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與明代腰刀的發展 視頻展示刀法

《和美太極》中國太極微刊

一、戚家刀的由來

1、明倭寇作亂的背景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一年(1274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兩次遠征日本,被大海里的颶風擊敗。同時期的日本國內開始進入「戰國時代」,這種殘酷爭奪的惡劣環境使日本的武士階層的特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本有俗語:「殺人、竊財、強盜為武士習性。」(井上清著《日本歷史》)。

成化三年(日本應仁元年,公元1467年),日本進入封建割據的「戰國時代」,各大名連年征戰,互相兼并。戰爭中的潰兵敗將和一些失業浪人逃往海上,加入到倭寇的行列中來。而且,倭寇以各大武士為核心,形成了許多較大的武裝集團,受各大名武士的統轄。明世宗嘉靖以後,倭寇猖獗到了極點。劫掠範圍擴大到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六省,倭寇還與明朝的海盜如汪直、徐海等結合成巨大的武裝集團。在明朝歷次剿滅倭寇的戰爭記錄里,清清楚楚的寫著:剿滅真倭XX人,剿滅從賊XX……這裡的真倭就是指出自日本的倭寇,從賊指的就是汪直、徐海等海盜集團。

2、戚繼光平亂

戚繼光字元敬,祖籍河南衛輝,後遷定遠(今屬安徽),再遷山東登州(今蓬萊)。出身將門,在龍山(今屬寧波)、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 實戰中,察知明軍作戰能力較低,難以抗倭,多次上書請求訓練新軍。 在義烏招募農民、礦工4000名(一說3000名),按年齡和身材配發兵器,編組訓練。針對明軍兵器裝備種類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以12人為1隊,長短兵器迭用,刺衛兼顧,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 利用作戰訓練間隙,撰成《紀效新書》,闡述選兵、編伍、操練、出征等理論和方法,並以此訓練戚家軍, 使戚家軍聞名於世。與譚綸、俞大猷等抗倭名將浴血奮戰十餘年,基本蕩平東南沿海倭患。

3、兵器的改革

根究清《續文獻通考》卷131《兵器》中紀錄的明代兵器資料:"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正月置軍器局,專典應用軍器."《會典》曰:"……刀之屬有摩挲刀、腰刀、滾刀、倭滾刀、米昔刀、黃蓮刀、開腦大刀、大樣摩挲刀、馬刀"。明軍中的刀式樣繁多,除了承襲宋制之外,其中有部分是引進和仿製倭刀。

自宋以後日本刀的鍛造水平已經超過中國刀, 從一些文獻中能夠得以證明,歐陽修的《日本刀歌》中的描述: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間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讓妖凶。

日本刀通過「朝貢進獻」「勘合貿易」「走私」三個主要渠道進入中國。 明武宗正德年間,佞臣江彬用事,曾命「兵仗局」製作「倭腰刀萬二千把,長柄倭滾刀二千把」。日本刀一般刀身修長,刀刃輕薄,銳利無比,雙手揮動起來十分稱手。從刀形上觀察,日本刀繼承和發揚了唐大刀的優點,尺度和分量都更加有利於格殺技術的發揮。與唐宋以來形制駁雜、刀體厚重的中國短兵器相比較,日本刀無論外觀上和實用價值上,都確實要高明得多。

戚繼光發現明軍在和倭寇的交戰中,兵器在質量上遜於倭刀,士兵在作戰中對倭寇的戰法不熟悉,倭寇用刀擅長跳躍,加之倭寇的日本刀鋒利,明軍的軍器以及人員大量損失,戚繼光開始研究並且學習日本刀來改良中國刀, 經過俞大猷、戚繼光等抗倭名將的積極推行,日本式的長刀、腰刀成為中國軍隊的主要裝備之一,後來又被引進到北方邊防軍隊中。這樣大量的使用,當然不可能全靠從日本進口,得主要靠自己製造。

《繼效新書》中記載的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平剷平削至刃,刀刃平磨,無肩乃利,由妙在尖,近時匠役將刃打厚, 不肯用工平磨,止用側銼橫出, 芒兩下有肩, 砍下不深,刃芒一禿,即為頑鐵,此當辯之,刀要與手相輕,柄要短,形要彎...」。 由此開始,中國明朝的軍隊開始學習並且改良中國刀,以致明中期以後日刀式樣的中國刀開始大量裝備,後世稱呼這樣的中國刀為:「戚家刀」。

那麼真實的戚家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明《會典》中那一種刀?是中國式樣的滾刀?還是倭滾刀?是腰刀?讓我們用現在還能保存下來的這些明刀來還原一下「戚家刀」的本來面目。

二、戚家刀的概念和形制特點

我們來分析一下現在保存下來的明式樣的刀,刀身呈弧線,細窄,外形姿態很接近日本刀,刀身分成鎬造和平造刀。這裡先說一個概念,鎬造是指刀身側面有一條隆起的線,平造是刀刃是沒有這條鎬線。

圖:鎬造的刀截面

1、概念 :

在明朝倭寇作亂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刀刃的製作方式和形制,開始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寬度縮小,刀尖不是尖銳的形制,而是帶有一個小小的弧度,極其類似早期的漢環手鐵刀,刀刃中間起一條鎬線,刀背也有一條棟線,整體姿態很接近日本刀,同時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銳和鋒利,稱為切先。而明式戚家刀則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採用削棟(刀背兩個側面去薄),減輕刀刃整體重量但是不減少刀刃的強度,這樣的功效主要還是因為戰鬥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註重刺擊,而中國刀注重砍削。

戚繼光所說的:「 刀刃平磨,無肩乃利,由妙在尖」指的就是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的開鋒使用「V」形開鋒,鋒刃平磨,這樣刀具備更加強大的切割力,這樣的刀刀姿態接近日本刀,但是刀尖又脫穎而出,脫離了日本刀的範疇,更加合理的設計是戚家刀強於倭刀的地方。

從文獻上看來,明刀中有「滾刀」和「倭滾刀」、「 大樣摩挲刀」,這三種刀都帶有比較強烈的日本風格,從字面意思看來,都是「滾刀」,但是一個是明確是「倭滾刀」,那麼這個「倭」說明是「倭滾刀」是仿製或者說外形極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類似倭刀的直柄刀。從現在保存的實物來看,很多稱呼為「戚家刀」的刀都有鎬線,其實那是更加接近「倭滾刀」的刀。那麼「滾刀」又是什麼刀?從現有的實物和文字資料來看,「滾刀」是一種接近日本刀,但是又有不同的刀,「戚家刀」和「滾刀」會不會是一種刀?戚繼光強調「 柄要短,形要彎...」這點又反映出真正的戚家刀是採用下彎手柄的,而刀身姿態是學習了倭刀,從現有的文字資料上無法確認兩種滾刀的區別,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戚家刀是中式的「滾刀」或者是結合中國式樣的一種腰刀。

由於典籍紀錄的不是十分詳細,加之後人追崇戚繼光的偉大功績,把這樣有日本刀風格的刀統稱為「戚家刀」。(本文為了闡述方便,文中不過於強調「滾刀」「倭滾刀」「戚家刀」之間的關係,統稱為「戚家刀」)

2、手柄造型;

戚家刀刀裝主要材質有兩種,一種是鐵裝,一種是銅裝,手柄裝具的造型由可以分成「方形」、「四瓣瓜型」、「柄頭下彎茄形」等常見的3種。下面先分別說一下他們的特點:

(1)方形: 這樣的裝具最多見,刀把手上的零件主要有小折沿橢圓刀擋,刀擋正面呈橢圓,向刀刃的部分有一個窄小直立的沿口,沿口有的垂直,有的稍微外飄一些,刀柄上的兩個零件中,虎口部分稱之為緣口,橫截面呈長方形,側面呈一個梯形;刀尾零件是類似扇面的長方體,稱之為刀首。刀莖靠近尾部有一個圓孔,這個圓孔是穿手繩的,手繩的作用一個是裝飾的美觀,另外的一個功效就是把繩子纏繞在手上,刀在實際使用中不容易脫手, 這樣刀莖多為方扁莖。手柄的木頭一般是軟木,做成長方形,中間掏空讓刀莖穿過木柄,刀莖的尾部加一個墊片鉚在刀手尾部。

(2) 四瓣瓜型: 還有一種擋子比較多見,就是俗稱木瓜擋,擋子的正面呈四瓣瓜型,這樣擋子也分立沿和平擋兩類。立沿的高度都很低,只有5-8毫米,顯得小巧精緻,這樣的裝具年份一般在明晚期。平擋手有的是純平,中間厚度大一點,邊緣薄一點,一般都是鐵裝。有的平擋在外邊緣有一圈滾邊,工藝複雜的滾邊會做雕刻工法,這類擋手年份較早,這樣的擋手下面的緣口一般都是橢圓形狀,刀首橫截面也為橢圓,這樣把手也有手繩空, 這樣刀莖多為方扁莖。

(3) 柄頭下彎茄形:這樣的構造比較特殊,刀首是一個弧形的鐵片做鉚定的墊片,弧形鐵片包裹手柄的後半部分,整體刀柄像一個雲頭下卷,雲頭中間有手繩孔,刀柄在緣口收窄,緣口多是橢圓造型。刀擋子多是四瓣瓜型擋手,多為鐵裝,這樣刀莖多為收窄的鼠尾莖,手繩空開在木頭手柄,不穿過鐵莖。 鐵裝的零件上一般都錯銀,紋飾有很多種,有錯銀龍、米字格、萬字格、海水江崖等等。銅裝多有鎦金,有些銅裝還做高浮雕的式樣。

3、刀刃 刀刃鍛造在明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這段時期的中國刀,不僅保持傳統的中國鍛造技法,同樣也開始學習更加複雜的西亞、和日本鍛造方法。這個時期的鍛造是技術的大融合時代。

戚家刀鍛造總體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花紋效果明顯的類型,一種是鍛造細密無花紋類型,兩種都是採用刀刃夾鋼的方式來處理刃口,刀刃長度從680-780毫米不等。 花紋明顯的鍛造戚家刀多是山西、河北兩地,花紋形式多有「流水」、「旋焊」這樣的紋路,鍛造技術多來自西亞。另外一種花紋不明顯,但細密紋理不規則,這樣的刀體鋼質青白。這樣兩大類都是符合戚繼光提出的「 鐵要多煉、刃用純鋼」 要求,用百鍊鋼做刀身,純鋼做刀刃,做到整體剛柔並濟。從現有的保存的戚家刀來看,幾乎沒有採用日本鍛造方式的,日本鍛造最大的特點使用軟鐵做刀芯,外包刃鋼,鍛造方法複雜,性能很好,但是成本過高。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使用,所以中國一直使用刃口夾鋼的方式來簡單處理剛柔兼顧的目標。

戚家刀學習了日本刀的姿態,整體一改往日風格,刀姿從手柄上一尺開始成弧線,我們稱之為反,有些戚家刀比較直,反比較小,有些反比較大,應該是不同區域的匠人在製作過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關。刀刃靠近擋手部分較寬,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開始的地方開始整體收窄, 到了刀尖有的只有 20-25毫米,刀體姿態流暢,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線完全是一個大的圓弧上截取的一段,這樣的刀姿在砍和削的過程中會發揮最大的殺傷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較直,是因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擊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鎬造,戚家刀中平造的類型不是是一點鎬線都沒有,是指的鎬線比較平,但是略有表現,應該明軍學習日刀的同時,結合自身的特點做出的調整,明軍不用像倭寇那樣注重刀體的研磨,更加註重整體的功效和製造成本,這樣類型的明刀整體強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適合戰場的格鬥,為此戚繼光、俞大猷專門編著此種刀的刀法。戚家刀後期也有在刀體開血槽,這樣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後基本絕跡。

三、對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登州戚繼光佩刀」的懷疑,形制、和文字的懷疑。

國家歷史博物館保存了一隻刀,上面銘文雕刻「萬曆十年 登州戚氏」,歷史博物館認為是戚繼光佩刀。實際從那個刀的整體來看,是典型的清早期佩刀,裝具的特點也是具有滿清早期的特點,比較大的方形鐵裝,刀刃是典型的清制式佩刀上下各一個血槽。明式佩刀主要以宋手刀形制的「工部製造」腰刀、滾刀、倭滾刀為主,甚至有埃及風格的「米昔刀」,但是從大量的民間藏品中,可以發現清佩刀的造型就是歷史博物館的「登州戚氏」的造型,歷博「登州刀」上的銘文工法薄弱,字體毫無力度,應該是後人所為。故判斷此刀絕非明代刀,更談不上是戚繼光本人的配刀。

四、對戚家刀真偽收藏的辨析:

冷兵器的收藏在收藏界還屬於一個冷門,但是已經逐年在升溫,藏友越來越多,市場有需求,造假就會應允而生。分辨仿製的戚家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刀條的工藝,古人鍛造刀劍是上陣性命相搏之物,故刀刃鍛造是極其講究的,刀條姿態要順,不呆板僵硬,弧度過渡流暢,刀尖收窄自然,歷經幾百年風雨的刀條必然是有一種自然的分化和磨損,真正的好刀的皮殼是看起來發黑,但是用強光照射會反射出醬紅色的銹色。新近也出現一些這樣的刀,刀刃偏長,用酸土埋數月,用化學藥水做出黑色的皮殼,鏽蝕是極均勻的一種沙坑麻點一樣的銹,這樣的仿品要特別注意。

2、防品裝具能做出小折沿擋的比較少,鐵裝更少,多是銅裝,銅色比較生,有化學做舊的色彩,沒有老銅那種火氣全無的沉穩感,銅裝雕刻的刀法不夠洗鍊,交代含糊。

3、古刀的姿態深神韻是現代匠人無法了解的,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有匠氣和生硬的地方,多看藏友之間的實物,就能深刻的了解古刀和偽品的區別。

戚繼光與明代腰刀的發展武術時空

倭式腰刀與倭刀(大部分從略)

倭式腰刀雖與倭刀關聯深刻,但亦有相當區別,從鍛造結構看,多為身軟刃硬的嵌鋼結構,異於倭刀外硬內軟之包鋼結構;從熱處理和淬火看,利用了鐵無法淬火的原理, 整體加熱,不需似倭刀之敷土淬刃,工藝節儉,但效果相同;從柄莖的結合方式看,採用的是傳統的尾鉚固定法而非目釘固定法;從佩戴方法看,採用的是雙箍環懸掛法而非腰帶協插法。從外裝看,是傳統的中國刀裝飾而非日本刀裝飾。

以上三種刀形,真是生動地反映了明代腰刀的發展過程,首先,明承宋制,其兵器一定會最先繼承正統中原文化的宋朝的形制,同時接收部分倖存於戰火之宋刀。其次,元代統治中原八十餘年,蒙古的冷兵器,尤其是其馬上彎刀,有相當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吸收其長處並對其形狀外裝稍加改變亦適用明軍使用是一件極為順理成章的事情。另外,元朝雖被推翻,但中亞帖木兒王朝(1370—1506年)仍是西域大國,明朝與之交往頻繁並長期保持貢賜貿易往來。 明朝初期,帖木兒多次遣使臣來朝,貢品中不乏優質的鑌鐵、腰刀、寶劍、盔甲等物。據 《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五年, 萬戶尼咎卜丁等來朝進貢了馬84匹、駝6隻、絨6匹、青梭幅9匹、紅綠撒哈剌2匹、鑌鐵、刀、劍、盔甲等物。 而《明英宗實錄》則記載了在景泰四年十二月丙戌,西番黑樓等地面三十一處男婦共一百一人來朝貢品中除大量的駝、馬、騾、驢、玉石外,還有鑌鐵和四把腰刀。《明會典》所列「紅鯊魚皮靶黑斜皮鞘錽金芝麻花十字隔手事件腰刀」極有可能是對元代蒙古彎刀的改制。而明仿製倭刀更是貫穿整個朝代, 據清修《續文獻通考》卷131《兵器》載,洪武十三年(1380)設置「軍器局」,所製作的各類刀中就有「倭滾刀」。明武宗正德年間「兵仗局」製作「倭腰刀萬二千把,長柄倭滾刀二千把。」 《明會典》亦有「紅鯊魚皮靶黑斜皮鞘錽銀事件倭腰刀」的名目,應為仿造倭刀。

戚繼光與明代腰刀的發展

明嘉靖後,腰刀製造數量巨大,普遍配明軍,並在東南沿海平卧和北方抗擊蒙古的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 這一切同明代傑出的軍事家和民族英雄戚繼光將軍的努力和推動是密不可分的。

戚繼光,生於公元1528年,卒於公元1587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 山東蓬萊人。將門之後,幼有大志。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年僅十七歲即襲祖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升署都指揮僉事,負責山東御倭。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調任浙江都司僉事,升寧紹台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在任期間,由於明軍將帥腐敗無能、兵士膽小怯戰、武器粗劣落後、軍紀鬆散廢弛,其戰鬥力極弱,與倭寇接戰,雖人多勢眾,但竟敗多甚少,很多情況下甚至不堪一擊。目睹這種情況,戚繼光數次奏請組建新軍,並終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召募金華等地農民、礦工三千餘新兵,嚴加訓練,史稱為浙兵、南兵或義烏軍, 民間一般稱其為「戚家軍」。這支精心挑選、嚴格訓練的新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在台州戰鬥中九戰皆捷, 俘獲倭寇一千餘。此後 又在寧波、溫州一帶大敗倭寇,浙東的倭患遂告平息。次年奉命入閩,於橫嶼大破倭巢,斬首二千六百級,又乘勝連克倭寇六十營,斬首一千有餘,援閩又獲全勝,戚繼光升任都督僉事。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再度援閩, 於平海衛大敗倭寇,斬級二千二百餘,救回被倭寇劫掠的百姓3000餘人,升任總兵。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赴粵,助俞大猷剿平了廣東的倭寇,此後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自嘉靖二十二年始,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共十二年,著十八卷本《紀效新書》。

隆慶元年(1567年)被張居正調往北京,鎮守薊州,建立車兵、騎兵、步兵聯合兵種, 沿長城部防,隆慶二年(1563)戚繼光到薊鎮不久,於青山口破東部蒙古董狐狸率朵顏部與土蠻聯軍。萬曆元年(1573),三次擊退董狐狸之進犯。 萬曆三年(1575)再次大破朵顏部,並出塞一百五十里,活捉董狐狸之弟長禿,迫使董狐狸、長昂率所部酋長及親族三百人叩關請降, 歸還掠奪的人口,並「攢刀設誓」,永不犯邊。 《明史》上稱「戚繼光在鎮,二寇不敢犯薊門」 戚繼光晉陞為左都督。萬曆七年(1579)十月,戚繼光進援遼東,擊退蒙古韃靼部首領小王子所部伯彥、蘇把亥、銀燈等五萬多軍隊,戰功輝煌,被加封為少保,得到明代武官的最高榮譽。戚繼剛鎮守北房期間,著有《練兵實紀》(連雜紀)。

萬曆十年(1582年)受排擠,調職廣東,萬曆十二年完成重校之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萬曆十三年請病歸,卒於故里。 戚繼光在明代就被稱為文武兼資的「儒將」,博覽群書,著述頗豐, 其《紀效新書》 《練兵實紀》被列為我國古代十大兵書之中,在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還著有詩文集《止止堂集》等。

腰刀狼筅對倭刀,鴛鴦陣破蝴蝶陣

早在元朝,倭寇已具雛形,明初,國盛兵強,海防嚴密,倭寇難以入侵。 明正統後,經濟發達,沿海地區更是物產豐盛,人民富足,但政治開始腐敗,海防趨於鬆弛。 與此同時,隔海相望的日本剛進入封建割據的戰國時代,各大名相互兼并,戰事不斷,失勢一方之武士、浪人逃往海上,匯合流民與不法商人,形成了諸多較大的倭寇集團。 他們對於我國東南沿海富庶充足的物質垂涎三尺, 開始以武力進行海上走私並公然侵入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明嘉靖以後,倭寇劫掠範圍擴大到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六省,其連年大舉入侵,使東南沿海一帶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難以估計的損失。

嘉靖三十四年戚繼光調任浙江寧紹台參將時,東南沿海的倭寇猖獗到了極點,而當地上至將帥下到軍民因失敗和殺戮而陷入惶恐悲觀情緒之中。 據《簡明中國古代史》記載,是年倭寇流劫數省, 攻掠徽州、蕪湖、南京,所至掘墳墓,擄婦女,殺掠甚慘。有一股倭寇不過七十二人,自浙江嚴州、衢州,過江西饒州,歷徽州等地,而至南京。南京明軍與之接戰,死者八、九百人,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大小官員皆登城守門,全城百姓也被點上城,雖然倭寇已退走,猶不敢解嚴。明朝官吏和官軍的腐敗無能,於此可見一斑。  

與明軍相反,倭寇雖然多為戰敗之武士和浪人,但在日本國內大多作過職業軍人,飽經戰事,兇狠殘忍,無論集體和單兵作戰力均遠勝明軍。倭寇在前期與明軍的戰鬥中,一直以少敵眾,並不斷地擊敗人多勢眾的中國官軍。 除前面所述各項因素外,倭寇得勝的三大重要原因還在於戰術適宜、刀兵兇悍和刀法高強。

首先,日本由於山地多、人口少,大規模的合戰很少,倭寇更精於小股近身作戰。而浙、閩、粵沿海地勢多山丘林澤,道路崎嶇,明軍大部隊兵力不易展開,其慣用的騎、步兵大規模集團作戰的方式根本無法奏效。

其次,倭寇近戰慣用倭刀,又稱長刀,刀長五尺,刀刃多採用包鋼法精心鍛造而成,非常堅硬鋒利。刀柄加長,均可以雙手持握,大力劈斬之下其破擊力極強。而當時明軍隊主要配備單手腰刀和各類長桿兵器,與倭寇短兵相接時,腰刀長僅三尺,在長度和重量上幾乎都與倭刀相差一倍, 加之單手使用,很難抵擋勢大力沉的雙手倭刀。 明軍的長桿兵器雖長,但在陣形被扯散,各自為戰時,則迴轉不靈,加之木杆過長,極易為倭刀所斷。戚繼光稱倭刀為長刀,其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解之:「此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

再次,日本刀法極使用於步戰,倭寇善使長刀,雙臂有力,經過長期訓練和內戰,多數刀法高強,不僅有大開大合的兇悍劈殺,還有輕捷靈活的身法, 在與大多數未經戰陣、不諳搏殺的明軍對戰中,可謂佔盡先機。對此,茅元儀在當時的評價是:「長刀,倭奴之制,甚利於步,古所未備。」

基於以上各項優勢,倭寇初犯中國時,幾乎每戰必勝。倭寇雖多以小股部隊分散作戰,但極重視彼此之間的配合併慣用「蝴蝶陣」。鄭若曾在嘉靖年間編寫的關於海防籌略的著作《籌海圖編》卷二云:「倭夷慣為蝴蝶陣,臨陣以揮扇為號,一人揮扇為號,眾皆舞刀而起,向空揮霍,我兵倉皇仰視則從下砍來。」 這種陣法隱蔽性強,進攻突然,手法詭異,明軍用正規的作戰法很難抵擋。

對於倭寇戰法和倭刀這些優勢,戚繼光首先承認其先進性,然後認真研究以求破解之術。首先,他組成了戚家軍進行嚴格訓練,然後他又分析了倭寇的刀法和戰法, 針對倭寇喜分散作戰,人少而刀長的特點,首創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小規模集體作戰的陣法「鴛鴦陣」,以此短距離肉搏中有效地對抗和消滅倭寇。

鴛鴦陣

以十一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及牌手,左方為小型的圓形藤牌,右方為大型的長方五角形藤牌,牌手均配三尺腰刀,藤牌手另配標槍二支。後二人為狼筅手,狼筅是選南方老而堅實的毛竹,削尖後保留留四周尖銳的枝椏杈, 通長一丈三尺二寸五分。接著是四名長槍手,左右各二,槍長一丈二尺五寸。最後兩名持短兵,持叉耙等,均為三股。由於士兵的人數和武器的配置左右對稱,故名鴛鴦陣。

右邊長牌手無甚花發,只須膽大力足,賴以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並保護其後兵前進。左邊藤牌手則需要年少便捷,身體靈活,膽大心細,臨敵時,既以藤牌為眾人之藩蔽,又能在牌後先擲出標槍, 誘敵出手抵禦後乘隙徑進,取出橫在牌里的腰刀砍殺倭寇。 狼筅似非利器而且形體重滯,但卻是鴛鴦陣中的藩籬,既可在長距離外使敵人無法接近,如使用得當,還可以控制住敵人的身型,由藤牌手和後面的兩個長槍手在不同距離砍刺敵人。最後兩個手持叉鈀的短兵手士兵則負責本隊的後方和側翼的警戒,在敵人僥倖近身,我方長槍以老迴旋不及的情況下保護前面的夥伴,並在短距離擊殺敵人。

鴛鴦陣通過刀與牌、長與短的配合,不僅充分發揮了不同兵器的效能,而且把防守和進攻融為一體,可謂遠近皆宜,攻防均可。無論倭寇在何種距離,陣內陣外,都會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這種專業分工、集體配合、協同作戰而形成的優勢和戰鬥力,遠非倭寇分散作戰或以一人之刀法所可以以匹敵的。戚繼光用此陣作戰後,倭寇得優勢完全被瓦解,此後戰局急轉直下,戚家軍當常戰常勝,倭寇每戰皆北,傷亡慘重。事實上,鴛鴦陣不僅僅能以眾克寡,還可以以少勝多,以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五月初五之白水洋大捷為例, 當時倭寇以一字陣衝來,戚繼光兵分為一頭兩翼一尾陣,並以鴛鴦陣衝鋒擁殺。此役大敗倭寇,不算焚死者,共斬敵首三百四十四顆,生擒者若干,而戚家軍亡者僅三人。當時明軍僅一千五百人,而一鼓殲二千餘倭寇於呼息間,全師奏凱,實為奇蹟。

鴛鴦陣陣式靈活,變化多端,可以視不同地勢和情形改變。可中分二伍,左右盾牌手分別跟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分別縱向禦敵;每伍還可再變小三才陣,橫向一字排列,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前後也可分成兩排,鴛鴦陣變三才陣,長槍、雙牌、腰刀、狼筅在前進攻,叉鈀在後防守。

據史料記載,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共12年, 戚家軍大量配備了腰刀、藤牌和狼筅等武器。由於武器配備合理,士兵訓練有素,鴛鴦陣法行之有效,在他經歷的大小近百次戰鬥,均獲得勝利。

腰刀與戚家刀

腰刀最早在明太祖洪武年已經出現,並非戚繼光的發明,倭腰刀的輸入和仿倭腰刀的製造也遠遠早於嘉靖後期。 但以目前掌握的史料看, 戚氏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時所著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就已視腰刀為軍隊必備兵器,並強調腰刀必須與藤牌和標槍相配合。書中還收錄了裡面詳細記述了腰刀與藤牌配合作戰的技法,並繪有圖式,如「開扎衣勢」、「躍步勢」、「斜行勢」、「埋伏勢」等等。在鴛鴦陣中處於最前列的「藤牌兵」使用這些技法,配合其他兵士和武器,以腰刀斬殺了大量的倭寇。下圖選自美國西雅圖大學清代刻本《紀效新書》,以保持原圖原狀

其後戚繼光調任薊州,鎮守北方,抗擊蒙古,萬曆年間著《練兵實紀》,裡面最早記載腰刀制「長三尺重一斤十兩」,並附有插圖,同時在腰刀解中並詳敘其造法曰:「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用平剷平削,至刃平磨,無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時匠役將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側銼,將刃橫出其芒,兩下有肩,砍不入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此當辨之。」 在雜集卷五「軍器解」中他認為腰刀「馬上惟利輕捷鋒芒」,是主要的馬上器械,而其它如斧、鉞、錘、撾、大刀、鉤鐮之類,雖可作為個別膽大藝精者獨馬殺陣的利器,但由於笨重不便,「不可以教對兵,不可堂堂當大敵。」 在車步騎營鎮解中,他編製的每馬軍一中營,官兵共計二千九百九十八名,腰刀1152把,雙手長刀432把,鏜耙四百三十二把,槍棍四百三十二根,弓1152張,每步軍一營二千六百九十九名,裝備長刀1080把,腰刀216把,藤牌216面,狼筅二百一十六根,長槍216桿,弓二百一十六張。對比可以看出,在北方平原作戰,腰刀是最主要的騎兵武器,其配備之數量比例是步兵的五倍。

戚氏晚年調任廣東,重新修訂十四卷本《紀效新書》,其中刪改較大,但對於腰刀和藤牌的章節卻有增無減,稱藤牌與腰刀配合,「此器出入陣中行伍之內,進退便利,且衛且殺,南北通用之利物也。」 對於腰刀的形製作了少許調整,「長三尺二寸,重一斤十兩,柄長三寸。」 同時說明「刀要與手相輕,柄要短,形要彎。」 再次附有插圖並強調 「無牌刀短,不可入陣,唯馬上可用之」。

小結:慎言「戚家刀」

戚氏在《紀效新書》中曾經提到長刀自倭寇傳入,但與《練兵實記》及後來的《武備志》中均無腰刀設計受倭刀影響的記載。 腰刀書示狹身而曲刃,但從形制看來,更接近前文所敘之元式柳葉腰刀。 戚繼光本人的其他著作和明代史籍中均未發現有「戚家刀」的字眼或其為仿倭腰刀之說法。 目前僅在清王懿榮詩中有 「今朝喜得戚家刀」一句而已。根據戚氏自述,腰刀無肩乃利,妙尤在尖,這與倭刀之起脊鎬造刀身和帶切先之刀尖大相徑庭;其次,腰刀是單手使用,不屬雙手刀之列;再次,腰刀後期成為明代騎兵主要武器,但明代倭刀並不適合馬戰,而是以步戰為主。所以在此小心推測, 「戚氏仿倭制腰刀以對拼倭長刀腰刀」之類的說法應為後人猜臆之詞,雖然鴛鴦陣改變了明軍對付倭長刀時「短器難接,長器不捷」的局面,但其原因是長短兵器協同作戰制約了倭長刀技術和能力的發揮,而並非戚家軍的腰刀採用了後人盛傳的學習倭刀「包鋼製法」的結果。目前流行的另一種說法是或戚繼光把仿倭腰刀改成「刀柄下彎」以利單手持握,但事實上,早在抗倭之前元式腰刀,無論雁翎還是柳葉,其刀柄已經是下彎的,而在戚氏二著作和茅元儀書中插圖的腰刀,其刀柄多數是上曲的。 當然,難以否認,在明晚期的很多腰刀上可以看到倭刀的影響,這畢竟是明刀發展演變的主要趨勢之一,但客觀分析,這種影響或演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始於明初甚至可能更早,在明晚期達到頂峰。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憑藉個人的喜好或希冀把它歸結為戚繼光的功勞或業績。至於戚家刀一詞,如果真的在當時存在,筆者僅僅把它看成對戚家軍用刀的稱呼,其形制與當時其他明軍的腰刀並無太大區別,並非專指仿倭腰刀。同時這個詞更接近去描述戚家軍配合藤牌所用的刀法。

從戚繼光對腰刀在不同階段的使用方法和配備情況可以看到,刀和其他兵器都必須隨著戰爭的需要發生演變。當戰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其勝負並不僅僅取決於某一種兵器的高低,同樣沒有任何兵器可以做到一器通用或無懈可擊。刀也如此,不同的刀均有特殊的用途,單手腰刀直接對拼雙手倭刀自然是輸多勝少,而在以毛竹削制的狼筅配合下和藤牌的保護下卻能同樣可以斬殺倭寇,履立功勛。這所有一切,戚繼光將軍功不可沒,在他的努力和影響下,中國刀的使用和在戰爭中的地位達到了唐以後的又一個高峰。戚武毅公寶刀歌謝萊陽徐明府桂寶同年

清 王懿榮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輕如紙光如水,兩行款識秋芒豪。上鐫萬曆十年字,是時公居薊鎮地。登州戚氏岳家軍,鑄刀初成姓為記。憶昔浙閩與三邊,公所到處皆凌煙。虜酒朔風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幾經流傳濟南驛,徐侯得之若拱壁。銀函未改明時裝,鵜血染苔花碧。我今持節過萊陽,下馬直上徐侯堂。徐侯寶刀舉相贈,知余團練兼御防。千金掛樹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即今防邊無二義,關東諸將何離披。北洋舟師更無論,一擲二千六百萬。遂令窮島逞天驕,海夾蝦夷任滋蔓。朝廷命我治鄉兵,徐侯與我同歲生。俯仰東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淚縱橫。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字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請勿謾罵。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推薦閱讀:

由「一心開二門」到「存有三態論——儒學之一個新的發展向度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話的演變與發展
我和他會有發展嗎
出生時辰看你命運發展方向
求是刊文回顧十年發展:趕超發達國家逐步成現實

TAG:視頻 | 發展 | 戚繼光 | 展示 | 腰刀 |