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24歲所做,4句詩中包含5個地名,被譽為「千秋絕調」
06-21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是個很重感情的人。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花草,他都愛得那麼深;特別是峨眉山的月亮,彷彿永遠伴隨著他。直到晚年,他在黃鶴樓送客時,仍一往情深地唱道:「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接下去還有「峨眉山月還送君」,「峨眉山月照秦川」,「歸時還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人中京》) ,似乎普天明月,盡屬峨眉。
本篇是李白二十四歲時所作。那年他從峨眉山下來,乘舟東下,打算出蜀遠遊。快要離開家鄉了,家鄉的一切都格外令人留戀,但他最留戀的還是峨眉山月,而月亮也知道詩人即將出蜀,便一路伴隨著他,送人到平羌江,送他到清溪,送他下渝州,當然也一定會送他出三峽。這可真是難捨難分,深情款款。
詩人坐在船上,仰頭望月,他感到親切,卻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故鄉的親友,其中還很可能有曾同在峨眉望月的友人哩!他有些惆悵了。有人認為「君」指月亮,說是清溪、三峽之間,山高江狹,見不到月。這恐怕是想當然。山裡人都知道,高山峭壁間的小溪流水,也有月影的,何況「江」昵!
這首詩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自然渾成,不見堆砌,向為詩家所稱道,譽為「千秋絕調」。前人把它與王維《和賈舍人早朝明宮之作》作過比較,發現王詩八句中五用衣服名,綏覺重複」;李詩四句詩五用地名,「毫無痕迹」。我想,這原因就在於:李詩的五個地名中都有月,有情,而王詩的五種服飾中卻只有俗氣和阿諛。
推薦閱讀:
※鬱林(鬱林)當年改名為玉林,當地人是怎麼改口的?
※外國地名為什麼有的都帶「聖」?
※巧記各省地名又一法
※大家認識「?山奮」這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