煤氣費,電費、物業、通訊費和四大消費的衣、食、住、行。根據現在的物價,月均花銷最少需要3000元。月均節餘2000元。一年節餘2.4萬元,十年24萬,攢足五十年,才能夠買得起現在的一套價值120萬的房子。但五十年後的通貨膨脹率,是否還值一百二十萬,是否還能夠買到五十年後的一套房。就算是能夠買一套,我們早已行將就木了。

五十年中,我們還得承受我們父母的的生活費,以現在一個老人一天所有的開銷20元為例,我們夫妻一般都需要承擔4個老人的生活費用。20元x4人=80元/天x360天=29200元/年,我們不要期望我們的老人能長命百歲,從60歲退休到80歲終止。二十年里,我們需要承受29200元/年x20年=58.4萬元。

孩子的教育金也是我們必須要承受的,從上小學到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最少需要24萬元。

等孩子終於畢業了,他的婚嫁金又是一筆可怕的負擔。

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曾經有諺語說:「醫院門口朝外開,有病沒錢別進來。」我們老百姓一年辛辛苦苦贊的錢,家中一個人都不敢生病,看病的費用太高了。現代人都說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還有我們四個老人的喪葬費用。還有我們每年的交通費、交際費、想辦事的送禮費等等。每一筆都是不小的開銷。

我們的收入有限,但我們需要開銷的費用卻是太多太高了。

解決這些問題有三種辦法:

一、增源:在現有的收入上,通過加強投資渠道。增加我們的家庭資產。

二、節流:管住自己的錢包,省錢就是賺錢,能到集貿市場去的,盡量不去超市裡。很多人進超市之前,只需要買一支牙刷。出超市時,手裡卻拎著大包小包。盡量不要使用透支卡,很多人在購物刷透支卡的時候,總有種錯覺,感覺那是花別人的錢,刷起卡來「喜刷刷喜刷刷」,等到月底還款的時候才發現,花費早已超過自己的承受力。等還款後,再次消費時,這種錯覺感就又來了。少逛夜市,買回來的是衝動,買回來後,多是放在抽屜後,就再也不用的垃圾。

三、生財:農民的智慧是種地,富人的智慧是種錢。利用現有的資金,通過合理的方式理財,使我們有限的資金迅速裂變,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三、財富來源三要素:

每個人都期望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如何才能成為富人,過上富裕的生活呢?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富人的腦袋裡比窮人腦袋裡多長點東西嗎?如果富人的腦袋裡比窮人的腦袋裡真的多長了點東西的話,那一定是腫瘤。不是什麼好東西。窮富之分表面在口袋,實質決定窮富的只有六個字:觀念、機遇、行動。

首先說 觀念,曾經我們做過一項問卷調研,問題是:如果你有一百萬,你有兩個兒子。你將怎樣把這一百萬分配給二個兒子?80%的答覆是把財產一分為二,各自五十萬。我們稱讚這種父母是無私的,是偉大的。但這種百萬富翁的父母,把自己變成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然後再期望二個兒子為自己養老送終,最後《牆頭記》在中國的很多角落裡不停的上演。

有近20%的人答覆的是三三三分。多少還給自己留了點年老的尊嚴。

瑞士人是很善於理財,帶著同樣的問題,我在瑞士也做個同樣的問題調研,而瑞士人給我的調研問卷大多是:「如果我有一百萬,我會留給自己九十萬。然後給我的兩個兒子每人留一百萬。」

開始,我以為他們聽錯了或我沒有表達清楚,再次表達了我的問題:「我說的是,如果你有一百萬怎麼分配,不是二百九十萬怎麼分配?」

他們說:「我回答的就是一百萬的分配方式啊,不是二百九十萬的分配方式!」

我好奇的問道:「請問你們是怎麼把一百萬分配成二百九十萬的?」

瑞士的朋友們向我解釋說:「如果我有一百萬,我必須留出九十萬歸自己頤養天年,不能把養老的問題留給兒子。只有年老時不伸手去給孩子要錢,才能保住自己年老的尊嚴。再說現在孩子在社會上的生活壓力也很大,我們做父母應該給孩子減輕負擔,而不是給孩子加壓。我把十萬投入保險,十萬保險費可擁有二百萬的保額。然後一份為二,給二個孩子每人留一百萬。而且還可以免稅。」

我突然間感嘆到,人得觀念是多麼的重要。錢還是一樣的錢,但觀念一變,財產就可以翻翻。既可以降低自己年老時失去尊嚴的風險,又能增加孩子的收益。我相信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會喜歡這樣的父親。

觀念一變,資產翻翻。每當我把調研結果,告訴很多中國朋友的時候,朋友們無不感嘆瑞士人的精明。

其次是機遇,在我們的一生中,每個人都碰到過無數機遇,其實人的一生也不需要握把多少機遇,有時候,一個機遇就足可以讓我們享用一生了。

曾經我調研過一個問題:「如果你沒有一分錢,但你睡覺睡上30年,你也可以成為千萬富翁你信嗎?」100%的人都說:「那一定是在做夢。」其實只要我們能把我機遇,這個問題就不是做夢,而是真的。

80年代,改革開放伊始,大家都還記得,國家為了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鼓勵人們去下海經商,國家開始鼓勵人們去貸款,很多人不敢貸款,怕自己變成了資本階級,讓誰貸誰都不貸。為此還在每個農村和社區,招了大量的信貸員,很多人在當時都不願意做信貸工作。現在再想到銀行工作,恐怕就很難了。銀行當時發放一種貸款,叫無息貸款。

另外,那時候,大家都不相信銀行,就是有錢,也是把錢藏在鞋裡,塞到牆縫裡。乃至於到今天為止,我們在拆老房子的時候,還可以拆到以前的老錢。國家為了鼓勵人們把錢存入銀行,累計起來,搞國家建設,銀行當時給付的利率是五年翻一翻,而且當時是保本保利、保值增值。也就是存一萬,五年後連本帶利最少給兩萬。

如果那時候,你能把握住機遇,你進銀行之前,在銀行貸款窗口,貸上一百萬。再把這一百萬一分不動的存在另一個存款窗口,進門前你一分錢也沒有,出門時你只需要帶兩張紙出來,一張貸款單和一張存款單。你回家睡覺到今天,你的資產是多少?如你85年貸上100萬,存到90年,100萬變成了200萬,再存到95年,200萬變成了400萬,再存到2000年,400萬變成了800萬,再存到2005年,800萬變成了1600萬,再存到2010年,1600萬變成了3200萬,再到今天,全取出來,還銀行100萬。你的資產也已經4000萬以上了。就算中間有利率下調,那你睡了二三十年,也早已睡出個千萬富翁了。

那你為什麼沒有成為千萬富翁?因為那個機遇來臨的時候,你沒有把握住。

後來,當大家都知道這是機遇的時候,存款利率不斷下調,而且銀行還變著法的收我們各種稅費了。貸款不但不無息,反而利率很高了。銀行也提高了招工門檻。

90年代,國家開始發行股票,最初發行的時候。大家都記得,當時在各大銀行發行的時候,讓誰買誰不買,銀行啟動了很多工作人員作為股票銷售工作。很多人又都不願意做股票銷售員。現在再想到證劵公司工作,也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了。當時發行的股票都是原始股,讓誰買誰不買,那時候,股票升值的非常迅速,而且當時是保本保利、保值增值。最高的時候,一年升值四五十倍,也就是投入資金後,睡上一年,十萬變成了四五百萬。

這個機遇,你把握住了嗎?

後來,當大家都知道買股票收益高的時候,證劵公司招工的門檻也提高了,股票也不再保本保利,當現在大家都去買股票的時候,股票也有漲有落了。

進入20000年,銀行開始發行基金,當時發行的基金是保本保利、保值增值的保本型基金。基金公司招收了大量工作人員在銀行櫃面銷售基金。很多人都不願意做基金銷售工作。現在再想進入基金公司工作就難了。1999年底大盤收盤1366點,僅僅時隔半年,大盤上漲幅度達40%以上。而且一發而不可收,到了2007年底,大盤上漲到了6300點。可謂是牛市中的牛市。

在這個時期,又有多少人睡了幾年就,又造成了一代富人!而這個機遇又有多少人把握住了?

綜上所述,「機遇」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機遇就是當來臨的時候,人們對它到來時的「可怕」和過後的「追悔」 。

機遇就是當大眾都知道這是個「機遇」的時候,那「機遇」就變成了「遭遇」。

人們總是感嘆過去的機遇。總是在:「如果能抓住當年的機遇,我現在就---怎麼怎麼著---。」

其實我們身邊從來就沒有缺少過機遇,只是我們缺少了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

時光推遲到了今天,今天是否還有機遇?

其實當你走進銀行時,你就已經知道了,銀行的工作人員問候你之外,就會向你推銷一種產品?那應該就是「保險」。

現在很多人提到「保險」二個字的心理是「可怕」的。好像那是什麼「洪猛野獸」一般,猶如當年的存貸款、股票、基金剛發行時一樣的排斥。

當國家的經濟發展步入十二五計劃,國家再大力提倡 「建設保障型社會」。銀行在國家的推動下,開始銷售「保險」給儲戶。剛開始給的各項利益是最大化的,保本保利,保值增值,還給我們複利計息。但還是有很多人是「排斥的」「可怕的」。

同時,人才市場中各保險公司也在大力招聘,但保險業招聘較難。

再過幾年,當多數人都認可的時候,保險也許就不會再給我們保本保利,保值增值,複利計息了。保險公司也不再是誰想進就能進得去的單位了,因為保險公司也是國家的金融單位,也許到時候你孩子想到保險公司來工作,人家首先要問你孩子:「你是金融業的子女嗎?」

到那個時候,在提起今天的機遇,又會有很多人感嘆:「如果能抓住當年的機遇,我現在就---怎麼怎麼著---了。」

最後要提到了就是行動力了。為什麼有很多人的觀念也很超前,也能發現機遇,談起話來頭頭是道,但就是富不了。原因就是行動力太差了。

能夠成功的人,不僅要有腦子、有膽子,更要靠行動力,才會創造出多多的票子。

這就是「掙錢」與「賺錢」的關係。

「掙錢」靠的是「手」去「爭」去搶。無論從工,從農、從政、從商----。只要你是在「掙」錢,那一定會「掙」得很辛苦。掙錢的人每天都在追著錢跑,就變成了錢的奴隸。「掙」得辛苦勞累。

「賺錢」靠的是「貝」(錢)去做「兼」職工作。讓錢追著人跑,人變成錢的主人。錢才會賺的輕鬆。

只有改變一下觀念,把握一個機遇,放開膽子,去加快自己的行動力,成功和財富就會屬於你!


推薦閱讀:

幫你累積財富的十大廚房風水布局
梁乃崇:佛教的財富觀
必知丨家裡的花挪個位置,財富運勢擋不住!
2018提升靈性財富能量的8大核心秘密
年過不惑擁有了事業財富還能擁有孩子嗎?

TAG:投資 | 理財 | 知識 | 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